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193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docx

磨憨行政村总体规划说明书1

 

勐腊县

磨憨特区行政村总体规划

(2011——2030)

 

说明书

 

云南新康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11年05月

第一章前言

推进村庄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抓好新农村的工作落实有五点要求,具体表现在:

一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掌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努力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切实符合实际、符合农民意愿。

二是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指导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三是要抓住重点、积极推进,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四是要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加强建设新农村的宣传教育,使全党全国以及全社会共同关心、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五是要总结经验、分类指导,注重抓好试点,及时总结实践,发现典型经验,指导面上工作,不断开创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

遵照上述要求,为推进尚勇镇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调控村庄建设与整治、改变农村无序建房和盲目发展状态,牢固树立先规划、后建设的思想,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按照云南省、昆明市两级党委、政府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的相关要求,达到四个规划(城市概念规划、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农村居民点规划)覆盖率100%的目标,勐腊县启动了村庄规划(行政村总体规划、自然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针对现状村庄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制约村庄发展的各类因素,通过对行政村的总体规划,不仅可以合理的调整村庄居民点、集约配置农村公共基础及服务设施、引导村庄建设适度集聚和农民集中居住,而且对缩小城乡差别,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村庄规模发展,优化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因此,合理的村庄规划不仅体现了国家的关怀和广大农民的意愿,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科学的村庄整治规划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1年初,以勐腊县住建局负责牵头、协调,各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实施,引导全区各乡镇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受尚勇镇人民政府委托,由我院承担该镇行政村总体规划及所辖自然村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二章行政村概况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

磨憨行政村因村委会驻地磨憨自然村,故得名。

磨憨村委会隶属磨憨开发区,地处尚勇镇南边,距尚勇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尚勇镇政府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勐腊县公里。

东邻老挝,南邻老挝,西邻磨龙村委会,北邻尚勇村委会。

辖磨憨村、磨龙村、南列、磨本村、三公里、纳龙村、回金立、新明、磨整村、渡槽村、茶队、茶一队、茶二队、纳嘎村等14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596户,有乡村人口2442人,其中农业人口2442人,劳动力160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10人。

2、经济发展状况

全村国土面积5.75平方公里,海拔805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65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4734亩,人均耕地2.78亩,林地3876亩。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3、公共事业发展状况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

全村有596户通自来水。

有596户通电,有59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96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9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96户。

  该村到尚勇镇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其他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0公里。

全村共拥有汽车59辆,拖拉机296辆,摩托车510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98亩,有效灌溉率为10.5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9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6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74户。

全村有1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4个自然村已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

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4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0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该村无其他结构的住房。

该村现有农户596户,共乡村人口2442人,其中男性1217人,女性1225人。

其中农业人口2442人,劳动力1603人。

该村以哈尼族、瑶族为主(是哈尼族、瑶族、傣族、汉族混居地),其中:

哈尼族519人,瑶族626人,汉族530人、傣族643人,其他民族124人。

到2010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081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97人,享受低保354人,五保户13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尚勇镇卫生院,村委会卫生所面积为12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尚勇镇卫生院5公里。

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个,无人畜混居的农户。

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拥有教师22人,在校学生540人,距离尚勇镇中学5公里。

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40人,其中小学生191人,中学生349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无图书室、无业余文娱宣传队,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规划指导

磨憨行政村没有编制过相关的村庄规划,村庄布局整体较为分散、凌乱,功能不合理,村庄发展和建设存在很大的自发性与盲目性,杂乱无章、乱搭乱建现象较为突出,对居住环境的提升,村容村貌的改善以及基础设施的配套都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与影响。

“空心户”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村民为了自身利益想方设法在新增宅基地中多建房,在“空心村”守着祖传的地和房,既用不了,又不愿交出来;另一方面,“空心户”的存在,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环境卫生状况差等情况,已制约了村庄的良性发展与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治安环境的改善。

建筑质量普遍较低,没有能够很好地展现地方特色,规划区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布置多杂乱无章,街巷狭小不明确,无相应的建筑安全间距,极不利于抗震防灾和规划区环境卫生的改善,居住环境较差。

