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发展史.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468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视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电视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电视发展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视发展史.docx

《中国电视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视发展史.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电视发展史.docx

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一、我国电视的诞生

电视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

美国于1920年首先研试电视机,1936年英国开始在伦敦建立第一座电视台。

1940年美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并于1941年播放了第一条商业电视广告。

彩色电视机则于1954年问世。

1953年2月,日本NHK电视台首播,同年8月NTV商业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亚洲第一个商业电视台。

1958年5月1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播成为中国大陆电视的诞生日,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

二、我国电视的发展探索阶段

20世纪50年代国际电视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电视业的发展。

1958年4月上海市政府下达研制任务,上海广播器材厂不分昼夜进行研制,并于同年7月24日完成,收到"中心发射台"发射的多种几何图形组成的表格。

测定表明,其质量和稳定度超过了当时中国市场上的日本"通用牌"和前苏联的"红宝石牌"电视。

现在,"中国第一代电视机"已经入藏历史博物馆,这就是上海牌101型43厘米(17寸)电子管。

1958年,被命名为“红光”牌35SX的我国第一只35厘米黑白显象管在成都诞生。

 

起步阶段

中央电视台于1972年5月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上海电视台则于同年10月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数字化阶段

在我国国庆50周年的日子里,数字电视试播成功。

之后,深圳、常州等地也进行了小规模数字电视试播。

作为与北京、深圳同步试验发展数字电视的上海,则在2000年开通了数字电视,其中增补27频道的一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频率:

379MHZ、符号率:

6835、调制方式:

16QAM);并实验其他频道的数字电视节目的传输。

  2001年的APEC期间,上海主要宾馆开通数字电视节目。

  2002年元月,上海开通数字有线电视节目频道,此时上海电视台的数字化程度已达45%,并计划两年内完成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两年后实现无磁带化硬盘播出。

  2002年9月28日,上海试播30套数字电视节目(全国第一)。

(实际可收44套视音频节目及气象、股票、新闻等;2003年起开始收费,每月37元)。

  2003年,上海多个小区开通数字电视试播。

同时,国家加快了全国边缘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

***考察"西新工程"时强调:

坚持抓好西部地区广播电视覆盖,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是顺民心、得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工程……(《文汇报》2002/2/1)并进一步指出:

在新形势下,要高度重视广播影视工作,充分利用广播影视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努力从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宣传方法等方面增强广播影视的影响力,用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到2003年末,全国有广播电台28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4座,电视台320座,教育台62个。

全国有线电视用户10508万户。

广播覆盖率93.6%,电视覆盖率94.8%。

据央视索福瑞《中国电视栏目发展报告》,2004年全国电视频道总量为2094个,新闻、专题、综艺是最受关注的节目类型,2003年收视量分别占总量的15.5%、7.1%和5.8%。

电视是以新闻与娱乐为主的传播媒体,也与教育息息相关。

电视以其方便简炼的“浅交互”而将继续占领传播领域的大市场。

另一种分法:

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

至今已有46年又5个月17天。

对于这46年5个月17天,新闻史学家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归纳性的理解。

可以说,有多少电视史学派,就有多少种理解的角度和方法。

在各自不同的理解中,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史学家们习惯于将这46年5个月17天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早期(1958~1966),

“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1967~1976),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1992),

走进大市场(1993年至今)。

三分法:

一、“台”时代:

缺乏竞争的阶段:

(1958年——9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视业几乎是没有竞争的,这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958年至1983年:

这一阶段在现在的中国电视史上几乎很少会浓墨重彩的进行叙述,原因也很简单,那个时期电视还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众媒介,还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

1983年——90年代初期

一九八三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可说对之后十多年的电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和覆盖」的方针,一改以往「两级办电视」的发展格局,使中国电视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区除了分别拥有一个电台、一个无线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台外,还有一个教育台或经济台(其中上海在九十年代初更成为唯一一个拥有两个电台和两个无线台的直辖市),还有属下各地区(市)和县(市)级政府也自办电视台。

本来最初的「四级办电视」目的是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地方电视台的方法来提高电视人口的覆盖率,事实上也达到这效果,比如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就从一九八二年的57.3%上升到一九九七年的87.6%。

至二零零零年底为上,电视的覆盖别为92.5%。

然而,积极性调动得过火了,则出现另一种情景:

电视台过多。

截至一九九四年底,经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建立县级以上的无线电视台达九百八十二个,有线台更多至一千二百一十二个,教育台九百四十一个,总数达三千一百二十五个,较美、俄、日、法、德、英、印度、加拿大、澳洲、巴西和巴基斯坦等十一个电视产业大国的总和(二千六百零六个)还多了五百一十九个。

而到了一九九七年底,仅有线电视台数目就逾二千个。

回顾这一时段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能够留在我们记忆中,或者说,能够在中国电视发展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事件几乎与竞争并没有什么关系:

1958年

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电视节目。

6月1日,首次播放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影片。

6月15日,播出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6月19日,第一次成功地现场直播了一场篮球比赛。

10月1日、12月20日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今黑龙江电视台前身)也相继问世。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台。

1973年

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

1979年

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

8月,中央电视台设立《为您服务》专栏,介绍电视节目,回答观众来信。

1980年

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

它是《焦点访谈》的先驱。

1981年

中央电视台开播由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并很快成为央视的王牌节目。

1983年

春节,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春节联欢晚会”。

自此,年三十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新的民俗。

8月7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推出25集大型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

它首次在大型节目中树立了固定的节目主持人,采用章回小说体的结构方式,固定栏目,连续播出。

之后,总导演戴维宇及其创作班子趁热打铁,再次推出《话说运河》。

1987年

2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由面向北京改为面向全国播出,并实现向经济信息频道的转变。

1990年

4月18日,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电视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

有线台的成立,打破了无线电视一统天下的局面。

中央电视台与正大集团合办《正大综艺》。

该节目采用特邀嘉宾——明星或名人——猜谜、现场观众参与的形式,一举成为收视热点,同时也造就了许多电视名人,杨澜就是第一个幸运者。

该年又称电视剧年,一部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引得万人空巷。

在这一阶段,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台”的概念,中央电视台、省台、市台,而几乎没有什么节目与栏目的概念,即使有,也是电视剧,比如《射雕英雄传》、比如《渴望》、比如《新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