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277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docx

内科学考试大纲新

《内科学》考试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

总学时数:

198

学分:

11

一、考试要求

《内科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在诊断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较熟练运用所学的病理生理、药理和诊断学知识,分析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程度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从疾病的表现得出疾病的诊断,并能掌握危重疾病的抢救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措施,熟悉其预防措施。

本门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为:

了解,指学生能懂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例如疾病的病因病理。

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并在各种临床见习以及病案分析中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得出较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熟练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例如急危重病的临床表现和抢救措施),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分析解决较为实际的问题。

二、考试内容

第一篇绪论

(1)了解内科疾病的诊断;

(2)了解内科学的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1)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3)了解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4)了解呼吸系统病症的诊断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

2.细菌性肺炎

2.1肺炎链球菌肺炎

(1)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2)了解典型病理

(3)了解并发症:

熟练掌握休克型肺炎定义(肺炎伴末梢循环衰竭)及诊断依据

(4)了解实验室检查

(5)掌握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寒颤、高热、稽留热)、呼吸道症状(咳、咯铁锈色痰、胸痛、呼吸困难)、肺实变体征(视:

呼吸运动↓、触:

语颤↑、叩:

浊音、听:

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语音传导↑)

(6)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抗菌素应用

2.2葡萄球菌肺炎

(1)了解病因和发病机理

(2)了解X线检查时病灶多样性

(3)掌握临床表现的中毒症状和呼吸道症状

(4)掌握诊断

(5)掌握抗菌素的选用。

(-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

3.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1)了解肺炎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治疗

(2)了解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治疗

(3)了解真菌性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

(4)掌握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4.肺脓肿

(1)了解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原菌、多种厌氧菌、感染途径(吸入性、血原性、继发性)。

(2)了解病理:

好发部位(右上叶后段,下叶背段)。

(3)掌握临床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畏寒、驰张热)、呼吸系统症状(大量黄绿色恶臭脓痰)、全身症状(杵状指,消瘦,贫血)、肺实变体征及并发症:

脓胸、化脓性心包炎。

(4)掌握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痰检查(分三层)、血常规、X线(液气平面的空洞)。

(5)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肺肿继发感染等鉴别。

(6)掌握治疗:

抗菌素(首选青霉素,全身用药的原则[早期,足量,敏感抗生素+灭滴灵]、疗程[症状消失,X线空洞炎症消失,8-12周]、局部用药[环甲膜穿刺注药、直接脓腔注药])、引流排脓,手术切除适应症。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

(1)了解病因与发病机理:

慢性支气管感染和阻塞为主要病因;

(2)了解病理:

支气管柱状和囊状扩张

(3)掌握临床表现:

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

全身表现杵状指、贫血。

(4)掌握辅助检查:

X线肺纹理增粗紊乱,多个不规则环状透光阴影成卷发阴影;检查(痰静置后分三层)。

(5)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依靠临床表现、X线、支气管碘油造影可确诊、辅助检查。

主要与肺结核、肺脓肿鉴别。

(6)掌握大咯血的处理;掌握控制感染,清除痰液(体位引流,祛痰剂)的方法。

第五章肺结核

(1)了解流行病学

(2)了解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杆菌生物特性(分枝杆菌、多形性、抗酸性、生长慢4-6周、抵抗力强、菌体结构复杂、耐药性);致病性(类脂质─干酪坏死、结核结节;蛋白─过敏;多糖─免疫)。

(3)了解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

(4)熟悉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

(5)熟悉病理学:

基本病理变化,熟悉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掌握接种卡介苗,彻底治疗病人,切断传染途径。

(6)掌握临床表现:

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呼吸系统症状(①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下降、消瘦;②咳、痰、咯血、胸痛、气急)。

(7)掌握肺结核诊断:

痰查结核菌阳性可以确诊(涂片、集菌、培养);X线检查是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X线活动性:

浸润、干酪、空洞;非活动性:

