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918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docx

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2

2019-2020年高二语文选修2练习题:

单元质量检测卷

(2)

一、文言文阅读(共22分)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曰:

“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

“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

“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

”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让汉曰:

“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

“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

“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

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

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壁:

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

考虑

解析:

D项,度:

风度。

答案:

D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3分)(  )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B.①②⑥

C.③④⑤D.②④⑤

解析:

③句是从侧面表现,④句是吴汉不允许士兵贸然出兵,不是激励士气,⑤句是吴汉利用时机进逼成都。

答案:

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

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

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

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

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解析:

C项,树旗帜、不息烟火是在与刘尚军队会合之前,而不是之后。

答案:

C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分)

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答案:

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等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2)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3)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长江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参考译文:

吴汉,字子颜,是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建武二年,光武帝封他为广平侯。

第二年春天,在广乐(今河南虞城县西)包围了苏茂,周建招聚十万人马,赶去增援广乐。

吴汉率领轻骑兵迎战,失利,不慎坠马,摔伤膝盖,收兵回营。

诸将对吴汉说:

“大敌当前而你受伤卧床,众人内心恐惧。

”吴汉闻此言,盛怒之下裹伤而起,杀牛犒劳士兵,对军中将士说:

“现在正是立功封侯的时候,各位一定要更加努力!

”于是将士们奋发向上,气势旺盛,士气倍增。

第二天,全军同时击鼓进击,周建的军队大败。

当时鬲县五姓一起驱逐地方官吏,占据了城池造反。

诸将都争着想去攻打它,吴汉不同意,说:

“使鬲县百姓造反,是地方长官的罪过。

敢轻言进兵的人斩首!

”然后下达公文给郡府,命令他们收捕肇事官吏,又派人入城谢罪。

五姓人大喜,相继率众归降。

第二年,贼军率五万余人夜攻吴汉军营,军中一片惊慌混乱,吴汉坚持躺着不动,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

吴汉立即连夜派精兵出营突然攻敌,大败敌军。

建武十二年春,吴汉挥师进攻广都(今成都市南),迅速攻克,并派轻骑兵烧毁成都市桥。

光武帝下诏告诫吴汉说:

“只坚守广都,等待敌人前来进攻,不要与之争锋。

如果敌人不敢来攻,你转移营盘逼近敌人,一定要等到敌人精疲力竭,才可出兵进攻。

”吴汉乘胜进逼成都,在长江北岸安营扎寨,派刘尚率兵万余人屯驻于长江南岸。

光武帝得知吴汉如此部署兵力,非常吃惊,下诏书责备吴汉:

“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你与刘尚分别安营,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难以互相救援。

”可是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人进攻吴汉,又派将领率兵万余人袭劫刘尚营寨,企图使吴汉军队不能互相救援。

吴汉率军与敌大战一天,兵败而退回营垒。

吴汉召集众将激励他们说:

“我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长江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成功还是失败,就看这一次行动了。

”于是在营内遍插旌旗,使烟火不绝(以迷惑蜀军),夜里命令将士横衔枚子行进,率军过江与刘尚部会合,谢丰等人竟然没有发觉。

第二天,吴汉亲自指挥全军力战,终于大败敌军。

吴汉随光武帝征战,有的将领一见战阵失利就惊慌恐惧,失去平日的风度威严;而吴汉却意气风发,镇定自若,每到这时,他整厉战械,激扬将士。

吴汉出征在外,他的妻子儿女在后方购置田地产业。

吴汉回来,责备她们说:

“军队在外征战,将士们物资都不丰足,为什么买这么多田地住宅呢?

”吴汉死后,皇帝赐谥号忠侯。

二、诗歌鉴赏(共4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6分)

东栏梨花

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6.“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颜色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4分)第二句是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

(4分)

7.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4分)同时,也以梨花自咏,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4分)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32分,每小题8分)

8.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潜《归园田居》)

答案: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9.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答案: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答案: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11.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答案:

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三、语言运用(共20分)

1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蒲松龄博闻强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参加县府道的科举考试,连夺三个第一,考中秀才,踌躇满志;此后却屡考屡败,就是考不中举人,科场失意,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固然是不幸的;但也使他与下层百姓有更多更深的联系,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的《聊斋志异》,用洋洋洒洒的想象力,为我们在人世之外描绘了一个奇情幻彩的世界。

A.博闻强识      B.踌躇满志

C.怀才不遇D.洋洋洒洒

解析:

D项,“洋洋洒洒”用于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A项,“博闻强识”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B项,“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C项,“怀才不遇”多指屈屈微贱而不得志。

答案:

D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拉动内需,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逐步复苏;而美国也应当承担其应尽的责任,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B.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是要走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特色,决不屈服外来压力。

C.传承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中国馆是低碳建筑的成功实践——斗拱层叠架空,充分利用地形、采光、通风、朝向等自然条件,减少空调等电器的能耗:

大屋顶与外墙上的太阳能光伏板,让整个建筑照明自给自足;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循环利用,能够浇灌绿化、冲洗道路。

D.公安民警决不会具体指导市民如何进行银行转账,也从未提供过所谓的“安全账户服务”,不要上当受骗。

至于正常的电话欠费,电信公司会先发送欠费催款单,不会直接打电话。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围绕”与“以……为中心”杂糅。

B项,搭配不当,“走……特色”应改为“走……道路”。

D项,主语残缺,“不要上当受骗”的主语应是“广大市民”。

答案:

C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

人类的生态过程不同于生物的生态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种群构成了社会关系,它以一定的文化形态存在着,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除了自然生态,还涉及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甚至精神生态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以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为中介的,这说明人类生态过程的特殊复杂性。

①但是,在这里自然生态具有生命存在的基础性质

②因此,人的生存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而且还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③这就使人的生态结构具有了多层次性的特点

④而各个生态层次之间则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反作用

⑤因为人的生态系统涉及人的种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A.③①④②⑤B.⑤②③①④

C.①⑤③④②D.②④①⑤③

解析:

注意各句中的关联词“因为”“因此”“不仅……而且……”;②句是总结句。

答案:

B

15.2012年10月11日,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12日《大河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

”为标题进行了报道,盛赞莫言的成就。

此标题一出,立刻在众报道中脱颖而出。

请赏析此标题的妙处。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此标题采用双关手法,(1分)“莫言”既指作家,“莫言”又有“不要说”的意思。

(1分)标题既盛赞莫言巨大的文学成就,又表明在莫言之前中国也曾有大批的优秀作家,之后也将涌现更多的优秀作家。

(4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调查数据,拟写两条建议。

要求:

语言简明、准确,每一条在20字内。

(4分)

近年来,“幸福”成为大众舆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日前发布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011-2012)》结果显示,全国有44.6%的人感觉“幸福”,42.85%的人感觉“一般”,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原因主要有财富(55.53%)、健康状况(48.91%)、婚姻或感情生活状况(32.09%)等。

2012年中国百姓最期待改善的事情,依次是收入状况(65.25%),缩小贫富差距(39.1%),社会保障(36.14%)。

而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7.2万亿,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政收入已达10.37万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财富已经增长较快、积累较多。

建议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提升人们幸福感应从改善国民收入着手;改革分配制度,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每条2分)

四、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与其埋怨天黑,不如点起一支蜡烛。

”这是一句富有深意的话,它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