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6582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docx

地面计量岗位操作规程

工程师操作规程

1、数采系统

(1)确认传感器与数采软件通道是否一一对应。

(2)检查数采DS通道是否正确。

(3)检查传感器零是否漂移、如果漂移要进行校正。

(4)检验系统是否按照要求正常采集数据。

(5)确保数采系统没有病毒,正常稳定工作。

2、ESD能够在2秒内实现关闭。

快速释放阀出口处不能有节流。

远程控制至少安装3个紧急关闭按钮,分别位于油嘴管汇处、数采间门外和三相分离器附近。

3个紧急关闭按钮分别测试,保证其能正常工作。

3、控制面板自动液压泵和手动液压保证正常工作,能够提供至少2000psi工作压力。

4、热交换器保证温度和压力自动调节阀能正常工作。

5、蒸汽锅炉排气量和出口温度满足换热气要求。

6、空气压缩机保证自身不泄压,工作压力至少1MPa,自动开启灵活。

7、三相分离器灌水过程中检查油、水液位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

8、试压程序

(1)地面试压过程全部使用60-70C清水(或防冻液)。

(2)采气树左翼闸门连接泵车。

要求泵车能够稳压10MPa。

打开地面紧急关闭阀以及相关阀门。

确保采气树主阀门和清蜡阀门关闭。

(3)用热水清洗井口、地面紧急关闭阀、油嘴管汇、换热器、三相分离器及地面管线。

(4)关闭三相分离器出口阀门,用热水对井口至三相分离器中间设备和管线试压lOOOpsi(7MPa)稳压15min。

(5)要求三相分离器每个阀门密封良好、开关灵活。

(6)关闭油嘴管汇3号阀、4号阀、5号阀,打开三相分离器出口阀门。

(7)撤下泵车,利用专用试压泵加压至50MPa,稳压15min。

5.8关闭油嘴管汇2号阀、3号阀,4号阀打开5号阀。

补压至50MPa,稳压15min。

9、关闭地面紧急关闭阀,打开油嘴管汇3号阀,稳压15min。

计量工操作规程

1、开关井操作

(1)开井前应记录相关压力数据,确认出口处是否有障碍物,高压工作区内、出口处是否有无关的非工作人员,油嘴、孔板是否安装正确,流程各部位是否安全,按工艺要求应关闭的流程阀门是否已全部关闭。

(2)开井时应本着先外后内的原则,按设计或工艺要求依序打开流程上的控制阀门。

要求开井过程应保持平稳、彻底,禁止猛开、猛放,同时也禁止使用闸阀替代油嘴或针阀,长时间控制放喷或生产。

(3)关井前应记录相关压力数据,提前打开按设计或工艺要求应打开的控制阀门,然后应本着先内后外的原则,按设计或工艺要求依序关闭流程的控制阀门。

要求关井要动作迅速、敏捷,一次到位,禁止关闭不严或半开半闭。

(4)开关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站在阀门侧面,人体与阀门的操作轴向平行,禁止正对操作轴方向操作,防止意外伤人。

2、油、气、水取样时应两人同时进行,佩带防护用品。

其中一人进行取样操作,另一人在上风口注意观察,发现操作人员有中毒等异常反应时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3、取得样品后,及时进行标识、并妥善管理。