纤维化、钙化、结核化);结核菌素试验;血象、血沉。

(8)掌握肺结核临床分型及其特征:

分五型,除结核性胸膜炎外其余四型病理、临床及X线的特点。

(Ⅰ型称原发型肺结核,儿童多见,分为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淋巴炎、淋巴结炎、呈哑铃状)和肺门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Ⅱ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①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两肺布“三均匀”粟粒结节;②近期病史,诱因,菌血症,气急,湿罗音,伴结脑)。

Ⅲ型:

浸润型肺结核,成人最常见;包括浸润病灶,空洞,干酪性肺炎,结核球;症状为结核中毒症状和咳、痰、咯血、胸痛;体征为肩胛区或锁骨上下部位,于咳痰后闻及中、细湿罗音;Ⅳ型:

慢纤空:

长期排菌,一般情况差,咳嗽、咯脓痰、咯血、气急;体查气管患则移位,胸部变形;多种并发症;X线表现有空洞,病灶,胸膜增厚,肺纹理垂柳状)。

(9)掌握诊断依据:

病史、临床表现、X线及痰菌检查,并确定临床类型及其活动性。

(①临床类型;②病变部位,“0”;③痰菌;④活动性:

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⑤并发症)。

(10)掌握鉴别诊断:

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癌、肺脓肿、纵隔和肺门疾病。

(11)掌握结核病的化学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药、原则、方法、方案),(①INH,RFP,SM,PZA,EMB,PAS;②早期联合,规律,全程使用敏感药物;③常规和短程化疗;间歇,两阶段强化、巩固用药;④2S(E)HRZ/4H3R3)

(12)掌握治疗咯血:

①小剂量镇静剂及弱镇咳剂;②患侧卧位;③垂体后叶素,静滴;④熟练掌握窒息先兆处理及防止窒息)。

第六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了解病因与病机理:

常见病因是慢性支气管炎,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

基本发病机理是支气管腔不完全性阻塞。

(2)了解病理生理:

肺脏充气过度,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膨胀或破裂的一种病理状态.

(3)熟悉鉴别诊断,并发症:

(4)掌握临床表现:

原发病的表现、肺气肿的症状(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体征(视:

桶状胸;触:

语颤减退;叩:

过清音;听:

呼吸音减弱)。

(5)掌握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肺功能检查、X线检查(透光度增加)、血气分析(RV↑,RV/TLC>40%)

(6)掌握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

诊断依据(原发病+症状+体征)

(7)掌握治疗:

控制感染、对症治疗。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

(1)了解流行病学:

概念:

(2)了解病因和发病机理:

外源性(Ⅰ型变态反应,IgE↑)、内源性(气道反应性↑,迷走N↑,cAMP/cGMP↓感染);支气管变态反应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

(3)熟悉病因:

感染、致敏原、食物、药物使用不当、气候变化等.

(4)掌握临床表现:

外源性与内源性哮喘的临床特点-症状:

典型发作期(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体征:

两肺满布哮喘音,呼气延长,急性肺气肿

掌握哮喘持续状态的定义:

严重哮喘发作,用一般支气管扩张剂无效,持续24小时仍不缓解。

(5)掌握诊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排除其它疾病)

(6)掌握与心性哮喘鉴别

(7)掌握治疗:

发作期以解痉平喘(舒喘灵、博利康尼、氨茶硷、糖皮质激素)为主。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用糖皮质激素.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

吸氧、联合用支气管扩张剂,补液是祛痰的重要措施,纠正酸碱失衡,选择有效抗菌素,处理并发症。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

(1)了解流行病学,预后及预防

(2)熟悉病因(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肺血管疾病)发病机理(肺动脉高压、心受累)。

(4)掌握临床表现:

代偿期:

原发病+右室肥大表现,失代偿期:

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表现。

(5)掌握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6)掌握诊断:

呼吸系统原发病、肺动脉高压、右室肥大及右心衰竭等。

(7)掌握鉴别诊断

(8)熟练掌握治疗:

急性发作期以积极控制感染为主,通畅呼吸道(祛痰剂,解痉剂,雾化吸入,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改善通气功能(呼吸兴奋剂,呼吸机)。

氧疗原则:

低流量持续给氧。

右心衰竭及肺性脑病(纠正呼衰;利尿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

缓解期的治疗。

第十一章胸膜疾病

1.胸腔积液

(1)了解胸水循环机制。

(2)了解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理:

干性、渗出性胸膜炎。

(3)掌握临床表现:

干性胸膜炎症状、体征(胸痛、粗糙、局限、固定胸膜摩擦音);渗出性胸膜炎症状、体征(结核中毒症状、呼吸困难、胸腔积液体征)。

(4)掌握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X线(小量:

肋隔角变纯;中等量:

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形阴影)、超声、胸液检查。

(渗出液,查结核菌)

(5)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因、病理诊断;与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鉴别。

(6)掌握治疗:

抗结核治疗、胸腔穿刺抽液(每次小于1000ml),糖皮质激素治疗。

2.气胸

(1)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自发性气胸常见原因(肺部慢性疾病:

慢支肺气肿)

(2)掌握临床分型:

闭合性(单纯性)、张力性(高压性、易感染)、交通性(开放性、纵隔摆动)。

(3)掌握临床表现:

症状(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气胸的典型体征(视:

胸廓局部隆起;触:

语颤减弱,气管健侧移位;叩:

鼓音;听:

呼吸音消失)。

(4)掌握影像学检查:

X线是确定气胸的最重要方法。

(5)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

症状、体征、X线检查。

(6)掌握排气治疗(适应征、肺压缩大于20%,胸内正压伴呼吸困难,部位,锁骨中线第二肋上缘)、对症治疗、并发症处理。

第十二章支气管肺癌

(1)了解流行病学及预防。

(2)了解病因及发病机理(吸烟、苯并芘)。

(3)了解肺癌临床分期。

(4)熟悉病理和分类:

按解剖部位(中央型、周围型)、生长方式(管腔型、管壁型、弥漫型、肿块型)及组织细胞学分型(鳞癌、腺癌、未分化癌:

包括小细胞和大细胞、混合癌)。

(5)掌握临床表现:

全身及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发热、消痰、恶液质;咳、咯血、喘鸣、胸闷、气急),转移表现(胸痛、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声嘶、头面部水肿、Horner综合征、臂痛),非转移性肺外表现(杵状指,肥大性骨关节病)。

(6)掌握影像学及其他检查:

X线(肺部类园型阴影、肺门肿大、癌性空洞、粟粒状阴影;阻塞性肺不张、肺炎、肺气肿、肺脓肿)。

痰脱落细胞、纤维支气管镜、实验室其他检查

(7)掌握诊断:

早期诊断的线索、分型、分期。

(8)掌握鉴别诊断:

与肺结核、肺脓肿、肺内其也肿块鉴别。

(9)掌握治疗:

早期手术是首选疗法,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相结合。

第十四章呼吸衰竭

(1)了解病因:

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循环、神经肌肉的疾病以及中毒等原因导致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机体缺氧(动脉血氧分压<8.0kpa,或60mmHg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6.65kPa或50mmHg,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2)熟悉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3)掌握分类

1.急性呼吸衰竭

(1)了解病因

(2)掌握临床表现

(3)掌握诊断

(4)掌握治疗

2.慢性呼吸衰竭

(1)了解病因

(2)掌握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生最早)和发绀(还原HB大于50g/L);神经精神症状(肺性脑病);循环系统表现(心率↑,肺动脉高压,房性心律失常多见,皮肤红润、多汗、球结膜充血)、消化、血液等系统的改变。

(3)掌握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血气分析[PaO2<60mmHg(Ⅰ型)或伴PaCO2>50mmHg(Ⅱ型)。

