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0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B.转基因粮食与传统的粮食在产量上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食用的安全性上一直存在着争议。

那么它对人体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

一些研究了较长时间的专家的答案是肯定的。

C.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既要有政府的政策干预,又要提高每个人的自觉性。

否则本已经十分糟糕的雾霾天气状况将会进一步提高。

D.在我印象里,黄河是一条涨满着自信和尊严的大河,她以泥黄的颜色奔腾着,她奔腾不息,不知流淌了多少年,流淌得如诗如画。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

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种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22分)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

家贫。

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

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

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

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儒术,上大说之。

二岁中,至左内史。

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

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汲黯庭诘弘曰:

“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

”上问弘。

弘谢曰:

“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上然弘言。

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汲黯曰: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有之。

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

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

”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

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

诸尝与弘有隙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

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

士亦以此贤之。

淮南、衡山谋反。

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

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

乃上书曰:

“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

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

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

今臣弘罢驾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

臣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

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

”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

君不幸罹霜露之病,□恙不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因赐告牛酒杂帛。

居数月,病有瘳,视事。

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不重肉 

重:

重视 

B.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 

间:

隔开

C.使人由臣子之道 

道:

道理 

D.是章朕之不德也 

章:

显扬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而又缘饰口儒术,上大说之 

②故人口善宾客 

③口恙不己,乃上书归侯

A.①因②之③若 

B.①于②以③因 

C.①以②所③因 

 

D.①以②所③何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

B.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

C.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

D.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孙弘小时候家里很穷,到中年才开始做学问,六十岁还仕途不顺,属大器晚成之人。

B.公孙弘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对人却很大方,将自己的俸禄全都供给别人,家里没什么余财。

C.公孙弘不敢在朝廷与皇上争辩,曾经因顺从皇上的意图而背弃与大臣们的约定。

D.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时,公孙弘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做宰相的职分而主动请求辞官,但遭到皇上的拒绝,最后终于任上。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①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

(3分)

②诸尝与弘有隙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4分)

(2)在文中找出能说明公孙弘受天子赏识的三个原因。

10.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①。

[注]①坠楼人:

石祟爱妾绿珠,美而艳,后投于楼下而死。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请分析本诗后两句的景情关系。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每小题2分,共6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王维《山居秋暝》)

(3) 

,   

 。

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怕?

—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学问的趣味 

梁启超

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我只嫌二十四点钟不能扩充到四十八点,不够我享用。

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

忙的是我的趣味。

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我常常想动员别人也学我这样生活。

  凡属趣味,我一概都承认他是好的,但怎么样才算“趣味”,不能不下一个注脚。

我说:

“凡一件事做下去不会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结果的,这件事便可以为趣味的主体。

”赌钱趣味吗?

输了怎么样?

吃酒趣味吗?

病了怎么样?

做官趣味吗?

没有官做的时候怎么样?

……诸如此类,虽然在短时间内像有趣味,结果会闹到俗语说的“没趣一齐来”,所以我们不能承认他是趣味。

凡趣味的性质,总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

所以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列的几项:

一,劳作;

二,游戏;

三,艺术;

四,学问。

诸君听我这段话,切勿误会以为:

我用道德观念来选择趣味。

我不问德不德,只问趣不趣。

我并不是因为赌钱不道德才排斥赌钱,因为赌钱的本质会闹到没趣,闹到没趣便破坏了我的趣味主义,所以排斥赌钱;

我并不是因为学问是道德才提倡学问,因为学问的本质能够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所以提倡学问。

  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句话我不能回答。

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

佛典说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你问我这水怎样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出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嗑一口。

我这题目——学问之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如何如何的有趣味,只要如何如何便会尝得着学问的趣味。

  诸君要尝学问的趣味吗?

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

  第一,"

无所为"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

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件事为手段。

为达目的起见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

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

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

你问我“为什么做学问”?

我便答道:

“不为什么”。

再问,我便答道:

“为学问而学问”;

或者答道:

“为我的趣味”。

诸君切勿以为我这些话掉弄虚机;

人类合理的生活本来如此。

小孩子为什么游戏?

