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010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7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docx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

四、名词解释

1.冲击面积:

氧气流股与平静金属液面接触时的面积。

2.炉容比:

转炉有效容积与公称容量的比值。

3.均衡炉衬:

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失机理及侵蚀情况,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材质的耐火砖,砌筑不同厚度的炉衬。

4.喷孔夹角:

喷孔几何中心线与喷头轴线之间的夹角。

5.静态模型:

就是根据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再参照经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修正系数,确定吹炼加料量和氧气消耗量,预测终点钢水温度及成分目标。

6.溅渣护炉:

答案:

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炼钢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使其在炉衬表面形成高熔点的熔渣层,并与炉衬很好的粘结附着,称为溅渣护炉。

7.转炉的经济炉龄:

根据转炉炉龄与成本、钢产量之间的关系,其材料综消耗量最少、成本最低、产量最高,确保钢质量条件下所确定的最佳炉龄就是经济炉龄。

8.综合砌炉:

在吹炼过程中,由于转炉炉衬各部位的工作条件不同,内衬的蚀损状况和蚀损量也不一样。

针对这一情况,视衬砖的损坏程度的差异,砌筑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级别的耐火砖,这就是所谓综合砌炉。

9.转炉炼钢的动态控制:

转炉炼钢动态控制是在静态控制基础上,应用副枪等测试手段,将吹炼过程中金属成份、温度及熔渣状况等有关信息对吹炼参数及时修正,达到预定的吹炼目标。

由于它比较真实的掌握了熔池情况,命中率比静态控制显著提高,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其中有吹炼条件控制法、轨道跟踪法、动态停吹法、称量控制法。

10.供氧强度:

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吨金属料由喷枪供给的氧气量,单位是米3/吨·分。

11.转炉静态控制:

是以物料平衡和热平衡为基础建立设定的数学模型,即按照已知的原料条件和吹炼终点钢水温度及碳含量计算铁水、废钢、各种造渣材料及冷却剂的加入量、吹氧量和吹氧时间,并按照计算结果由计算机控制整个吹炼过程至终点,在吹炼过程中不按任何新信息量进行修正的一种控制方法。

1、炉熔比:

新转炉砌砖后的容积与装入量之比。

2、马赫数:

气体的流速与当地音速之比。

3、氧气流量:

单位时间内向熔池供氧的数量。

4、定量装入:

在整个炉役期间,每炉的装入量保持不变。

5、造渣制度:

确定合适造渣方法、渣料加入量和时间及快速成渣。

6、扩散脱氧:

脱氧剂加入到熔渣中,通过降低渣中TFe含量,使钢水中氧向熔渣转移扩散,达到降低钢中氧的目的。

8、真空脱氧:

将钢水置于真空条件下,通过降低外界CO分压,打破钢水中碳氧平衡,使钢水中残余碳和氧继续反应,达到脱氧的目的。

9、热效应:

一个化学反应,当生成物与反应物温度相同时,这个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10、绝对标高:

氧枪喷头与零米平台的距离。

11、相对标高:

氧枪喷头与金属液面的距离。

1、洁净钢

洁净钢是指:

第一是钢中杂质元素〔P〕、〔S〕、〔H〕、〔N〕、〔O〕含量低;第二是非金属夹杂物少,尺寸小,形态要控制(根据用途控制夹杂物球状化)。

2、压力加工

所谓压力加工,就是用不同的工具,对金属施加压力,使之产生性变形,制成一定形状产品的加工方法。

3、连铸漏钢

所谓漏钢是凝固坯壳出结晶器后,抵抗不住钢水静压力的作用,从坯壳处断裂而使钢水流出。

4、强度

钢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钢的强度。

5、抗拉强度

钢材被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

6、塑性

所谓“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稳定地发生永久性变形并能继续保持其完整性而不被破坏的性能。

7、外来夹杂

在冶炼及浇注过程中混入钢液并滞留其中的耐火材料、熔渣或者两者的反应产物以及各种灰尘微粒等称外来夹杂。

8、真空度

在真空处理过程中,真空室内可以达到并且能保持的最低压力为真空度。

1.返干:

是指已经熔化或部分熔化的炉渣出现变粘甚至结成大块的现象。

2.化学亲和力:

指元素与元素之间结合能力的强弱。

3.相:

就是我们研究的体系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并且均一的那一部分。

4.冲击面积:

