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4676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docx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什么是原生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

2、什么是次生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3、什么是酸雨?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

降水(如雾、露、霜、雹等),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4、酸雨中人为排放的哪两种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两种主要物质。

人为排放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两种主要物质

5、生物多样性是什么?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6、什么是优先污染物?

在众多的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的污染物,亦称优先控制污染物

7、什么是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进人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或一次污染物与正常大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线的参与下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新的污染物,它常比一次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

8、我国的环境保护八项管理制度中原三项是什么?

原三项:

三同时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制度

9、什么是三同时原则?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这一规定在我国环境立法中通称为“三同时”制度

10、排污收费制度。

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

第二章

1、磷肥工业用磷矿、焦炭、硅石生产黄磷。

反应式中产生了哪些污染物?

 

Ca3(PO4)2+5C+3SiO2=2P+5CO↑(废气)+3CaSiO3(废渣)

2、污水中固体污染物常用哪两个指标来表示?

固体污染物常用悬浮物(SS:

mg/L)与浊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3、什么是化学需氧量(mg/L)(COD)?

它表示在酸性条件下,用强的化学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需氧量(TOD):

污水在高温下燃烧所需的氧量。

4、什么是生物需氧量(mg/L)(BOD)?

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

或:

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作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5、一般认为BOD5/COD为多少的废水适宜生化处理?

BOD5/COD>的比值可作为废水是否适宜生化法处理的一个衡量指标。

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化处理。

一般认为BOD5/COD>0.3的废水适宜生化处理。

6、水处理工程中,用哪两种指标表示水体被细菌污染的程度。

细菌总数(个/ml)和总大肠菌群(个/L)。

7、当N,P为多少时,被认为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

当N>0.2mg/L,P>0.02mg/L时,被认为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

8、地表水中有五种元素毒性最强。

俗称为”五毒”的是哪五种元素?

汞、镉、铅、铬、砷

9、什么是第一类污染物?

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积蓄、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物质。

对这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染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符合规定。

10、举例说明生产同一种产品往往有多种原料路和合成方法,采用不同的原料和路线,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能大不一样。

如生产乙醛CH3-CHO

1)以乙炔为原料的水合法:

CH≡CH + H2O → CH3-CHO  催化剂是HgSO4是溶液:

H2SO4:

200g/LHg:

0.4~0.5g/LFe2O3:

40g/L可能造成Hg污染。

2)而当改用以乙烯为原料时,利用直接氧化法:

C2H4 + 1/2O2 → CH3-CHO

可不用催化剂,从而避免了Hg污染。

11、什么是感官状污染物?

废水中能引起泡沫、恶臭、异色、浑浊等现象的物质,使人们感观上的极度不快,被称为感官状污染物。

13、固体污染物在水中的三种状态存在?

溶解态:

d<1nm胶体态:

d:

1~200nm悬浮态:

d>100nm

14、什么是悬浮物?

不能透过滤膜(孔径为3~10μm)的叫悬浮固体或悬浮物(SS)

第三章

1、试说明化工废水的一般处理原则

1、调查废水水质、水量、排放标准。

2、研究处理方法、比较工艺路线。

3、计算处理成本和经济效益。

4、确定工艺路线。

2、废水处理中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化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物理:

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筛滤分离法。

化学:

中和、混凝、氧化还原、电解。

物化:

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法(电渗透、反渗透扩散渗透、超过滤)、萃取、汽提、吹脱。

生物:

好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

3、试解释按处理程度一般采用三级处理时,各级处理的污染物对象?

一级:

调节pH值,减轻废水腐化和后续处理工艺负荷,去除漂浮物和悬浮状态污染物如:

浮油、重油等。

二级:

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状物质。

三级:

去除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溶解无机物、BOD、悬浮固体、P、N等

4、废水处理中一级处理主要有哪些方法?

用格栅、筛滤、沉砂、沉淀、上浮、预曝气等物理方法。

5、物理处理法主要处理和对象是什么?

