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140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docx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11物态变化word版

【2019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集训(真题版)分类集训:

11物态变化word版11物态变化

命题点分类集训

 

命题点1温度计及其使用和读数

1.(2016扬州3题2分)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2.(2015茂名29题2分)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

第2题图

第3题图

3.(2016河南17

(2)题2分)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

 

命题点2物态变化

类型一物态变化辨识及其吸放热判断

4.(201610题2分)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5.(2016无锡2题2分)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融化——凝固(放热)B.雾生成——液化(放热)

C.露产生——汽化(吸热)D.霜形成——升华(放热)

6.(2016泰安13题2分)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2016吉林8题2分)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类型二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现象

8.(2016山西14题3分)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

第8题图

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9.(2016荆门16题3分)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

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

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

10.(2016攀枝花6题2分)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第11题图

11.(2016东营12题2分)按照“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建设绿色生态东营”的总规划要求,我市将大力实施湿地修复保护工程.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

湿地的水面面积大,大量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且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湿度和气温.

12.(2016南充12题2分)“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要________热量,导致环境温度降低.

 

命题点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3.(2016西宁6题2分)为了节约用水,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第13题图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4.(20144题2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命题点4熔化和凝固图像分析

15.(2016河南7题2分)如图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A.蜡的熔化B.海波的熔化C.水的凝固D.玻璃的凝固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2016天津3题3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17.(2016苏州15题3分)如图所示为液态蜡烛和水在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则图________是表示水的凝固图像.甲图中该物质在t1至t2时间段内的状态是________,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第17题图

 

命题点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高频)

18.(2016泰州45题6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第18题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直到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度应为________℃.

②小明观察到:

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______图(选填“C”或“D”).

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命题点6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9.(2016贵港22题5分)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第19题图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第2分钟处于________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

中考冲刺集训

 

(时间:

40分钟满分:

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2016遵义19题)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2.(2016巴中4题)我国北方的冬季,有时房顶上会出现霜,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A.汽化现象B.升华现象C.凝固现象D.凝华现象

3.(2016兰州1题)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

C.樟脑丸越放越小

D.冰箱冷冻室的内壁结出“白霜”

4.(2016重庆A卷1题)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5.(2016长沙18题)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6.(2016广州8题)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7.(2016烟台5题)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第7题图

第8题图

 

8.(2016滨州4题)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9.(2016武汉10题)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0.(2015衡阳17题)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依据图乙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______温度计.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2016南昌11题)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

(1)________、

(2)________和(3)________三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12.(2016成都A卷17题)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一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棒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哥哥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13.(2016百色13题)夏天,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知沥青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会在病人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降温,依据是酒精蒸发会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第14题图

14.(2016河源9题)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____(选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

15.(2016济宁11题)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的缘故(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2016枣庄22题)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_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___℃.只有当______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17.(2016淮安12题)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_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__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2016荆门26题)如图所示,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水,塞紧的橡皮塞上分别插有温度计和玻璃管.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停止加热.用注射器通过玻璃管给烧瓶________(选填“充气”或“抽气”),水又重新沸腾.

三、简答题(共3分)

19.(2016南宁24题)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游泳池游泳.他刚从水中出来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感觉特别冷(如图所示).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第19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5分)

20.(2016荆州30题)八年级同学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第20题图

 

(1)由图甲可知,实验中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A组同学测出的水温如乙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

(3)B、C两组同学得到如图丙中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

(4)由丙图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水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100℃水蒸气比100℃水烫伤更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集训11 物态变化

命题点分类集训

命题点1 温度计及其使用和读数

 

【命题趋势】

①本命题点是中考中的常考点.

②考查的内容有:

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量程的选择以及读数;选择合适的测温物质.

③温度计是初中学习常用仪器之一,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

【归纳整理】1.温度计读数时先找零刻度线,若液柱面在零刻度线以下,应从零刻度线往下读,反之往线上读.

2.使用温度计时不能使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或低于液体的凝固点.

1.D2.乙423.0.137.3

命题点2 物态变化

 

【命题趋势】

①物态变化的辨识及过程中的吸放热判断常在选择题(四幅图形式)和填空题中考查.

②主要涉及的考点有:

结合物理情景考查物态变化的种类判断及其过程中的吸、放热判断,或两知识点单独考查等.

③命题时常以生活或自然界中的现象(冰雪消融、冰冻衣服变干等)为背景,一般以文字形式或以四幅图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与其他知识(如扩散现象、改变内能的方式和比热容等)综合起来考查.

【归纳整理】六种物态变化的辨析及吸、放热情况及生活实例:

物态变

化类型

之间转化

吸/放

热情况

举例

熔化

固态→液态

吸热

冰化成水;铁矿石变成了铁水;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凝固

液态→固态

放热

水结冰;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汽化

液态→气态

吸热

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夏天,房间内洒水后感觉凉爽;中暑时,在额头上擦酒精可解暑热;夏天,用手抹一下汗,就会感到凉快,这主要是因为蒸发吸热;一碗水放在室内,几天后变少了;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液化

气态→液态

放热

“白气”;“模糊”;雾或露

升华

固态→气态

吸热

紫黑色固态碘吸热变成紫色碘蒸气;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的细;樟脑球(卫生球)变小了;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掷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

凝华

气态→固态

放热

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灯泡用久了,灯丝变黑;霜或雪的形成;冬天,窗玻璃内壁上的冰花或树枝上雾凇的形成;紫色碘蒸气冷却变成紫黑色碘粉末

物态变化及其吸放

热简化图

4.A5.B6.C7.凝华 熔化8.A9.A10.C

11.汽化(或蒸发) 吸热 12.凝华 吸收 

命题点3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3.A14.A

命题点4 熔化和凝固图像分析

 

【命题趋势】

①多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单独出现.