建筑布局和空间组织杂乱无章,道路交通体系及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布局不合理,严重滞后,项目设置不完善,生产、生活用水无简单处理,更难以达标排放。

规划区的住宅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多以土木结构建筑为主,区内几乎没有绿化设施。

建筑风格不够突出,配套设施也不完整,新建建筑没有体现特色风貌。

建设中各类用地不系统、不完善,规模布局不合理。

缺乏相匹配的绿化用地。

村民在闲暇时休憩、娱乐活动的场地和空间相当匮乏。

2、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磨憨行政村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和抗灾防灾等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距离村庄建设的目标与村民的期望以及城乡人民共享现代文明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1)道路交通设施

村庄与外部的联系公路以及村民出行较为便捷。

但这些联系道路还不完善,大多是未硬化的土路,且道路狭窄,弯道较大,部分地段晴通雨阻,缺乏配置必要的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隔离设施、路面缓冲设施和交通信号灯等设施,村民的出行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绝大多数村庄均未实现内部道路的硬化,村庄存在大量宅前屋后的土路,特别是由于村庄内部道路不成系统,道路狭窄、通行不畅、停车难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加之许多村庄还没有完全设置路灯,出行安全、消防和抗灾能力等均较为薄弱,村庄的整体交通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2)供水、排水设施

磨憨行政村的供水条件相对较差,没有稳定可靠的安全水源。

虽然绝大部分村庄都实现了自来水供应,但由于经济及地形等条件所限,多数村庄供水设施还存在管网不成系统,供水能力不足,管网年久失修等问题,常有漏水和断水等现象,村民日常的用水需求和卫生条件还不能有效保障。

现状村庄没有任何的污水排放及处理设施。

污水均直接排入山谷,对小江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

(3)环境卫生设施

村庄存在环保基础设施缺乏,污水无序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

村庄内的生产、生活垃圾收集点没有统一的布局与建设,而且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以及村民意识、垃圾收集员的责任等因素影响,环卫配套设施缺乏、垃圾随意丢弃现象还普遍存在,同时部分村庄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坑洼积水,泥土裸露等问题,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的改善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农户生态卫生旱厕和农村公厕建设由于资金问题,所取得的进展较小。

由于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各村庄对于厕所粪便的利用和处理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配套,否则村庄卫生条件与居住环境的改善仍将受到较大制约。

(4)公共服务设施

村庄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有明显增加,但由于发展的不均衡,村民对文化活动站、医疗卫生、日用百货等基本设施的配套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充实。

(5)防灾设施

由于生活习惯、建筑材料、村庄布局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村庄消防意识淡薄,加之生活方式、道路条件和消防设施的配套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各级村庄普遍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

3、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不高。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734亩,但是均为旱地,靠天吃饭。

近年来虽强化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但仍需加大投入建设力度。

4、农民科技素质普遍偏低,有待提高。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还有待加强,青年农民在村内企业和外地打工,因缺少一技之长,大都从事劳动强度较大、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中老年农民从事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缺乏专家指导,获取科技、市场信息的渠道有限,并缺少现代化信息设备。

现状用地指标详见下表:

大荒地行政村现状用地一览表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面积

(公顷)

人均用地

(平方米)

比例

(%)

R

居住用地

26.39

117.71

92.17

R1

一类居住用地

26.39

117.71

92.17

C

公共设施用地

0.589

2.65

2.07

C1

行政管理用地

0.06

C2

教育机构用地

0.46

C3

文体科技用地

——

——

——

C4

医疗保健用地

0.02

C5

商业金融用地

0.14

M

生产设施用地

——

——

——

M4

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

——

——

S

道路广场用地

1.61

7.18

5.62

S1

道路用地

1.22

S2

广场用地

——

——

——

U

工程设施用地

0.04

0.18

0.14

UI

公用工程用地

0.03

U2

环卫设施用地

——

——

——

合计

建设用地

28.63

127.71

100

E

水域和其它用地

1568.39

E1

水域

131.40

E2

耕地

82.91

林地

977.42

E6

未利用地

376.56

合计

规划区用地

2396.98

备注:

至2010年末,大荒地行政村总人口2242人,共596户。

三、发展的有利条件

1、北部村庄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村庄距离集镇较近,受集镇影响较大。

南部村庄有东格公路穿越,且位于出入境口岸,有利于发展商贸业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2、自然条件较好,经济作物产业初具规模,品质优良,今后可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前景广阔,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好铺垫。

3、自然资源丰富、风光秀丽,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章总体布局规划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6号)

4、《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5、《镇规划标准》(2007.05.01)

6、《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7、《云南省小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2007)

8、昆明市城乡规划全覆盖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及成果验收标准

9、《昆明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

10、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相关文件、资料

二、规划期限

现状:

2011年;

近期:

2011-2015年;

远期:

2016-2030年。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规划以满足和解决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以完善中心村、整治基层村为重点,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坚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入手,找准本次村庄规划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对相关产业发展和不同类型村庄整治原则的规划和确定,为大荒地村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规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以工促农、以工哺农”的政策。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主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完善村镇体系,通过合理的组织与布局村庄布点,进一步改造和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引导集中居住和村庄规模的合理发展,集约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从而科学的指导大荒地村规划及实施工作的全面展开。

(二)规划原则

1、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统筹考虑大荒地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统筹考虑社会和公共事业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要合理布局、科学论证;合法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2、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有利于生产生活

要充分发挥发展规划和各项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规划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一定要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以满足村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以改善农村最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方便村民生产劳作。

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3、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任务,既要积极主动,又不能急于求成,要讲求实效,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不盲目攀比,不搞达标升级。

要从农民群众最迫切而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办起,以点带面,防止一哄而起、急功近利。

4、整合资源,集约用地

规划着眼于盘活农村资源,落实农村宅基地政策,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完善公益基础设施配套。

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依据客观条件,尊重地方风俗,结合村庄布点现状及近远期发展目标,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科学进行村庄布点。

6、改善并整合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和范围的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和村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杜绝有部分村民无法享受这些设施带来的生活变化的情况出现。

7、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的原则:

规划编制要因地制宜,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要求出发,在规划理论、方法、内容上不断创新,使规划不仅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和影响力。

8、资源整合利用、落实“四节”原则:

规划要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剂利用的方针,提倡自力更生、因地取材、厉行节约,充分体现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的“四节”方针。

(三)规划目标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壮大无公害产业,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服务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使农业生产、乡村形态成为景观资源和经济资源,为大荒地村提供发展空间,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绿地,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为农村群众提供安居乐园,把磨憨村建设为以乡土生态环境为主的宜居型村庄,

四、空间管制规划

为避免村庄增长的无序建设,控制村庄新增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状村庄用地情况及其它相关政策规定,根据资源环境、工程地质等城镇安全条件,结合城镇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村域用地划定为禁建区、限建区和已建区、适建区,并加强对四区的空间管制和建设引导。

1、禁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

禁建区范围包括泥石流发生区及影响区、小江流域、其它山谷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

禁建区内用地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规章进行管制。

逐步清退该范围内不符合规定的现状建设用地。

2、限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

限建区范围包括一般农田控制区、经济果林和园地、林地等。

限建区适当控制在本区域内进行各项非农建设,禁止一切可能导致农业污染、破坏土地及环境的经营活动。

3、已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

现状建设用地为已建区。

应综合协调已建区内功能布局,继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加强已建区的更新改造和环境整治。

4、适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

禁建区、限建区和已建区以外的地区为适建区。

综合协调适建区内村庄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有序进行土地整备,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合理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规模和速度。

五、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规划

1、主题:

经济作物和口岸贸易中心;依托集镇、发展商贸服务;生态休闲、服务齐全、功能完善。

2、规划目标:

完善自然村级服务设置,依托213国道,建成及农、商、游为一体的产业发展群。

3、产业发展方向:

农业、商业、旅游业为主。

提出“建设一中心、两片区”的村域产业布局规划思路。

(1)“一中心”指以南部沿国道的村庄为核心,发展口岸贸易项目,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贸易,旅游观光的中心。

