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90797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doc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报告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doc

关于职高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4年9月至12月。

调查地点:

尼勒克县

调查人:

陈鹏

调查方式:

采用收集材料、电话、问卷法、面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

尼勒克县职高学生

前言:

法治是建设有秩序、公正、廉明的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学生作为将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权利意识的正确形成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

我以问卷方式对尼勒克县职高的学生做调查,通过调查对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有所了解,同时也为学生知法,懂法,用法的提高尽些微免之力。

 

一、调查内容、形式及结果 

在2014年9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对尼勒克县职高的50名学生进行了法律意识的调查。

调查过程非常顺利,学生非常乐意配合,调查方式采取问卷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出问卷50份,收回50份,收回率100%。

从调查问卷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法律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接受知识渠道大多源于学校。

法律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接触过社会,缺乏经验,没有能力保护自己。

只有懂法、用法才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

 

 二、本次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如《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对学生享有的权利作出了规定。

可见,学生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受到国家和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学校应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享有各项合法权利,任何侵犯学生权利的做法都是违法行为。

 

(一)大多认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与推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素质已成为党和政府,成为全社会共识,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调查显示,有62%的调查对象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法律在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还是得到中学生的肯定,而且也可以看出法制教育日益受到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学生具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

调查显示,绝大多少中学生觉得自己对法律有一点了解,只有6%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不了解法律。

但是,也只有16%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对法律非常了解,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可是具体到某一个特定情况时,仍然会比较模糊,也由此可以看出现在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还不够大。

(二)法律意识比较弱,知识也比较缺乏 

从数据上看,同学们都没有太在意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也许他们觉得,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是必然的,并不是法律问题,也有可能受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影响,让他们认为权利比法律有用,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犯时,40%的的调查对象不清楚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没有被侵犯过,46%的调查对象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了,却只有8%的调查对象选择向司法机关求助。

但事实上,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并不是很强。

(三)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广泛,但学校仍是主渠道 

从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来看,学校、家庭和书籍、新闻媒体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32%的学生表示法律知识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的教授获得的,可以看出,学校仍是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25%的学生表示通过新闻媒体也获得了一定的法律知识,表明在信息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载体也成为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

但是对比学校,各类媒体,家庭教育就显得比较低,只占9%。

但是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着重大影响作用,所以需要继续加大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

 

 三、调查结论及思考 

   

(一)调查结论 

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担负着祖国的神圣使命,无论将来在哪个领域工作,奉公执法都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旨在使其成为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适应社会各种发展需要的新型知识分子。

因此,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任务。

 

(二)调查思考 

从上面的调查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法律意识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高校应该重视法律基础课。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公共课,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规定,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规定,树立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行公民义务,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

 

1. 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

 学校坚持开展法制教育,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经问卷调查情况显示,学校仍是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学校还应注重课堂教学,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集中开展以政治课为主,逐渐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时时受到熏陶。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开展普法教育,但是在学校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方面,大多学生认为效果一般,主要原因是法制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

因此,学校除了确立目标体系和重视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应该在学校的法制教育中推用多渠道,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和内容,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式要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学校可以通过办办报、手抄报、校刊专栏、校园广播、召开主题班会、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法制诊所、开展模拟法庭,组织社会法制调查等形式强化法律意识。

 

2. 建立适合法制宣传渠道,形成多元化 。

 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载体也成为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司法机关等部门要齐抓共管,积极主动地开展系统有序的法制宣传教育。

如悬挂大型法制横幅,设置永久性法制宣传牌,张贴法制标语,开设法制宣传窗,主办法制图文展,召开法制教育大会,组织法制宣传游行,进行法制文艺演出,播放法制电视专题片,党报党刊设置法制专栏,定期开办法律培训班,举行法制演讲比赛、见义勇为表彰报告会等等。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多方位、多层次提供法律服务。

调查显示,在权益收到侵害时,74%学生很少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说明学生的自护意识增强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真正会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学生感情丰富,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树立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有利于增强其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使在校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律的意识也得到强化。

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也会为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