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0635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docx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

《统编教材配套名著编写组》

《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指导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安徽广德的吴旻。

很高兴有机会

借这个平台跟老师们共同交流名著阅读教学的相关问题。

今天我

们的交流活动围绕《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展开,也希望您能参与

到我们的直播讨论中来。

今天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微信直播,套用张小斐在春晚小品

中的那句话:

还真有点焦头烂额呢。

首先我们还是从教材谈起吧。

《海底两万里》这部书在上一版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中被放在八

年级下册,在部编教材是安排在七年级下册。

除了安排的年级发

生了变化,您能回忆出他们还有什么不同吗?

部编教材从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的阅读体系,沟通了课内

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

名著篇目类型广泛,

同时教材也非常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也就是在介绍名著的内容

外,还以该书为例,谈某一种读书方法或某一类书籍的阅读策略。

读书方法指导的有:

精读、跳读;圈点与批注;快速阅读;选择

性阅读;摘抄和做笔记等等。

关于某一类书籍的阅读策略有:

实作品、科普作品、古典小说、外国小说的阅读以及如何读诗等

等。

2017年《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5期中,江苏南京金陵

中学仙林分校赵杰老师就把新旧教材中初中三年六个学期的名

著推荐篇目及内容进行了比较,一目了然,可以看出部编版语文

教材在名著阅读设置及编排上的良苦用心。

但是有意思的是,随

教材配发的《教师用书》中却没有见到名著阅读相关内容的身影。

可见课外阅读指导确实是很多老师教学的空白之处。

在实际教学

过程中,我们对课外阅读教学的研究和指导远远不及对教读课文

自读课文的教学研究那样深入且成体系。

组织课内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一般要进行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要进行文本解读,挖掘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和教学目标学习

目标;二要分析学生,确定学情和教学起点;三是根据本文体式

以及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并设计相应教学环节,组织学

习活动。

跟课内阅读教学一样,对待名著阅读我们也可以这样入

手进行准备和设计。

不同的是,名著阅读教学时间战线更长,阅

读活动更分散,阅读体验更具个性化。

因此名著阅读教学中,教

师更要提前做好文本解读,更要做到整体规划和监督跟进。

今天我们就从《海底两万里》谈起,再分享一些关于《海底

两万里》阅读指导策略。

有人说科幻小说的三要素是:

科学、幻

想、小说,这个总结到是很直白啊。

我个人认为他的第一属性是

小说,文学范畴,他通过情节塑造人物;他也扎根于社会现实,

展现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展现小说主题。

其次是幻想与科

学。

关于科幻小说的定义,流传比较广泛的是:

用幻想的形式,

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

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科幻小说的本意本非科普,因

此与科普类作品是由很大区别的。

今天我们也可以根据本书来了

解当时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水平。

 

江苏省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徐杰老师在《将名著引入课堂》

——基于海里两万里名著导读的思考一文中这样总结凡尔纳科

幻小说的三个主要特点:

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惊险离奇的情

节以及英雄主义情怀。

大家感情去可以搜一下这篇文章,可以说

把名著导读在什么时候导,导什么讲得非常透彻。

其中惊险离奇

的情节和英雄主义情怀就对应了小说的情节、主题、人物形象等;

而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对应了幻想与科学的绚烂色彩。

那么在指导学生阅读本书之前,您会读几遍原文?

您希望孩

子们读几遍本书呢?

拿到作品,我们首先是一个纯粹的读者,读

出自己对名著的感悟比XX来的人物、情节、主题分析强太多倍。

教师不读书,貌似很难作为优秀的读书榜样来传递阅读的热情。

我个人很喜欢用关键词来分享阅读感受。

如果让您用几个关键词

来概括本书或者分享你的阅读感悟,你会用哪些词?

