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0022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86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docx

煤矿巷道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南二07#工作面运顺。

二、巷道用途

用于南二07#工作面通风、原煤运输及杂物运出。

三、设计长度及坡度

设计总长度为800.4m。

其中2点到4点290m,坡度为-13°49′32″,4点到6点121.4m,坡度为0°,6点到8点339m,坡度为7°38′23″,8点到10点50m,坡度为0°。

五、巷道施工顺序

南二07#工作面运顺由2点拉门至10点施工。

六、本工作面2012年03月01日开工,预计2012年06月20日竣工。

第二节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南二采区07#工作面设计及地质说明书编制。

一、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地质说明书名称为《南二07#工作面运顺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2年01月08日。

二、工作面设计及批准时间

设计说明书名称为《清水二井煤矿南二采区07#工作面设计图》,批准时间为2012年01月18日。

三、矿压观测资料

地质构造段应力集中,应加强现场帮、顶的管理。

第三节工作面地质说明及附图

一、位置

南二07工作面运顺北以预掘的南二07工作面回顺为界,东以南二采区皮带道为界,西以北四环保护煤柱为界,南以QF49断层为界,地表为农田。

在开切眼下零米处的西南部距大龙河10m左右。

该河属于季节性河流。

枯水季节河流干涸。

在回顺从联络巷西有371米,运顺从中间向西430m的范围内为大蔡村保护煤柱。

地表标高+60.3m~+62.6m。

二、构造情况

在运顺中有3条影响煤层赋存且落差较大的断层,编号及产状为:

表1断层情况表

构造名称

倾向

倾角

落差/m

对回采影响的程度

性质

QF45

260°~130°

52°~64°

H=7.5~8

影响较大

QF101

216°~130°

70°~45°

H=7~9

影响较大

QF101-1

145°

47°

H=10

影响较大

QF45-1

310°

65°

H=6.5

影响较大

三、煤层情况

该运顺煤层赋存于-510m~-580m之间,煤层倾向220~110°,倾角在10~20°左右,局部煤层在接近断层附近时倾角会较大。

工作面煤种为褐煤,黑色及黑褐色、贝壳状断口,节理发育,遇水易风化。

煤层分甲1与甲2煤层,古113、古63、古27及古52钻孔提供的资料看,甲2煤层沉积厚度在13.5~22.19m,化石层厚度一般0.1~6.0m,运顺在QF45及QF101断层附近根据物探资料判断,化石层厚度局部在6.0m左右,岩性主要为灰色泥岩,局部为粗砂岩。

甲1沉积厚度7.86~11.15m左右。

四、煤层顶底板情况

顶板:

无伪顶,直接顶为油页岩,沉积稳定,厚度为20~30m,灰色,以泥质成分为主,层状结构、易风化,风化后呈片状、干后粉碎崩裂,不易维护。

底板:

直接底为灰、深灰色泥岩,厚度8.6m,胶结程度差。

其物理性质为:

密度2.7g/cm³,含水率为4.26%,抗压强度13.15Mpa,抗拉强度1.13Mpa,弹性模量8183Mpa,内凝聚力1.56Mpa,内摩擦角48°,膨胀应力0.085Mpa,松泊比0.21。

坚固性系数2.0,再向下为凝灰岩致密坚硬,厚度20~40米,贝壳状断口,灰色、灰白色,含水较大时硬度较低。

五、水文及瓦斯情况

根据南二05实际揭露的情况看,预计南二07运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虽然地表有季节性河流,但是煤层顶板为细质泥岩,是良好的隔水层,距地表距离550m~620m左右,对井下没影响。

瓦斯方面:

根据瓦斯地质图提供的瓦斯含量2.05~5.05m3/t,该区相对瓦斯量要大于南二05#瓦斯量,所以通风部门要加强瓦斯监测工作。

六、建议

由于该掘进巷道断层较多,在断层附近要加强帮顶管理,防止片帮漏顶事故的发生,同时运顺施工在接近古27、古63、古52钻孔时,因钻孔无封孔资料,所以要制定措施,进行探水。

同时在接近断层时地侧部门及时做好断层的预报工作。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第二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预掘巷道位于南二采区07#工作面,巷道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设计巷道净宽为5.4m,净高3.7m。

二、巷道平面图(见附图4)

三、巷道剖面图(见附图5)

四、巷道断面图(见附图6)。

第二节矿压观测

一、观测对象:

南二07#工作面运顺。

二、观测内容:

巷道顶板离层量,锚杆的锚固力。

三、观测方法:

