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5547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docx

铺砟整道技术交底

中南部铁路通道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D1K95+629~D1K109+500轨道工程

交底类别

铺砟整道

技术交底容及要求:

1施工工艺概述

本工艺为:

用机车牵引K13车辆组成的列车装、运、卸、布道碴,由布碴整形车、起拔道捣固车、动力稳定车组成的大型机械化整道设备进行整道作业。

其特点为:

机械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作业质量高。

2施工作业容

1、布碴;

2、配碴整形;

3、起、拔道、捣固;

4、动力稳定。

3质量标准及检验法

1、道碴应符合《铁路碎道碴》(TB2140)中特级碎道碴的材质要求。

2、道碴进厂(场)时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铁路碎道碴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3、道床经分层铺设、起道、捣固、稳定作业后,达到初期稳定阶段时,道床状态参数应达到下表要求。

表1初期稳定阶段道床状态参数指标及检验

阶段

枕下道床刚度(kN/mm)

倒床横向阻力(kN/枕)

检验法

检验数量

初期稳定阶段

≥70

≥7.5

用道床刚度仪检测

每5km作为一个检验批,每千米检测2根轨枕,求平均值

4、整道后的道床断面应满足设计要求,曲线外轨超高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在缓和曲线全长围均匀减速。

5、轨道达到初期稳定阶段时,轨道静态几尺寸允偏差和检验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2道床初期稳定阶段轨道静态几尺寸允偏差和检验

项目

允偏差(mm)

检验法

检验数量

高低

4

10m弦量

每5km抽检2处,每处抽检10个测点

轨向

4

直线10m弦量,曲线20m弦量

扭曲(基长6.25m)

4

轨距尺量

轨距

±2

轨距尺量

水平

4

轨距尺量

6、道床达到稳定状态时,道床状态参数指标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3稳定道床状态参数指标及检验

枕下道床密度(g/cm3)

枕下道床刚度(kN/mm)

道床横向阻力

(kN/枕)

倒床纵向阻力

(kN/枕)

检验法

检验数量

≥1.75

≥120

≥12

≥14

用道床刚度仪及密度仪检验

以5km作为一个检验批,每千米检验2根轨枕,求平均值,要求每一实测值与批平均值之差不超过平均值20%,有桥梁和隧道的区间应在桥隧围至少抽检10根轨枕

7、有碴轨道静态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及检验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4有碴轨道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及检验

序号

项目

允偏差(mm)

检验法

检验数量

1

轨距

±2

轨检小车检测

每5km抽检2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点

2

高低

2

3

水平

2

4

扭曲(基长6.25)

2

5

轨向

2

注:

扭曲基长为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无超过表列的扭曲。

8、道床厚度、碴肩宽度及堆高允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5道床厚度、碴肩宽度及堆高检验

项次

项目

允偏差(mm)

检验法

检验数量

1

道床厚度

-20

尺量

每千米抽检5处

2

插件高度

±20

3

碴肩堆高

不得有负偏差

9、轨面高程、轨道中线、线间距允偏差及检验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6道床稳定阶段轨道几尺寸静态检验

序号

项目

允偏差(mm)

检验法

检验数量

1

轨面高程与设计比较

一般路基上

±20

水准仪测量

每5km抽检2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点

在建筑物上

±10

紧靠站台

±20,不得有负偏差

2

轨道中线偏差

30

尺量

3

线间距差

0,+20

4施工准备

1、铺轨后应及时按3m间距测量各点的总起道量,每次将确定的各点起道量输入微机。

2、平直地段用激光准直,根据中线桩在200~600m围安装激光发射仪。

3、曲线上把曲线资料输入微机。

4、按照套道式和起道量确定需要补充道碴的数量。

5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

1、施工机械包括燃机车、K13风动卸碴车、配碴整形车、起拨捣固车、动力稳定车、装载机。

2、工艺装备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直靠尺、钢尺、测绳、轨检仪、道床刚度仪。

表7SPZ200配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

参数名称

单位

参数

参数名称

单位

参数

线路最大超高

mm

150

轴重

t

14

线路最大坡高

33

传动

液压传动

最小曲线半径

m

120

速度

区间运行

km/h

80

最大轴重

t

23

作业走行

km/h

0~12

最大海拔

m

1000

连续运行

km/h

100

环境温度

-10~+40

车钩型式

上作用13号

连续工作时间

h

≤6

缓冲器

MX-1型

运行时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m

100

车钩水平中心线距轨面高度

mm

880±10

轨距

mm

1435

每侧最大作业高度

m

3.3(有轨道中心起)