为游戏而游戏;

人为什么生活?

为生活而生活。

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

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

  第二,不息。

凡人类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搁久了不用,他便会麻木会生锈。

十年不跑路,两条腿一定会废了;

每天跑一点钟,跑上几个月,一天不得跑时,腿便发痒。

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

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落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子。

诸君啊!

诸君倘若现在从事教育事业或将来想从事教育事业,自然没有问题,很多机会来培养你学问胃口。

若是做别的职业呢?

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

一点钟那里不消耗了?

千万别要错过,闹成“学问胃弱”的证候,白白自己剥夺了一种人类应享之特权啊!

  第三,深入的研究。

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

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

假如你虽然每天定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

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

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入去。

这个门穿一穿,那个窗户张一张,再不会看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如何能有趣味?

我方才说:

“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嗜好两个字很要紧。

一个人受过相当的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学问和自己脾胃相合,而已经懂得大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预备的。

请你就选定一门作为终身正业(指从事学者生活的人说)或作为本业劳作以外的副业。

(指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说)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

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

你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追,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第四,找朋友。

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

前两段所说,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相摩擦;

但仍恐怕我本身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

所以常常要仰赖别人帮助。

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

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

共学的朋友和共顽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摩擦我的趣味。

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研究。

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来了。

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

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我说的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会这样做。

唉!

世上人多么可怜啊!

有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自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

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

我是尝冬天晒太阳的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的来告诉诸君。

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

但我还有一句话:

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认为,人生合理的生活应该是充满趣味的,并且常常鼓励青年们过一种有趣味的生活。

B.劳作、游戏、艺术、学问都必须合乎道德观念,才是值得提倡的趣味之主体,否则只会闹到熟语说的“没趣一齐来”。

C.只要听从作者的建议,人们就一定可以品尝到学问之乐趣。

D.找朋友可以帮助你找到学问的趣味,前提是这位朋友能够和你同嗜好一种学问。

E.培养学习兴趣,既不需要向外寻求,又不会亏本,更不会出毛病,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这样做。

13.下列做法,符合作者所说的“趣味主义”条件的一项是(3分) 

A.学生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持之以恒地钻研各学科知识。

B.诗人为了追求音韵美,反复修改自己的诗作。

C.农民为了养家糊口,辛勤地耕耘农田。

D.音乐爱好者为了提高音乐修养,每天学习演奏不同的乐器。

1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尝到学问的趣味?

15.作者在结尾处说:

“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分)

四、选考题(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人 

韦名

上学的时候,老师教了“人”字,解释说其字形像垂着手臂、挺着腿胫的形象。

后来,我发现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站在一起组成了“人”字,而在许许多多人里,却有了高低之分,有的站在“人”字的头部,更多的成为“人”字的一双腿。

我知道了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于是,我也努力向上爬,向上爬……

当我自我感觉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便从容地接受,从容地理解,从容地蔑视一切卑贱的东西,一丁点的可怜心态早被自己的尊大蚕食得点滴不剩。

回乡下亲眼目睹了娘的艰辛和卑微,我的从容便受到了挑战。

那天,走过熟视无睹、每每掩鼻快跑的楼下垃圾桶时,那个每天靠这三个垃圾桶为生的驼背老女人,又围着垃圾桶,弓着腰就如一弯曲的虾在扒垃圾,我竟把这老女人与乡下的娘作了对比,感觉娘竟和这老女人多么的相像。

我不禁放慢了脚步,手却还掩着鼻子。

上了楼,我脑海里总拂不去娘的一幅速写画,娘弓着腰,挑着粪土去下地,娘弓着腰就像虾……一会儿,这拂不去的娘的速写画又与楼下这衣衫褴褛,弓着腰向高过她人的垃圾桶探寻废品的老女人的速写画重叠在一起……我变得苍白无力,连同我的思维,我的尊大。

第二天,经过楼下垃圾桶时,那弓着腰的老女人又一手撑着桶沿,一手在桶里劳作,旁边一个脏得发黑的袋子装了半袋子废品。

我没理由加快脚步走离这垃圾桶,走离这跟我娘一样的女人。

可是,一股恶臭扑鼻而来,我已呕了出来,我只好掩鼻子迅即离开这垃圾桶,离开娘一样的女人!