氧气流股与平静金属液面接触时的面积。

5.炉容比:

转炉有效容积与公称容量的比值。

6.均衡炉衬:

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失机理及侵蚀情况,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材质的耐火砖,砌筑不同厚度的炉衬。

7.喷孔夹角:

喷孔几何中心线与喷头轴线之间的夹角。

8.抗拉强度:

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

9.石灰活性:

是指石灰与熔渣的反应能力,它是衡量石灰在渣中溶解速度的指标。

10.碳氧浓度积:

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钢液中碳与氧的质量百分浓度之积是一个常数,而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11.比热容:

一定量物质升高1℃吸收的热量称热容。

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称比热容。

12.固溶体:

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均匀地溶于另一中金属所形成的晶体相叫固溶体。

13.熔渣碱度:

炉渣中碱性氧化物浓度的总和与酸性氧化物浓度总和之比称为炉渣碱度。

14.静态模型:

就是根据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再参照经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修正系数,确定吹炼加料量和氧气消耗量,预测终点钢水温度及成分目标。

15.转炉的热效率:

转炉炼钢的热效率是有效热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其中有效热指钢水物理热及矿石分解热。

16.留渣操作:

留渣操作就是将上炉终渣的一部分留给下炉使用。

终点熔渣的碱度高,温度高,并且有一定(Tfe)含量,留到下一炉,有利于初期渣尽早形成,并且能够提高前期去除P、S的效率,有利于保护炉衬,节约石灰用量。

17.终点控制:

主要是指终点温度和成分的控制。

对转炉终点控制不仅要保证终点碳、温度的精确命中,确保P、S成分达到出钢要求,而且要求控制尽可能低的钢水氧含量。

18.拉瓦尔型喷头:

拉瓦型喷头是收缩-扩张型喷孔,出口氧压于进口氧压之比小于0.528,形成超音速射流。

气体在喉口处速度等于音速,在出口处达到超音速。

19.转炉的经济炉龄:

根据转炉炉龄与成本、钢产量之间的关系,其材料的综合消耗量最少,成本最低,产量最多,确保钢质量条件下所确定的最佳炉龄,就是经济炉龄。

20.钢水炉外精炼:

就是将炼钢炉中初炼的钢水移到钢包或其他专用容器中进行精炼,也称为二次精炼。

21.冷却效应,并写出冷却效应换算值:

在一定条件下,加入1kg冷却剂所消耗的热量就是该冷却剂的冷却效应;如是规定废钢的冷却效应值为1.0,其它冷却剂冷却效应与废钢冷却效应的比值为冷却效应换算值。

22.复合吹炼强搅拌

答案:

在顶、底复合吹氧工艺中,供气强度(标态)波动在0.20~2.0m3/(t.min);底部供气组件通常使用套管式喷嘴,中心管供氧,环管供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或油做冷却剂,此工艺属于复合吹炼强搅拌。

25.复合脱氧,有何优点

答案:

复合脱氧指向钢水中同时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脱氧元素。

其优点有:

⑴可以提高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因此复合脱氧比单一元素脱氧更彻底。

⑵倘若脱氧元素的成分比例得当,有利于生成液态的脱氧产物,便于产物的分离与上浮,可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提高钢质量。

⑶有利于提高易挥发元素在钢中的溶解度,减少元素的损失,提高脱氧元素的效率。

26.“后吹”,有何弊病

答案:

一次拉碳未达到控制的目标值需要进行补吹,补吹也称为后吹。

因此,后吹是对未命中目标进行处理的手段。

后吹会给转炉冶炼造成如下严重危害。

(1)钢水碳含量降低,钢中氧含量升高,从而钢中夹杂物增多,降低了钢水纯净度,影响钢的质量。

(2)渣中TFe增高、降低炉衬寿命。

(3)增加了金属铁的氧化,降低钢水收得率,使钢铁料消耗增加。

(4)延长了吹炼时间,降低转炉生产率。

(5)增加了铁合金和增碳剂消耗量,氧气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

27.转炉日历利用系数

答案:

转炉在日历时间内每公称吨每日所生产的合格钢产量。

转炉日历利用系数(吨/公称吨·日)=合格钢产量(吨)/(转炉公称吨×日历日数)

29.铁水预处理

答案:

铁水预处理是指铁水兑入炼钢炉之前,为脱硫或脱硅、脱磷而进行的处理过程。

30.熔渣碱度,如何表示

答案:

炉渣中碱性氧化物浓度总和与酸性氧化物浓度总和之比称为炉渣碱度。

通常用符号R表示。

31.什么叫不锈钢?

