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5482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环评报告.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油站环评报告.doc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承德公交恒远加油站原址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

承德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李晓峰

联系人

赵一为

通讯地址

承德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

15903143005

传真

邮政编码

067000

建设地点

承德市双桥区石洞子沟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改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机动车燃料零售

6564

占地面积(m2)

666.68m2

绿化面积(m2)

80

总投资(万元)

80

环保投资(万元)

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6.25%

评价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5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公交恒远加油站位于老城区环路西路石洞子沟,北距头道沟隧道约185米,距石洞子沟西口700米。

作为市公交公司的专用加油站,主要承担为8路、8路区间、20路等老城区主要线路上70余台公交车辆加油。

该站始建于1992年,为三级加油站。

因加油站建设年代久远,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应承德市规委会主任委员议事会的要求进行原址改造,会议纪要文号为【2013】10号,签发人:

赵风楼。

市安监局于今年5月向市公交公司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停止该加油站使用。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保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要求,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据此,建设单位于2014年3月25日正式委托承德晟源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现有工程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

2.工程内容

2.1项目改建前分析

加油站改建前配备30立柴油罐2个,40立汽油罐和20立汽油罐各一个。

占地面积666.67平方米,站内有站房一座,建筑面积56平方米,罩棚一座,投影面积64平方米。

项目始建于1992年,未办理环评手续。

2.2地理位置及周边关系

该加油站位于承德市双桥区石洞子沟,原址地理坐标N40°58'31.33"E117°54'25.35",现在已停止运营并拆除。

新址在原址所在位置进行翻新改造,工艺规模均没有变化。

站区周边关系:

项目站区隔山西距自然城小区最近居民楼100m,南侧距自然城小区最近建筑为40m,东侧距名苑山庄小区最近居民楼170m中间有山相隔,北侧190m为头道沟隧道。

罐区北距加油站原有办公楼11m,东距环城西路中心线13m,洗车汽车装饰散店26m。

详见附图2项目四邻关系图,罐区与周边间距见表1。

油罐罐区与敏感点位置周边关系如下图1,间距见表2.

图1加油罐区周边关系图

表1加油站区与站外建、构筑物间距一览表(单位:

m)

方位

设施名称

埋地罐区

拟设距离

头道沟隧道

190

西

自然城小区

100

名苑山庄小区

170

自然城小区

40

方位

设施名称

埋地罐区

拟设距离

加油站原有办公楼

11

洗车汽车装饰散店

26

环城西路

13

表2加油罐区与站外建、构筑物间距一览表(单位:

m)

2.3规模

该加油站主要经营柴油,汽油。

储油罐拟设置于站区东南侧地下,拟设30m3柴油储罐2个,40m3汽油储罐1个,20m3汽油储罐1个,双枪加气机4台,储油罐总容积90m3(柴油罐容积折半计入总容积),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为三级加油站。

2.4建(构)筑物

加油站用地面积666.68m2,本次原址改建新建加气罩棚投影面积276m2,并对罐区进行更新和加固和公交公司原有办公楼进行装修并使用一层。

新建防渗旱厕一座,建筑面积20m2。

2.5主要设备

加油站选用的主要设备、装置如表3所示,加油站无特种设备。

表3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材质

数量

介质

1

埋地卧式储罐

V=40m3

Q235B

1

汽油

2

埋地卧式储罐

V=30m3

Q235B

2

柴油

3

埋地卧式储罐

V=20m3

Q235B

1

汽油

4

双枪加油机

防爆等级ExdⅡAT3

4

汽油、柴油

5

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仪

UZK-A、防爆等级ExdⅡAT3

4

6

油气回收系统

加油,卸油

2

汽油、柴油

2.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项目厂区内无职工食堂,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如下:

1、给排水

给水:

本项目运营无需用水,职工为公司员工,生活饮用水由饮水机提供。

排水: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原有办公楼无给排水设施,员工的清洗废水用于洒水降尘,粪便排入防渗旱厕,定期由城肥公司清运。

2、用电

供气站供电负荷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3年版)规定,供气站用电负荷应符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所述“三级”负荷规定。

电源为国家电网统一供电。

3、供热

本项目供暖由空调提供。

4、防雷、防静电、消防

相关设备和建、构物按工业第二类防雷进行设计。

工艺管道和设备均设置静电接地装置。

此外配备手推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毯、灭火沙子2m3、铁锹水桶等灭火工具,项目建设消防水池一座。