我感觉我的嗅觉已经退化,我脸红我嗅觉的退化。

我曾经为捡到冒热气的猪粪蛋而兴高采烈,我曾经日当午暴晒几个钟头只是出点汗而一点毛病都不曾有过。

我怀疑我的尊大,我怀疑娘的卑微。

下班回来的路上,我竟有种和捡垃圾的老女人接近搭讪的冲动。

老女人正拖着她一日的成果到大院门口出售。

老女人拖着半袋子成果腰弓得几乎贴着腿,左手拖袋,右手撑地,拖一步停一步,远远看去,像一只黑青蛙在缓缓爬动,爬动……

娘弓着腰挑粪的速写画随即掠过脑海,我想到娘会老,娘也会成为四脚黑青蛙……

“废纸1毛,废铁3毛5……”一个肥头大汉提着秤在向老女人报价,肥头大汉一脸的红光。

“昨日纸1毛1,怎么就降了?

”老女人侧着脸问,我看见了像刀刻过又长了锈的满脸皱纹。

“昨日是昨日的价,今日不同啰!

”看着老女人只有一丁点废品,肥头大汗不屑一顾,继续喊开:

“废纸1毛,废铁3毛5……”

“照回昨日的价,纸1毛1,铁3毛8吧?

”老女人在哀求。

“不行,收了这么多都是这个价。

老女人哀求的眼睛显出了无奈,只好把半袋子东西交给肥汉子过称,嘴里又不停地咕噜着不要骗老人家,骗老人会遭报应的。

肥汉子一脸的不耐烦,把称好的废纸废铁重重地扔到地下:

“别啰啰嗦嗦,谁骗你的秤!

老女人便住了嘴,从肥汉子手里接过几张毛票子,沾着口水,数了一遍又一遍,像永远也数不清……

我目睹这一幕,心里说不出是愧疚还是怜悯她。

我快步走上去,掏了一张百元钞,塞给老女人。

老女人怔住了,用一双不会转动又毫无神情的眼睛斜着看我。

“拿去用吧,别再捡垃圾了。

”我尽量放低音量尽量卑谦地对老女人说。

老女人拖着袋子,没有推辞,眼里也没半点感激,缓缓地走了,像一只黑青蛙在缓缓地爬动,爬动……

我心安了许多。

我料想老女人起码十天半月不会再到恶臭无比的垃圾桶去折腾。

没想到,第二天清早,我一出门,老女人又在三个垃圾桶里鼓捣,引得成群苍蝇蜂蜂叫。

下午,老女人又在大院门口出售成果,老女人看了我一眼,像是不认识,又去讨价还价。

卖了废品,老女人转过了身,拖着袋,又是弓着腰,右手撑地,一缓一缓到了我眼前,老女人神情严肃,放下袋子,左手插进衣服里鼓捣半天。

我不知道老女人想干什么,感谢我?

我想我是将她当是乡下卑微的娘,用不着感谢!

“给……”老女人硬撑着直起腰,把从身上摸索出来的百元钞塞到我手上。

然后又弓着几乎贴着大腿的腰,右手撑地,活生生一只四脚黑青蛙,向大院爬去,爬去……

我呆呆站着,撑开着脚,垂着手,夕阳下,活生生一个立着的“人”字。

(文章来源于《羊城晚报》2014年11月3日小小说,发表标题为《驼背》,有修改)

16.小说有多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请就文章倒数第二段进行分析,谈谈本文主要用什么手法塑造老女人这一人物形象的?

17.结合文意,谈谈怎么理解“我怀疑我的尊大,我怀疑娘的卑微”?