答案:

不锈钢是在大气、水、酸、碱和盐溶液或其他腐蚀性介质中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的合金钢的总称。

32.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答案:

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33.什么是过冷度?

答案:

所谓过冷度就是加热至奥氏体区域的钢,在冷却过程中,由奥氏体转变为其它组织的实际温度与临界温度之差。

34.什么叫过热、过烧?

答案:

过热是当加热温度超过Ac3继续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时,钢的晶粒过度长大,从而引起晶粒间的结合力减弱,钢材的力学性能恶化的现象。

过烧是当钢在高温下,在强烈氧化介质中加热时,氧渗透到钢内杂质集中的晶粒边界,使晶界开始氧化和部分熔化,形成脆壳,严重破坏晶粒间连结的现象。

35.什么叫带状组织?

答案:

在热轧低碳结构钢材的显微组织中,人们把平行轧制方向成层分布的铁素体和珠光体条带组织,通称为带状组织。

39.什么叫成材率?

答案:

成材率是指用1t原料能够轧制出的合格成品重量的百分数。

40.什么叫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

答案: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就是适当控制加热温度、变形温度(包括每道次的变形量、总变形量、变形速度)及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通常是在比常规轧制温度稍低的条件下,采用强化压下和控制冷却等工艺措施来提高热轧钢材综合性能的一种轧制方法。

41.同素异构转变

答案:

金属在固态下,在一定温度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过程。

42.韧性

答案:

是材料塑性变形和断裂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

43.什么叫完全退火?

什么叫再结晶退火?

答案:

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经完全奥氏体化后进行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再结晶退火是把冷却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等轴晶粒而消除加工硬化的热处理工艺。

44.什么是C曲线?

答案:

C曲线就是使加热至奥氏体区的钢过冷至Ar1以下,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等温转变得到的各种结构组织的曲线,因为其形状像拉丁字母“C”,故常称为C曲线,又称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

45.塑性

答案:

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46.枝晶偏析

答案:

在一个晶粒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晶内偏析。

因为这种偏析是呈树枝状分布的,故又叫枝晶偏析。

47、固溶处理答案:

将钢材加热到奥氏体或α固溶体区的适当温度,进行一定时间的保温,使一种或几种相最大限度的溶入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到室温。

48.带状组织

答案:

是钢材的内部缺陷之一,出现在热轧结构钢的显微组织中,沿轧制方向平行排列,呈层状分布、形同条状的铁素体晶粒与珠光体晶粒。

49.固溶强化

答案:

采用添加溶质元素使固溶体强度升高的强化机制,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来提高强度的方法,其强化的金属学基础是由于运动的位错与异质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50、负公差轧制

答案:

目前很多产品是按照尺寸公差交货。

如果产品公差符合国标或厂标,则可认为产品尺寸精度满足交货要求。

负公差轧制就是使终轧成品厚度比目标厚度偏小,但终轧成品厚度在成品负公差范围。

负公差轧制有利于提高成材率,降低轧制成本,而且对设备没有提出附加要求。

51.热处理

答案:

钢的热处理是将固态钢进行适当加热、保温和冷却,从而改变其组织、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根据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以及某些零部件的表面热处理等五大类。

52.热脆

答案:

在固态下,硫在钢中的溶解度极小,以FeS的形态存在于钢种。

FeS还与铁、FeO等生成低熔点的共晶体,在钢冷凝过程中沿晶界呈网状析出,其熔点远低于热轧或热锻时钢的加工温度。

因此在热加工时沿晶界分布的Fe-FeS、FeS-FeO共晶体已熔化,破坏了各晶粒间的连接,导致钢的开裂。

这种在热加工时发生晶界开裂的现象叫热脆。

53.化学平衡

答案:

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反应可以向某一方向进行,也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

在某一条件下,若正方向反应速度和逆方向反应速度相等,反应物与产物的浓度长时间保持不变,当物质系统达到了这一状态时,即称为化学平衡。

54、非金属夹杂物

答案:

在冶炼和浇注过程中产生或混入钢中,经加工或热处理后仍不能消除而且与钢基体无任何联系而独立存在的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非金属相,统称为非金属夹杂物,简称夹杂物。

