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7504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docx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可编辑

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规划

 

遂宁牟家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

整体规划(草案)

7>2013年4月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遂宁牟家现代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项目

2、项目性质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综合示范项目,从事农业产业链架构、生态蔬果产业开发、地区特色文化体验观光等产业链。

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家庭农场”的模式,将该片区打造成川东地区独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基地。

3、项目建设单位企业名称:

企业类型:

注册资金:

万元

法人代表:

电话号码:

电子邮箱:

4、项目建设地点遂宁市船山区西宁乡福光庙村

5、项目规划建设内容及规模家庭农场总体规划占地450亩,其中冬草莓产业规划示范区150亩,辐射产业面积1500亩;特色水果产业规划示范面积150亩,辐射面积1000亩;特色养殖产业规划示范面积130亩。

农场总体分为文化景观区和生产区两大空间,在文化景观区建设生态园林、农业观光、民俗展演、生态餐饮四大功能区。

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万元。

其中:

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万元用于公共设施投入,产业化发展万元,其他相关建设费用万元,万元用于流动资金。

其中:

企业自筹资金万元,占总投资%,融资万元,占总投资%,项目政策性支持万元,占总投资%。

7、项目建设期限家庭农场项目共需4年建设周期,分三期完成:

第一期:

2013~2014年,完成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智能温室、智能育苗温室及冬草莓生产大棚建设和生产;第二期:

2014~2015年,完成主体建筑、河道整治和特色蔬果生产基地建设;第三期:

2015~2016年,完善附属配套建设。

二、项目业主简介

公司介绍

三、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

2、国家标准、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10001.2-2002)

《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1997)

《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5)

《旅游厕所质量登记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1999)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0)

《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2000)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全国乡村旅游倍增计划》(2009)

3、地方法规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3)

《遂宁市城市整体规划》(1996)

《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8)

《四川省遂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

《四川新时期农业发展若干战略规划》(2010)

《四川省人民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于四川省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

《遂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指标单位内容

1生产规模亩450

2建筑面积平方米

3项目建设期月48

4项目总投资万元

5项目本金(自有资金)万元

6银行融资万元

7其他资金万元

8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万元

9项目投资回收期年

10带动农户户150

11人均增收元/年1500元

五、简要结论

本项目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明显优势:

1、地理优势与旅游资源优势

本项目选址遂宁市船山区西宁乡福光庙村范围,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降雨量丰富,土壤肥沃,土质营养丰富,更主要的是这里丘陵环抱、小溪潺潺,俨然繁华闹市区的世外桃源,极具独一无二的差异性和观赏性。

2、科技优势本项目投入了较大规模的现代农业设施,高、中、低档钢架大棚设施和滴灌喷灌等农业设施配备齐全。

为保证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项目区将大量应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技术,使园区具备了很强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功能。

结合项目建设的科研培训管理中心,本项目可以开展“循环农业技术”、“绿色、有机、生态蔬菜生产技术”、“现代设施农业技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特色养殖技术”等典型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和培训;结合企业带动农户的共羸模式,农场还将开展农户生产技术培训、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等多种针对生产者的科技培训,扩大农场的科技带动能力;通过农场整体环境的打造,项目还将实现都市农业体验、农耕文化展示、青少年科普教育等社会教育功能,将有效拓展了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带动面。

3、生态循环农业优势

园区的生产功能方面,全面采用生态和循环农业技术,种植业板块以绿色标准为基础,不产生环境污染;养殖板块内容,立足于充分利用项目区土地资源,使用林下放养、生物发酵床技术、健康水产养殖技术,产生的养殖废污在园区内直接进行生物转化,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还能够为园区种植业生产提供优质生物肥料;园区建设的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使用生物技术(蚯蚓)对废弃物进行转化,转化过程中无污染产生,转化副产物为生物肥料,实现了农场农业生产的完整循环链。

通过对农场内溪水的综合开发、生态湿地建设、防护林地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建设,将有效提高项目区水土保持能力和抗洪涝灾害能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结合园区的生态旅游功能开发和建设,进一步提升项目区人居环境质量。

4、产品质量优势

食品的健康、安全和营养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是产品价值的体现。

目前,主要的安全农产品标准从低到高主要分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及地理标识产品四个层次,无公害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性,绿色标准则更加重视生态投入品的应用,有机则对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标识产品则强调原产地概念。

园区建设目标定位于生态、绿色、有机、地理标识产品和生态农牧产品为主体,农产品储藏、加工配送为配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项目技术支撑单位是学科配备齐全的农业科研单位;项目实施地生态质量高,具有实现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条件;通过生产流程控制、品种优选优育,产品全营养加工工艺研发,保障农产品具有安全、健康、养生特性的优质产品。

农场建成后,农产品生产以绿色标准为最低起点,开展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并逐步向有机、生态化过渡;争取在3-5年内成为遂宁最大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基地。

