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事故处罚管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90725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事故处罚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设备事故处罚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设备事故处罚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事故处罚管理.doc

《设备事故处罚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事故处罚管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事故处罚管理.doc

设备事故处罚管理

一、设备事故的定性:

1、因机械设备损坏而造成停产8个小时以内或造成直接损失5万元以下的设备故障,既定性为一般设备事故。

2、因机械设备损坏而造成停产24个小时以内或造成直接损失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设备故障,既定性为重大设备事故。

3、因机械设备损坏而造成停产24个小时以上或造成直接损失10万元以上的设备故障,既定性为特重大设备事故。

二、设备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程序:

1、汇报情况,半小时内以短信形式上报总调度室,重大和特重大事故要同时上报公司领导。

2、现场拆卸,召开事故原因分析会,(总调度室、生产厂长、设备厂长、维修班长、当班班长、工段长、运行工参加)制定抢修方案,组织所需更换的备件。

3、通知保险公司,到现场进行理赔取证。

4、协调处理,事故单位设备副厂长全程跟踪实施。

5、发生事故单位写出事故报告。

6、由公司拿出处理意见。

三、设备事故分析

1、 设备事故分析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事故分析要做到“四不放过”,即: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帮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事故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每次事故分析都要认真做好记录,并存档备案。

3、按事故发生的类别、部位、时间、原因等逐项进行分析,掌握事故的发展趋势,找出设备本身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迅速解决。

4、设备故障排除后的三日内,由事故单位写出事故报告。

报告要求写清事故发生的过程,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责任人,直接发生损失有多少,间接损失多少。

四、事故损失计算

对事故造成损失进行统计计算,设备事故的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及间接损失,其计算方法如下:

直接经济损失

(1)直接经济损失:

包括新换的备品、备件、材料及人工费等,如设备完全损坏,则按该设备的现值计算。

间接损失

(2)间接损失:

事故直接影响生产的时间×单位小时计划产量×每吨产品的利税。

五、设备事故的抢修:

1、各单位必须建立制定事故抢修管理制度。

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要迅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由设备付厂长主持抢修工作。

2、凡参加事故抢修人员及材料供应人员因拖延、推委造成抢修时间延长,或有关领导应到场而不到场厂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设备需要外出修理的,应严格按照公司关于《机械设备外出维修管理规定》执行,并负责对更换下的损坏零件进行回收缴库。

六、设备事故的处罚:

1、因操作不当或因保养不到位造成设备事故的,对设备检查中以发现的问题,要求整改却未彻底整改而造成设备事故的,处罚标准如下:

2、造成一般设备事故的处罚事故单位500-1000元,厂长、设备副厂长各200元,工段长、班长各100元。

对造成设备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按造成直接损失的10%处罚。

3、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处罚事故单位1000-2000元,厂长、设备副厂长各300元,设备副厂长写出书面检讨。

对造成设备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按造成直接损失的10%处罚。

4、造成特重大设备事故的处罚事故单位2000元以上,厂长、设备副厂长各500元,并追究主要领导人的行政责任,因事故对公司造成巨大损失和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设备副厂长免职或调离工作岗位。

对造成设备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按造成直接损失的10%处罚。

5、对发生设备事故后未安本条例第二款第一条上报,故意不报、瞒报的,追究主要领导人的行政责任并在原处罚基础上加处罚事故单位5000元,设备副厂长1000元。

对造成设备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按造成直接损失的10%处罚。

6、以上考核责任到人并将处罚情况报总调。

总调度室

2013年12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