55、综合砌炉

答案:

在吹炼过程中,由于转炉炉衬各部位的工作条件不同,内衬的蚀损状况和蚀损量也不一样。

针对这一情况,视衬砖的损坏程度的差异,砌筑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级别的耐火砖,这就是所谓综合砌炉。

56.活性石灰

答案:

通常把在1050~1150℃温度下,在回转窑或新型竖窑(套筒窑)内焙烧的石灰,即具有高反应能力的体积密度小、气孔率高、比表面积大、晶粒细小的优质石灰叫活性石灰,也称软烧石灰。

57、合成渣洗

答案:

是在出钢前将合成渣加入钢包内,通过钢流对合成渣的冲击搅拌,降低钢中的硫、氧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进一步提高钢水质量的方法。

合成渣洗既可用于电炉炼钢,也可用于转炉炼钢。

合成渣有固态渣和液态渣之分。

58.元素的脱氧能力:

答案:

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与溶于钢液中一定量脱氧元素相平衡的钢液氧含量。

平衡氧含量越低,这种元素脱氧能力越强。

59.复合脱氧:

答案:

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脱氧元素脱氧,其浓度比恰能生成低熔点液态复杂化合物,有利于上浮排出,从而使所用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大大增强的方法。

60.残余元素:

答案:

钢的成分中有些元素不是有意加入的,而是随炼钢原料带入炉内,冶炼过程又不能去除而残存与钢中的元素。

61.微合金化钢:

答案:

也叫高强度低合金钢,是指在低碳钢中加入微量的钛、铌、钛等碳氮物形成元素,与钢中的残余间隙原子碳和氮结合成碳化物和氮化物质点,起到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的作用。

62.经济炉龄:

答案:

是指投入成本最低、产量效益最多的炉龄,即在一个炉役期内生产率最高、钢质量最好、维修成本最低时所冶炼钢水的炉数。

63.马赫数:

答案:

是指氧流速度与临界条件下音速的比值,用于量度氧流速度超过音速的程度。

64.磷的分配系数

答案:

在炼钢条件下,脱磷效果可用熔渣与金属中磷的浓度的比值来表示,这个比值称为磷的分配系数。

65.奥氏体

答案:

碳溶解于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

用A表示。

66.活度

答案:

溶液中由于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参加实际化学反应时,浓度可能出现偏差,出现的偏差可能是正偏差,也可能是负偏差,使用浓度应乘上一个校正系数,这个系数叫活度系数,此乘积称为有效浓度,也叫活度。

67.可逆反应

答案:

在同一条件下,既可向正反应方向(从左向右)进行,又可向逆反应方向(从右到左)进行的化学反应。

熔渣的黏度

答案:

是指熔融炉渣内部各液体层相对运动所产生内摩擦力大小的体现。

用η表示,单位是Pa·s。

68.铁水预处理

答案:

铁水预处理是指在铁水兑入炼钢炉之前,为脱磷、脱硫或脱硅而进行的处理过程。

69.熔渣氧化性

答案:

熔渣的氧化性是指熔渣向金属熔池传氧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自熔渣向金属熔池供氧的数量。

70.洁净钢

答案:

所谓洁净钢或纯净钢,第一是钢中杂质元素[S]、[P]、[H]、[N]、[O]含量低;第二是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少,尺寸小,形态要控制(根据用途控制夹杂物球状化)。

71.拉碳

答案:

是指吹炼过程进行到熔池钢液中含碳量达到出钢的要求时,停止吹氧并摇炉这个操作。

72.合金吸收率

答案:

被钢水吸收的合金元素的重量与加入该元素总量之比称为吸收率。

73.沉淀脱氧

答案:

把脱氧剂加入钢液中,脱氧产物以沉淀形体产生于钢液之中的脱氧方法就叫沉淀脱氧。

74.氢脆

答案:

钢中的氢能使钢变脆,降低钢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称之为氢脆。

75、单渣操作

答案:

所谓单渣操作是指在冶炼过程中只造一次渣,中途不扒渣、不倒渣。

76.转炉炉容比

答案:

转炉炉容比系指转炉有效容积(V)与公称容量(T)的比值。

77.高拉碳低氧控制

答案:

高拉碳低氧操作法要根据成品磷的要求,决定高拉碳范围,既能保证终点钢水氧含量低,又能达到成品磷的要求,并减少增碳量。

78、炉渣的分子理论?

