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8493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docx

英美文学选读详细笔记

1Part1:

EnglishLiteratureAnIntroductiontoOldandMedievalEnglishLiterature1、theearlyinhabitants:

Celts.2、三次外族的入侵及其影响:

①theRomans对英国没什么影响。

——远古时期②Anglo-SaxsonsbroughttheGermaniclanguage(现代英语的基础)andculture(特别的诗歌传统)。

——上古时期③TheNormansbroughtthefreshwaveofMediterraneancivilization(希腊文化、罗马法律和基督教)。

——中古时期Ⅰ.OldEnglishLiterature(AngloSaxson文明时期奴隶社会)1、英国文学史上的上古时期始于公元450年,止于1066年,即诺曼底征服英国的那一年。

2、这一时期是Anglo-Saxson文明兴盛的时期。

3、Thepoetictraditionwasbothboldandstrong(粗犷豪勇),mournfulandelegiac(悲情哀婉)inspirit.有两大类:

①Thereligiousgroup:

mainlyonbiblical(圣经的)themes.如:

a)《创世纪甲本》(GenesisA)、《创世纪乙本》、《出埃及记》(Exodus)来自theOldTestament。

b)theDreamoftheRood(十字架)来自theNewTestment。

②Thesecular(世俗的)group:

Beowulf和众多短篇抒情诗。

lyricalpoems唤起了撒克逊人对环境的严酷及人类的不幸命运的感知。

语气和基调深受北海恶劣气候的影响,生活惨淡无望,带有大量宿命论的成分,尽管同时显得勇敢而坚定。

如TheWanderer、Deor、TheSea-farer、《妻子的抱怨》。

4、ThegreatNationalepicofAngloSaxsonBeowulf:

①6世纪末开始以口述的形式传诵,10世纪时抄录下来。

②以迫在眉睫的(impending)灾难为背景,以Scandinavia半岛的英雄、人民的保护神、伟大的国王Beowulf的funeral为故事始末,讲述了Beowulf战胜巨妖Grendel、他那复仇心切的妖母和一条喷火巨龙的故事。

③主题:

展现一幅原始部族人民在智勇双全的领袖的指挥下战天斗地不向艰苦的自然环境低头的画卷。

④Theminglingofnaturemythsandheroiclegend的范例。

夏神贝奥武甫为保住大地的财富不被严寒戕害,战胜冬龙后,自己也倒下了。

Ⅱ.MedievalEnglishLiterature(封建社会)1、1066年诺曼底征服英伦三岛,开启了英国的封建主义时期,直到14世纪下半叶。

这段时期罗马天主教会加强了在英国的统治。

三种语言并存:

官方语言——法语,学校和教会的语言——拉丁语,平民语言——古英语。

2、1066到14世纪中叶可谓是文学的荒漠。

中世纪晚期(14世纪下半叶)欧洲文艺复兴之春风吹入英国,文学开始繁荣。

取材更为广泛,风格、基调、流派更为丰富多彩。

①民间通俗文学占据了重要位置,它们准确而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各种生活。

②大量反映基督教教义的文学。

③骑士文学盛行。

a)叙述性的韵文或散文。

b)歌颂骑士的冒险\浪漫的爱情和其他英雄事迹。

c)富有中世纪特点的主题——骑士寻找并遭遇巨妖魔怪,救出心爱的美人。

d)人物塑造千人一面,结构松散,情节曲折。

e)重要意义:

反映了中世纪贵族男女的生活及其理想化了世界观。

如果说epics反映了英雄时代,Romance则反映了骑士时代。

④出现了三位著名诗人Gower,LanglandandChaucer。

a)JohnGower的SirGawainandtheGreenKnight是当时最精美的骑士文学作品。

b)WilliamLangland的PiersPlowman更现实,反映了当时的宗教和社会问题。

3、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GeoffreyChaucer:

①出身农民家庭,过的是贵族生活。

一方面用贵族式的理想眼光看待生活,一方面又不失以现实的态度来思考。

一生与各种人打交道,博览群书,观察敏锐。

②他向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代表、意大利作家PetrarchandBoccaccio学习,表明文艺复兴在英国开始了萌芽。