2.7劳动定员及工作天数

本项目运营后职工人数为14人,包括站长1人,助理1人,班长4人,加油工8人,三班制,每班8小时,一班3人1人轮休。

年工作日为365天。

2.8工程实施进度

现场勘查时,项目原有建筑物和罩棚已经拆除完毕,原有办公楼正在装修,预计2014年5月投入使用。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位于承德市双桥区石洞子沟,原有站房和罩棚现已拆除完毕,原有办公楼正在装修中,废旧建材没有清理完毕,现场勘察时会有一定量的扬尘。

项目位于市区,该地区的居民密集,交通发达,小区居民和车辆运行会产生一定量的噪声,车辆运行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汽车尾气。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双桥区是承德市中心区,北、东、南同承德县接壤,西部与双滦区毗邻,西南部与滦平县交界。

境内有驰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7°48′-118°03′,北纬40°57′-41°05′之间,距北京市221公里。

承德市属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

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历年最多风向为NEN风,频率为8.82%,最少风向为ES风,频率为2.11%;年静风频率29.63%,平均风速1.0m/s。

双桥区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度地带,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时间长;春季多风干燥,历时短;夏季清凉多雨,适宜避暑消夏;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降水年、季变化大。

多年平均气温8.9℃,年极端最低气温-24.2℃,(出现在1月份),极端最高温度41.5℃(出现在7月份),全年无霜期157天。

年累积日照时数为2903小时。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51.4毫米,时最大降水量52毫米,年内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份。

  双桥区境内有滦河,武烈河流经,其中:

滦河约20.5公里流经区内,平均年过境水量25亿立方米,武烈河约15公里流经区内,平均过境水量4.2亿立方米。

社会环境简况:

双桥区辖7个街道、6个镇:

西大街街道、头道牌楼街道、潘家沟街道、中华路街道、新华路街道、石洞子沟街道、桥东街道、水泉沟镇、狮子沟镇、牛圈子沟镇、大石庙镇、冯营子镇、双峰寺镇。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农业先进技术推广率达到95%。

实施了疾病控制和卫生体制改革,区医院、镇卫生院医疗条件明显改善。

依托现有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摄影、球类、歌咏、电影下乡等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

全区计划生育率达到98.3%。

社区建设是城市中心区的特色工作。

几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本着有利于本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体现区域民主自治、立足服务社区成员的原则,以改革社区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完善社区基本功能为目标,对全区社区居委会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79个社区居委会整合为68个,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一般管辖500--1500户居民。

加强社区硬件建设,通过挖掘自身潜力、联系帮扶单位和利用城市拆迁改造等有利契机,使社区办公用房和室内活动主面积由1391平方米发展到7180多平方米,14.7%以上的社区达到或基本达到“三个一百”的标准。

加强社区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社区自治制度,全区有社区专职干部206人,大专以上学历106人,占51%,平均年龄39岁,提高社区干部待遇,月补贴达到680元。

积极开展社区社会化服务,建立了就业、救助、卫生、家政、文化五大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社区服务网点达到5000多家。

被评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以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大力组织实施了“十项民心工程”。

公教人员工资按标准足额及时发放,落实了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取暖补贴等政策。

筹资500多万元,落实老干部“三项保障机制”,解决了离退休人员陈欠的医药费。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城镇低保对象15205人,发放低保金1587万元。

城市和农村特困群体医疗救助、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启动。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32.79平方米。

实施了8平方米以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

实施社会安全工程,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信访和矛盾纠纷排调工作,全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位于承德市双桥区石洞子沟,属于居民密集区以及交通发达区,运输车辆和所运的建筑材料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

当地空气质量总体较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双桥区的主要地表水为武烈河,根据2012年承德市环境质量公报中对武烈河的监测表明,8次检测均无超标断面,总体现状为三类水体,水质良好。

本项目区域地下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项目选址周围无工业类噪声源,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周边无历史文物景观、水源地、生态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具体如表3。

表5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方向及位置

环境质量标准

空气环境

区域大气环境

——

(GB3095-2012)二级标准

自然城

南40m

自然城

西100m

名苑山庄

东170m

地下水

区域地下水

——

GB/T14848-93Ⅲ类标准

声环境

厂界

---

(GB12348-2008)2类标准

自然城

南40m

自然城

西100m

名苑山庄

东170m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Ⅲ类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根据《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结合该项目的排污状况,建议不给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加油站投入使用后工艺流程:

本项目主要进行汽油、柴油的销售,根据油罐储量及加油机数量的不同,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常规的自吸流程:

成品油罐车来油先通过卸油口卸到储油罐中,加油机本身自带的潜泵将油品由储油罐中吸到加油机中,经泵提升加压后给汽车加油,每个加油枪设单独管线吸油。

⑴卸油工艺流程图如下:

①汽油卸油工艺流程图如下:

油品经导静电耐油胶管

油品

油汽

油汽

汽车油罐车

密闭卸油口

油罐

油气回收管道

②柴油卸油工艺流程图如下:

油品

油经导静耐油胶管

汽车油罐车

密闭卸油口

油罐

⑵加油工艺流程图如下:

油品

油品

油品

油品

油品

油罐

出油管底阀

受油容器

管道

加油枪

油汽

加油机

(注预留加油油气回收系统管线。

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

⑴在工程施工和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等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扬尘;

⑵建筑施工设备运行时产生建筑噪声。

⑶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⑷施工过程中的石料清洗废水,和施工人员清洗废水。

2.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

⑴储油罐装料损失、呼吸损失、加油作业损失以及加油时跑冒滴漏损失产生的烃类气体逸出;

⑵加油机和加油车辆产生的噪声;

⑶员工的清洗废水以及加油设施清洗废水。

⑷员工的生活垃圾以及粪便。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污染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

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气

污染

施工作业

扬尘

少量

无组织排放,少量

加油卸油作业损失

非甲烷总烃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少量

水污

染物

施工作业

清洗废水

少量

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

站内员工

清洗废水

少量

用于站区内洒水降尘

加油设施

清洗废水

3年清洗一次

资质部门负责,不外排

施工作业

噪声

90-105dB(A)

昼间≤70dB(A)

夜间≤55dB(A)

运营期进出车辆、

加油设备

85-100dB(A)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施工作业

建筑垃圾

少量

场地填平处理不外排

生活垃圾

少量

投入垃圾箱,由环卫部门处理

办公区

生活垃圾

2.56t/a

2.56t/a,由环卫部门回收处理

粪便

4t/a

定期由城肥公司清运

主要生态影响:

本工程加油站为原址改造,地表已经进行硬化完毕,边坡正在加固中。

本项目建设区域无自然风景点,工程的施工不会再对自然风景区等环境保护目标造成影响。

施工期间油罐埋地的开挖引起自然地貌的改变和地表植被的破坏,施工中设置土石方的临时堆放场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开拓山体边坡在降水的击溅、冲刷作用下,表面发生击溅、层状、鳞片状面蚀,表土裸露将会产生风蚀。

如果施工因地势设置浆砌石挡渣墙、边坡采用植物护坡或喷砼护坡或浆砌石护坡,设置排水沟,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形成泥石流和滑坡,则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不大,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也不大。

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扬尘是本项目施工期间影响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多项粉尘无组织源:

建筑场地的土方挖掘,物料堆存,建筑材料的装卸、搬运、使用,以及运料车辆的出入等,都易产生扬尘污染。

由于土石方挖掘破坏了地表的原有结构,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

根据对多个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情况进行的类比调查:

建筑施工扬尘较严重,施工场界周边无组织排放浓度一般可以达到4-6mg/m3左右,在当地多年平均风速为1.2m/s左右,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一般在其下风向约200m以内。

由于项目周边邻近敏感点,因此,在不采取治理措施的情况下,施工场地扬尘对敏感点大气环境影响大,按照《承德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暂行办法》,评价要求建设单位施工期采取以下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

①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2m;临主干道、敏感点方向围挡高度不低于2.5m米,稳固整齐;②合理设置出入口,并采用混凝土硬化;③项目产生的大量废弃土石方及时外运,不在施工场地内设置大型废土石方堆存场,需要回用于绿化的表层土在场内堆存,合理布置堆料场位置,应将堆料场设置在施工场地东南侧,尽量远离敏感点,同时设置遮盖,场内装卸、搬倒物料应遮盖、封闭或洒水,不得凌空抛掷、抛撒;④分段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尽量减少同一时间内的挖土量;⑤对于装运含尘物料的运输车辆应该加盖蓬布,严格控制和规范车辆运输量和方式,容易产生粉尘的物料不能够装得高过车辆两边和尾部的挡板,严格控制物料的洒落,以避免因为道路颠簸和大风天气起尘而对沿途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运输车辆及各类机械设备应避免在施工场地南侧行驶、停留,以降低由此而引起的扰动扬尘;⑥对于建设施工阶段的车辆和机械扬尘,建议采取洒水湿法抑尘,利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进出道路洒水,约每日4-5次,同时,在施工场地出口设置浅水池,以利于减少扬尘的产生量,可以使空气中的扬尘减少90%左右,使扬尘的影响范围缩小到15米的范围,大大减少施工扬尘对敏感点的影响。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确保厂界达标,对周围敏感点影响不大。