(4)熟练掌握治疗:

纠正缺氧(Ⅰ型呼衰;3-5L/分,吸氧气,Ⅱ型呼衰,1-2L/分,持续吸氧气);改善通气(有效咳嗽、翻身拍背、解痉剂,解痰剂,雾化吸入,吸痰,环甲膜穿刺,纤支镜,插管,气管切开);呼酸(呼吸兴奋剂指征,呼吸机)、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1)了解心血病的分类

(2)了解各种病因的心血管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3)了解心血管病的诊断

(4)了解心血管病的预后

(5)了解心血管病的防治

第二章心力衰竭

(1)了解病因:

(①心室负担加重;②回心血量不足;③心肌损害)、诱发因素(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或减少、体力和情绪变化、用药不当、合并症)、代偿与失代偿的机理。

(2)了解病理生理:

心力衰竭概念(各种原因致心肌舒张、收缩能力减弱而导致回心血量不能充分排出,形成静脉淤血或动脉缺血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3)掌握类型:

1.慢性心力衰竭

(1)了解流行病学

(2)掌握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

体征为主。

左心衰表现;主要是肺循环淤血的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心性哮喘,乏力头昏,失眠。

)和体征(心脏扩大,紫绀,交替脉,心率↑,S1↓,P2↑,奔马率;两肺湿罗音伴哮鸣音,X线:

心脏扩大,肺门充血呈蝶翼状)。

右心衰表现:

主要是体静脉系统淤血的症状(水肿、食欲下降,上腹胀,少尿)和体征(肝颈充盈和怒张,肝大,紫绀;心率↑,三尖瓣收缩期杂音)。

全心衰:

左、右心衰临床表现并存。

(3)掌握实验室检查。

(4)掌握诊断依据、熟练掌握心衰程度判断(心功能分四级)。

熟练掌握心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病史、年龄、症状、体征、X线、药物、氨茶碱)、掌握右心衰与心包积液及缩窄性心包炎鉴别。

(5)熟练掌握治疗:

病因及诱因治疗。

减轻心脏负荷:

休息、吸氧、利尿、血管扩张剂(扩V:

硝酸甘油、扩A:

肼苯达嗪、酚妥拉明、扩V、A:

卡托普利、硝普钠[临时配制、避光])。

增强心肌收缩力:

正确应用洋地黄(适应征、禁忌征、西地兰、毒K可静注、地高辛口服;剂量个体化,ECG鱼钩状改变为洋地黄效应;中毒表现为胃肠道、心脏及色视;处理为停药补K,处理心律失常,特异性抗体治疗)。

2.急性心力衰竭

(1)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2)熟练掌握临床表现:

急性左心衰的症状、体征(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R30-40次/分、休克、奔马律、心率↑、P2↑、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喘音。

X线两侧浓雾状影,肺毛细血管压增高)。

急性肺水肿的特点。

(3)熟练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

(4)熟练掌握急救措施的方法及运用(①坐位、下肢下垂;②酒精湿化6-8L/分,高流量吸氧气;③吗啡;④速尿;⑤血管扩张剂;⑥西地兰;⑦氨茶碱;⑧糖皮质激素;⑨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

第三章心律失常

2.窦性心律失常

(1)了解窦性心动过缓

(2)了解窦性停搏

(3)了解窦性传导阻滞

(4)了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①、病因(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

②、临床表现(头昏、乏力、熟练掌握阿一斯综合征;心率过缓或过速或交替出现;窦性过缓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交界性心律)。

③、心电图特点。

④、治疗(麻黄素、异丙肾、起搏器)。

(5)掌握窦性心动过速①、病因:

生理性、病理性。

②、临床表现:

心悸,心率大于100次/分。

③、心电图特点(窦性P波,P-P间期<0.6秒。

④、治疗,对因,对症(心得安)。

3.房性心律失常

(1)掌握房性期前收缩

(2)掌握房性心动过速

(3)掌握心房扑动

(4)掌握心房颤动①定义(心房肌纤维发生频率为350~600次/分不规则的乱颤)。

②病因(二狭:

冠心病、甲亢、高心病、心包炎)。

③临床三大体征(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一、脉搏短绌)。

④心电图特点。

⑤治疗(①心衰者洋地黄心得安、异搏定;②药物和电复律)。

4.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1)了解房室交界区性逸搏与心律

(2)了解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3)了解与房室交界区相关性折返性心动过速

(4)熟悉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5)掌握预激综合征

5.室性心律失常

(1)掌握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早搏最常见,分单源和多源;偶发或频发

(2)掌握室性心动过速

(3)掌握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6.心脏传导阻滞

(1)了解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的病因

(2)掌握临床表现(脉搏脱漏,晕厥,阿斯综合征),心电图特点及治疗(阿托品、异丙肾、起搏器)。

第六章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

(1)了解流行病学

(2)熟悉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3)掌握血压定义和分类:

定义(以血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异常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标准(正常:

≤130/85mmHg;高血压≥140/90mmHg,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

(6)掌握临床表现及并发症①缓进型高血压病:

早期表现-血压短暂升高,头痛、头昏;后期表现-包括血压、眼底心、脑、肾等方面的改变。

②急进型高血压病临床特点(对称恶性高血压,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舒张持续在16.9KPa以上,多死于心、脑、肾并发症)。

③并发症:

高血压危象(全身小A暂时强烈痉挛,导致短期血压急剧升高,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高血压脑病(脑小A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痉挛、脑循环发生急性障碍,导致脑水肿和颅高压,出现血压急剧升高等一系列症状)

(7)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非同日测量2次或2次以上所得的平均值达高血压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掌握鉴别诊断着重与肾性高血压鉴别。

(8)掌握室验室检查

(9)掌握治疗:

一般治疗、降压药物治疗(①利尿剂,DHCT;②β-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③CCB-心痛定,尼群地平;④ACE-I:

卡托普利;⑤α1-阻滞剂:

哌唑嗪;熟练掌握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治疗[①迅速降压(硝普纳);②消除脑水肿(甘露醇);③制止抽搐(安定)]。

第七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动脉粥样硬化

(1)了解病因及发病情况

(2)熟悉发病机制,预后及防治

(3)掌握分期和分类

(4)掌握临床表现

(5)掌握实验室检查

(6)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掌握稳定型心绞痛

①定义。

(因冠脉供血不足,致急性、短暂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致临床综合征)。

②临床表现:

典型发作[诱因(情绪激动)、性质(压榨性紧缩感)、部位(胸骨中、上段之后)、持续时间(小于5分)缓解方式(含服到硝酸甘油、休息)]。

不典型发作。

③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静息、发作时,负荷动态ECG;冠脉造影)。

分型、与心肌梗塞鉴别。

④治疗:

发作时处理(立即休息、含服硝酸酯类药物)。

缓解期治疗(β-阻滞剂、CCB、阿斯匹林)。

(2)掌握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及防治

(3)掌握心肌梗死

①定义:

在冠状A硬化的基础上,心肌持久严重缺血,引起部分心肌坏死。

②病理:

好发部位(左冠脉前降支-左室前壁)

③临床表现:

胸痛最早(时间大于半小时,性质剧烈,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最突出;心脏体征,血压改变。

④辅助检查:

心电图特点:

心电图定性(ST段弓背向上移;病理Q、T波倒置)、定位(V1-2前间壁V3-4前壁V5-6、avL侧壁Ⅱ、Ⅲ、arF下壁);血清酶学检查(CPR、GOT、LDH、CR-MBLDH1)

⑤诊断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胸痛;ECG;血清酶的动态变化);与心绞痛鉴别要点。

⑥并发症:

乳头也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瘤、栓塞、心肌梗塞后综合征

⑦治疗:

监护,一般治疗,止痛(硝酸甘油、吗啡),溶栓(链激酶、尿液酶和tPA),积极处理心律失常,控制休克,治疗心衰。

(4)了解无症状心肌缺血①临床表现。

②诊断和鉴别诊断:

ECG见ST段下移,冠脉造影确诊

(5)了解缺血性心肌病

(6)掌握猝死

3.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第八章心脏瓣膜病

1.二尖瓣疾病

1.1了解二尖瓣狭窄

(1)熟悉病理:

病理解剖改变(隔膜型、漏斗型),病理生理(左房、右室扩大)改变(二尖瓣狭窄所致血液动力学改变)。

(2)掌握临床表现:

肺淤血等症状(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声嘶),心脏体征二尖瓣面容,心前区隆起,心尖区舒张期震颤,梨形心,拍击样第一心音,开瓣音,二尖瓣舒张期局限隆隆性杂音,P2亢进,格斯杂音,右心衰体征)及全身体征。

(3)掌握辅助检查:

X线(左房右室肥大)、超声心动图(城垛样改变)、心电图检查(左房,右室肥大,房颤)。

(4)掌握诊断:

风湿热病史,二尖瓣狭窄的体征(其中最重要的体征是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或伴震颤),辅助检查、(死因,心衰,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

(5)掌握治疗:

保护心功能、治疗心衰,手术治疗。

1.2二尖瓣关闭不全

(1)了解病理(左房、左室肥大,右室肥大)。

(2)掌握临床表现:

左心衰症状(乏力,呼吸困难)、心脏体征(心尖搏动左下移位,抬举性搏动,心尖区收缩期粗糙向腋肩胛下传导的杂音,掩盖心音,P2亢进)。

(3)掌握辅助检查:

X线、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

(4)掌握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主要依据是心尖区响亮、粗糙、3/6级以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辅助检查。

(5)掌握治疗。

2.主动脉瓣疾病

2.1主动脉狭窄

(1)了解病理(左室肥大)。

(2)掌握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杂音和细脉)。

(3)掌握辅助检查:

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

(4)掌握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主要依据是主动脉瓣区响亮,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辅助检查。

(5)掌握治疗。

2.2主动脉关闭不全

(1)了解病理:

病理解剖改变,血液动力学改变。

(2)掌握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包括心脏体征,心尖搏动左下移位,靴形心,杂音,奥弗杂音)及周围血管征(点头征,颈A舞蹈,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杜若双重杂音,脉压差↑)。

(3)掌握辅助检查:

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

(4)掌握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主要依据是胸骨左缘3-4肋间舒张期杂音),辅助检查。

(5)掌握治疗。

3.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疾病

(1)了解三尖瓣狭窄

(2)了解三尖瓣关闭不全

(3)了解肺动脉狭窄

(4)了解肺动瓣关闭不全

第九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1.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1)了解病因(风心、先心),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2)了解病理:

赘生物(大、脆、有菌、易脱落),血管变化(细菌性动脉瘤,动脉炎),栓塞现象。

(3)掌握临床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发热、贫血、消瘦、杵状指、脾肿大),心脏病变化(杂音改变、心衰、心律失常)的表现,栓塞和血管受损(欧氏结)现象。

(4)掌握并发症掌握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象、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检查。

(5)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

(6)掌握治疗:

抗生素治疗:

早期、联合、杀菌药(首选青霉素),剂量足(最大达2000万u),疗程长(4-6周)。

治愈标准(体温正常,症状消失,抗生素疗程结束后第1、2、6周分别血培养阴性)。

第十章心肌疾病

1.心肌病(原发性)

(1)掌握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2)掌握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3)熟悉限制型心肌病,并与心包积液鉴别

(4)了解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5)了解不定型的心肌病

2.了解特异性心肌病

(1)酒精性心肌病

(2)围生期心肌病

(3)药物性心肌病

(4)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

3.了解心肌炎

(1)病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