答案:

熔渣的分子理论认为:

(1)熔渣是由各种分子,即简单分子和复杂分子组成的;

(2)简单分子不断形成复杂分子,而复杂分子又不断分解成简单分子,处于化学动平衡状态;(3)只有自由状氧化物才有与钢液反应的能力;(4)熔渣是理想溶液,可以应用质量作用定律。

 

79.冷却效应?

冷却效应换算值?

答案:

在一定条件下,加入1kg冷却剂所消耗的热量就是该冷却剂的冷却效应。

冷却效应换算值:

如果规定废钢的冷却效应为1.0,其它冷却剂冷却效应与废钢冷却效应的比值为冷却效应换算值。

80.短渣

答案:

炉渣碱度在4.2或更高时,温度降低时粘度急剧增加,此种渣常称为短渣。

81.铁素体

答案:

碳溶解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铁素体,溶解碳量在0.008-0.0218%之间。

82.泡沫渣

答案:

熔渣形成薄膜将气泡包住并使其隔开,引起发泡膨胀的熔渣称为泡沫渣。

83.耐火度

答案:

当耐火材料受热软化到一定程度时的温度就是该耐火材料的耐火度。

84.铁水预脱硫处理

答案:

指高炉铁水在尚未兑入炼钢炉之前,加入脱硫剂对其进行脱硫的工艺操作。

85.氢脆

答案:

随着氢含量的增加钢的塑性下降的现象。

86.生成热

答案:

稳定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反应热为该化合物的生成热,单位为J/mol。

87.转炉热效率

答案:

是指有效热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其中有效热指钢水的物理热和矿石分解热。

 

五、简答题

1.钢水为什么要脱氧?

钢水不进行脱氧,连铸坯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组织结构。

钢中氧含量高还会产生皮下气泡、疏松等缺陷,并加剧硫的危害作用。

生成的氧化物夹杂残留于钢中,会降低钢的塑性、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因此,都必须脱除钢中过剩的氧。

2.简述冶炼中期炉渣特点及矿物组成?

冶炼中期,炉内碳、氧反应剧烈,炉渣容易出现“返干”,其特点:

碱度高,氧化亚铁含量低。

炉渣的矿物组成:

主相为硅酸二钙和硅酸三钙,当石灰加入大时,有较多的游离CaO。

碱度越高时,硅酸三钙量越大,游离CaO越多,这对冶炼效果不利的。

 

3.简述减少钢包温降有那些措施?

(1)钢包内衬砌筑隔热层,减少散热。

(2)钢包烘烤采用高效节能装置。

(3)加快钢包热周转,红包出钢。

(4)钢包加盖。

(5)钢包钢水表面加保温覆盖材料。

 

4.为什么对钢夜进行钙处理?

钙是强脱氧剂,进入钢液后很快成为蒸气,在上浮过程中与钢液中的氧作用生成钙的氧化物,CaO与其它氧化物结合生成低熔点的化合物,密度变小,在钢液中集聚上浮排入炉渣,因而可以改善钢液的浇注性能和钢的质量。

 

5.简述炼钢选用原材料的原则?

国内外大量生产证明,贯彻精料方针是实现转炉炼钢过程自动化的和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途径,原材料主要由:

铁水、废钢、造渣材料、铁合金、和氧气等。

合理的选用原材料大根据冶炼钢种、操作工艺及装备水平使之达到低的投入,高质量产出的原则。

 

6.什么是转炉日历利用系数?

转炉在日历时间内每公称吨每日所生产的合格钢产量。

其公式为:

转炉日历利用系数(吨/公称吨·日)=合格钢产量(吨)/(转炉公称吨×日历日数)。

 

7.什么是转炉吹损率?

转炉在炼钢过程中喷溅掉和烧熔损掉的金属量占入炉金属料量的百分比。

其公式为:

转炉吹损率(%)=[入炉金属料(t)-出炉钢水量(t)]/入炉金属料(t)×100%。

8.为什么吹气搅拌不采用氮气而采用氩气?