本项目建(构)筑物工程较为简单,施工期较短,随着施工期结束,上述污染随之结束。

1.2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的清洗废水。

施工人员用水量相对较少,排放量不大,污染物浓度低,对周围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少。

本次评价要求设置防渗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站区降尘,不外排。

1.3声环境影响分析

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施工噪声,源强一般在90~105dB(A)。

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衡量,昼间施工机械在30m以外即可达标,夜间不施工。

本次评价要求:

①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从声源降低噪声;

②加强施工人员的减噪意识,减少误操作造成的突发噪声;

③对一些固定的高噪声设备采用噪声控制措施,即对施工设备进行减震降噪;

④运输车辆进入厂区后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项目距最近的居民为40m,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和距离的衰减,施工期噪声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对项目区域内声环境影响很小。

1.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两类:

一是建筑垃圾;二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用作场地填平处理,不外排,对周边环境无影响;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2.1水环境影响分析:

运营期的主要废水为员工的清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用卫生、洗涤,特征污染因子为SS。

站区工作人员较少,因此该水用于厂区内洒水降尘,不外排至当地水环境,对当地水环境影响较小。

加油站的加油设施需要定期清洗,清洗废水中会含有一定量的废油,因此,加油站需请资质部门专业清洗加油设施,产生的含油废水有资质部门统一回收处理,不外排。

清洗作业每三年一次。

2.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是储油罐灌注、油罐车装卸、加油作业等过程造成燃料油以气态形式逸出进入大气环境,从而引起对大气的环境污染。

本加油站采用地埋式工艺安放储罐,保持油罐的恒温,可减少烃类气体的排放,每罐均单独设置通气管,该通气管排出含油气体,设备各通气管管口均高出地面4m以上,并装有水封除油气。

本项目在建成运营后,卸油、加油时需按照以下措施进行:

⑴卸油油气排放控制:

应采用浸没式卸油方式,卸油管出油口距罐底高度小于200mm。

卸油和油气回收接口应安装截流阀、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帽盖。

连接软管应采用DN100mm的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卸油车连接,卸油后连接软管内不能存留残油。

所有油气管线排放口应按GB50156的要求设置压力。

⑵储油油气排放控制:

所有影响储油油气密闭性的部件,包括油气管线和所联接的法兰、阀门、快接头以及其他相关部件都应保证在小于750Pa时不漏气。

埋地油罐应采用电子式液位计进行汽油密闭测量,应采用符合相关规定的溢油控制措施。

⑶加油油气排放控制:

加油产生的油气应采用真空辅助方式进行密闭收集。

油气回收管线应坡向油罐,坡度不应小于1%。

在油气管线覆土、地面硬化施工之前,应向管线内注入10L汽油并检测液阻。

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和管理油气回收装置,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备查。

加油软管应配备拉断截止阀,加油时应防止溢油和滴油。

⑸该项目建成后,建议该项目在选择设备和进行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制定储罐操作规程,尽可能使油罐装满到允许的程度,尽量减少倒罐次数。

对阻火器、液封油、机械呼吸阀瓣、消防泡沫玻璃室、量油孔,每年应彻底检查两次,应做到气密性符合要求。

改进操作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油罐应尽量在早、晚时段收油,收油时,要适度加大泵的流量,使油品在收油过程中来不及大量蒸发而减少损耗。

另外,根据2014年出台的《承德市油气回收治理环保验收办法》,市区内的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业主单位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完工、调试正常后,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在获得检测合格报告后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油气回收治理环保验收并取得《承德市油气回收治理合格通知书》后方可运行。

2.3噪声影响分析:

该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各类油泵、电机,通过设备封闭隔声处理,可满足场界达标排放要求。

对于进出车辆噪声,采取在进出口设置减速牌,禁止鸣笛等措施,项目厂界能满足标准要求,再经距离衰减,对周围商用楼及居民楼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2.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该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建成后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46t/a。

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定期清运,送至城市垃圾处理场填埋处理,粪便4t/a,排入防渗旱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3.营运期环境风险分析:

3.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⑴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来进行。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该标准列出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临界量)的78种物质和表2(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临界量)的物质,规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时,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若等于或超过其临界量时,即构成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

q2

+……+

qn

1

Q1

Q2

Qn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

该加油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