这一场前所未有的海底旅行以及如许多丰富有趣的海洋知

识,使得“海洋”成为我们解读海底两万里的关键词之一。

据说

凡尔纳对海洋有着特别的情怀的。

当他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

时,他就曾只身离家,打算乘珊瑚号海船出海当见习水手,不过

后来被他父亲找了回来。

在他37岁的时候,他甚至购买了一艘

旧船,以儿子的名字命名。

38岁的时候,他与弟弟搭乘大东方

号海船出游,期间就创作了《海底两万里》以及《格兰特船长的

儿女》。

《海底两万里》展示的海底奇幻美妙的风景不同的海域有各自的特点,还有一些特殊而有趣的海域:

在孟加拉湾里他们发现犹如牛奶的“乳白色”的海,还有在海底火山喷发出遇到的沸水流,还有深潜一万六千米的海底。

从苏伊士地峡中的海底通道居然能够从红海直接到达地中海。

凡尔纳为我们展示了优美奇幻壮阔的海底世界。

更不要说在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关于生物、物理、地理、数学、历史等知识,在海底探险的主线下一一呈现。

大海是整个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作者也借书中人物之口述说了自己对大海的崇敬与喜爱。

尼摩船长说:

我很爱大海。

大海就是一切!

他呼出的气息清新纯净,它是无限的生命。

第二个关键词我想是“探险”。

在书中第14章《黑潮》中,

有这样一段话“今天是十一月八日,正午时分,我们的海底探险

旅行现在正式开始。

”这是尼摩艇长对阿罗纳克斯教授说的话。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作为叙述者的阿罗纳克斯教授登上鹦鹉螺号

之前的海洋之旅。

他先是在1867年7月3日随亚伯拉罕。

林肯

号于纽约的布鲁克林码头出海,寻找传说中的速度惊人破坏能力

超强的怪物,直到11月5日,他们发现了怪物并对其进行了攻

击,11月6日夜里,阿罗纳克斯教授等三人被冲入大海,11月

7日他们获救并进入鹦鹉螺号内部,第一次以陌生人的角度观察

并描述了艇长。

11月8日开始全面认识鹦鹉螺号并开始海底探

险之旅。

之后他们又先后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

永海、大西洋、南极,最后在北极附近挪威海岸遭遇迈尔大旋流,

结束海底探险之行。

在书中最后一个章节尾声中,作者是这样写

的“我在十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在海底跑了两万里的大海大洋”。

书中有明确记载的最后的时间是6月2日,鹦鹉螺号击沉了向他

们发起攻击的不明国籍战舰。

之后这次冒险航行又持续了十五到

二十天,在他们逃离鹦鹉螺号的时候,潜艇遇到旋流,下落不明,

行程终结。

这样说来,阿罗纳克斯教授的海洋之行应该有十一个

多月,而随着鹦鹉螺号展开的海底探险之旅应该是7个多月。

个疑问我也没有解开。

我手上有两本《海底两万里》,一本是商

务印书馆的,一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译作者都是陈筱卿。

就不太清楚这10个月左右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下一步我打算再

找几个版本的译文来看看,进行一定的比较。

很多老师在推荐外

国名著的时候非常注重选择翻译的版本,好的译作能最大程度还

原原作风采,不仅仅是翻译。

随鹦鹉螺号进行海底探险的故事真

是惊险离奇。

全书一共有两个部分攻击47个章节组成。

其中第

一部分1~7章是故事的序幕。

8——13章是初步了解鹦鹉螺号。

14-24章中海底探险就开始了。

身着潜水服去克雷斯波岛海底森

林漫步,还有在托雷斯海峡搁浅,被土著人围攻。

(你知道尼摩

船长是用什么叫办法阻止土著人进入搁浅的鹦鹉螺号的呢——

将电流接到铁梯扶手上电击)些都是海底探险的初级阶段,主要

还是在熟悉鹦鹉螺号的性能。

到了小说的第二部分,更加精彩的

探险活动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印度洋锡兰到参观采珠场,为了救

采珠人,尼摩艇长和内德兰德一起进行了一场惊险刺激的人鲨大

战。

深潜1万6千米的海底,去拍摄海底照片;这是对海底之旅

的进一步深入。

到了第二部分的十二章开始,经验与刺激接踵而

来。

屠杀抹香鲸的惊心动魄,被困南极冰墙时与死神擦肩而过,

大战章鱼看到船员被章鱼勒的血肉模糊的心痛,直到击沉向鹦鹉

螺号发动炮火攻击的不明国籍铁甲舰。

这是海底探险的高潮部分。

最后以遭遇迈尔大旋流告终。

这样的情节设置也有点起承转合的

意味。

 

第三个词我想是“神秘”。

鹦鹉螺号的诞生与命运始终笼罩

在一层神秘色彩。

反正看《海底两万里》这个故事总觉得和《桃

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不为世人所知;二、误入;三、完美;四、一不小心就

消失的无隐无踪,就好像不曾出现过一般。

首先是他的主人尼摩

船长,就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

在拉丁文中尼摩的意思是“不

存在的人”。

尼摩船长身份神秘,在《海底两万里》中他始终是

一个神秘的存在,他身材高大,自信坚毅,博学多才,性格中既

有善良仁慈的一面,又有残忍冷酷的一面。

甚至他的年龄都无法

判断,只能说三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

他对侵略者有极大的仇恨。

他说:

我是个被压迫者,而眼前的是压迫者!