(5分)

18.文章结尾写到“我呆呆站着,撑开着脚,垂着手,夕阳下,活生生一个立着的‘人’字”,请结合文意分析其意图。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

潜力=潜能。

两者均是指潜在的能量或能力。

狭义地说,潜力/潜能就是指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内在的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或能力。

人的潜力难于估计。

人的潜力有多大?

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大约有95%没有开发。

研究表明,正常人脑的记忆容量,约为6亿本书的知识总和,相当于超大型计算机储存量的120倍。

若发挥一小半的潜力,就可轻易学会40余种语言、记忆整套百科全书及获取12个博士学位。

尽管这个结果来自研究推论,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人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

虽说人的潜力一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至今仍处于低度开发的状态。

按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如今,普通人仅用了不足1%的脑力,即便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人物,一生也只用了2%左右的脑力。

高科技和人类文明,却以高于人的潜力发展的几百倍、几千倍、甚至越万倍的速度突飞猛进,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也表明人的潜力的开发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十分惊人的。

试想,假若唤醒人脑这个沉睡的巨人的50%脑力,人类自身、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又将是怎么样呢?

可想而知,那时候,人类自身及其生活水平,肯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因此,高度挖掘人的潜力,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人发生某种潜力/潜能的最大可能性甚至比潜力本身更让人惊诧。

例如:

一个本不会游泳的人不慎落入水中,当他看见一只鳄鱼向他游来时,竟然神奇般地学会了划水;

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妪,为救被压在轿车底部的儿子,只身挪动了斜倒的车身……

显然,说智能,就得谈大脑。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对大脑的使用只占到大脑机能的4%—6%,从而表明人的大脑被开发利用的其实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然而,时常有人觉得脑子不够用,也不少人经常为忘事而苦恼。

其实,按科学家的说法,问题并不是出在我们的大脑本身,而是出在我们使用大脑的方法。

假若通过有效的训练、并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有可能极大程度地开发出大脑的潜能。

本田宗一郎的故事充分地说明了这点。

上小学时,本田是班里的“差生”,学习成绩差,无论做什么也总是半途而废。

然而,面对失败,他坚持反省自己,并不断注意改进。

“正是因为当时的失败,才培养了我顽强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的能力”。

本田宗一郎后来创办了“本田公司”,以生产汽车、摩托车闻名于世。

未来,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个未知数。

但是,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学识,再加上超凡的洞察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其经典的、被历史验证了的24个预言向世人表明: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令人感触的是,人的另外一种潜力,即,人在承受苦难、忍受迫害、以及漠视侮辱的能力。

在心态达观的人看来,任何不幸都是相对的。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没有最不幸,只有更不幸。

如此想来,既然自己的遭遇不可能为“最”,那么,自己和那个更倒霉的人相比,肯定是幸运的。

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就不失为在矛盾不解时,进行自我调节和稳定心绪的最好的精神武器之一。

总之,潜力人人有之。

只是许多人没有意识、或没有机会发掘它罢了。

只要你善于挖掘,或许,你就能够将你的某种能力发挥到极致。

因此,最好不要给自己设定什么限制,不要害怕自己这也做不到,那也做不到。

只要你能“描画”未来,只要你坚信你“描绘”的未来将是真的,那么,你就有可能去拼搏、去奋斗,以至于用尽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全部的精力去实践,直到把它变成现实。

朋友,请相信我们的潜能无限……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修改)

19.科普文具有科学严谨的特点,请就文章第一、二段进行分析,谈谈本文主要是怎么体现这一特点的?

20.结合文意,谈谈怎么理解“试想,假若唤醒人脑这个沉睡的巨人的50%脑力,人类自身、人 

类文明和人类社会,又将是怎么样呢?

”(5分)

21.文章结尾提出“朋友,请相信我们的潜能无限……”,请结合文意分析其意图。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

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80字)

23.读麦肯光明广告公司创意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有关内容,根据文意补充设计,或描述生 

活或陈述见解。

要求:

句式大致相同,语意相关。

筷子,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的工具。

它所传达的,是启迪,是传承,是明礼,是守望,是关爱,是感恩,是睦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