(2)“两片区”指西南部以贸易为主的特色贸易经济区和东南部以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区。

规划应在现状磨憨村种植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区域自然资源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西南部山岭区村庄种植产业化经营的管理,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的服务。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村民收入。

各村产业发展见下表:

产业发展规划一览表

村庄名称

产业发展方向

磨憨村

农业、商业

磨龙村

农业、商业

南列

农业、商业

磨本村

农业、商业

三公里

农业

纳龙村

农业

回金立

农业、商业

新明

农业

磨整村

农业

渡槽村

农业

茶队

农业

纳嘎村

农业、商业

六、村庄定性、分级及整治类型

1、根据勐腊县村庄布点规划,将磨憨村的性质定位为:

以发展种植、商贸、非公经济及旅游休闲为主的山水田园生态村。

2、村域规划为三级体系,既“行政村—中心村—基层村”。

参照《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本次村庄等级规模划分见下表:

规模等级规划一览表

村名

项目

磨憨村

磨憨经济贸易区

磨龙

纳龙

磨整

新明

体系等级

中心村

基层村

规模

大型村

中型村

小型村

3、村庄整治类型:

大荒地村所辖的12个自然村中,除茶队属于撤并型村庄外,其它都属于保留型村庄当中的改造型村庄。

(1)对于撤并型村庄,由于处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半山区,发展潜力较小,因此将其合并入临近发展条件好的村庄,规划将茶队撤并入磨整。

(2)对于保留改造型村庄,由于发展条件限制,虽然建制可以保留,允许就地改造,但仍需要限制规模的扩张和内部挖潜,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整合资源,集约发展,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既有步骤地改造和拆除老房(空心村)、危旧房,同时又应注重对空心村中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加以合理的利用和保护,从而优化村庄布局,集约建设用地,有序展开农民新居、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集中打造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人居环境优良的文明村、示范村,全面提升和塑造村庄建设的整体形象。

规划整治方式一览表

村名

项目

磨憨村

磨龙村

茶队

南列

磨本村

三公里

纳龙村

回金立

新明

磨整村

渡槽村

纳嘎村

整治类型

撤并型

改造型

保护型

扩建型

新建型

整治方式

沿路风貌控制

空心村填充

风貌异化整治

村界绿化

完善公共设施

七、村庄发展规模预测

规划依照《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对村庄类型的划分来预测各村庄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宅基地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每宗宅基地用地指标控制在120—150平方米以内,每个村庄按每年每100户农户新增3宗宅基地计算。

各村庄的发展用地布局应尽量坚持属地原则,遵循村民意愿并相对集中和规整,以利于分期实施和控制村庄形态及节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2010年磨憨村域现状总人口为2242人,由于村庄人口规模现状主要是以实际居住在村庄内的农村户籍人口为基数,因此未来村庄人口规模的增长主要以自然增长为主,综合分析村庄现状情况和规划发展条件,各自然村增长比率取值为:

按每年每100户农户新增3宗宅基地计算。

经测算,规划预计大荒地村总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总户数预测为690户,以户均4人计,共2760人;远期(2030年)总户数预测为956户,以户均4人计,人口预测为3824人。

八、村庄用地布局结构

规划以村庄发展历史形成的格局为基础,尽可能在原址及周边进行用地布局,避免大拆大建。

规划用地布局充分考虑该村所处的独特区位,运用“对景”和“借景”的设计手法,把山岭、沟谷、河流、田园、森林有机衔接起来,打造山水相连,情景交融的自然生态景观环境。

将村庄用地呈组团式布局,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将各个村庄有机融入大区域的自然生态背景中,形成“山、水、田、村”有机融合的画卷。

规划以磨憨中心村为中心,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及商业。

确定各个自然村的村内主干道,形成全村经济发展轴和对外形象轴。

沿主干道两侧考虑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如村委会、小学、幼儿园、文化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诊所、商店、餐馆、活动广场等,成为集中服务区域,满足村民生活需求。

依托213公路,建设防护绿化带。

规划用地指标详见下表:

大荒地行政村规划用地一览表

用地

代码

用地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