全是因为它,我所

喜欢的,我所热爱的,我所尊敬的一切的一切,我的祖国,我的

父母,我的妻室儿女,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全都被毁灭了。

但是

他究竟是哪一国人,原著并没有写。

这就是作品有意思的地方所

在,作家刻意模糊了尼摩船长的相关信息,把这个悬念一直留到

最后。

很多故事在结尾的时候是要进行揭秘的,先作者恰恰拒绝

揭秘,只借阿罗纳克斯教授之口,多次提出疑问,激发读者思考,

假设、求证。

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份悬念,居然在《神秘岛》第

三部分第16章得到了揭晓。

尼摩船长原来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他游历欧洲学习知识,回国后为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而斗争。

义失败之后于是建造鹦鹉螺号并远离大陆,但是却用自己在海底

搜集的财富支持为争取独立而奋斗的国家。

在这本书中居然还写

到了阿罗纳克斯教授们是于6月22日逃离鹦鹉螺号的。

这样看

来就能理解尼摩船长心中不灭的复仇的火焰从何而来。

但是仅仅

就海底两万里而言,作者是做了精心的掩饰的,让你猜不透他的

遭遇和内心。

第二神秘的便是鹦鹉螺号被卷入迈尔大旋流究竟是

无意之中还是有意而为?

无从知晓,鹦鹉螺号最终何去何从?

无法知道。

第三我个人觉得有意思的是船员们在艇上说的都是别

人听不懂的无从分辨国籍的语言。

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第四,书

中探访沉入海底的文明古城—亚特兰蒂斯,因为这个古城到底在

哪里,学届还在讨论中,但是他也走入凡尔纳笔下的探险活动中。

最后还让人念念不忘的莫过于尼莫艇长手稿,它是艇长对海洋研

究的总结,它签上了尼摩真实的名字,附有他的生平事迹,他将

被放入不透水不沉没的容器中,扔进大海,随波飘走。

这份神秘

手稿究竟回流浪到哪里?

上面又究竟写着怎样令人惊叹的故事

呢?

第四个词语我想说的是“融合”,在这部作品里,处处交织

着科学与幻想的美妙融合。

文章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幻想的浪

漫瑰丽。

用七个月时间乘坐潜水艇游遍各大洋,甚至从到达南极

再折返到北冰洋,放在今天也是航海壮举,因此对于读者来说,

海底探险之旅真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新奇有趣脑洞大开的探险之

旅。

在比如这艘舰艇的动力来源于电,一切都是用电的。

而电又

是利用海水发电的。

在第一部分十二章中又详细介绍。

虽然我读

了很多遍也没有弄明白海底煤矿和钠和发电之间的关系,但是我

知道开发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水资源,就是到现在也是前景广阔的。

书中提到的电灯,1979年10月才被爱迪生发明。

鹦鹉螺号设施

齐全,空间宽大舒适,安全性能极高,能躲避炮弹袭击,还有,

他视野开阔,有双层水晶玻璃,便于观察海底奇观。

这样的兼具

功能和美感的设计,就是今天也是不可思议的。

鹦鹉螺号海底深

潜达到16000米,目前载人深潜的记录是10910米,是美国在

1960年创下的载人潜水记录。

但是该潜水器驾驶空间直径仅为

1.09米。

1868年3月21日教授和艇长到达南纬90度的南极,

可是直到1911年12月14日,人类才第一次踏入南极点。

凡尔

纳被人们称为是“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美国青年科学家西蒙莱

克在1897年建造亚古尔潜水艇,他曾经说“凡尔纳是我一生事

业的总指导”,飞越北极的海军上将,气球及深海探险家等都曾

从凡尔纳的小说中受到启发。

有人曾这样评价凡尔纳,说他既是

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

在他的作品中科学

与文学巧妙的结合起来。

他的想象,总是建立在充分的材料积累

的科学考证之上,所以对科技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在他的

陛下,海底探险之旅险象环生,情节跌宕起伏。

海底风光奇幻美

丽,海洋生物丰富有趣,无不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

本书还处处

流露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对环境的珍视,还有那些为了不幸的人

留下的眼泪,对平等、自由、正义的炽热的渴望,给本书增加了

温暖的色调。

就连罗马教皇接见凡尔纳的时候都说:

我并不是不

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

值和精神力量。

文学性与科学性的融合,使得文章读起来真实自

然,让人不自觉地便融入书中人物的见闻和思考中。

这也许是这

本书一百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广喜爱的原因吧。

文中的四个人,你更喜欢谁呢?

书中主要人物有四人,他们

身份不同,性格迥异。

阿罗纳克斯教授是故事的讲述着,孔塞伊

是个影子一样的忠仆,尼摩船长作为鹦鹉螺号的核心人物也是一

个争议人物。

其实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捕鲸手尼德兰德。

他头脑冷

静、机智灵活,虽然脾气有点暴躁,但是他也是一个非常仗义的

人。

他个性突出,鲜明有趣。

作为职业捕鲸手,他首先对所谓的

海上怪物是一种巨型鲸类的预测持怀疑态度的,他是第一个发现

鹦鹉螺号的人,也是三个外来客中第一个登上鹦鹉螺号的人。

中的叙述者阿罗纳克斯教授对鹦鹉螺号以及海底探险是非常感

兴趣的,我的仆人孔塞伊是个绝对听命于主人的人。

而尼德兰德,

则是一个野性十足,绝对受不了被监禁被约束的人。

在文中尼德

兰德只对两件事极有热情,一是逃跑,二是美食。

当潜艇搁浅在

巴布亚海岸,他还兴致勃勃上岸寻找名为面包果的美食,烤鸟吃,

甚至还捉到一只野猪和十二只袋鼠,还打算就这样永远不要回到

鹦鹉螺号去。

他的存在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和生活化的色彩。

在这四人中最真实,更有血有肉。

内德兰德就是这样一个很有趣、

非常生活化、接地气的一个人物。

如果您感兴趣,可以找一找他

和孔塞伊的谈话部分,一个热衷于将海洋生物分类,一个则不时

点评他们好不好吃,美不美味。

但是对于尼摩船长的血腥暴力,

他是不认同的。

在屠杀抹香鲸这个部分,尼德兰德说:

我是个捕

鲸手而不是屠夫。

刚才的那一幕完全是屠杀。

我宁可要我的捕鲸

叉。

可以看出尼德兰德对尼摩船长的冷酷任性的不满。

接下来我们聊聊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

目前不少教师在名著阅读的指导上是不大作为的,我也听过

许多名著阅读指导课,几乎全是读书汇报课,阅读分享会。

这只

是课外阅读指导体系中的一部分而已。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

在阅

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有给学生一些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

就指导的内容上看,阅读指导的时候可以从《海底两万里》

的体裁特点和“快速阅读”的阅读方法指导为触发线,突出读好

这一类书的方法指导。

就指导的时间及目的来看,一般来说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又可

以分为读前导读,读中指导,读后指导几部分。

读前导读一般侧

重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方法指导;读中指导侧重于整本

书阅读时间的规划以及阅读督促;读后指导一般侧重于分享与展

示,同时将粗读略读提升为分析阅读或者主题阅读。

精致语文倡导者江阴教师发展中心徐杰老师还将名著导读

课型设计为四类:

引读课(陌生状态下的导读)。

推进课,阅读

过程中的交流和评价;提升课,初读结束后的总结与深化;重读

课,名篇或选段精读。

这四种课型指向明确,可操作性强,你也

可以试试。

阅读指导设计之前,当然你还要考虑学生阅读的现实情况。

七年级学生阅读本书的有利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最大障碍是什

么?

