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17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docx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精编word版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1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两个小题(8分)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4分)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具体分析。

(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三十八)①

汪元量

青天淡淡月荒荒,两岸淮田尽战场。

宫女不眠开眼坐,更听人唱《哭襄阳》②。

【注】①南宋灭亡之后,诗人和宫女们作为俘虏被元军押解北上,此诗写于押解途中。

②《哭襄阳》:

元军大举攻宋时,襄阳首当其冲,宋将吕文焕坚守六七年之久,但宰相贾似道坐视不救,致使襄阳失守。

此曲为襄阳失守以后在民间流传的一支哀歌。

(1)诗中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的?

(4分)

 

(2)《哭襄阳》一曲在诗中有何作用?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结合全诗说说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4分)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4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2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8分)

南柯子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

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4分)

 

(2)试分析“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的写景角度。

(4分)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邓纺、张彻落第

白居易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寒松无妖花,枝下元人行。

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

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2)全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8分)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

庾信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前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灭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注:

庾信原为南朝梁时著名的宫体诗人,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扣留,时值西魏灭梁,于是羁留北方。

历仕西魏、北周。

此诗为他仕北周期间所作。

(1)此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分)

 

(2)诗中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进行咏怀?

试举一例作简要说明。

(6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3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昭君怨 梅花

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词的上片“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一句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

(4分)

 

(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结合诗句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好处。

(4分)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8分)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徽阳激激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4分)

 

(2)这首诗末句的数字运用之妙历来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

(4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8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

(4分)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给人一怎样的哲理启示?

(4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4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8分)

鹧鸪人·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

①元十八:

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

②踯躅:

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4分)

 

 

(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

(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茑乱啼。

[注]①柳州,位于广西中部偏东。

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所作。

(1)请结合诗句说明,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2分)

 

(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4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5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

(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 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

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

②濂溪老:

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

③涑水翁:

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l)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4分)

 

 

(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8分)

浣溪沙①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

①此词是李清照早期作品。

写一位风韵秀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

(1)“绣面芙蓉一笑开”中的“开”字,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2)词人在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6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送人之松江

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4分)

 

(2)简要分析全诗是如何表现离愁的。

(4分)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1)诗歌第二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2)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具体分析。

(4分)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好事近     

吕渭老①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

为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

  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

一咏一觞谁共?

负平生书册。

【注】①吕渭老,南宋词人。

1127年靖康之变,局势危急,宋室南渡,很多士人也纷纷南迁。

这首词就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

(1)起句“飞雪过江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4分)

 

(2)联系全词分析作者“鬓自此时白”的原因。

(4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7

19.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8分)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

庾信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前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灭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注:

庾信原为南朝梁时著名的宫体诗人,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扣留,时值西魏灭梁,于是羁留北方。

历仕西魏、北周。

此诗为他仕北周期间所作。

(1)此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分)

(2)诗中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进行咏怀?

试举一例作简要说明。

(6分)

 

20.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8分)

独游南湖① 

查慎行

外吏②无交旧,归人应简酬。

烟波宜独往,风雨感重游。

远影千帆暮,孤亭万树秋。

 多情天井派③,日夜向南流。

【注】①查慎行:

浙江海宁人,清代诗人。

曾任南书房编修,后受株连下狱,雍正时被赦还家,此诗写于回家途中。

南池,指济宁市区王母阁湖。

②外吏:

指在地方衙门做官的人。

③天井派:

指济宁城南运河上的天井闸。

派,水流。

(1)诗的颈联主要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3分)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具体分析。

(5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①尘羁。

【注】①绁:

捆绑,束缚。

(1)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青松”的特点。

(4分)

 

(2)从整体上看,诗人运用了哪些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参考答案1

1.

(1)鹧鸪天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呜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鹧鸪天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辛弃疾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2.

(1)描绘了一幅惨淡荒寒、满目疮痍的悲惨景象,(2分)是通过(青)天、(荒)月和淮田(战场)三个意象表现的。

(2分)

(2)渲染了悲怆、凄厉的氛围,(1分)揭示了国破家亡、沦为俘虏的原因,(2分)表达了诗人的一腔悲愤之情(1分)。

3.

(1)描写了傍晚时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鹤飞蝉鸣的景象。

(2分)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

(2分)

(2)①内容上,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

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

(2分)

②形式上,末句以“身旅羁"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严谨。

(2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参考答案2

4.

(1)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

“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叩问:

“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并作分析即可得分)

(2)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

(2分)“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

(2分)

5.(8分)

(1)(3分)这首诗流露了作者对朋友落第的关怀和体贴之情,.(1分)表达了作者对

朋友不随波逐流,不迎合世俗,自尊自爱、清高自守的高尚节操的赞赏和鼓励之情。

(2分)

(2)(5分)全诗主要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

(1分,只答一种不得分。

)以"古琴"寒松"比喻不合于世俗、情操高洁的邓纺、张彻;以长安"十二街"上人们争相看牡丹和听秦等比喻人们热衷于追逐世俗的欢乐与繁华。

(2分)将"古琴奏罢无人听"、"寒松无花枝下无人行"与"众目悦芳艳"、"众耳喜郑卫"进行对比,从而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

6.