Chaucer强调人权,尤其是追求今世幸福的权力,反对神权和禁欲主义。

盛赞人类的智慧、机敏和对生活的热爱,揭露罪恶,针砭时弊,带有人文主义的特点,预示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③其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一幅包罗万象的现实主义画卷。

发掘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主题,刻画了人物性格的冲突及其在物质利益上的矛盾。

如:

新兴的资产阶级夫人TheWifeofBath维护自己的独立地位。

简言之,Chaucer把人物形象的塑提高到一个更高的艺术水平,人物有独特的气质和个性。

④代表作TheCanterburyTales:

一群从London去Canterbury朝圣的香客在路上为解闷而轮流讲故事,共24个短篇。

塑造了一系列来自社会各阶层生动的人物形象。

⑤特点:

能根据特定情境随时由入世转为出世,或相反。

⑥从法国引进了各种各样押尾韵(therhymedstanzas)诗节,取代了上古英诗中的押头韵(alliterativeverse)。

a)TheRomauntofRose首次引入八音节对偶句(octosyllabiccouplet)。

b)ThelegendofGoodWomen首次使用了五音步(pentameter)抑扬格的(iambic)押韵对偶句(therhymedcouplet),也就是后来的英雄偶句诗体。

c)《坎特伯雷故事集》轻松自如并富有神韵(withtrueeaseandcharm)地使用了theheroiccouplet。

⑦发展并改进了文学艺术自身。

a)最早的现代小说《特洛伊勒斯与克利西达》(TroilusandCriseyde)。

b)TheCanterburyTales将诗歌艺术进上步向戏剧与小说艺术靠拢。

⑧a)乔叟影响了整个15世纪追随乔叟的英国作家作品以及英格兰乔叟派的作家作品。

流芳百世。

b)对文艺复兴而言,他是英国的荷马。

c)莎士比亚的许多戏剧都与乔叟的喜剧精神有契合之处。

d)约翰·德莱顿称他为“英诗之父”。

e)埃德蒙·斯宾塞尊之为自己的导师。

Chapter1TheRenaissancePeriod1、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过渡时期,即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

指的是从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这一时期。

①从意大利开始兴起。

伴随着绘画、雕塑、文学领域的百花齐放,而后文艺复兴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

②文艺复兴指重生、复苏。

是由一系列历史事件激发推动的:

a)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b)地理和astrology领域的新发现;c)德国新教徒马丁·路德(他认为每个基督徒都是自己的牧师,都有权利为自己诠释《圣经》)发起的宗教改革(将新教运动作为脱离中世纪的腐败和迷信,恢复早期宗教的纯洁性的手段);d)Economicexpansion。

③本质:

是欧洲人文主义者竭力祛除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2义,推行新兴城市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思想,恢复早期宗教的纯洁性,远离腐败的罗马天主教廷的一场运动。

④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精神所在。

a)人文主义源于中世纪产生的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尊崇。

b)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

c)人文主义者从古代文化中找到了具有启蒙性质的艺术,找到了人的价值。

他们强调人类的尊严,强调现世生活的重要性。

其信仰:

人类不仅有权利在今生今世美好地生活,而且还有能力完善自我,创造奇迹。

2、英国的文艺复兴:

①乔叟去世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

此前理查三世的恐怖统治结束了内战,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民族情感的产生激励了英国文化的发展。

②在人民的支持下,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通过投票宣布自己成为英国基督教的最高首领。

亨利八世以来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是为每个教堂都配备了英语《圣经》。

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及其思想体系斗争的反映。

③在亨利八世(1509-1547)的鼓励下,牛津的改革派、学者和人文主义者将古典文学引入英国。

基于古典文学作品及《圣经》的教育重获生机。

英国的文艺复兴开始了。

英国,尤其是英国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

④人文主义开始主导英国思想领域的标志:

荷兰学者伊拉斯谟(Erasmus)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讲授古典文化研究。

⑤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

托马斯·莫尔(ThomasMore),克里斯托夫·马洛,威廉·莎士比亚。

⑥威廉·卡克斯顿第一个将印刷术引进英国。

接着是翻译时代。

这为伊丽莎白时代伟大作家的出现做好了准备。

3、在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与诗剧是最杰出的艺术形式。

尤其是莎士比亚和本·琼生继承了这种形式。

4、英国文艺复兴初期只是一个学习模仿与同化的阶段。

①英国作家都尊意大利作家Petrarch为文学的源泉(thefountainhead)。

他确立了描述爱情的语言,并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诗与先前的爱情诗严格区分开来。