有利条件:

小说的线索非常清晰明朗,四个主要人物身份迥

异,个性鲜明,人物关系清清爽爽。

与《红楼梦》的四大家族几

世同堂,《水浒传》的108将等作品的反复磅礴不同,本文的人

物和线索真是简单明了,除了尼摩船长有点神秘有点矛盾外,其

他的人物形象也都不难把握。

海底惊险刺激的故事,海洋美景,

海洋生物等等,都是能让学生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

最大的障碍在于:

书里有很多关于物理、地理、生物、历史

的知识,就不那么吸引人,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其中的数学物理

知识比较难理解。

文章借四人对话展现的相关知识一方面能够满

足读者的好奇心,丰富读者见闻,但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也冲淡

了情节的紧张,打乱了原本叙事的节奏。

就拿我家孩子寒假读《镜

花缘》来说,李汝珍博学多才,经史百家音律杂艺无一不通,在

小说中他就借人物之口时不时展示经史考证解读,医药占卜,对

联酒令等等知识,一说就是很大一段很大一篇。

我孩子就表示不

太喜欢看,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就跳过去,你看,我们的孩子是

很会跳读的,那是一种本能。

《海底两万里》中也不免有这样让

人总想跳过去的地方。

此外尼摩船长的两面性,他的矛盾性,七

年级学生也不一定能用辩证地理解他的仁慈善良与冷酷无情之

间的矛盾。

本册书的阅读指导还要贯穿“快速阅读”这一阅读方法的指

导。

这一点部编教材做了很好的指导:

主要是:

集中专注;默读,

每分钟不少于400字;视域要宽不指读不回读;抓住关键信息和

主要线索,适当跳读。

以上四点其实速度的问题是很好解决的,

孩子看得多了自然就快,提高速度是没问题的,关键是速度要快

还要能抓住重点、要点。

这就是需要教的了。

很多孩子读完书不说自己读了什么,更不要提分享感悟提出问题,这都是没有抓

住快读阅读的关键造成的。

所以在阅读指导规划的时候就要注意

这些现状和问题。

对于这本40万字的科幻小说,我预计用五到六周的时间完

成阅读。

前4周用来初读,通读全书1遍。

后两周用来跳读和精

读,跳读2—3遍,精读部分章节。

本书的读前导读可以用一课时完成。

主要的教学环节是:

者及科幻小说相关知识介绍;学会阅读书目,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快速阅读指导及训练;公布集体阅读的要求。

可以用不同时代的人对凡尔纳的评价激发学生对他以及他

的作品的兴趣。

然后带领学生了解科幻小说及其特点。

学生对科

幻小说是有一定了解的,很多孩子也很喜欢看科幻小说。

比如我

家孩子昨天晚上读《三体》都舍不得睡觉,我把书没收了他才睡

下,今天早饭前还匆匆看了几页。

我们也可以雨果奖、银河奖等

科幻类奖项导入。

第一环节可以共同读一读目录。

读前沿后记和目录是我看书

的习惯,教会孩子们阅读就是从这些细节做起的。

指导学生读一

读本书的目录,找出目录中的地名,在世界地图上大致标出这些

地点,初步感受海底探险之旅经历的海域之广,行程之长。

因为

目录中有12个章节涉及到地名。

例如:

太平洋、瓦尼克罗群岛、

托雷斯海峡、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南极等等。

完成这样漫长的海底探险,潜水艇需要很强大的动力,鹦鹉

螺号以什么为动力,你能从目录中找到答案吗?

可能是“电”“煤

炭”。

这时候可以阅读第十二章《一切都用电》了解鹦鹉螺号的

电力运用情况。

这个章节不长,内容不多。

快速阅读第13章“几组数字”,通过尼摩船长的介绍,你了

解了关于鹦鹉螺号哪些方面的信息?

鹦鹉螺号的外部形态(造型),重量,左转右转上浮下潜等

基本操作;安全性能;建造过程及成本等。

本环节既是快速阅读

中要注意指导的“如何抓住要点”的方法训练,只要明确大致内

容即可,不要对原理及文段做过多解读。

让学生初步了解了鹦鹉

螺号基本情况,既训练要点概括,又激发他们对这个特别的潜水

器以及他们的故事的兴趣。

快速阅读第二部分第五章《阿拉伯隧道》。

指导学生填写阅

读记录表。

边阅读边圈划重要信息:

日期、地点、重大事件。

2月10日红海捕杀儒艮

2月11日穿越苏伊士地峡来到地中海

这是阅读过程中梳理航海形成的重要环节。

既要有一定阅读

速度,又要及时圈化重要信息,及时概括要点。

小结分享快速阅读的方法,然后进行阅读规划,指导填写阅

读记录表。

为了保证阅读的进度一致,便于师生交流,所以读前导读阶

段一定要约定好读书交流的时间节点。

比如全书分四个星期读完

第一遍。

第一周读第一部分第一章到13章;第二周读14章到

24章;第三周读第二部分第一章到第11章,第四周读完全书。

阅读记录中要填写的内容是故事中的起止时间,途径的海域,海

底见闻(大事记)即可。

(附图)

读中指导

这一阶段侧重于阅读共同体的培养和阅读过程的监督。

例如

按时检查阅读记录,抽查学生书籍,看看是否圈化关于时间地点

见闻要点等。

杜绝不读原著,只读各类教辅及网络资料中的故事

梗概的假阅读情况。

利用课堂零散时间进行自由的阅读分享,交

流读书方法以及阅读感受。

在这一阶段中可以设计一些填空、选

择等简易测试题,检测并激励学生的阅读。

因为该阶段自由阅读的周期较长,所以教师要提前做好阅读

规划,确定好监督与反馈的方式,促进阅读活动的正常持续开展。

因为《海底两万里》虽然字数有40万字左右,但是他的主线清晰,人物少,文中涉及到的数学、物理等知识学生如果看不

懂就可以跳读,这样一来阅读障碍和困难时比较少的。

所以阅读

推进是不需要做太多的引导的。

利用课前课后的零散时间组织交

流该阶段阅读填写的阅读记录表即可。

我曾经带领一届学生阅读

《红楼梦》,在将近一年的阅读活动中,我利用阅读课进行了很

多专题讲座,帮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等。

阅读活动中,老师介入的部分多一点,用讲座的形式推进阅读。

《海底两万里》相对简单,理清航海行程及大事记,感受人物形

象特点即可。

(鹦鹉罗号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海底探险之旅,去了

哪些地方,花了多少时间,有什么值得记录的大事,一张时间简

表就能列清楚。

一边看一边记录,非常简便,大家请看我寒假里

重读本书写的阅读记录表。

这一阶段的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要完成一项工作,就是根

据自己填写的阅读记录表。

绘制一张展现《海底两万里》主要内

容的思维导图。

可以用线性结构,也可以用发散结构。

个人认为

绘制思维导图,是非常好的理清脉络的方法,阶段阅读成果也一

目了然。

评选优秀思维导图,点评并展示。

读中指导完成。

我不知道老师们喜不喜欢思维导图,个人觉得非常好用。

也给大家展示一个我绘制的鹦鹉螺号行程及大事记导图。

在绘制

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对整本书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读记录表是零散的,而思维导图是对原信息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及

分类整理的。

就从单纯的记录着变成了规划者,对信息的整合使

得他们对《海里两万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三部分就是读后指导。

侧重于阅读的展示与提升。

这是两

种课型。

上读后指导课一定要提前准备,提前公布任务,学生花

一到两周时间带着任务跳读相关章节,或者精读某个章节。

我会

更大家分享这种课可以进行的活动,这种类型的活动读其它名著

也可以用。

但是具体到某一本书的读后指导的时候,你一定不要

贪多求全,要学会聚焦。

一种侧重于阅读成果的展示:

例如:

绘制航海路线图,并利用地图向全班同学介绍鹦鹉螺

号海底航行的过程。

这里不仅是要求绘制路线图,更重要的是要

能说,能用简洁的有条理的语言介绍航行的路线以及过程中的大

事件。

阅读—整理—表达。

绘制鹦鹉螺号复原图,标注尺寸、特点、功能。

请以尼摩船

长的口吻向大家介绍鹦鹉螺号。

要讲清楚鹦鹉螺号的外部结构、

内部格局及陈设,工作原理等,学生就必须精读第十章到第十三

章。

同时情境的设计,还要求学生说话注意任务的身份性格。

自主编写名著阅读测试题:

填空、选择,交换测试题答题,

互改互评。

这样的活动最简单也最受学生喜欢,学生参与热情高

涨。

讲故事比赛:

讲述文中一个惊险的故事。

例如在采珠场的人

鲨搏斗;在大西洋里与章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