惰性气体中的氩气,不溶解于钢水,也不同任何元素发生反应,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搅拌气体,因此被普遍采用。

从搅拌而言氮气与氩气一样,且氮气便宜,但在高温下氮能溶解在钢水中,其增氮量是随温度的升高及吹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温度高于1575℃时,可使钢中氮含量增加0.003%,影响钢的质量,因而使用氮气作为搅拌气体受到了限制,仅有少量含氮钢种可用氮气作为搅拌气体来使用,而且还存在增氮不稳定的问题。

9.脱碳反应对炼钢过程有何重要意义?

①铁液中的碳通过脱碳反应被氧化到接近或等于出钢时钢液中碳的规格范围内。

②对熔池的循环搅拌作用。

③生成的CO是去除钢中气体所必需的。

④有利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排除。

⑤为炼钢反应提供热源。

⑥有利于吹炼过程渣钢间反应。

10.铝与钢的性能有什么关系?

铝作为脱氧剂或合金化元素加入钢中,铝脱氧能力比硅、锰强得多。

铝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是细化晶粒、固定钢中的氮,从而显著提高钢的冲击韧性,降低冷脆倾向和时效倾向性。

铝还可以提高钢的抗腐蚀性能,特别是与钼、铜、硅、铬等元素配合使用时,效果更好。

 

11.氧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氧在固态铁中的溶解度很小,主要以氧化物夹杂的形式存在。

所以钢中的夹杂物除部分硫化物以外,绝大多数为氧化物。

非金属夹杂物是钢的主要破坏源,对钢材的疲劳强度、加工性能、延性、韧性、焊接性能、抗HIC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均有显著的不良影响。

氧含量高,连铸坯还会产生皮下气泡等缺陷,恶化连铸坯表面质量。

 

12.为什么要挡渣出钢?

少渣或挡渣出钢是生产纯净钢的必要手段之一。

其目的是有利于准确控制钢水成分,有效地减少钢水回磷,提高合金元素吸收率,减少合金消耗。

有利于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提高钢包精练效果。

还有利于降低对钢包耐火材料蚀损。

同时,也提高了转炉出钢口的寿命。

13.简述转炉炼钢加入白云石的主要作用。

白云石是调渣剂,有生白云石和轻烧白云石之分。

根据溅渣护炉技术的需要,加入适量的白云石保持渣中的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以减轻初期酸性渣对炉衬的蚀损,使终渣能够做黏,出钢后达到溅渣的要求。

 

14.枪位高低对熔池搅拌有何影响?

采用硬吹时,因枪位低,氧流对熔池的冲击力大,冲击深度深,气-熔渣-金属液乳化充分,炉内的化学反应速度快,特别是脱碳速度加快,大量的CO气泡排出熔池得到充分的搅动,同时降低了熔渣的TFe含量,长时间的硬吹易造成熔渣“返干”。

枪位越低,熔池内部搅动越充分。

 

15.什么是非金属夹杂物?

主要来自何处?

在冶炼、浇铸和钢水凝固过程中产生或混入的非金属相,称之为非金属夹杂物。

非金属相是一些金属元素和Si,与非金属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如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

由于夹杂物的存在,破坏了钢基体的连续性,造成钢组织的不均匀,影响了钢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但非金属夹杂物对钢也有有利的影响,如控制本质细晶粒、沉淀硬化、促进晶粒取向、改善钢的切削性能等。

 

16.根据室温组织及含碳量钢如何分类?

(1)亚共析钢:

0.0218<C<0.77%;

(2)共析钢:

C=0.77%;

(3)过共析钢:

0.77%<C<2.11%。

17.什么叫钙处理?

钙处理是把钙或钙合金用不同方法加入钢中,用来改善炼钢工艺,用于脱硫,改善夹杂物形态,改善切削性能,改善沿轧制方向的横向机械性能,改善钢水的流动性能。

 

18.连铸中间包的作用有哪些?

连铸中间包的作用有:

(1)降低钢水静压力,保持中间包稳定的液面平稳的把钢水注入结晶器;

(2)促进钢水中夹杂物上浮;(3)分流钢水;(4)贮存钢水,实现多炉连浇。

 

19.磷对钢性能有何不良影响?

磷在钢中有较大偏析。

在磷含量高的部位,塑性、韧性大大降低,尤其在低温下“冷脆性”更不明显。

一般随着钢中C、N、O含量的增加,磷的这种有害作用增强。

磷对钢的焊接性能也有不利的影响。

 

20.氧气转炉吹炼过程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氧气转炉吹炼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