对象:

漂浮物、悬浮固体、砂粒、油类。

6、沉淀法中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的基本原理

自然沉淀:

利用重力沉淀,是物理方法。

混凝沉淀:

在废水中投入电解质作为混凝剂,使废水中的微小颗粒与混凝剂结成较大的胶团,加速颗粒在水中的沉淀。

属于化学处理方法。

7、沉淀法处理废水时,颗粒直径、密度越大,颗粒的沉降速度越大,沉降效果越好。

8、沉淀池用在生化处理之前,称为初次沉淀池或一次沉淀池;用在生化处理之后,称为二次沉淀池。

9、同一沉淀池内,池的底面积越大,过流率越小,而过流率越小,则沉淀效果越好。

10、废水的流速越小,沉淀效果越好。

沉淀池越浅,沉淀效果越好。

沉淀池不能太浅,必须有一定的深度。

11、根据沉淀池内水流的方向不同,分为哪五种形式:

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管式、斜板式。

12、沉淀池操作区域分为水流和沉淀两个部分,说明其作用?

水流部分:

废水在这部分内流动,悬浮颗粒也在这个区域进行沉淀,为了使进水均匀,在废水入口处设有挡板,进水孔设在水面之下,出水口前设有浮渣档板。

挡板的作用是为了降低废水流速和均匀分布进水。

沉淀部分:

用于定期排放污泥。

13、辐流式沉淀池适应于什么场合,治理什么污染物效果较好?

辐流式沉淀池适应于大量废水的场合,治理无机悬浮物颗粒效果较好。

14、沉砂池的定义是什么?

用以分离废水中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悬浮物(砂、煤粒、矿渣等),使这些颗粒在池内沉降。

但要避免相对密度较小的有机悬浮物沉降下来,以免造成进入后面的污泥中难以排除,给处理污泥带来困难

15、沉砂池中有一部分有机悬浮物会沉降下来为克服这个问题,常在沉砂池侧壁下部鼓入压缩空气。

说明原理。

1、池内水流呈螺旋运动状态,有机物密度小,可悬浮在水中。

2、旋流过程中,砂粒之间发生摩擦、碰撞,附在砂粒表面的有机物被洗脱。

16、油在废水中呈哪三种状态?

悬浮状态、乳化状态、溶解状态

17、废水中含有胶状物质和微粒物质,可以用机械过滤的方法除去。

主要过滤的方法有哪些?

格栅、筛网(滤网)和颗粒介质过滤

18、格栅规格按栅条的间隙分为:

粗(50-100um)、中(10-40um)、细(3-10um)三种。

19、常用的过滤介质有:

石英砂、无烟煤、白云石粒、花岗岩粒、石榴石粒、磁铁矿粒、焦炭、木炭

20、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中四种主要处理方法是什么?

投药中和法、过滤中和法、碱性废水或废渣中和法、利用天然水的碱度中和

21、酸性废水中和处理中投药中和法的基本流程?

投药中和处理方式分为干投和湿投两种。

干投法:

将固体中和药剂粉碎连续、均匀地按理论量的1.4~1.5倍投入到酸性废水中。

湿投法:

将石灰配成45~50%的石灰乳液,再配成10%的石灰水,再与酸性废水一道共同流入中和反应池。

废水量小时,一般干投,间歇处理废水量中、大时,一般湿投,连续处理

22、过滤中和法的滤料通常为: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白云石(CaCO3•MgCO3)等,反应速度快,便宜、经济,常用于硫酸废水处理。

23、一般用石灰石作滤料反应速度快,经济、便宜,但在处理硫酸废水时,中和后的CaSO4沉淀会覆盖在滤料表面,影响反应进行,这时可改用白云石,生成的MgSO4易溶,不会影响反应的进行,但成本较高。

24、混凝沉淀法中的凝聚和絮凝作用的区别是什么?

凝聚和絮凝是混凝的两个过程,凝聚形成微絮粒,瞬时完成,絮凝是把微絮粒聚集为大絮凝体,需要一定时间。

25、什么是凝聚?

什么是絮凝?

凝聚:

指胶体、细微污染物通混凝、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等,脱稳、迁移、聚集为微絮粒;在化学药剂扩散全部废水中的瞬时完成。

絮凝:

指微絮粒通过吸附桥连、网罗卷带等,迁移、聚集为大絮凝体,需一定时间完成。

26、什么是胶体脱稳?