每掘进50m设一组顶板离层观测点,每掘进30m对锚杆锚固力进行1组测试,每组3根,两帮及顶板各一根。

四、数据处理:

锚杆锚固力不小于80KN。

第三节支护设计

一、确定巷道支护形式

根据《南二07#工作面运顺地质说明书》提供的资料,该采区地质条件复杂。

根据矿压观测及支护经验,确定本预掘巷道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巷道采用:

锚网、钢带、锚索吊梁、喷砼支护。

(巷道支护断面图见附图6)

 

附图4

附图5

附图6

巷道断面图

附图5说明:

1、巷道宽(毛)5.5m净5.4m,腰线上高(毛)2.75m净2.7m,腰线至底板1.0m。

拱基线与腰线重合

2、循环进度1m,临时控顶距1m。

喷砼厚50mm,滞后工作面不超过50m。

二、支护参数规定

(一)锚杆参数计算

1、锚杆长度(L)

根据经验公式L=N(1.3+W/10)

式中:

W——巷道跨度,m;

L——锚杆长度,m;

N——围岩影响系数,清水二井煤矿为复合煤层,设为Ⅳ类岩石,取1.1。

可得出5.46m跨度的巷道锚杆长度为

L=N(1.3+W/10)=1.1×(1.3+5.5/10)=2.03m

锚杆螺母与铁托盘厚度60mm,木托盘厚度50mm,现用的锚杆长度为2.2m,符合公式要求。

2、锚杆间距(M)

根据经验公式:

M≤0.4L式中:

M——锚杆间距,m;

可得出M≤0.4×2.2=0.88m

取0.8m。

(二)支护材料规格

1、锚杆选用ø20mm×2200mm的等强螺纹钢锚杆,间距800mm,排距1000mm;

2、锚索选用ø15.24mm×7000mm的钢绞线,为7股钢丝扭制成,配用“36U”型钢加工的吊梁和托盘,吊梁长度为1600mm,宽度为130mm,孔距1200mm,托盘规格250~300mm。

3、锚杆铁托盘选用7mm厚钢板制成,规格120×120mm,中孔ø22mm。

木托盘规格200×270mm,中孔ø22mm,厚度50mm。

4、锚固剂型号:

MSCK,规格ø23mm×500mm。

5、金属网采用沈煤多种经营红阳分公司生产的勾花网,标准GB/T133078-1991,规格为宽1.2m,长10m。

6、钢带选用直径10mm钢丝绳加工成,长10m,钢带排距1000mm。

第四节支护工艺

一、支护形式及材料规格

(一)支护形式

巷道采用:

锚网、钢带、锚索吊梁、喷砼支护。

(二)安装锚杆要求

1、锚杆外露长度不大于50mm。

2、帮锚杆按设计要求布置,锚杆与巷壁的夹角不小于75°。

3、锚杆锚固剂均使用树脂锚固剂,每孔使用2根锚固剂。

安装锚杆时将锚固剂用锚杆送至孔底,搅拌时间25~30秒。

搅拌停止后,等待2~3分钟,拧紧螺母。

4、锚杆的锚固力不小于80KN。

(三)铺网要求

铺网时,必须将金属网拉紧,同时保证相邻网搭接100~200mm,搭接处用ø2.2mm铁线绑扎一道(允许偏差±50mm),且必须拧紧。

(四)铺设钢带要求

钢带采用直径为10mm钢丝绳制作,长10m,紧贴金属网搭接处按巷道轮廓安设好钢带,钢带必须铺平、铺直,排距不准超规定。

(五)锚索吊梁支护要求

1、锚索间距1200mm,排距1200mm和800mm,呈“三三四四”布置,锚索在锁具外露长度200mm~300mm,

2、打锚眼:

采用MQT-130/3.2型锚杆钻机及配套六方中空钎杆、∮28mm钎头,湿式凿眼。

3、锚固方式:

采用树脂药卷锚固,锚索采用端头锚固,即放入3个锚固剂,锚索搅动药卷的时间为25~30秒,药卷固定后上好托盘、压帽。

4、锚索吊梁滞后工作面不大于20m。

(六)喷浆要求

1、水:

水质洁净,不含有杂物。

2、骨料:

采用纯净河砂,含水率为4~6%。

碎石粒径≤15mm。

3、水泥:

用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过期、变质的严禁使用。

4、速凝剂:

速凝剂规格型号为25Kg/袋,执行标准JC477-2005,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3﹪,变质的严禁使用。

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5、水泥、河砂、碎石的比例为1:

2:

2(按体积),1m3混凝土须用水泥467kg,碎石0.77m3,河沙0.75m3,速凝剂14kg。

6、拌制干混合料的偏差为:

水泥2%、骨料5%、速凝剂2%。

7、干料必须搅拌均匀,人工搅拌时,至少搅拌三遍。

8、喷厚为50mm,喷砼滞后工作面不超过50m。

9、喷射作业时,其回弹率墙不超过10%、拱不超过15%。

10、喷浆机的供风压力为0.3MPa,水压为0.4MPa。

二、支护工艺要求

(一)临时支护

1、临时支护形式

采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

2、临时支护工艺及要求

(1)前探梁采用∮60mm,长3.0m的铁管,吊环采用钢筋围成∮70mm的圆环。

其方法为:

作业人员用长柄工具进行敲帮问顶工作,确保无问题后,人员站在永久支护下,在巷道中心两侧各0.6m位置,距工作面0.4m位置及1.6m位置分别打两根锚杆,将吊环与锚杆连接并拧紧螺母,将两根铁管分别插入吊环内,两根铁管上用2.0m的开柈排严。

(2)临时支护时,班组长亲自指挥,并指派专人监护帮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锚网支护工艺及要求

1、作业人员进行敲帮问顶→临时支护→打锚杆→铺网→紧固螺母→用扭矩扳手检查螺母紧固是否合格

2、更换钎杆必须在锚杆机停止运转的情况下运行。

三、工程质量标准

(一)巷道净宽:

5400mm,允许偏差-30~+150mm。

(二)巷道净高:

3700mm,允许偏差-10~+100mm。

(三)锚杆间距:

800mm,锚杆排距:

1000mm,允许偏差±100mm。

(四)锚索间距:

1200mm,锚索排距:

1200mm和800mm,允许偏差±100mm。

第三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巷道施工方式

一、巷道施工方式:

(一)该巷道掘进采用G10型风镐掘进。

(二)生产工艺流程:

准备工具及作业用材料——敲帮问顶——搭设作业平台——临时支护——风镐掘进——出渣——打锚杆——挂网——钢带——锚索吊梁——拆除作业平台——喷浆——文明生产。

(三)临时控顶距为1m。

二、施工设备与供电情况(见表2)

表2配套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动力

配套方式

1

风镐

G10

4

风动

独立

2

刮板运输机

SGB620/40T

1

电动

独立

3

锚杆钻机

MQT—130/3.2

2

风动

独立

4

气动手持式钻机

ZQS-25/2-A型

3

风动

独立

三、设备布置(见附图8)

 

附图8

第二节装载与运输

一、装载与运输方式

采用人工装载,工作面产出的煤、矸采用SGB620/40T刮板运输机与SDJ-150皮带运输机联合运输。

二、轨道的铺设

(一)本工作面采用24㎏∕m轨道铺设,要求铺设平直、扣件齐全、紧固有效,接头间隙不超过5mm,水平偏差不超过5mm,木枕间距800mm;轨枕必须垫实,轨道距工作面30m~50m。

(二)运输沿线保持清洁无杂物,每周对铺设的轨道至少检查一次。

第三节管线铺设

一、各类管线、运输设施的布置及要求

(一)风筒、电缆、风水管路按巷道断面图布置。

(见附图6)

(二)风管、水管用专用钩绑在帮锚杆上,每隔5m一个吊钩,水管高度不低于0.7m,风管高度不低于1.0m,距工作面不超过20m。

 

第四节设备的配备

表3南二07#工作面运顺设备明细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馈电开关

KBZ-630

1

2

馈电开关

KBZ-200

2

3

皮带运输机

SDJ-150

1

4

局部通风机

DJF-2×30

3

5

局部通风机

DJF-2×15

1

6

刮板运输机

SGB620/40T

2

7

磁力开关

QJZ-400

1

5

磁力开关

QBZ-4×80

2

9

磁力开关

QBZ-80

1

10

磁力开关

QBZ-200

3

11

磁力开关

QJR10-400

1

12

信号综保

ZBZ-4.0M

1

13

喷浆机

PC5I(B)

1

 

第四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通风

一、通风方式及设施

(一)通风方式及供风距离

采用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在南二07固定道,距南二07联络巷岔口>10m处,最长供风距离为800m。

掘进巷道配FBD№.6.3/2×30型对旋式风机,一台使用,一台备用,采用“双风机、双专电源”。

通风机必须吊挂或垫高,离地面高度大于0.3m。

局部通风机出现故障时,备用风机自动投入运行。

采用Φ800mm胶质阻燃抗静电风筒,通过特制三通为双风机两套系统使用。

为保证南二07运顺掘进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风速合理,解决掘进工作面风量问题,经研究决定,现采用局部通风机并联通风方法。