②托马斯·怀亚特和萨里(Surrey)伯爵将意大利诗歌中的形式与意味(graces),即彼特拉克式的爱情基调,深深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影响了当时许多诗人。

a)Wyatt将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Petrarchansonnet,分三个诗节,每行都是抑扬格五音步)引入英国。

b)Surrey伯爵则引进了无韵体诗(blankverse),也就是不押韵的五音步抑扬格诗行,同时开创了英国式的十四行诗,后来被莎士比亚广泛使用。

③马洛(Marlowe)将无韵体诗运用到他那气吞山河的雄伟诗句(“mightylines”)中,使无韵体诗成为英国的最高诗体。

④从怀亚特与萨里往后,人文主义诗歌的主要目标是对传统规则的熟练运用,语言的力度,而最重要的是发展了各种修辞模式。

a)斯宾塞的《牧人日记》,展示了如何将田园诗运用到各种主题中。

也展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诗式,如何通过措辞和格律的变化运用正规的诗法。

b)马洛的《激情的牧人致心爱的姑娘》用了一种十分天真的语气,同他创作悲剧时的语气大相径庭。

5、约翰·邓恩和乔治·赫伯特等后来被德莱顿和本·琼生称为玄学派的诗人的作品标志着他们与其前辈及同时代作家的艺术风格上的决裂。

6、伊斯莎白时期的戏剧是英国文艺复兴的文学主流。

①源于中世纪幕间短剧(interludes)和道德剧(morality),艺术形式上则受到古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泰伦斯和悲剧家塞内加的滋养。

生动活泼的英国本土故事题材与古典艺术形式的融汇结合为戏剧艺术走向精美、成熟铺垫了道路。

②最著名的戏剧家是克里斯托夫·马洛、莎士比亚和BenJonson。

a)他们效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骑士抒情诗,吸收了德国骑士传奇的神秘色彩,并且将诗歌联想中的虚构成分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结合起来,从而创作出许许多多反映过渡时期封建主义与新兴资产阶级尖锐冲突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有当时的幽默,又有高深的哲学意味,充满活力。

7、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家,他将散文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培根还是英国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为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铺平道路。

因此,他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

Ⅰ.EdmendSpenser(1552-1599)1、田园浪漫诗TheShepheardesCalender记下了他失去爱人罗萨琳的哀痛。

2、1594年,他与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结婚,写下了《新婚喜歌》(Epithalamion),这是他们婚礼中最美的一首赞美诗。

3、代表作《仙后》(TheFaerieQueene):

①以寓言(allegory)形式歌颂了伊丽莎白,将其化身为仙后Gloriana,即“光荣”;同时宣扬了资产阶级新人应具备的12种品质(神圣、自我节制、友谊、公正、贞洁、谦恭等)。

②创作意图是通过historicalpoem的形式塑造遵守12条道德规戒的完美绅士(资产阶级新人)。

计划写12卷(只完成了6卷),每卷一个主人公,以各遵守一条道德清规(美德)而著称,其中亚瑟(Arthur)同时拥有12种美德。

这些主人公是在历险途中逐渐获得这此美德的。

③富于寓意性:

仙后Gloriana——女王伊丽莎白、光荣;(第一卷中)巫娜的保护者红十字骑士象征神圣、护教圣徒圣·乔治、theAnglicanChurch;贞女巫娜(theVirginUna)象征真理和truereligion;(第二卷中)高阳爵士象征自我节制;宫殿、天体和动物也都代表着不同的抽象美德和邪恶。

