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27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语文试题

命题:

审题: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

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

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

  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是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

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

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

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

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

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

  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

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

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是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的,是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的,是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的,是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的。

  

实际上,仅以文化批判的方式去创作艺术,并不能解决感知者的精神归宿问题。

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

在这一方面,两岸三地的画家,只要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论的遮蔽,重视文脉传承,善于以视觉形式发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无论是传统出新型的、融合中西型的,还是实验水墨型的,都可以大有作为,都可以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1.下列关于传统中国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中国画不是一种技能,不是视觉盛宴,而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

B.传统中国画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可使“畅神”与“载道”统一,实现寓教于乐。

C.传统中国画使用的敏感的宣纸、水墨和毛笔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

D.传统中国画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绘画是实现人文关怀的途径,一是“教化人伦”以促进社会和谐,即“载道”;二是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以达到“畅神”。

B.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不脱离客观又与客观拉开距离的思维方式,是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的。

C.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其终极关怀是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

D.筑基于中国哲学的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对文化性的重视要高于对绘画性的讲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中国文人以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人文关怀,即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从而实现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怡悦情性”。

B.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品种,在不断演进中需要保持传统基因,当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

C.季羡林以天人合一思想来解释人与自然、社会、内心的和谐,这就是说,人类必须与大自然为友,否则将无法避免灾难。

D.两岸三地的画家,只有吸取西方文化的因素,重视文脉传承,才能以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济西方思想之穷,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善人

老舍

汪太太最不喜欢人叫她汪太太;她自称穆凤贞女士,也愿意别人这样叫她。

她丈夫很有钱,她老实不客气地花着;花完他的钱,而被人称穆女士,她就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女子,并不专指着丈夫吃饭。

穆女士一天到晚甭提多忙。

不说别的,就先拿上下汽车说,穆女士——也就是穆女士!

——一天得上下多少次。

哪个集会没有她?

哪件公益事情没有她?

换个人,那么两条胖腿就够累个半死的。

穆女士不怕,她的生命是献给社会的;那两条腿再胖上一圈,也得设法带到汽车里去。

她永远心疼着自己,可是更爱别人,她是为救世而来的。

穆女士还没起床,丫环自由进来回话。

她嘱咐过自由们不止一次了:

她没起来,不准进来回话。

丫环就是丫环,叫她“自由”也没用,天生的不知好歹。

她真想抄起床旁的小桌灯向自由扔去,可是觉得自由还不如桌灯值钱,所以没扔。

“自由,我嘱咐你多少回了!

”穆女士看看钟,快九点了,她消了点气,是喜欢自己能一气睡到九点,身体定然不错;她得为社会而心疼自己,她需要长时闻的睡眠。

“不是,太太,女士!

”自由想解释一下。

“说,有什么事!

别磨磨蹭蹭的!

“方先生要见女士。

“哪个方先生?

方先生可多了,你还会说话呀!

”“老师方先生。

“他又怎样了?

“他太太死了!

”自由似乎很替方先生难过。

“不用说,又是要钱!

”穆女士从枕头底下摸出小皮夹来:

“去,给他二十,叫他快走!

自由拿着钱要走,又被主人叫住:

“叫博爱放好洗澡水。

”自由走出去后,穆女士又想起来:

方先生家里落了丧事,二少爷怎么办呢?

无缘无故的死哪门子人,又叫少爷得荒废好几天的学!

穆女士是极注意子女教育的。

“博爱,开饭!

”她赌气似地大喊。

穆女士的早饭很简单;一大盘火腿蛋,两块黄油面包,草果果酱,一杯加乳咖啡。

吃着火腿蛋,她想起方先生来。

方先生教二少爷读书,一月二十块钱,不算少。

不过,方先生到底可怜,她得设法安慰方先生:

“自由,叫厨子把鸡蛋给方先生送十个去;嘱咐方先生不要煮老了,嫩着吃!

穆女士咂摸着咖啡的回味,想象着方先生吃过嫩鸡蛋必能健康起来,足以抵抗得住丧妻的悲苦。

继而一想,以后索性就由她供给他两顿饭,那可就得少给他几块钱。

他少得几块钱,可是吃得舒服呢。

她总是给别人想得这样周到;不由她,惯了。

她永远体谅人怜爱人,可是谁体谅她怜爱她呢?

想到这儿,她觉得生命是个空虚的东西。

工作,只有工作使她充实,使她睡得香甜,使她觉到快活与自己的价值,她到书房去看这一天的工作。

她的秘书冯女士已在书房等了一点多钟了。

冯女士才二十三岁,长得不算难看,一月挣十二块钱。

穆女士的交际多么广,做她的秘书当然能有机会遇上阔人;假如嫁个阔人,一辈子有吃有喝,岂不比现在挣五六十块钱强?

穆女士为别人打算老是这么周到,而且眼光很远。

见了冯女士,穆女士叹了口气:

“哎!

今儿个有什么事?

说吧!

”她倒在个大椅子上。

冯女士把记事簿早已预备好了:

“穆女士,盲哑学校展览会,十时二十分开会;十一点十分,妇女协会,您主席;十二点,张家婚礼;下午……”

“先等等,”穆女士又叹了口气,“张家的贺礼送过去没有?