第二套风机型号为FBD№.6.0/2×15型对旋式双风机,一台使用,一台备用,安装要求与第一套FBD№.6.3/2×30型局部通风机一致。

(另编制《南二07运顺局部通风机并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二)风筒必须编号、接头严密、无破口、无反接头、风筒接口要反压边,吊挂要平直整齐,不影响运输和行人,风筒出风口到工作面距离:

小于5m,

(三)掘进工作面的风速要控制在0.25~4m/s之间,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和出风口的风量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并保证工作面和回风流瓦斯不超限。

风机安装地点风量要符合规定,杜绝发生循环通风。

二、通风系统及风量计算

(一)通风系统

新风:

地面→主运皮带井→-310集中石门→-450皮带上山→-450运输大巷→南二采区皮带上山→-520皮带道→南二05固定道→南二06皮带道→南二07固定道→局部通风机→风筒→工作面。

乏风:

工作面→南二07运顺→南二07联络巷→南二07材料道→南二采区回风道→-510回风道→南二采区回风上山→南二采区专用回风斜巷→-450回风上山→-220回风总排→地面。

(见附图11)

(二)风量计算

1、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风量:

瓦斯涌出量参照南二06运顺掘进时最大瓦斯涌出量计算,q取1.2m3/min,k为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5,则Q=100×q×k=100×0.9×1.5=180m3/min。

2、按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其中n取9人。

Q=4×n=4×9=36m3/min

3、风速校核:

巷道最大掘进断面积17.3m2,最小断面积为16.8m2,煤巷掘进工作面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最小风速为0.25m/s,按最低风速所计算的最小风量为:

Q=0.25×60×17.3=260m3/min,取300m3/min。

(初期供风根据工作围岩、瓦斯涌出量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风速验算:

V实小=Q/S=300/17.3×60=0.29m/s

V实大=Q/S=300/16.8×60=0.3m/s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第一百零一条规定:

掘进中的煤巷、半煤岩巷最低允许风速为0.25m/s,最高允许风速为4m/s,以上计算出的掘进巷道风速0.25m/s

确定南二07运顺掘进面风量为300m3/min。

4、分流风量计算:

(1)FBD№.6.3/2×30型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依据实际情况取570m3/min。

(2)FBD№.6.0/2×15型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依据实际情况取415m3/min。

(3)局部通风机所在巷道为锚喷巷道,无瓦斯涌出,最小风速大于0.15m/s,巷道断面为8m2,则Q余=0.15×60×8=72m3/min,取80m3/min。

Q分=Q吸1+Q吸2+Q余=570+415+80=1065m3/min

分流风量为:

1065m3/min。

通过以上风速计算及校核,实际风速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第二节压风

掘进工作面的压风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房,该机房压风机4台,承担井下掘进工作面用风。

(附图9)

附图9

压风设备技术参数(见表4)

表4压风设备技术参数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台

管径/mm

风压/MPa

安装位置

敷设方式

1

压风机

MM250

1

108

0.8-0.85

南门道南

固定

2

压风机

MLGF20/7.5-110G

1

108

0.75

南门道南

固定

3

压风机

MOGF-20/7G

1

108

0.7

南门道南

固定

4

压风机

OGD-42.8/8B

1

108

0.8

南门道南

固定

第三节瓦斯防治

本矿为低瓦斯矿井,按高瓦斯矿井管理。

矿现有SK-120抽放泵3台,一台使用,两台备用。

满足矿井瓦斯治理的抽放能力,泵站安装了三防装置,系统合理、安全稳定。

采用Φ159mm瓦斯抽放管路敷设至掘进面,与南二07联络巷岔口Φ159mm抽放管路对接。

抽放管末端距离掘进面小于20m,将抽放管路末端胶管插入工作面上方,并在掘进面准备20m软连接胶管,以备急用。

工作面一旦停风,立即启动抽放系统,进行瓦斯抽放。

工作面每推进50m,打钻孔测定瓦斯压力。

如工作面遇断层,瓦斯浓度增大时,通过打钻孔接抽放管进行瓦斯抽放。

通风队干、瓦检员及掘进队干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所有入井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并能正确使用。

(附图11)

