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442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学案.docx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学案

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远古---公元前221年)

※主干知识全解※

时间轴

(政治)

百家争鸣、私学兴起

《诗经》、楚辞、帛画

公元前

770年

金文

学在官府公元前

甲骨文1046年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2070年

(文化)

大一统

商鞅变法

公元前

221年

封建社会确立

奴隶制社会瓦解

(大分裂,大变革)

宗法制

分封制

奴隶制王位世袭制

社会

禅让制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经济)

(氏族公社(土地国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土地公有)

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

青铜时代铁器

商业兴起鼓励重农抑商

阶段特征

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

夏、商、西周时期(約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

前2070—前1600夏禹—夏桀,都阳城。

商:

前1600—前1046商汤—商纣,都亳(今河南商丘,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

前1046—前771周武王姬发——周平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春秋开始)—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战国开始)—公元前256年(东周灭)—公元前221年,重大社会转型时期)。

经济

经济上:

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逐渐产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

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由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政治

政治上:

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上:

中华文化萌生。

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

经济——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

1、农业:

(1)原始农业:

起源于距今1万年左右,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使用石刀石斧石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社会上生产力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集体劳动,平均消费。

(2)商周时期;普遍使用木制的松土工具耒耜和石锄、石犁,出现了少量的青铜农具;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西周时期,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人们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井田制下,奴隶主驱使奴隶及平民集体耕作。

井田制:

①特点: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有,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同时交纳贡赋;庶民和

奴隶集体耕作。

②瓦解: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大量私田出现;诸侯纷争,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商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3)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步推广;著名的水利工程有都江堰(四川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和郑国渠(陕西关中平原号称“千里沃野”);使用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以家庭为单位、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社会生产模式,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逐步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1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如商鞅变法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弊端:

允许土地自由转让和买卖,造成土地兼并和社会两极分化,政府无法从根本

上解决。

小农经济:

1原因:

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2特点:

以一家一户为一个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赋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易错易混点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1)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

(2)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

(3)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

2、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1)经营形态及特点:

商周时期,手工业完全官营。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并存。

官营手工业:

由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

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家庭手工业:

以纺织为代表,是农户的副业。

产品主要用于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小部分产品投放市场。

(3)主要行业与成就:

丝织业: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时有了织机。

西周已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冶铜业:

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是手工业的代表,因此,夏商周被称为“青铜时代”。

冶铁业: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制瓷业:

商朝时出现原始瓷器。

3、商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

(1)夏朝交通运输有一定规模,西周交通比商朝更发达。

(2)商代出现职业商人,以“贝”做为货币,商周推行“工商食官”政策;

"工商食官"制度:

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

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

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

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

(3)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4)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抑商政策。

重难点解析

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

西周时期那种“千耦其耘”……的大规模集体耕作制……到秦汉,则以“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小家庭耕作制为主。

——《中华文化史》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器子》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

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其统治者总是采取奖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据叶显思《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①材料一分散性:

耕作方式有集体劳动转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

②材料二封闭性:

产业结构体现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材料三生产目的表现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2、根据史料4及所学知识,指出小农经济的历史地位并作分析评价。

历史地位: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

评价:

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古代政权的安危。

封建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脆弱性等弱点导致人们具有“安土重迁”、不思进取的故步自封的守旧思想,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不仅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阻碍了封建社会相近代社会的转型。

凄惨与实现认识井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

政治——周代“天下共主”的局面形成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权承袭:

采用王位世袭制,王位传承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神权色彩:

商朝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一直,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

(3)行政管理: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方国首领,臣服于商朝。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目的:

周天子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

①对象: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贵族)之后,建立诸侯国②义务:

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权利:

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制度。

同时,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3)特点:

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封地多占据中原富庶地区;以土地和人口为纽带,以权利义务为核心,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诸侯在其封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4)影响:

①前期: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周天子的地位,扩大了统治,开发了边疆,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②后期:

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西周后期,天子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误区警示

①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只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和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

②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王并无血缘关系。

2、宗法制:

(1)目的:

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内容:

天子之位由嫡长子世袭,称大宗;其余的儿子分到地方上为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为大宗,对天子来说称小宗。

诸侯之位亦由嫡长子世袭,在本国为大宗;余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对诸侯为小宗。

卿大夫和士的关系也如此。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小宗服从大宗。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共主),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4)特点:

把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同构。

重视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确立大宗、小宗,大小宗是相对的

大宗与小宗具有双重关系,血缘上一般是兄弟关系,政治上绝对是君臣关系。

也就是说,大宗和小宗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5)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保障分封制的推行。

3、礼乐制度:

(1)目的:

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2)内容:

①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

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②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3)影响: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易错易混点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

由必修l教材P6“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历史纵横”可以得出: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血缘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父子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分封制是周天子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使西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但分封的并不一定是有王族血缘的诸侯。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上的体现。

作为国家地方政治制度重要举措的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表现出了宗法制的亲疏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

重难点解析

1、西周分封制有何突出特点?