4、对油气、水样品及时进行化验。

测得水的氯离子含量、油、气、水比重、气体的CO

2及H

2S含量、原油含水及杂质含量等数据。

5、如果油水产量低于流量计的量程下限、采用人工计量。

6、计量结束后立即排污、保证罐内没有液体,防止结冰或凝固。

7、油嘴管汇

(1)操作工人必须操作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给使用登记的油嘴管汇。

(2)独立操作的工人须持有高压油嘴管汇操作证,且符合操作类别要求。

(3)设备运转前应检查所有的闸门,并确认正常。

(4)设备正常投入使用前必须对所有的闸门进行严格的安全试压。

(5)油嘴管汇操作程序

(6)连接xx管线到油嘴管汇。

(7)按设计要求对油嘴管汇进行试压。

(8)测试前,检查并确认可调油嘴和固定油嘴无损坏,可调油嘴要调“零”。

(9)开井放喷前,将可调油嘴一侧的阀门打开,将固定油嘴一侧的阀门关闭,可调油嘴由小到大慢慢打开。

(10)开井求产前,将固定油嘴一侧的阀门打开,将可调油嘴一侧的阀门关闭,倒换阀门操作要平稳。

(11)测试期间固定油嘴的更换

a、将可调油嘴刻度调到与准备求产用的固定油嘴相同的尺寸。

b、先打开可调油嘴下游阀门,然后在打开可调油嘴上游阀门的同时,以

相同的速度关闭固定油嘴上游阀门,尽量保持流动稳定。

c、关闭固定油嘴下游阀门,打开卸压针型阀,释放固定油嘴上下游阀门

之间的压力。

d、卸出原有固定油嘴,装上所需油嘴并上紧(必要时应更换0型密封圈),最后上紧压盖。

e、关闭卸压针型阀,打开固定油嘴下游阀门。

f、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打开固定油嘴上游阀门,关闭可调油嘴上游阀门。

g、关闭可调油嘴下游阀门,释放可调油嘴上下游阀门之间的压力,关闭卸压针型阀。

(12)运行过程中每小时应进行巡视检查一次,并规定做好各项记录,签姓名确认。

(13)每一小时检测油嘴管汇各个闸门是否完全密封,并如实填写记录,签姓名认可。

(14)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除油嘴管汇内残留的液体。

8、三相分离器

(1)操作工人必须操作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给使用登记的分离器。

(2)独立操作的工人须持有高压容器操作证,且你符合操作类别要求。

3)设备运转前应检查所有的气控闸门,手动闸门等检查,并确认正常

(4)设备正常投入使用前必须对所有的闸门进行严格的安全试压。

(5)所有流体进入分离器的前提条件是机械杂质含量不得超过0.1%。

(6)当流体进入分离器时,应紧密观察分离器的工作压力,若超过分离器安全阀正常的开启压力,须关井做仔细检查,分析分离器压力升高的原因,确认无技术和安全的隐患时方可进入分离器进行下一步的测气工作。

(7)设备运行过程中须由数据采集工程师随时观测井口压力、下游压力及分离器压力的变化,设备操作人员随时听从数据采集工程师的建议,及时检查设备。

(8)运行中每小时应进行巡视检查一次,并规定做好各项记录,签姓名确认。

(9)每一小时检测分离器排污阀,液位排污阀的堵塞情况,并如实填写记录,签姓名认可。

(10)正常停止分离器操作时,应及时排除分离器内的残留液体。

(11)检查内部浮子的扭矩传动杆动作是否灵活。

(12)打开压缩空气供给阀(也可使用氮气瓶,但严禁使用氧气),给油气水控制器供气,将液位控制输入压力调到0.14Mpa(20psi)。

(13)检查油、水出口管路控制阀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调节液位控制器

输出压力到0-14Kpa(0-2psi时,气控阀为关闭状态,当输出压力为21或42Kpa

(3或6psi)时,气控阀应慢慢打开,当输出压力为0.10Mpa(15psi)时,气控阀

应完全打开。

(14)检查天然气出口阀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控制器压力为0-14Kpa(0-2psi)时,气控阀开始关闭;当输出压力为0.10或0.20Mpa(15或30psi)时,气控阀完全关闭。

(15)检查压力控制器波纹管的灵敏度。

卸开控制器压力入口管线,将它与静重仪相连接。

将比例阀置于100%处,静重仪加压到波纹管额定压力时,阀应从关闭状态到全开状态,卸压后阀应关严。

(16)泵水冲洗分离器,直到目测排出的水干净为止。

(17)打开液位计排泄阀,检查水流是否通畅。

(18)清洗液位计。

a.关针型阀,卸开上部堵头。

b.往玻璃管内灌满柴油,用刷子洗刷其内壁。

c.开排泄阀放掉柴油,装上堵头。

d.开下部针型阀,待排出水干净后关闭。

e.将上部针型阀开一半,水流应畅通。

f.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清洗干净后,关闭排泄阀。

(19)开分离器油出口控制阀和手动阀冲洗油管线,直到排出的水干净时关闭气控阀和手动阀。

(20)打开取样针型阀,若水流畅通则关闭。

(21)打开收缩率测定仪的排泄阀,若水流畅通则关闭。

(22)清洗收缩率测定仪看窗(方法同液位计)。

(23)校对液体流量表

(24)分离器清洗完毕后,开泵使其灌满水。

(25)开分离器流量表旁通及油出口的气动阀,往计量罐泵水。

根据流量表规范调节供水量。

(26)慢慢打开一个流量表的进、出口阀,关闭旁通。

(27)同时记录某段时间内(一般为15分钟)流过流量表及进入计量罐的水量,其仪表系数为Fm=^量罐量的体积/流量表测出的体积。

(28)校对气体流量计

(29)检查记录笔并加墨水,上时钟发条。

a.静压-红色

b.-xx

c.温度-绿色

(30)感压及传动部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不卡不旷、记录笔下水均匀、画线圆滑而无跳动阻滞现象。