第四节综合防尘

地面建两个永久性的净水池200m3,其备用水量200m3。

沿皮带井铺设Φ108mm净水管路,采区洒水管路Φ50mm,矿井防尘管路总长16600m,管路已铺设到采掘工作面。

南二07运顺的水源由南二07固定道Φ50mm供水管供给,并用Φ50mm水管向工作面延伸。

供水水管距工作面不超过30m设三通,胶管紧跟工作面,以满足洒水需要。

巷道中每隔50m设一个三通供喷雾消尘。

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超50m设净化水幕,掘进巷道每隔100m设净化水幕,要求水幕封闭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

各运输转载点设三通供喷雾消尘。

(附图12)

第五节防灭火

一、掘进巷道的电器设备杜绝“失爆”。

二、南二07运顺掘进期间采用锚网、锚索吊梁、喷浆支护方式,喷浆的目的主要是隔绝空气与煤体的接触,降低煤炭氧化速度。

对巷道掘进过程中出现的高顶,进行预埋铁管注白泥充填料等。

三、巷道施工时,防火灌浆管路接至拉门点往里30m处,消防供水管路系统采用Φ50mm水管接至工作面小于5m。

四、掘进期间,防灭火器材存放于南二07运顺与联络巷岔口处。

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知掘进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附图10

附图11

附图12

第六节安全监控

一、系统安设

(一)掘进巷道内设置工作面和回风两台传感器。

1、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在距工作面不超过5米的风筒另一侧,其报警值≥0.8%CH4、断电值≥0.8%CH4、复电值<0.8%CH4。

2、回风甲烷传感器设置在本掘进巷道内距回风口10~15米处,报警值≥0.8%CH4、断电值≥0.8%CH4、复电值<0.8%CH4。

3、南二07回顺及运顺联络巷上口下风侧10~15米处安设1台混合风流甲烷传感器,报警值≥0.8%CH4、断电值≥0.8%CH4、复电值<0.8%CH4。

4、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二)断电范围:

1、工作面及回风甲烷传感断电范围:

南二07运、回顺及联络巷内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2、混合风流甲烷传感器断电范围:

南二07运回顺、联络巷及其回风巷道内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二、系统维护和管理

(一)监测工必须每天对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还要用经过校正的便携或理研与瓦斯传感器进行校对,记录好误差值,超过允许误差时要及时用标准气样进行校正。

(二)甲烷传感器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一次。

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三)监测系统电缆使用专用阻燃电缆。

监测分站和瓦斯闭锁开关安设在新风巷道或硐室中,闭锁开关的负荷侧安设馈电状态传感器。

(四)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五)任何人不得损坏监测设备和信号线,监测系统出现故障必须尽快处理好。

(六)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电源线和控制线在改线或拆除时,必须先通知监控管理部门,与安全监控部门共同处理。

(七)检修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需要监控设备停止运行时,必须经矿主要负责人或主要技术负责人同意,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八)进行防尘洒水时,不得用水浇传感器,以免造成损坏和误差。

 

附图13

附图14

第七节供电

一、概述

南二07#工作面运顺供电电源,由-510移动变电站配电点提供,供电电压为660伏,电气设备类型均选用矿用隔爆型,经过选择变压器的计算容量和电缆截面,本工作面分两路供电,一路为局部通风机专线,第二路为工作面运输机电源。

其中风专线电源取至-450变电所,其供电系统的电器设备保护,满足供电要求。

南二07#工作面运顺掘进供电系统图(附图15)。

二、井下安全用电管理措施

(一)所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完好标准及检修质量标准、且电缆必须符合阻燃要求。

(二)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工作,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

(三)形成的供电系统的各种保护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四)所用的电气设备上,应明显的标出其电压额定值。

(五)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的电气设备及其带动的机器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都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拦。

(六)严格执行井下供电“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

(七)电气设备不准用水冲洗或浸入水中,在滴水处放置的电气设备应设置防水设施。

(八)对电气设备进行验电、接地、放电工作时,应在瓦斯浓度为0.5%以下时进行。

验电、放电工作前、工作中必须检查瓦斯浓度。

(九)井下电气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停电制度,严禁约时停电、送电。

停电、断开的开关必须加锁,并在其上悬挂“有人作业,禁止送电”的停电牌。

附图15

第八节运输

一、材料运输方向:

工作面所需材料、设备采用MG1.1-6A矿车或MC1-6A材料车装载,调度绞车运输,运输路线:

地面→2.5绞车道→2.5米西八车场→-100运输大巷→中盲-100车场→中盲绞车道→中盲-310车场→-310运输大巷→-450轨道上山上部车场→-450轨道上山→-450轨道上山下部车场→-450运输大巷→南二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