(1)此诗塑造了一个为乡国离恨折磨的消瘦憔悴、悲痛欲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分)

(2)①用典:

“枯木期填海”用枯木填海的神话故事表达自己南归故国的愿望就像用枯木填平大海一样不能实现,但心中依然执着此念,表现出诗人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3分)或:

“青山望断河”,用了《水经注》中的典故,就是盼望青山崩塌能阻断黄河,畅通归乡的路,诗人明知极难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却仍不死心,决不放弃这样的愿望,把深沉的怀乡情愫写得哀切感人。

②比喻:

三、四两句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诗人自喻为红颜女子,因思念故国故君而腰身消减,泪水长流,以致因悲伤过度而红颜过早衰老,表达爱国思乡感情之炽烈。

(3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参考答案3

7.

(1)梅花出类拔俗,不同凡花,它虽春未到却独自凌寒而开;它洁白似雪,但冰雪却不具备它那醉人的幽香。

(4分)

(2)运用了对比手法。

下片“竹篱茅舍”“玉堂琼榭”对比,表明不论把梅栽在那里,它都不改初衷,突出了梅花纯洁傲岸、“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贵品质。

(4分)

8.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宦游思乡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他一直高踞城楼,俯视大江,凭栏回望,远眺通向乡关之路。

一声角鸣,使他不由蓦然惊醒,这才知天色已晚,夕阳已沉没水天之际。

注:

人物形象,2分;分析2分。

(2)它以较大数目写出“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家乡遥远的情景,修辞别致(答夸张手法亦可);而只见归程,不见归人,意味深长;从音节(顿)方面看,由于使用数字,使末句形成“二三二”的特殊节奏(通常应为“二二三”),声音的拗折传达出凭栏者情绪的不平静,又是一层妙用。

注:

每条2分,答对两条即得满分4分。

9.

(1)“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2分);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2分)。

(2)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1分)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

(1分)启示人们,太早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

(2分)

  (以下理解亦可: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对海棠花的描绘评述中,表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着对“儿辈”的殷殷教导。

这两句启示我们,不应追求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而要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展露才华。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参考答案4

10.(8分)

(1)翘首远望,依依不台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况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

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11.

(1)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意境。

(2分)

景物描写的特点:

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的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①“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

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2分)②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不可待言,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

(2分)

12.

(1)表达了诗人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的苦闷和被贬柳州后凄苦迷惘的情思。

(2)诗中所写之景是春景,一场春雨使花、叶飘茫,“春半知秋”是作者的感受。

(2分)作者心中的凄苦使“春”意如“秋”,景物浸满悲凄;景物的败落又增加并传达着作者的苦闷。

全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2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参考答案5

13、答:

(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

忧国忧时,报国无门。

(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14.

(1)“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

(2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分)

(2)“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伤春之情。

(1分)一是忧国之情。

(1分)盛春已经过去了,而南宋也是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故这“幽情”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

(2分)

附: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感春伤时的诗歌。

这首诗的开头作者直抒胸臆: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他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

这“幽情”究竟是什么?

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

盛春已经过去了,这大宋朝的国运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么!

故这“幽情”既是伤春,亦是忧国,浑然一体,隐约朦胧,难以表述,因而使诗人感到郁闷惆怅。

颔联紧承首联之意,写诗人在春景中所见所感:

“燕未成衣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上句写眼前景,下句抒胸中情。

燕子在寒食节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引起诗人无限感慨:

燕现时虽未成家,但终有成窝安家之日,而宋朝大势已去,无法挽回。

人在落花时节如“中酒”一样昏昏沉沉,黯然伤情。

这既写出了梅雨季节身体不适的感受,又写出了伤时的精神状态,把生理和心理上萎靡困顿,哀怨忧愁表现得神形兼似,至妙入微!