(31)校对压差行程。

a.零位检查。

开平衡阀,压差记录笔应停在零线上。

b.起表、停表记录笔应沿记录纸上的弧线上下运动,最大偏离不超过

0.5mm。

c.示值检查,取全程压差的0,50%,100%三个点作正反行程的校对,校验中轻击表壳使指针复位,示值误差不大于允许误差。

(32)静压行程校验与压差相同(用静重仪校)。

(33)温度示值检查。

温度笔尖在记录纸上指示的温度应为工作环境的温度。

(34)孔板润滑压板螺丝,压板密封垫应完好,否则应更换。

(35)活动检查排泄阀、平衡阀、滑阀及上、下部携带孔板的导轮是否灵活。

(36)安全阀(弹簧式)试压。

慢慢提高压力到分离器工作压力,安全阀应起跳,降低分离器压力,安全阀应回座,回座压力应大于工作压力的0.9倍若安全阀不起跳或延时起跳均应进行调节,直到合格。

(37)流程准备

a.关进口阀,开旁通使流体经旁通到燃烧器。

b.关所有针型阀。

C.关流量表进、出口阀,开XX阀。

d.液位计看窗阀门处于半开状态。

e.开压缩空气,给各控制器供气。

f.将天然气出口自动控制阀打开,关闭油、气手动出口阀。

g.将选定的孔板放在孔板装置滑阀上部。

关滑阀、平衡阀,上紧压板,打开排泄阀。

h.关巴顿记录仪上、下流针型阀,开平衡阀。

i.打开分离器压力表针型阀。

j.调节液位控制器位于高液位位置,比例度为20%。

k.调节压力控制器位于低压力位置,比例度为20%。

(38)通过取样分析及对喷出物的观察,当含砂等杂质的百分含量小于或等于

0.2%时,判断已达到喷净标准,改流程进分离器,开始测试。

a、慢慢打开气出口的手动阀,开进口阀,关分离器旁通,注意观察分离器的压力变化。

b、开油出口手动阀,检查油出口自动控制阀是否关闭。

C、调节气出口压力控制器的比例阀和压力控制按钮,使分离器的压力慢慢上升到一预定值。

注意观察液位变化。

d、当压力稳定后,调节液位控制器旋钮,控制油水、油气界面在合适的位置。

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将分离器内的原油压到燃烧器。

(39)当分离器压力和液位稳定后开始计量油、气、水产量。

a、打开油流量表上、下流阀门,关旁通。

观察流量表运转情况。

b、根据估计气产量选择孔板并装在孔板装置内,开巴顿记录仪的上、下流针型阀,关平衡阀,压差应在记录卡片仪额定值的范围内,否则应调整孔板尺寸。

c、根据作业者指令取全取准油、气、水的产量资料。

d、根据作业者指令进行取样。

(40)关井,走分离器xx

a、打开巴顿记录仪的平衡阀,上提孔板至上腔室。

b、旁通油、水流量表。

关油、水流量表的上下流阀门。

C、打开分离器的XX阀。

d、关油、气、水出口手动阀。

关分离器进口阀。

关井后,打开油出口手动阀。

e、将分离器内液体排到燃烧器或计量罐。

f、将分离器内气体排到燃烧器。

h、关压缩空气阀门。

i、往分离器内泵入1-1.5m3含防腐剂的清水。

j、开所有球阀,关所有闸阀和针型阀,准备下层测试。

k、测试全部结束后,用淡水或柴油冲洗分离器以保证清洁。

(41)带压换孔板

a、开平衡阀、滑阀

b、分别转动上、下腔室传动齿轮杆,将孔板移到上腔室。

c、关平衡阀、滑阀、开排泄阀,泄掉上腔室的压力。

d、松开压板螺丝(不必取出)抽出压板及密封垫。

e、转动上腔室传动齿轮杆,取出拖架和孔板。

f、将选定的孔板置于拖架上并放入上腔室(孔板开口带扩大锥面的一侧,向下流)。

转动上腔室传动齿轮杆,把孔板下移顶住滑阀。

h、装上密封垫和压板,上紧固定螺丝。

i、关排泄阀。

开平衡阀、滑阀。

j、分别转动上、下腔室传动齿轮杆,将孔板移到下腔室。

k、关滑阀、平衡阀。

排泄阀泄掉上腔室压力后关闭。

(42)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止分离器的工作:

a、分离器压力突然升高,无法判别升高的原因;

b、安全阀开启无法正常复位,或是破裂盘破碎没有进行正常的更换破裂盘并进行试压。

c、油水液位不能进行正常的判断或是通过控制阀无法正常调节液位;d、分离器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e、分离器元件损坏,无法安全运行;

f、其它异常情况危及分离器安全运行。

锅炉工操作规程

l、操作工人必须操作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给使用登记的热交换器。

2、独立操作的工人须持有高压容器操作证,且你符合操作类别要求。

3、设备运转前应检查所有的气控闸门,并确认正常。

4、蒸汽热交换器压力分两个等级,油嘴上游盘管35Mpa,油嘴下游盘管14Mpa。

5、试压

(1)低压盘管试压:

打开进出口阀,关闭旁通阀,开泵用水冲洗盘管,关出口阀,提高泵压到额定工作压力,稳压10分钟无渗漏,卸压。

(2)高压盘管试压:

取出可调油嘴套,装上盲油嘴套,打开进出口阀开泵提高泵压到额定工作

压力,稳压10分钟无渗漏,卸压。

取出盲油嘴套装上可调油嘴。

6、功能实验

(1)清除温度控制器调节阀内的脏物。

(2)给温度控制器提供0.55-0.69Mpa(80-100Psi的压缩空气,将调节器的输入压力调到0.14-0.24MPa(20-35Psi,)检查蒸汽进口是否打开。

(3)检查调节温度控制器的灵敏度。

(4)清洗并检查蒸汽出口的汽水阀。

7、蒸汽加热器的操作程序

(1)在进流体之前,提前供蒸汽预热盘管20分钟。

(2)打开出口阀、进口阀,关闭xx阀。

(3)当供给蒸汽稳定时,通过温度控制器和压力控制器来调节温度和压力达到预定值。

4)蒸汽加热器可调油嘴尺寸必须大于油嘴管汇的油嘴尺寸

(5)关井时,打开旁通阀,关闭进、出口阀,停蒸气及压缩空气。

(6)测试结束后用淡水冲洗加热器盘管。

(7)开井后,严格观察油嘴管汇下游压力,一定不能超过蒸汽热交换器上游盘管的压力,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关井处理,查明原因后方可开井。

(8)设备运行过程中须由数据采集工程师随时观测井口压力、下游压力及分离器压力的变化,设备操作人员随时听从数据采集工程师的建议,及时检查设备。

(9)运行中每小时应进行巡视检查一次,并规定做好各项记录,签姓名确认。

(10)当加热炉内蒸汽压力超过设定值135psiG后,压力控制系统的阀门自动关闭停止供蒸汽。

因此,每一小时检测热交换器的各个气控阀是否正常运行,并如实填写记录,签姓名认可。

(11)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除热交换器内残留的液体。

8、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止热交换器的工作:

(1)油嘴管汇下游压力突然升高,无法判别升高的原因;

(2)安全阀开启无法正常复位,或是破裂盘破碎没有进行正常的更换破裂盘并进行试压。

(3)热交换器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4)热交换器元件损坏,无法安全运行;

(5)其它异常情况危及热交换器安全运行。

9、锅炉

(1)司炉工人必须操作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给使用登记的锅炉。

(2)独立操作的司炉工人须持有司炉操作证,且你符合操作炉型和类别要求。

(3)锅炉点火前应做到锅炉体、燃烧仙和其他辅机、所有附件、阀门、给水、供油系统电路和电控部门等检查,并确认正常。

(4)打开放空气阀门,向锅内进水(可用排水的方法检查水位的控制,报警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

(5)用“手动”启动风机,吹扫炉膛,将控制系统调至“自动”位置,然后按下“启动”开关,锅炉就会按照规定的程序:

吹扫——点火——燃烧(大火或小火)——暂时停炉。

如点火程序有故障,可继续手动风机吹扫,再重新点火,如点火三次不成功,须停止点火和供油,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才能重新点火。

(6)当锅内压力升至稍大于大气压,空气阀有蒸汽昌出时,便可关闭空气阀。

(7)锅炉升压过程,要按规定的要求做好检查及各项操作,确认正常后才能进行供汽或并炉。

(8)正常运行后,应经常调整供油、送风和给水(全自动锅炉除外),保持水位和气压稳定,适应负荷需要,保证供汽。

(9)运行中每小时应进行巡视检查一次,并规定做好各项记录,签姓名确认。

(10)每班应进行冲洗水位表及排污各一次,安全阀排汽试验,压力表冲洗存水弯管和各项安全保护装置校验应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如实填写记录,签姓名认可。

(11)正常停炉时要先停止供油,稍后停止送风,保持水位高于正常水位。

(12)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炉:

a、水位降到下极限以下仍不熄火和自动给水;

b、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

c、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

d、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e、水位表、安全阀和压力调节器全部失效;

f、设置在汽空间的压力表全部失效;

g、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h、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

i、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地面计量队岗位操作规程

试油测试公司测试分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