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043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块二 教育基础知识.docx

模块二教育基础知识

模块二学生指导

第一节小学生身心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生理的发展,也称为身体的发展。

二是心理的发展,指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理论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包括: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包括:

墨子、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实际上,人的发展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社会影响以及主体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2.环境:

个体身心的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的营销

3.教育:

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观察力: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缺乏兴趣、缺乏系统性,常注意一些感兴趣、新鲜的东西,而忽略主要的东西

2.注意力: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

3.记忆力: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

4.思维能力:

思维缺乏自觉性、灵活性,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5.情感:

小学生的道德感是比较模糊的,经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物的好坏,而且小学的理智感大多是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

6.自我意识

(三)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低年龄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3.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变化、学习习惯有待形成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从心理角度来看,儿童思维能为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二)教育要是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针对儿童发展的顺序性,教育上要注意循序渐进。

针对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教育上要注意针对性。

2.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在关键期内世家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是办公本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3.教育要是适应儿童发展的互补性,注意长善救失

4..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第二节小学生认知发展

一、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感觉的发展特点

(二)小学生知觉的发展特点

二、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一)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逐步发展

1.注意集中性的深度不足

2.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

(二)注意的广度随年级的升高不断发展

(三)注意的分配、转移能力逐步发展

三、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出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

(二)小学生观察品质逐步发展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精确性

3.观察的顺序性

4.观察的深刻性

四、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二)意义识记逐步发展

(三)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五、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二)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三)想象的内容逐渐接近现实

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三)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四)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七、小学生言语发展的特点

(一)口头语言的发展

1.言语发音朝着普通话的语音方向发展

2.口头词汇更加丰富和深刻

3.独自言语逐渐成为口头言语的主要形式

(二)书面言语的发展

小学儿童学习和掌握书面言语,包括识字、阅读和写作三项内容。

1.识字

2.阅读

阅读是书面言语的一种重要形式,培养阅读能力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

3.写作

(三)内部言语的发展

第三节小学生德育

一、德育的含义

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二、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5—8岁)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

3.可逆性阶段(8—10岁)可逆阶段又称自律阶段

4.公正阶段(10—12岁)

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水平

阶段

发展阶段

“好“行为的标准

前习俗水平

1

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避免惩罚,无条件地服从权威

2

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

满足自己需要,有时可以满足别人的需要

习俗水平

3

以人际和谐为准也称为“好孩子”取向

能够得到别人赞许的行为

4

以法律和秩序为准则

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

后习俗水平

5

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准则

既尊重法律,也认为法律是可以改变的

6

以普通的伦理原则为准则

根据良心做出的行为

三、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2.品德发展是个体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

3.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4.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的发展过程

四、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

(一)道德知识已初步系统化

(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三)自觉纪律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性向习惯性过渡。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阶段的品德是过渡性的品德,这个时期品德的发展比较平稳,显示出协调性的基本特点,冲突性和动荡性较少。

五、小学生德育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一)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道德教育

4.民主与法制教育

5.理想教育

6.心理品质教育

(二)小学德育的意义

1.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特殊意义

2.小学德育对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导向意义

3.小学德育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六、小学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一)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指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这一原则是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提出来的,是我党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总结,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区别于剥削阶级学校德育的根本标志。

2.知行统一原则(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也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任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长善救失原则:

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使学生道德发展。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

(二)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借助语言和试试吧,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这是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

2.榜样示范法: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3.指导实践法:

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4.情感陶冶法:

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5.品德评价法: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已有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和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6.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三)德育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4.少先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5.班主任工作

第五节小学生心理辅导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所谓的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独特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

二、心理健康的教育意义

三、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多动综合征

(二)学习困难综合征

(三)过度焦虑反应

(四)厌学症

(五)强迫行为

(六)习得性物质

(七)认知功能障碍

四、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一)强化法

(二)代币奖励法

(三)行为塑造法

(四)示范法

(五)系统脱敏法

(六)认知疗法(ABCDE)

第七节小学生的学习与指导

一.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学习方法指导的概念与意义

1.概念:

学习方法指导(简称学法指导),是指教育者通过到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教育行为。

2.意义

(1)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2)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

(4)促使学生发挥内心作用的有效措施

(二)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渗透性原则

(三)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2.指导学生科学运筹时间

3.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4.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5.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6.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7.指导学生简历科学的学习程序

8.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环境

9.指导学生掌握课堂学习方法

10.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二、小学生的学习指导

(一)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学习指导

1.思维(四年级)

2.有效学习

3.综合素质

(二)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习指导

1.认知差异

(1)一般认知能力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表现早晚智力结构)

(2)专门领域的只是茶余

(3)认知风格的差异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2.人格差异

(1)气质差异:

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性格差异

(3)性别差异

(4)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三、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

(一)学习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

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都会产生惊异感。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1.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2.通过诱导的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把学生其他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

4.通过提出问题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

(一)学习习惯的定义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1.立足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家校共促,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理

6.循序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开办多学科学习兴趣班,培养学生对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兴趣

8.建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