“已经送过去了,一对鲜花篮,二十八块钱,很体面。

”“啊,二十八块的礼物不太薄——下午一共有几件事?

“五个会呢!

“甭告诉我,我记不住。

等我由张家回来再说吧。

穆女士不想去盲哑学校,可是又怕展览会像片上没有自己,怪不合适。

她决定晚去一会儿,正赶上照像才好。

这么决定了,她很想和冯女士再说几句,倒不是因为冯女士有什么可爱的地方,而是她自己觉得空虚,愿意说点什么……解解闷儿。

她想起方先生来:

“冯,方先生的妻子过去了,我给他送了二十块钱去,和十个鸡蛋,怪可怜的方先生!

”穆女士的眼圈真的有点发湿了。

冯女士早知道方先生是自己来见汪太太,她不见,而给了二十块钱,可是她晓得主人的脾气:

“方先生真可怜!

可也是遇见女士这样的人,赶着给他送了钱去!

穆女士脸上有点笑意,“我永远这样待人;连这么着还讨不出好儿来,人世是无情的!

”“谁不知道女士的慈善与热心呢!

“哎!

也许!

”穆女士脸上的笑意扩展得更宽了些。

    ’

“二少爷的书又得荒废几天!

”冯女士很关心似的。

“可不是,老不叫我心静一会儿!

“要不我先好歹的教着他?

我可是不很行呀!

“你怎么不行!

我还真忘了这个办法呢!

你先教着他得了,我亏不了你!

“您别又给我报酬,反正就是几天的事,方先生事完了还叫方先生教。

穆女士想了会儿,“冯,你就教下去,我每月一共给你二十五块钱,岂不是很好?

“就是有点对不起方先生!

”    ’

“那没什么,遇机会我再给他弄个十块八块的事;那没什么!

我可该走了,哎!

一天一天

的,真累死人!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关于穆女士上下汽车的细节描写,寥寥数语却极富画面感,一位丰腴的太太拖着两条胖腿赶场式地奔忙于各种集会,为救世而不辞辛苦的形象跃然纸上。

B.穆女士因能一气睡到九点而稍稍消解了对“自由”贸然进来回话的怨气,她这种为社会而心疼自己的做法,意在告诉人们为了奉献社会,需要且一定要保证长时间的睡眠。

C.穆女士虽然很关心二少爷的学业因方先生妻子去世而要荒废几天,却由衷同情方先生的不幸遭遇,资助他钱,给他送鸡蛋,并在向冯女士谈起他的不幸时湿了眼圈。

由此说明穆女士是真正关心同情方先生的。

D.这篇小说主要以生动鲜活的人物对话和细致深入的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用穆女士自己的言行心理给“善人”这一称号做了最好的注解。

5、“冯女士”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极具讽刺意味,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达到这种讽刺效果的。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

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

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

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

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

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

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

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

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

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

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有删改)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的缩影。

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

“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

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都是有一定差距的。

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

“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都用掉了,这样一本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这说明他们的员工在工作时的那种专注、仔细。

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

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一心一意地把一件事情做好。

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有删改)

材料三(新浪网):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

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

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

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

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品质负责的匠人。

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

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

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将日本制笔企业:

-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进行比较,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有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笔尖的尴尬。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笔尖上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的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E、“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鹜;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品质负责。

9、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严震,世为田家,以财雄于乡里。

震屡出家财以助边军,韦收荐震才用于节度使严武,及严武移西川,署为押衙,改恒王府司马。

严武以宗姓之故军府之事多以委之严武卒乃罢归山南西道节度使又奏为凤州刺史加侍御史丁母忧罢起复本官兼御史中丞。

为政清严,兴利除害,远近称美。

在凤州十四年,能政不渝。

及朱此窃据京城,李怀光屯军成阳,又与之连结。

此令腹心穆庭光、宋瑗等赍白书诱震同叛,震集众斩庭光等。

时李怀光连贼.德宗欲移幸山南。

震既闻顺动,遣吏驰表往奉天迎驾,仍令大将张用诚领兵五千迎护,上闻之喜。

既而用诚为贼所诱,欲谋背逆,朝廷忧之。

会震又遣牙将马勋奉表迎候。

勋既得震符,乃请壮丁五人偕行。

用诚以勋未知其谋,乃以数百骑迎勋,勋与俱之传舍。

勋先聚草发火于驿外,军士争附火。

勋出怀中符示之日:

“大夫召君。

”用诚惶惧起走,壮士自背束手而擒之。

于是缚用诚送州,震杖杀之。

拔其副将,使率其众迎驾。

寻加震检校户部尚书。

三月,德宗至梁州。

山南地贫,粮食难给,宰臣议请幸成都府。

震奏日:

“山南地接京畿,李晟方图收复,藉六军声援。

如幸西川,则晟未见收复之期也。

幸陛下徐思其宜。

”梁、汉之间,刀耕火耨,民以采稆为事,虽节察十五郡,而赋额不敌中原三数县。

自安、史之后,多为山贼剽掠,户口流散大半。

洎六师驻跸,震设法劝课,鸠聚财赋,以给行在,民不至烦,供亿无阙。

其年六月,收复京城,诏改梁州为兴元府,以震为兴元尹。

贞元十五年六月卒,时年七十六,废朝三日,册赠太保,赙布帛米粟有差。

及丧将至,令百官以次赴宅吊哭。

(节选自《旧唐书·严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严武以宗姓之/故军府之事多/以委之,严武卒/乃罢/归山南西道节度使/又奏为凤州刺史/加侍御史/丁母忧罢/起复本官/兼御史中丞

B.严武以宗姓之故/军府之事多以委之/严武卒/乃罢归/山南西道节度使又奏为凤州刺史/加侍御史/丁母忧罢/起复本官/兼御史中丞

C.严武以宗姓之故/军府之事多/以委之严武/卒乃罢归/山南西道节度使又奏/为凤州刺史加侍/御史丁母忧罢/起复本官/兼御史中丞

D.严武以宗姓之/故军府之事多以委之严武/卒乃罢归/山南西道节度使又奏为凤州刺史/加侍御史/丁母忧/罢起/复本官/兼御史中丞

11.对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度使:

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掌管地方的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B.京畿:

古代之国都所在地,周代称为“王畿”,汉魏时期始有“京畿”之称,指长安、洛阳地区。

C.传舍:

战国时贵族供门下食客食宿之地,后来泛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D.驻跸:

文中指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后来泛指跟帝王行止有关的事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严震兴利除害,远近称美。

曾因多次出资助边被韦收推荐到严武处任职;后来斩杀朱此心腹以及自己属下欲叛变的将领。

B.严震行事果敢,忠心朝廷。

他不为叛贼利诱所动,得知皇帝欲移驾山南,他即遣吏驰表往奉天迎驾。

C.严震志虑周全,富有远见。

面对宰臣议请德宗移幸成都府,严震却向德宗分析山南的战略位置以及对于李晟收复此地的现实意义,建议德宗仔细考虑此事。

D.严震仗义疏财,体恤百姓。

梁、汉百姓生产艰辛、收获甚少,严震设法鼓励百姓生产、聚集财富,充分满足皇上驻跸之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此令腹心穆庭光、宋瑗等赍白书诱震同叛,震集众斩庭光等。

(5分)

(2)用诚惶惧起走,壮士自背束手而擒之。

于是缚用诚送州,震杖杀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草堂即事①

杜甫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雪里江船渡,风前竹径斜。

寒鱼依密藻,宿雁聚圆沙。

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注】①本诗作于杜甫在成都草堂之时。

当时,唐肃宗以十一月为岁首,接受百官朝贺。

14.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明本诗创作的时间与地点,勾勒出诗人的生活现状与精神风貌。

B颔联主要写景,江船摆渡,竹径倾斜;描绘了一幅萧寒清瑟的风雪图景。

C.颈联的意思是寒冬中,“鱼”游于密密的水藻中,“雁”团聚于沙丘上。

D.尾联“蜀酒禁愁得”一句的意思是蜀酒不能够用来抵御诗人的愁绪,表达了诗人愁思之深。

E.全诗对仗工整,“人”“事”首尾呼应,景物描写色彩鲜明,画面感强烈。

15.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16.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5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指挥若定。

(2分)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写英雄刘裕当年大举北伐的威猛气势,借以表达词人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2分)

(3)、杨时、游酢为求师而程门立雪;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自己艰辛从师的句子是“当余之从师也,”。

(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联合国安理会的6次意向性投票中,葡萄牙人古特雷斯票数远远领先其他对手,一骑绝尘,出任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基本已成定局。

②火星探测器研究首席专家说,没有敢想敢做,无所不为的勇气,我们就不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让我们的探测器飞向神秘的火星。

③针对网络订餐的乱象,仅仅调查、处理订餐平台,不过是釜底抽薪,要想根治,还需政府加大对脏乱差的经营场所的执法力度。

④尽管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但医疗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所占比重仅为8%,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更大。

⑤“网民举报”就是要发挥广大网民的力量,让广大网民都参与进来,三人成虎,便能让信息监管的眼睛无处不在。

⑥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新疆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和衷共济、休戚与共,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时代新颂歌。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药泡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民间常用菖蒲、艾叶等煮水泡脚,以达到消除疲劳、提神醒脑、防疫治病的目的。

B.部分民办幼儿园因为办学条件不达标,地方政府一旦发现问题即予以关停、取缔,这样的“一管就关”,最终伤害的仍是入园幼儿的权利。

C.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抽查发现,有50批次的化妆品使用了禁用物质,这些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地分布主要在上海和广东。

D.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19.下面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小明同学对老师说:

“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大畅通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B.学生会决定5月10日在体育馆举办第一届学生艺术节,欢迎大家惠顾。

C.今中午在食堂遗失一个典雅别致的书包,如有拾得,请交至教学楼101。

D.兹介绍我校高二李华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区块链”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①:

可以运用到智能合约、证券交易、电子商务、物联网、社交通讯等多个领域。

区块链具有开放性,系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