④主题并非“男人与武器”,而是更富有浪漫色彩的“残酷战争与忠贞爱情”。

诗中的场景并非古典而是浪漫。

⑤第一卷在一定程度上是全诗的纲(epitome)。

红十字骑士(Redcrosse,巫娜的保护者)历险目的是从恶魔手中解救人类的始祖——Una的父母。

自负的骑士曾落入大巫师阿齐梅戈的圈套,为邪恶女人杜艾莎所迷,只有亚瑟王子的到来才使他从内心的罪恶中解脱出来;Una带他到“神圣”的宫殿。

在那里,他完成了道德上的脱胎换骨。

⑥《仙后》将人性的美德与政治的美德分开,塑造了两个集“伟大统治者”与“好人”于一身的线索人物:

a)亚瑟王子是全诗的一个整体线索,他在每种历险中都出现,他的任务是寻找仙后。

他已在梦幻中与仙后坠入情网。

b)仙后格劳丽安娜,12位英雄就是按照他的旨意,从她的宫殿出发,踏上各自的历险征程的。

3⑦采用了史诗的形式,将古希腊与基督教的优良传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思想结合起来。

这是一首伟大的浪漫主义诗歌,第一部英国资产阶级的民族史诗。

⑧浓郁的巴洛克风格:

结构复杂,意象新奇而模糊,效果奇崛。

意象和比喻与荷马史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⑨诗行极富乐感,开创了著名的斯宾塞诗体(theSpenserianstanza)——每个诗节9行,前8行为iambicpentameter,第9行用六音步(hexameter)抑扬格,韵式为ababbcbcc。

⑩斯宾塞的诗歌的五大优点:

a)aperfectmelody(韵律);b)araresenseofbeauty;c)asplendidimagination;d)alofty(崇高的)moralpurityandseriousness;e)adedicatedidealism。

4、正是斯宾塞的理想主义、对美的热爱以及精美优雅的诗文韵律使了成为“诗人中的诗人”(thepoets’poet)。

Ⅱ.ChristopherMarlowe(1564-1593文坛六春秋)1、当时“大学才子”(UniversityWits,即莎士比亚之前英国人文主义戏剧家的总称)中最有才华的人。

深受文艺复兴思潮的激荡,具有放荡不羁的热情(theunbridledpassion)和初入知识王国的青年所拥有的自负(conceit)。

2、剧本《帖木儿》(Tamburlaine)(上下卷)是他剑桥大学毕业前完成的,一经演出便大获成功。

剧作讲述了一个野心勃勃、残暴无情的(pitiless)鞑靼统治者,一个百战百胜的枭雄,从一个普通牧民登上国王的宝座的过程,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望获得无穷力量与权势的心情。

他的节节胜利是他巨大的自然力量的胜利,也是他残暴对待同样残酷但更软弱颓废的文明世界的胜利。

Infact,TamburlaineisaproductofMarlowe’scharacteristicallyRenaissanceimagination,fascinatedbytheearthlymagnificanceavailabletomenofimaginativepowerwhohavetheenergyoftheirconvictions.3、代表作——剧本DrFaustus(《浮士德博士的悲剧》)①取材于德国传奇故事。

魔法师浮士德是个伟大的学者,渴求各个领域的知识。

他对中世纪一成不变的学科深感厌烦,开始转向一种黑色魔术。

因为渴求知识而将灵魂卖给魔鬼撒旦,魔鬼则命仆从靡菲斯特(Mephistophilis)在此后的24年中帮助浮士德满足他所有求知的愿望。

剧作还通过善天使与恶天使同时出现的情节写出了浮士德内心的矛盾与斗争。

最后一幕只剩下一段恐惧的独白(terrifyingsoliloquy),生动透彻地提示了浮士德内心巨大的痛苦。

②剧中主导精神是人文的而非宗教的。

它赞扬了人们对知识、力量与欢乐的热切渴望,揭示了人们在当时严酷的道德秩序中意识到这种渴求要付出的代价,而时代的限制则是人类面临的最残酷的现实。

③浮士德博士的性格特点:

独立的精神,雄心勃勃,勇敢地面对来自上帝和人间的各种挑战,不断地渴求权力、知识与荣耀,强调个人的尊严与能力。

反对中世纪悲剧人物通过上帝的旨意和赎救寻找进入天堂的道路的这种传统道德,强调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人间天堂。

最好地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和马洛的人文主义思想。

与帖木儿相比,浮士德更善于反省,更富有哲理性。

马洛赞扬他对知识的不懈追求,但同时又通过描写浮士德对上帝失去信心而去相信魔鬼,作者警告人们远离傲慢。

4、其他剧作:

TheJewofMalta(马尔他岛),EdwardⅡ。

5、ThepassionateShepherdtohislove是英国文学中最优美的lyrics之一,Itderivesfromthepastoral(田园抒情诗)tradition,牧羊人享受着乡村生活,珍视对乡村生活和爱人的纯洁感情。