胶粒因ξ电位降低或消除,以致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脱稳。

27、影响混凝的因素中,水温:

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太低,混凝剂水解反应慢,效果不好(分子布朗运动缓慢、水的粘度大,效果也会下降),适宜温度:

20o~30o为宜。

处理措施:

投加活化硅酸等助凝剂。

PH值。

浊度

28、混凝剂的影响中,水力条件的影响:

主要控制两个指标:

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

29、废水的氧化还原处理法中常用氧化方法:

空气氧化法 臭氧化法 氯氧化湿式氧化 其他氧化剂氧化。

30、Cl2是常用的氧化剂,既可消毒杀菌,又能用于废水的氧化。

主要处理含酚、氰、硫化物废水。

31、废水常用的物理化学处理法主要有哪些?

吸附、浮选,电渗析、反渗透、超过滤。

32、吸附法中常用吸附剂:

活性炭、硅藻土、活性氧化铝、焦炭、树脂吸附剂、腐殖酸、炉渣、木屑等。

33、脱附再生的主要方法有:

加热法、药剂法、化学氧化湿式氧化、生物再生和电解再生等。

34、解释浮选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污染物。

使其视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而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

35、浮选法中常用浮洗剂:

松香油、石油及煤油产品、脂肪酸及其盐、表面活性剂等。

36、膜分离法中的渗透和渗析的区别?

渗透:

溶剂透过膜的过程。

渗析:

溶质透过膜的过程。

生化处理:

1、什么是废水的“生化处理”?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胶体以及悬浮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方法

2、说明生化法对水质的要求中,如果C、N、P不足时可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含C不足时,可投加生活污水或米泔水,淀粉浆料以补充碳源。

含N不足时,可投加尿素、硫酸铵等补充N源。

含P不足时,可投加磷酸钾、磷酸钠作为P源。

3、什么是厌氧处理法?

是指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或兼养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4、厌氧处理法酸性发酵阶段有机酸大量积累,pH下降。

碱性发酵阶段产物主要是:

CH4、

CO2。

5、解释什么是废水的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的一类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6、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要求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的DO(溶解氧)浓度保持在2mg/L左右,可使活性污泥保持良好的净化功能。

7、按废水和回流污泥的进入方式及其在曝气池中的混合方式活性污泥法主要有哪两大运行方式?

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

8、什么是废水处理中的生物膜法?

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表面的附着生长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的技术方法

9、什么是生物滤池中的滤料?

滤料:

生物膜的载体,对生物滤池的工作影响比较大,常用有:

卵石,碎石,焦炭,瓷环,瓷粒等

10、生物膜法处理化工废水时,生物滤池的构造有哪几种?

池床式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

第四章

1、什么是粉尘?

什么是烟尘?

粉尘:

是固体物质在破碎、研磨,爆破等机械过程中产生的粉粒,其形状不规范,粒度范围广,多在1um以上,大的可达100~200um。

烟尘:

由燃烧,蒸馏过程或化学反应等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微粒,一般在1um以下。

2、粉尘发生爆炸必备的条件?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构成的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存在能量足够的火源

3、什么是机械除尘器,常用的有哪些?

机械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体分离的装置,常用的有:

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

4、什么是旋风除尘器?

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5、电除尘器的集尘原理是使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沉积在集尘极上。

6、什么是湿式除尘器?

使含尘气体与液体(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尘粒的惯性碰撞及其它作用捕集尘粒或使粒径增大的装置。

可以有效地除去直径为0.1~20μm的液态或固态粒子,亦能脱除气态污染物

7、什么是过滤式除尘器?

使含尘气流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

8、什么是袋式除尘器?

采用纤维织物作滤料的袋式除尘器,在工业尾气的除尘方面应用较广,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9、废气处理中常用的碱性吸收液有: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碳酸钠等。

10、废气的吸附处理中吸附装置可分为哪三种?

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

11、催化剂中毒:

气体中杂质作用而失去催化性。

12、煤的气化?

煤的液化?

煤的气化:

采用空气、氧气、CO2和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在气化炉内反应生成不同组分不同热值的煤气。

煤的液化:

通过化学加工转化为液态烃燃料或化工原料等液体产品

13、什么是烟气脱硫?

