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777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1.考生要认真填写班级和姓名。

2.本试卷共5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5小题(共45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9小题(共105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卷和答题卡按要求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B.怂恿(sǒngyǒng)瘦削(xuē)按捺(nà)一哄而散(hòng)

C.缀泣(chuò)拘泥(nì)应付(yīng)忍俊不禁(jīn)

D.缜怒(chēn)聒噪(guō)桑梓(xīn)面面相觑(qù)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法律上讲,这个责任不应该由我负,我一定要向法院_________。

②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__。

③人们发现,很多天然植物在增进人体健康方面有很好的_________。

A.申明国事功效B.声明国事工效

C申明国是功效D.声明国是工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马英九指出,大陆经济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

这么大的经济体,台湾不能够忽视,也不能视而不见。

B.春节长假期间,哈尔滨百货类卖场、餐饮业、美容美发、娱乐业等,赚个盆满钵满。

而消费热点,与往年相比也有一些别样的“年味”。

C.春晚坚持20多年,为烹制好这顿除夕夜的“欢乐大餐”,中央电视台可以说是处心积虑,下了十分的功夫,但正所谓众口难调,议论之中还是谴责居多。

D.老作家虽年逾八旬,但是童心未泯,就像老顽童一样,总喜欢和孩子们交朋友,他的作品也深受广大小读者的喜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博会机构还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评审、包装、征集。

B.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C.该厂两次获省级大奖,三次被授优质产品称号。

D.能否做好救灾工作,关键看干部作风好不好。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

地上者妙在______,画上者妙在______,梦中者妙在______,胸中者妙在______。

①位置自如②笔墨淋漓③景象变幻④丘壑深邃

A.④③②①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辩论会结束后,小王找到老师,激动地说:

“多蒙鼎力相助,不胜感谢!

B.这本书是您家母拜托我在北京买的,请您交给她老人家好吗?

 

C.我们家家教很严,自小令尊就让我读《弟子规》,告诫我要规矩做人。

D.这次作文大赛不是当堂写作,你务必参加,不妥之处我自会斧正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在近代和当代作家里,我认为有两个女作家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

一个是19世纪上半叶的玛丽·雪莱。

当时科学初兴,但她已警觉到科学家有可能走火入魔,因而写了《科学怪人》。

一个科学家竟然东拼西凑做出了一个人造人,最后他后悔莫及,和他所造的人一起自我毁灭。

“科学怪人”现在已成了一个通用的隐喻,任何人类以科学手段创造出来的非自然食物,都叫做“科学怪食”。

另一个是加拿大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前几年在基因改造问题闹得很厉害的时候,她以一本《末世男女》把基因移植科技所造成的可怕世界以科幻小说的方式尽现无遗。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乃是生命科学发展快速的阶段。

随着1962年DNA双螺旋构造的被发现,基因科学进入了黄金时代。

基因科技有利于遗传性疾病病因的寻找和诊断,基因研究也有利于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但科学从来就不是价值中性的事务,科学的使用者是人,而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自私动物。

当科学成了一种权力,科学的滥用、误用甚至科学所造成的公害即难避免。

科学成了一种体制、一种商业、一种权力后,它的自闭和反动,最好的例子即是美国卡逊女士的遭遇。

当年她发表《寂静的春天》,指出除草剂等化学药物造成生态的破坏,于是美国的化学界包括著名的化学教授和化学工业界都对她发动排山倒海的围剿。

幸而当时主政的是肯尼迪政府,至少还有知识和判断力,才对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物进行管理。

这显示出,当科学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和教育体制,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特权,一个恶势力,并走到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

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乃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工程农业公司,例如它可以将土壤中某种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移植到玉米身上。

种植这种玉米极为省事,可以大面积喷洒除草剂,少了许多经营成本。

再例如为了发明一种抗虫害蕃茄,可以将某种深海比目鱼的基因接到蕃茄的基因上。

这种基因工程的农业已成了美国农业的主流。

但欧洲以“英国医学会”为主的一大群生化专家反对这种农业,他们提出了“基因流动”和“基因污染”这两个核心概念。

基因是会流动的,基因流来流去,接来接去,它的结果完全不可预测,最后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变种玉米的花粉会污染到乳草叶,美国的帝王蝗吃了这种被污染的叶子,百分之百会死亡。

这项发现被登在《自然》杂志上,证实了“基因污染”和风险的存在。

现在,基因科学家已成了新的上帝,但基因科技所造成的未必是个基因乐园,却反而因为基因科学家的走火入魔,而造成人类的噩梦。

对大自然有所敬畏,对科学家自身职责和知识盲点多一点反省和警觉,或许才是科学家应有的谦虚吧!