Strongemotionisconveyedthroughthebeautyofnaturewhereloversarenotdisturbedbyworldlyconcern.6、马洛被誉为英国戏剧的先驱。

其艺术成就与不足:

①完善了无韵体诗(theblankverse),使之成为英国戏剧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theprinciplemedium)。

②夸张(hyperbole,notexaggerationofthelanguage)手法传达诗歌的豪迈与力度(indicatesthepoeticenergyandintensity)。

③为英国戏剧创造了theRenaissancehero。

④善于创造艺术效果。

⑤戏剧结构松弛,远不如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十分苍白。

Ⅲ.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1、①世界上最杰出的playwrights和诗人之一,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giantposition)。

38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2首narrativepoems广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

②生于Stratford-onAvon镇的商人家庭。

年轻时就是极为出色的编剧,大学才子RobertGreen尊称之为“anupstartcrow”。

③揭露封建暴君统治、拉帮结派、明争暗斗,鞭挞统治者内战的残酷和违反人伦天性。

但莎翁丝毫不反对封建统治,他声称维护封建统治对维护社会秩序是非常必要的。

④莎翁反对宗教迫害和种族歧视,憎恨社会的不平等及金钱带来的腐化堕落。

KingLear展示了封建制度的腐败和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产生的双重恶果。

但他并没有表现出彻底的对被压迫者的同情,他惧怕无政府主义,憎恶起义暴动,反对民主。

因此他无力寻求到医治社会各种痼疾的良方。

最后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逃避现实,从梦幻中寻求安慰。

⑤莎士比亚接受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方面的许多观点。

他认为文学应是真、善、美的结合,应反映人性与现实。

他通过哈姆莱特的口说:

“戏剧创作的目的便是忠实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这样的作品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2、戏剧创作生涯的四个时段:

①第一阶段是学徒期:

a)五部历史剧:

HenryⅥ(上、中、下)、RichardⅢ,TitusAndronicus;b)四部喜剧:

TheComedyofErrors、TheTwoGentlemenofVerona、TheTamingofShrew、Love’sLabor’sLost。

②第二阶段已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个性化风格与手法,通过搭构不同角色之间及表象与真实之间复杂的模式,作品微妙地触及了各种各样人性的弱点。

a)五部历史剧:

HenryⅣ(上、下)、HenryV,RichardⅡ,KingJohn。

b)六部喜剧:

ASummerNight’sDream,TheMerchantofVenice,MuchAdoAboutNothing,AsYouLikeIt,TwelfthNight,TheMerryWivesofWindsor。

c)两部悲剧:

RomeoandJuliet,JuliusCaesar。

③第三阶段:

a)最伟大的悲剧:

Hamlet、Othello、KingLear、Macbeth、AtonyandCleopatra、TroilusandCressida、Coriolanus。

b)作者自称的黑色喜剧(悲喜剧):

All’sWellThatEndsWell(《终成眷属》)、MeasureforMeasure(《一报还一报》)。

④第四阶段:

a)浪漫悲喜剧(tragicomedies):

Pericles、Cymbeline,TheTempest,TheWinter’sTal。

b)最后的两部剧:

4HenryⅧ、《两位贵族亲戚》(TheTwoNobleKinsmen)。

3、历史剧:

①共同的主题:

在一个英明强大的君主领导下的国家,统一是非常必要的。

②HenryⅥ是莎士比亚epictreatmentofEnglishstory的开端。

③HenryⅣ(上、下)拥有最广大的读者。

a)以哀悼的笔触描述了15世纪动荡不安的英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b)描述了1450年JackCade’srising时剥削与被剥削阶级斗争的情况。

c)谴责给无辜平民带来灾难的封建贵族之间的“玫瑰战争”。

至此,莎士比亚已不再局限于对同时代戏剧家的模仿。

d)剧中人物关系处理得十分高妙。

4、①浪漫喜剧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爱情与青春,并将浪漫主义色彩发挥到极致。

②最重要的喜剧《威尼斯商人》:

a)各种紧张悬念、语义双关(pun)以及聪明绝顶的计谋,使剧情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b)传统主题是褒扬Antonio、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