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473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名词解释:

1、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4、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5、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联络附近103个乡的群众,设下埋伏,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6、1841年2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7月,副都统海龄(满族)在镇江战死疆场。

7、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爱国将士浴血奋战。

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为国捐躯。

8、美国由于来得较迟,便于1889年9月至11月间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

中国面临着被彻底瓜分的危险。

9、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

10、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11、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1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39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四洲志》。

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合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13、洪秀全(1814—1864),广东省花县人。

他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写作了具有朴素平等观念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

14、天京事变则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5、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举办洋务。

16、对洋务派兴办洋备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17、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举办洋务,是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的。

18、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9、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20、《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为“洋人的朝廷”。

2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2、187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

23、20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

24、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5、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26、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从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

27、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28、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29、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

其次,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

再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最后,帝国主义形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30、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还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后的《阿Q正传》等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1、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2、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33、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4、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

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两天内逮捕千余名学生。

六三大逮捕后,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

35、北洋军阀政府于6月10日释放全部被逮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实现。

36、党的二大宣言通过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7、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8、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持续13个月,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87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

39、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

40、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集中讨论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41、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的问题,制定了开展工农运动的计划。

42、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以及第七军一部,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43、北伐战争得以胜利进军的原因?

第一,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第二,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第三,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

44、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名义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45、1927年7月14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7月15日,汪精卫正式宣布同共产党决烈。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46、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

47、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着一些处于国共两党之间的中间党派。

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

48、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正式成立于1930年8月。

49、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

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同年8月7日;中国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1)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3)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50、“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言。

51、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

52、1928年10月和1月,毛泽东就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

53、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僚原》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

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坚持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5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55、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56、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了震惊中外的长征。

57、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包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58、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会师,胜利结束长征。

59、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政府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国民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出入的“真空地带”。

日本还策划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

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

60、1937年7月7日,驻丰台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驻军奋起反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

61、一二·九运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62、1935年12月,长征到达陕北不久的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

63、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

6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65、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由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

66、1937年7月卢沟桥事迹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国民党制定了持久消耗战的基本战略,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

1938年3月,李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在台儿庄战役中,歼灭日军1万余人,取得大捷。

67、北平南苑的战斗中,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先后阵亡。

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率孤军据守四行仓库,被上海市民誉为“八百壮士”。

68、1938年11月,日本政府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对华三原则,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69、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70、正面战场进行了桂南、枣宜、中条山、三次长沙会战等十几次大战役。

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激战中殉国。

71、中国陆军第二00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

72、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73、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

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74、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75、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多辆,这是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0月,八路军一二0师在雁门关一带频繁设伏。

第一二九师袭击代县西南的阳明堡飞机场,击毁、击伤敌机20余架,消灭日军百余人。

76、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新四军师师长彭雪枫,先后在作战中以身殉国。

77、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游击战是辅助的。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

78、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

蒋介石还诬称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制造了皖南事变。

79、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80、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81、在政权机关工作人员的名额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1/3。

82、新明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83、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84、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

85、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政协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86、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87、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随后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紧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

三支大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相互策应,机动歼敌。

88、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89、1948年4月,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90、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91、1949年7月至9月,《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92、1948提4月,毛泽东《在晋绥地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总结了土地改革的经验,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93、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以学生运动为发端1945年发生在昆明的“一二·一”运动,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基本口号。

它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第一声号角,在全国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

94、“五二0”惨案,学生们提出了“反迫害”的口号,运运向着“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目标发展,标志着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

95、1944年秋,原新疆省的伊犁、塔城、阿山史称“三区革命”。

96、1947年初,内蒙古东部大部和中部部分地区获得解放。

97、八个民庄党派:

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98、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民盟由三党三派联合组成。

它们是: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前身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亦称第三党)、青年党、国家社会党。

99、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

2)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月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

3)平津战役自1948年11月29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

100、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第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东阴,西至湖口。

10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

创造三个条件,1)土地改革的完成;2)现有工商业的调整;3)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太量节减。

102、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三反: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针对党政机构人员”。

103、1952年1月,五反: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针对工商业者”。

104、针对美国等国封锁、遏制新中国等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05、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

106、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实行赎买政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107、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108、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

109、“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力图打开一个新局面。

“大跃进”的提出,有着当时的历史背景。

110、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实际人就是搞“一平二调”。

111、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12、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愿望,是为抵御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图谋。

113、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14、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称为“二月逆流”而遭到压制。

115、1971年9月31日凌晨,林彪仓皇出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温都尔汗附近坠机身亡。

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116、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

王洪文当上了中共中央副主席。

117、1964年10月,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爆炸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生发射成功。

118、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119、华国锋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

120、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21、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122、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这个决议。

123、决议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

124、1982年9月1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了“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奋斗目标。

125、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26、“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27、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28、邓小平强调: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129、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

130、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31、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2、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

133、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大会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34、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和制度”的构想。

135、“一国两制”的方针,加强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商谈,达成“九二共识”。

136、2001年9月召开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

137、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13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39、《决定》旨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