7.下列对“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玛丽·雪莱在19世纪上半叶科学初兴的时候,已警觉到科学家一定会走火入魔,因而写了《科学怪人》一书来警示世人。

B.加拿大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用一本科幻小说《末世男女》,表现出自己对基因移植科技的否定态度。

C.美国的卡逊女士发表《寂静的春天》一文,预测到除草剂等化学药物会造成生态的破坏,结果该文遭到美国化学界的围剿。

D.基因科技有利于遗传性疾病病因的寻找和诊断,基因研究也有利于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基因科学是人类的福音。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美国化学界否认除草剂的危害,但肯尼迪政府还是对除草剂等化学药物进行管理,这显示出政府利用特权,走到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

B.为了减少经营成本,孟山都公司将土壤中某种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移植到玉米身上,形成玉米新品种。

这种基因工程的农业成为全世界农业的主流。

C.欧洲“英国医学会”里的一大群生化专家提出了“基因流动”和“基因污染”这两个核心概念,反对基因工程农业。

D.为了发明一种抗虫害的蕃茄,可以将某种深海比目鱼的基因接到蕃茄的基因上,这就是“基因流动”的一种形式。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怪人”和“科学怪食”都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自私的使用者不可避免地造成其滥用、误用,科学所造成的公害即难避免。

B.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的发现——变种玉米的花粉会污染到乳草叶,证明基因污染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所有基因危害都是致命的。

C.基因科技发展到今天,基因科学家通过基因流动,培植出新的作物品种都不是太难的事。

D.正确对待基因科技的态度应该是:

对大自然要心存敬畏,对科学家自身的职责和知识盲点要多一点反省和警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既罢,归国。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

“不若也。

”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位在廉颇之右右:

下(秦汉以前,位次以左为上)

B.且相如素贱人贱:

卑贱。

C.蔺相如固止之固:

坚决

D.吾所以为此者所以:

……的原因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且庸人尚羞之”一句中“羞”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恐其破璧B.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C.太子迟之D.相如廷叱之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廉、蔺地位的变化是产生矛盾的客观原因。

B.舍人的“相与谏”既表现出蔺相如对廉颇忍让的不易,也正好引出了蔺相如对避让的解释,突出了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

C.这一部分主要记述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

D.廉颇的“负荆请罪”表现了他真诚坦率、知错必改的品质。

一个有勇无谋

而又豪迈可爱的武将形象跃然纸上。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15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节选)

我们要老实说:

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

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

实在,_______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_______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_______还有许多,将来_______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l3.“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的原因是

A.人们在沙皇思想统治的高压下不得不做出的一种伪装。

B.人们出于对死者的敬畏和恐惧心理。

C.人们在沙皇思想统治的高压下,心理扭曲的一种反映。

D.人们出于对死者的一种礼貌和安慰。

14.第一段中“像那样的感情”指的是哪一项

A.忧郁的脸和快活的感情B.快活的感情

C.谦虚地感情D.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15.第二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是

A.即使可是也却B.虽然但是也也

C.即使可是却也D.虽然可是却也

二、非选择题(共10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

(10分)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

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增大怒,曰:

“天下事

大定矣,君王自为之。

愿赐骸骨,归卒伍。

”归未至彭城,疽发病死。

苏子曰:

增之去,

善矣;不去,羽必杀增。

独恨其不早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

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

以此失天下。

当于是去耶?

曰:

否。

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

之度也。

增曷为以此去哉?

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

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

独恨其不早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8题(14分)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

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

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

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奖章。

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

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

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

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

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

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

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

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

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

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仁共同抵制。

他对家人说:

“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我决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

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钢要。

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设设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

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业技术骨干。

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

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埋想。

(摘编自《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17.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

他这样做有哪些原因?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6分)

 

18.邓淑群的爱国情怀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概括。

(8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9.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_______________,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四)诗歌鉴赏(10分)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20.作者探访隐者是否成功?

(2分)

21.描述一下隐者的生活环境。

(4分)

22.“日暮归来雨满衣”怎样翻译?

表达了作者对隐者怎样的情感?

(4分)

(五)语言表达。

(6分)

23、在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_________________①。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___________________③,是因为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

“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

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

“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

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

我们不妨提醒他们:

“擦亮你的窗子。

”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

“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请以“擦亮你的窗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2015年11月黑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

1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19.名句默写(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3.(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哈尔滨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学业水平测试题答案

1.B2.C3.C4.D5.D6.A7.B8.D

9.B10.A11.C12.D13.A14.B15.D

16.

(1)汉王采纳陈平的计谋,用反间计疏离楚君臣的关系,项羽怀疑范增与汉王有勾结,渐渐剥夺了他的权力。

(字体粗重处为采分点,3分;大意2分)

(2)范增离开项羽,是正确的 ;(范增)不离开项羽,一定会被他杀害。

只是遗憾他不能早点离开罢了。

(字体粗重处为采分点,3分;大意2分)

17.(1)因为牢记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

(2)因为国民党腐败 。

(3)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

(4)他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

(以上四条原因答出任意一条得2分,给满6分为止)

18.

(1)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留学时选学农林专业,努力学习。

(2)国内岭南大学急需植物病理学教授,不惜中断学业,当即回国。

(3)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

(4)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

(5)邓叔群拒绝前往台湾或去美国。

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

(6)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钢要,为沈阳农学院辛勤高效工作。

(7)邓叔群把花园洋房、积蓄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

(8)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培训出教十名专业技术骨干。

(以上八条,答出任意一条得2分,给满8分为止)

19.①对酒当歌②无边落木萧萧下③羡长江之无穷④气吞万里如虎⑤依依墟里烟

20.没有成功探访到隐者。

(2分)

21.隐者生活在僻远的山林深处,沧江岸边;柴门简陋;不时听到猿之哀鸣;偶亦可见渔樵踪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