轴距

mm

5500

长×宽×度

mm

13508×3025×3900

轮径

mm

840

总质(重)量

T

28

表809-32捣固车作业条件

项目

作业条件

项目

作业条件

钢轨

50kg/m,60kg/m,75kg/m

线路最大坡度

33‰

轨枕

木枕或混凝土轨枕

作业最小曲线半径

100m

道床

碎道床

运行最小曲线半径

130m

作业线路

单线或线间距4m及以上复线与多线

最大海拔高度

2000m

特殊环境

可在雨天和夜间及风沙、灰尘重的情况下作业

环境温度

-10~+50℃

轨距

1435mm

环境湿度

平均70%

最大超高

150mm

表9WD-320型动力稳定车主要技术性能

参数名称

单位

参数

参数名称

单位

参数

线路最大超高

mm

150

运行最小半径

m

100

线路最大坡度

33

轨距

mm

1435

最小曲线半径

m

心盘距

mm

12000

最大轴重

t

23

轴距

mm

1500

最大海拔高

m

1000

轮径

mm

840

环境温度

-1~+40

轴重

t

15

连续工作时间

h

≤6

传动

区间运行

液压传动

车钩型式

上作用13号

作业运行

液压传动

缓冲器

MX-1型

速度

区间运行

km/h

80

车钩中心距轨高

mm

880±10

作业运行

km/h

0~2.5

长×宽×度

mm

18942x2700x3970

连续运行

km/h

100

总质(重)量

t

60

6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

上碴整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7施工法及工艺

1、风动卸碴车由燃机车牵引进行布碴,牵引速度不得大于10km/h。

补碴分3次进行,前2次各完成需要碴量的1/2~2/3,第3次补足全部道碴。

布碴时应使枕盒饱满,道肩丰厚。

2、每次布碴后,由轨道作业车进行起道和稳定作业。

前2次各完成总起道量的1/2~2/3,第3次按设计轨面高程起道。

3、配碴整形车将道碴收拢,通过侧犁收拢道碴向线路中心补碴,使道碴充满枕盒。

道碴配置高度低于钢轨头部但高于轨枕面不大于10cm,并清除钢轨及轨枕面上道碴。

按设计断面对道床进行整形,做道肩堆高。

4、捣固车作业前在200~600m围安装激光发射仪,捣固车根据输入的资料进行光电转换,自动控制对线路进行起、拨、捣作业。

每次捣固两根轨枕并夯实道肩道碴。

起道量在60~80mm时,捣固两次;起道量60mm以下时,捣固一次。

5、动力稳定车在首次捣固作业后对道床进行两次动力稳定,动力稳定车的行进速度为1.5km/h。

以后每捣固一次,动力稳定一次,动力稳定车的行进速度为0.6km/h。

6、质量要求

1)起拨道、捣固作业,在长钢轨锁定轨温-20~+15℃围进行。

2)每次整道作业完毕,利用轨检仪对线路状况的检测结果,对捣固车和动力稳定车给定的作业参数进行调整,以便有针对性地安排精整作业。

捣固作业参数及作业标准参见表4.7.6.1、表4.7.6.2。

表10捣固作业参数及作业标准

捣固作业参数及作业后标准

第一遍

作业

第二遍作业

第三遍作业

精细整道

第四遍作业

第五遍作业

1

捣固深度(mm)

插入枕底以下100

插入枕底以下100

插入枕底以下100

插入枕底以下80

插入枕底以下80

2

夹持时间(s)

0.6

0.6

0.8

0.8

0.8

3

捣固次数

双捣

单捣

双捣

单捣

单捣

4

捣固速度(m/m)

20

20

20

18

18

5

捣镐振动频率(Hz)

35

35

35

35

35

6

中线差(mm)

≤50

≤30

≤30

≤30

7

轨向(mm)

≤3

≤2

8

水平(mm)

≤5

≤4

≤3

≤2

9

高低(mm)

≤4

≤3

≤2

10

扭曲(‰)

≤1.1

≤1

≤1

≤1

11

道床刚度(kN/mm)

≥70

≥120

12

纵向阻力(kN/枕)

≥14

13

横向阻力(kN/枕)

≥7.5

≥10

备注

依中桩

拨道

绳正法

拨道

绳正法

拨道

绳正法拨道

找小坑作业

表11稳定作业参数

序号

稳定作业参数

第一遍稳定

第二遍稳定

第三遍稳定

第四遍稳定

1

动力稳定频率(Hz)

35

35

35

35

2

下沉量(mm)

20左右

20左右

10左右

10左右

3

稳定走行速度(km/h)

0.9

0.8

0.7

0.6

4

稳定荷载(kN)

19.8

19.8

19.8

19.8

备注

捣固第五、六遍作业不进行动力稳定。

稳定车在桥上作业时,荷载采用9.8kN,频率采用30Hz。

桥上稳定作业不得进行停机、重新起振作业和终止作业

8施工作业组织

表12作业组织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每班人数

1

风动卸碴车

K13

90

20

2

起拨捣固车

09—32

1

5

3

配碴整形车

SPZ200

1

9

4

动力稳定车

WD320

1

3

5

装载机

ZL503m3

3

3

6

燃机车

DF4

3

12

9生产效率及材料消耗

MDZ机组(配碴整形车、起拨捣固机、动力稳定车)联合作业效率为5-6km/8h。

10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1、稳定车在桥梁上作业时,其参数宜选定为:

作业走行速度为1.8km/h,0.5倍垂直工作力,动频率采用30Hz。

2、在桥上进行动力稳定作业时,必须在动力稳定车进入桥梁前30m与距桥台耳墙10m外,将稳定作业参数调节至桥上稳定作业的规定值,并在动力稳定车离开桥台耳墙10m后,可调节作业参数。

3、桥上稳定作业时不得停机、重新起振作业和终止作业。

一旦出现非故障停机时,应立即关掉垂直预加载和振动。

如要继续进行稳定作业,必须先将动力稳定车退出桥梁区段,然后再按规定上桥作业。

4、各种作业车辆必须格按照规定速度行车,避免出现脱线甚至颠覆事故。

5、大型机械作业时,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围。

 

交底单位

交底人

审核/批准人

架子队

接收人

/时间

作业班组

接收人

/时间

接收人

/时间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