5、企业经营管理优势

(1)技术支撑模式

公司将采用“国内外知名专家+科学院专家+企业技术人才”的模式来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完成项目的整体过程操作。

公司将依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按照绿色环保、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规划和布局各功能区,有效实施生态系统的结构控制和环境控制,实现农场园林化、现代农业产业化,走优质高效、利国利民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2)农户利益联动模式

企业以“公司+基地(农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为基础,探索引入农户加盟、入股等利益联动机制,形成企业、农场和农户紧密相结合的利益链,大大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企业同时采取“产业工人身份转换、农民小业主、专业合作社对等合作”等形式,由公司提供种苗、肥料、技术,统一回收,依靠公司建立的销售平台,形成外延的利益联动模式,共同致富。

(3)生产管理模式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实现对育种制种、生产设备使用、种植技术培训推广、生物肥料供应、病虫害防治、品牌塑造、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科学管理。

农场内部采用三维立体信息管理,建设360度射频监控系统,配合终端服务器,可实现远程监管;同时,引入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建立企业、农户和市场共同需求的技术、产品信息资讯,为企业及产品网络推广和营销建立基础。

(4)农业品牌塑造

品牌农业是以品牌建立和综合运用为基本标志,以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全面改造为保障,以强化差异和特色竞争力为重点,以寻求产业市场优势和超额利润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形态。

品牌农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

本项目通过制定周密的宣传推广计划,积极争取“三品一标”等农产品质量认证,通过与政府、社会、新闻媒体、网络、广告或举办各种促销活动来宣传农场的生态理念,生态模式,生态产品,推销产品,扩大影响;积极通过与企事业单位洽谈,争取产品的订单销售。

重视服务质量,搞好产品质量和分级包装。

重视贮运环节,提高耐贮性,降低贮销成本。

销售的产品要做到有追溯标签、有商标和品牌标志以及产品认证标志,做强做实企业特有品牌,成为农产品知名品牌。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1、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

“要坚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建议中的第二条指出: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这一条目下的第六条款指出:

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第三条指出: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就是要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建议中的第四条指出: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这一条款下的第十四条指出,加快发展服务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

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特别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强县。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

纲要第十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这一章指出: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化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全国行业领先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

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新品种选育、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等农业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率。

加快推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加大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加强机电提灌设施改造,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完善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动植物保护、信息服务、气象服务等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检验检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积极发展农产品和农资流通服务,大力推进农超、农餐对接,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

纲要第十七章,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这一章指出,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提升旅游产业层次,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推进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加强精品旅游去建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精品旅游路线,积极发展重点旅游城镇。

强调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积极培育旅游市场,发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2、产业背景

近年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大好前景引起了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类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2010年,北京举行了首届中国现代农业产业投融资峰会,在会上,业内人士提出,现代农业将为成为继蒸汽机、电力、生物、计算机、网络之后“财富第五波”的重要动力,未来市场规模将超过一万五千亿美元。

足见其前景。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科技含量高、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国外发展速度很快,全世界设施农业面积已达60余万公顷。

荷兰、日本、以色列、美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设施农业十分发达,其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设施综合环境调控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等有较高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韩国已研制出蔬菜嫁接机器人、无人行走车、施肥机器人等。

法、意、德等国大部分设施农业均可进行无土栽培。

设施农业通常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标志,项目开发方作为企业,效益是重点,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需求决定了必须引入设施农业技术,大力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实现企业生产、销售和效益的良性循环。

因此,针对设施农业,本项目将规划2000亩,作为高效设施蔬果种植区,通过现代农业先进设施来提高蔬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以新品种引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现代农业管理技术等为依托,创建遂宁市一流的蔬果规模化种植园,打造绿色、有机蔬果品牌,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提高现代农业技术对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建成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示范区。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

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中。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

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观光农业现代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业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经营形态。

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产业,观光农业具有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和市场性等特征,对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合理开发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促进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观光农业既然属于旅游业,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

从1994年到2000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22%,年均增长14.2%;国内旅游收入增长了210%,年均增长20.8%。

国内旅游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为止,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比仅为1:

2.5,国内旅游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鉴于观光农业的特性,对其需求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证。

尤其近年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又有大幅增长,可以预测,对观光农业的需求也将保持一个旺盛的态势。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有利于推动遂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中国著名的观音文化之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涪江中游。

是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四川第二个拥有中央商务区的城市。

先后获得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RIO+20)“全球绿色城市”称号、中国城市公益慈善七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绿色经济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曲艺之乡、诗酒之乡、书法之乡。

在这样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及交通非常发达的区域,建设融生产、民俗文化和生态循环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挥环境优势,推动产业融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亟需之举;必将打造出新一张具有高含金量的“遂宁名片”。