这一联由于画面别具一格。

颇受世人的赞赏。

颈联,是上二联思想情绪的转折和过渡,作者轻轻荡开其幽情,以草木娱己。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濂溪老,指周敦颐。

他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

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神宗时居洛十五年,以读书、钓鱼、采药、灌花为乐。

他曾写《独乐日记》,记载了这悠闲自得的生活。

作者以“濂溪老”、“涑水翁”喻己,借田园隐逸生活遣怀。

联中“逆”“私”二字用得极为精到。

逆,迎接之意。

私,当“偏爱”解释。

这两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公的亲昵之状,曲折而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这两字写活了田园,深化了人转性格。

尾联进一步明朗前意,以超脱现实的闲适态度来排解幽情。

“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招魂,用屈原《离骚》典。

秦昭王骗楚怀王至泰国,威胁他割地,怀王不从,昭王将其拘留,三年后客死于秦。

正在流放中的屈原,得此消息,写了《招魂》,表示了对死于异国的怀王的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

作者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回想靖康之难,徽宗、饮宗被金人掳至北方,终死于五国城,其遭际颇似楚怀王。

北宋灭亡,南宋依然不振,至作者生活的年代已危在旦夕。

他心中自是不能平等,但说“无赋”,是克制感情,毅然予以超脱。

因为“招魂”不但无济于事,反添忧伤,倒不如置之度外为好,更何况自己难得有这种清欢的时候,姑且赋诗遣兴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

上句“无赋”,用得果断!

下句“且排”,实属无可奈何,其“幽情”虽得以暂时排解,但又怎能从心中消除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现实的矛盾痛苦,但他又毕竞是位隐逸诗人,故终以退避现实以求解脱。

“幽情”是全诗的主脑,,起承转合、凝聚开化,均以此为中心,诗情画意、主体客体融而为一,造语新颖,在艺术上颇具特色。

 15.

(1)“绣面芙蓉”形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宛如出水荷花,光艳明丽。

(1分)这个“开”字,无疑是指芙蓉花开,(1分)但其深层意思是表示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苞蕾正在展放。

(1分)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的奇效。

(1分)

(2)刻画了一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形象。

(2分)她外貌美丽动人,性格天真可爱,对幸福、自由的追求真挚、炽烈、大胆。

(2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参考答案6

16.

(1)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衬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感,为下文写离愁张势(做铺垫)。

(2)首句借景物渲染离愁,“萧瑟西风”渲染了离别的凄凉;第二句直接抒写离愁,第二句送客的离愁使人肠断,两人默然对坐,滴酒未沾;第三句叮嘱友人一定要记住此时的分手处,暗示友人即将离开,孤独愁苦自此开始;尾句漠漠暮烟、蒙蒙微雨中一直目送着孤独的友人悠悠远去,凝聚并深化了离别的凄楚愁苦。

17.(8分)

(1)(4分)描写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

秋雨之后,黄叶片片飘落;寒意阵阵,寄居孤寺的旅人独对孤灯。

(2分)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酸楚的乡思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2分)

(2)(4分)衬托(反衬)的手法。

第五句以动衬静,以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更加细致地写出了作者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的情状;(2分)第六句以有衬无,以有一个绝迹尘世的僧人邻居衬托自己的孤单无依,更加突出了诗人处境的孤单和心境的孤独。

(2分)

18.(8分)

(1)(4分)点明渡江时恶劣的气候特点(2分);渲染紧张的氛围,为写信报平安和下阕的抒情做铺垫(2分)。

(2)(4分)南渡后生活百无聊赖(1分);战乱频仍,不能与朋友互诉衷肠(1分);辜负自己读了一辈子书,无法实现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2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参考答案7

19.

(1)此诗塑造了一个为乡国离恨折磨的消瘦憔悴、悲痛欲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分)

(2)①用典:

“枯木期填海”用枯木填海的神话故事表达自己南归故国的愿望就像用枯木填平大海一样不能实现,但心中依然执着此念,表现出诗人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3分)

或:

“青山望断河”,用了《水经注》中的典故,就是盼望青山崩塌能阻断黄河,畅通归乡的路,诗人明知极难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却仍不死心,决不放弃这样的愿望,把深沉的怀乡情愫写得哀切感人。

②比喻:

三、四两句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诗人自喻为红颜女子,因思念故国故君而腰身消减,泪水长流,以致因悲伤过度而红颜过早衰老,表达爱国思乡感情之炽烈。

(3分)

20.

(1)寓情于景。

(2分)

将伤感孤独之情融于对“远影”“孤亭”“暮”“秋”等凄凉景物的描写之中。

(1分)

(2)仕图失意的孤寂、苦闷之情,客居异地的思乡之情,英雄迟暮的叹惋之情。

(3分)

通过对交游甚少的境况的叙写和秋天日暮时分的景物的描摹,表现出内心的落寞和抑郁;最后两句则是借运河水流的“多情”和日夜南流,写出了浓重的思乡之情。

(2分)

21.(8分)

(1)

①青松不屈服于逆境,生命力顽强,生在“东园”,且被众草掩没,但后来“卓然见高枝”;

②在凝霜之中,青松卓然独立,不畏严寒;

③青松外形伟岸挺拔,与众不同(或“独树一格”“特立独行”等均可),比成片的树林更能引起人们关注。

评分标准:

答出2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可得满分。

(2)前六句诗人托物言志,将感情寄寓在青松之中,表达出自己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