烟气脱硫主要利用各种碱性吸收或吸附剂捕集烟气中的SO2,将其转化为较为稳定且易机械分离的硫化合物或单质硫,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14、主要烟气脱硫工艺有哪些?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是哪种?

1、石灰石/石灰法洗涤,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2、氨法3、双碱法4、吸附法

15、大气中NOx主要以NO、NO2的形式存在

第五章

1、什么是固体废物?

并区分废渣和垃圾的概念。

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和半固态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在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

2、什么是固体废物的压实?

通过外力加压于松散的固体废物,以缩小其体积,使固体废物变得密实的操作简称为压实,又称压缩。

3、固体废物的压实目的是什么?

增大容重、减少固体废物体积以便于装卸和运输,确保运输安全与卫生,降低运输成本;

制取高密度惰性块料,便于贮存、填埋或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4、什么是固体废物的分选?

将固体废物中各种可回收利用废物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工艺要求的废物组分采用适当技术分离出来的过程

5、什么是固体废物的固化?

通过物理或化学法,将废弃物固定或包含在坚固的固体中,以降低或消除有害物质的溶出特性。

6、城市垃圾各种处理方法:

堆肥、焚烧、填埋。

7、什么是固体废物的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被降解的有机物稳定的向腐植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堆肥的产物可做土壤改良剂,可防止有机肥力减退,维持农作物的长期高产。

8、解释硫酸渣作为水泥烧成的助熔剂的原因?

以降低水泥成本,降低水泥的烧成温度,提高水泥的强度和抗侵蚀能力

11、污泥中所含水分大致分为哪四类?

空隙水(浓缩)70% 毛细水(脱水)20%吸附水、内部水10%

11、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的目的是减量、稳定、无害化、综合利用。

12、什么是污泥的调理?

调理的主要任务是增大污泥颗粒的尺寸,使污泥易于浓缩和脱水,可以说是浓缩脱水的预处理。

13、污泥调理的目的?

克服水合作用和带电作用(排斥),使污泥内部的吸附水和毛细水释放出来,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

14、污泥机械过滤脱水用的压滤机中典型的压滤机有哪几种?

真空式:

真空过滤脱水机;加压式:

压滤机;离心式:

离心脱水机

第六章

1、噪声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主观性、局限性、分散性、暂时性

2、噪声污染属于物理性污染,它只会造成局部性污染。

3、什么是等效连续A声级?

对这种噪声要采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的方法来评价,为此提出了等效连续A声级,它又称为等能量A计权声级,它等效于在相同的时间间隔T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

定噪声的A声级,记为Leq

4、声源噪声控制措施有哪些途径?

通过改进设备结构、改变传动装置、选用新型材料(如内耗大的高分子材料、高阻尼合金等)、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等手段,设计制造出先进新颖的低噪声机械设备,这是控制声源噪声的最根本措施。

控制声源噪声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采取有效的隔振、阻尼和消声技术,限制其固体声和空气声的辐射。

隔振、阻尼和消声技术是噪声控制工程的重要技术之一。

5、控制声源噪声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采取有效的隔振、阻尼和消声技术,限制其固体声和空气声的辐射。

6、一般将能够吸收较多声能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将能够吸收较多声能的结构称为吸声结构。

7、隔声降噪的原理和措施?

用构件将噪声源和接收者分开,阻断空气声的传播,从而达到降噪目的的措施称作隔声,具体的形式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间和声屏障等措施

8、什么是隔声间?

;什么是隔声结构?

在吵闹的环境中建造一个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的小房间,供工作人员有一安静的环境,或者将多个强声源置于上述房间中,以保护周围环境的安静,这些由隔声构件组成的具有良好隔声性能的房间统称为隔声间或隔声室。

具有隔声能力的屏蔽物称作隔声构件或隔声结构,如砖砌的隔墙、水泥砌块墙、隔声罩体等。

10、电石渣的资源化方法?

并写出一种方法的工艺流程?

制作水泥。

制造漂白液,代替石灰石生产氯酸钾。

、硫酸渣的资源化方法?

16、烟气脱硝技术有哪些?

并对各方法简要说明。

1、碱液吸收

2、强硫酸吸收

3、吸附法吸附剂:

活性炭、分子筛、硅胶、含氨泥煤,NOx和SO2联合控制技术吸附剂: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