其作用如何?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荀子·儒效篇》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

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徒,而自列为诸侯。

——柳宗元《封建论》

(1)特点:

①分封对象方面,以同姓贵族为主体,封地多占据中原富庶地区和战略要地

②以土地和人口为纽带,以权力和义务为核心,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③周天子是周王室的最高统治者,而诸侯在其封地有相对的独立性。

④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2)作用:

①利:

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强国。

②弊:

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

西周后期形成割据势力。

3后世:

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地名简称来源于西周的封国。

2、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

有何深远的历史影晌?

(1)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

②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深远影响

材料一宗者,何谓也?

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

《礼》曰:

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

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

所以长和睦也。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

材料二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

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

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横》

①利:

宗法制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尊卑传统、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的观念对封建政治乃至今天社会影响深远。

封建社会中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家”“国”同构的统治理念,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当今,中国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弊:

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社会的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

 

①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确立了一套完整的严密的控制体系,维护了西周的政局稳定。

②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分封制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也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③礼乐制是西周文化的框架,是作为一种通过礼仪和艺术表现出来的外在文化,本身就体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使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早期国家是从部落制中脱胎出来的……王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制约。

王国维在谈到早期国家权力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1)王位世袭;

(2)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说明:

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天的意志,以垄断神权来加强王权;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以作为祭品,以敬鬼神。

(3)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说明:

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发展而来,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法律、选官制度,都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以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以世卿世禄制作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这种制度体系以西周最为典型。

(4)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说明:

无论商朝的方国,还是周代的封国,自治权力都很大,天子对诸侯领地并无实际的统治权,王权十分有限。

(5)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演变,由部族、方国联盟向天下共主演进。

说明:

商朝有臣服于商的方国首领被封为候或伯,到周朝时实行严格的分封制。

(6)贵族政治特征十分明显。

说明:

官僚都是贵族,有封地而无俸禄;下级向上级纳贡,不属于国家税收性质。

(7)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等级森严。

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法

(一)政治特点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的瓦解时期,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财产、人口不断发生争霸、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

(二)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开始)

1、背景:

(1)经济背景: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确立。

(2)政治背景:

①社会阶级发生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阶级,他们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②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管仲在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是承认土地私有。

B.C.594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变法:

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

吴起在楚国变法:

限制贵族权利,奖励军功,整顿吏治。

(3)思想方面:

春秋战国私学兴盛,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法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为变法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4)秦国状况:

秦国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2、内容:

(1)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废分封,行县制;制定秦律;

(3)军事: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4)文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

(4)改革旧俗:

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

3、特点:

(1)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法律推动、巩固改革;

(2)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措施全面。

核心是“农战”“法治”

4、实质:

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5、影响:

(1)积极作用:

①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由此开始;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③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历史局限:

①轻罪重罚,轻视教化;

②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④文化高压政策带来消极影响

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春秋战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合乎秦国国情;

(2)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3)改革态度坚决,切取信于民。

商鞅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

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

(一)“百家争鸣”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经济上:

井田制瓦解。

政治上,分封制崩溃。

阶级上,社会下层的“士”受到各国统治阶级的重视。

思想上,私学兴起。

2、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A.儒家思想: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

思想核心:

“仁”

政治主张:

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教育思想:

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文化典籍:

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2)孟子:

政治上:

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伦理上:

主张“性本善”,通过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

政治主张:

主张统治者施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伦理观:

“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唯物主义思想: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哲学思想:

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

政治思想:

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哲学观:

朴素的辨证法,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在不停地运动,矛盾的双方是互相依存,不断转化的。

(2)庄子:

哲学思想:

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就能获得思想上的自由。

C.法家: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政治主张:

法治思想,君主要以法治国,以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历史观: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影响:

将君主权威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D.墨家:

墨子

政治主张: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代表了平民百姓的愿望。

3、影响

(1)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基础。

(2)各学派之间相互批驳,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许多杰出人物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总结升华,为此后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孔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化的化身和象征。

(二)科技文化成就:

(1)科技:

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天文历法:

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战国时期的石申用赤道造表记录了八百多个恒星的位置,后人辑成《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夏朝时《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采用天干地支纪日法是世界上沿用至今、历史最长的纪日方法;春秋时开始采用19年7润的方法;战国是历法有了“月令”。

(3)数学:

商代十进位计数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数法。

(4)文学:

先秦民歌,《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战国时期,屈原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5)文字:

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春秋战国出现大篆。

(6)绘画:

远古时代的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7)乐舞:

春秋战国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易错易混点

1、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本质不同

孟子的“民本”本质上是为是为维护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统治秩序服务的,是一种统治策略。

今天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人权、民主制度前提下,从人们的社会实际需求出发,维护所有人民的利益。

2、韩非子的“法治”与今天的法治的本质区别: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君主不受法律约束,君权大于法权;今天的法治建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维护社会稳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