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遂宁民俗文化发展遂宁历史悠久,自夏商时期建置以来,即为各朝代军事、经济重镇,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民俗丰富,如被誉为四川的“威风锣鼓”的川中大乐,遂宁杂技,龙灯舞、桃子龙(脱节龙),彩莲船,车车灯,狮舞,腰鼓舞,打莲箫,打围鼓,平台戏等等,均极具地方民族风情、富有浓郁的感染力。

园区将开辟“牟家大院”,汇集优秀民俗节目进行展演,并与相关研习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理论研究和节目创新,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

3、项目的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4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虽城镇化水平加速,但对农业领域的辐射力度仍然不足,目前城乡差别进一步加大,农业发展缓慢、影响农民增收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得到尽快解决。

遂宁历来以旅游兴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余,但现代化、市场化发展却相对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对农民增收支持力度有限。

“三农”问题比较突出。

本项目以一期的示范、培训为铺垫,在提高当地农民知识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以二、三期的特色种养殖产业链为带动,让当地农民全面参与到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分享项目建设成果,提高自身生活品质,增加自身或家庭的农业收入。

4、项目的建设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促进生态建设的需要本项目在充分权衡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留存比例基础上,因地制宜,做科学合理的调查和评估,全程规划,进行子项目的实施和打造,通过高科技示范园等项目的牵头作用,辐射周边。

在发展产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护环境,修复环境,优化环境,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创新农业模式,将土地集中,还原生态,通过对土地的修复,保护,让土地的再生能力增强,针对土壤质地,进行种植,改变土壤结构,尽量使用能循环的动植物有机肥料,尽量减少人为的破坏。

土地集中的生态化建设,就是还原土地的本质,与自然环境形成高度的有机统一。

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就是要修复生态,让自然回归自然,让山水回到山水,让人与自然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

第三章:

发展策略和项目定位

一、发展策略

1、科技创新策略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它包括生产品种的良种化、生产资料的机械化、电气化、生产组织的区域化、社会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生产条件的水利化、园林化、运营管理的企业化、科学化、市场化。

本规划引入科技创新理念,把园区规划建立在充分创研的基础上,用现代新型设施农业科学技术来武装园区,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构建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用一、三产业互融发展的思路来运营园区,创造出一个集高科技示范效用、特色种养殖、高产优产、低耗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集团化发展模式,是一个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高转化率的循环农业生态体系。

2、农业产业链策略

农业产业链发展,是在打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基础上,实现业务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

本项目将农业生产前、中、后期所有环节连接起来,通过高科技示范园,为当地农业生产起科技展示、人才培训、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改善农业生产物资,提升农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通过合理开发当地农业资源,将特色种养殖产业广泛覆盖项目及周边,进行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把控,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维护公众健康和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向初、深加工产业的延伸,实现特色质优农产品的高附加值,提升产业链的市场盈利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因此,天河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的建设是符合国际大趋势、大市场需要的,对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特色种养殖产业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3、产业互动策略

项目引入一、三产业互动共荣的发展模式,以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为两大主体,利用当地风水文化、“两山夹一河”的独特地势、原生态环境和民俗风情等要素进行现代农业综合性示范园区模式开发,使一、三产业良性互动双赢,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融标准农田样板、高新技术展示、设施农业示范、生态型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区。

二是建设沿河两岸的旅游观光带,面向城市居民度假养生服务,开发集旅游、养生、娱乐、休闲、互动体验于一体的观光农业。

三是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链,将园区建设为高附加值、辐射面广、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区域性的农业综合产业。

三产业互动共融发展,在保证农业产业基础功能的同时,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积极打造多功能、特色效益农业,为旅游业植入新的亮点,通过一、三产业各环节的交互式融合,实现农业集科技培训、特优品生产、旅游观光、养生休闲于一体的精品农业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实现农业由基础性产业向创收产业的转移和过渡。

通过一期工程建设将园区重点项目首先打造出来,实现园区集示范、培训、观光、度假于一体的产业功能,运用现代商业模式,带动周边居民发展区域经济,使区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二、三期工程的建设,将一期工程的效益普遍化,推动区域农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形成川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农业集团化发展的典范。

二、发展定位

1、总体定位以现代农业前沿科技为依托,现代农业家庭农场为发展主体,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休闲观光产业。

传承区域民俗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农业。

以生态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技术为特色,大力推进高质量高标准蔬果生产,完善蔬果加工产业链,实现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现代循环农业模式,成为现代农业在种养业上的先进示范。

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农业的科技、景观亮点,结合区域内水源、地貌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产业,使之成为城郊农业观光休闲的美丽胜境。

挖掘区域传统文化特色,导入生产和旅游建设中,赋予产品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产品富有多重价值,发展文化农业。

为使项目的定位更准确更全面,本规划从目标、功能、产业、产品和品牌形象等五个方面给予科学定位。

2、目标定位:

安全、生态、特色种养为主体,农产品储藏、加工物流为配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据现代农业基础理论,以“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为主线,积极创新、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