②本命题点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a判断各阶段物质的状态及温度的变化和吸放热情况;b判断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c判断熔点和沸点;d温度计的读数.

③命题时常结合某物质熔化凝固曲线图像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时也会与其他热学知识(如沸点、热量、内能等)结合考查.

【归纳整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及凝固图像

(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图甲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图像.图中的AB段为固态,吸热升温,在图像上为一条斜向上的平滑曲线;B点达到熔点,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B点开始熔化,C点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一直吸热,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在图像上为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水平线段,BC段对应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此时BC段内晶体为固、液共存状态;CD段晶体为液态,吸热后温度又逐渐升高,图像仍为斜向上平滑曲线.

图乙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逐渐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非晶体整个熔化图像为斜向上曲线,没有水平段.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都要吸热.

(2)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晶体的凝固过程如图丙所示.该图像与晶体的熔化图像是相反的过程.根据上面对晶体熔化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斜向下的EF段,该物质是液态,向外放热其温度降低;水平段FG为晶体的固、液共存状态,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持续向外放热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对应的温度就是该晶体的凝固点;GH段晶体为固态,放热降温.

非晶体的凝固过程如图丁所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逐渐下降,故非晶体整个凝固图像为斜向下曲线.

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过程都要放热.

15.B【解析】由题图可知,随着时间增加物质温度升高,说明该图像是物质的熔化图像,C、D错误;该物质熔化时,在6~12min温度保持约50℃不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熔点是50℃,因为石蜡是非晶体,海波是晶体,A错误,B正确.故选B.

16.B【解析】读图可知,物质在5~15min内持续吸热,温度不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所以题图为晶体的熔化曲线.故该物质属于晶体,A错误;由图知,该物质在5~15min内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为80℃,B正确;第5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而不是完全熔化,C错误;物质在第10min时正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D错误.故选B.

17.甲 固液共存 减少 【解析】水结成的冰是晶体,蜡是非晶体,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内能减少.因此晶体的凝固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t1-t2时间段是水处于固液共存态,此过程温度不变,内能减少.

命题点5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命题趋势】

主要考查的内容有: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根据数据判断水的沸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作水沸腾曲线图;分辨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器材的选取,实验改进措施等.偶尔会在实验中考查内能和比热容知识.

18.

(1)B

(2)68(3)①99②C③如答图所示

第18题答图

 

【解析】本题考查了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因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此,应先固定图甲中的B;

(2)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示数为68℃;(3)①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可看出,从第5分钟开始水温不再变化,这说明第5分钟后水一直在沸腾,因此,表格空白处水温应为99℃;②水沸腾时,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变大,故C图为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形;③以表格中的时间和对应的温度为坐标点,在图像中描出这些点,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这些点,即得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命题点6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9.

(1)-3

(2)吸热(3)0固 (4)A【解析】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以下,读数为-3℃;

(2)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持续加热,是吸热过程;(3)BC段冰在熔化,从纵坐标上可以看出此时的温度是0℃,所以冰的熔点是0℃,第二分钟末冰还没有开始熔化,所以冰此时还是固态;(4)在此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中考冲刺集训

1.B【解析】

选项

解读

正误

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左右

B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温度是25℃左右

C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温度是42℃左右

D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低于水的凝固点,低于0℃

2.D【解析】房顶上的霜、树枝上的雾凇还有玻璃上的窗花等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选D.

3.B【解析】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是由于冰块变成了液体,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长长的“尾巴”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液化形成,故B符合题意;樟脑丸越放越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冰箱冷藏室内壁结出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B【解析】厨房蒸笼旁的“白气”是蒸笼旁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蜡烛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C【解析】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由固态变成液态熔化时要吸热,A、B均错误;雪糕周围冒“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正确、D错误.故选C.

6.C【解析】液氮在杯中沸腾,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选项错误;液氮在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因此杯中的温度仍保持在-196℃,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外壁的白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直接凝华形成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C.

7.C【解析】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锅里水的沸点;碗内的水能达到锅里水的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

8.C【解析】观察乙图中冰的熔化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却保持温度不变,说明冰是一种晶体,A、D项均正确;熔化时所保持不变的温度(0℃)是冰的熔点,B项正确;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至第15min熔化完共持续了10min的时间,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9.C【解析】干冰保鲜是升华吸热,不是熔化,故A选项错误;酒精汽化是吸热的,不是放热,故B选项错误;温度低的物体表面会有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选项正确;凝华是从气态到固态,不可能有水参与,D选项内容其实是水的凝固,故D错误.故选C.

10.-3酒精

11.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升华吸热 【解析】

(1)是由水变成冰,即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要放热;

(2)是由水变成水蒸气,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要吸热;(3)是由冰变成水蒸气,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要吸热.

12.吸收 液化 【解析】冰棒由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矿泉水从冰箱中取出时,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瓶的外壁上.

13.非晶体 吸热 【解析】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说明沥青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医院抢救病人时,在病人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降温,这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带走人体的热量.

14.A80【解析】晶体在熔化的时候有固定的熔点,当温度达到熔点温度时,晶体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由图可知,A曲线有这样的特性,因此A为晶体,熔点为80℃.

15.液化 汽化 【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气体,夜间温度低,水蒸气就会液化成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小水珠又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

16.60 不会60醋全部汽化完  【解析】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所以锅中的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只有当锅内的醋全部汽化完后,锅内只有油时,温度才会再升高.

17.汽化 液化 放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其过程中的吸放热判断.烧瓶中水量减少是因为用酒精灯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