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9079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doc

社会调查报告

主题:

【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

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

100512

学号:

100512117

调查人:

李婧

指导老师:

国亮

2014年2月22日

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引言:

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革命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延安红色旅游业发展状况,对于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是旅游经济的新生儿,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

推进红色旅游,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鉴于这一情况我在暑假假期间对此展开了以“延安红色旅游发展”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调查对象:

通过走访相关旅游部门、参观红色旅游地和对游客的随机采访

调查目的:

了解延安红色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优势

调查方式:

数据收集、实地考察

调查时间:

2014.02.10-2014.02.20

关键词:

旅游现状 红色景观 问题与建议

正文

一、延安红色旅游现状调查

(一)延安市概况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性城市,1997年元月撤地设市,下辖1区12县,土地面积3.7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215.1万人。

延安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市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延安市坚持“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经济社会步入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

(二)延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延安市境内共有革命旧址360多个,仅市区就有130处168个,目前对外开放的有12处20多个,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有4处15个。

这些革命旧址和纪念地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

与此同时,延安还有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古文化遗址2956处,古墓葬491处,石窟寺177处,石刻艺术1344处,古建筑180处。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红色旅游,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为延安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延安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着眼于建设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属国家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以打造“两黄(黄河文化、黄土风情)、两圣(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旅游产品为重点,大力实施红色旅游精品发展战略。

10多年来,延安市直接用于文物保护的社会资金达数百万元,不仅如此,延安市政府还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立了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南泥湾纪念馆,并给各个旧址充实了500多件革命文物;多次组团到省外和国外进行旅游市场促销,发放红色旅游、黄土风情等宣传资料,组建了“延安精神宣讲团”及“老红军、老八路、老革命功勋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宣讲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有力地推介了延安红色旅游业;结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等,增强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近年来,延安市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并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0年-2006年连续七年被陕西省政府评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旅游从业人员约10万人。

“革命圣地延安、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已成为延安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突出优势。

以“红色旅游”着力打造“魅力延安”,让延安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之地和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是延安旅游业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任务。

据统计,2005年-2007年,延安市分别接待国内外游客509万人次、560万人次和650万人次,年均增长13%,综合收入分别达到20亿元、26亿元和35亿元,年均增长32%。

近几年春节期间,革命圣地延安推出了“延安过大年”春节旅游活动,吸引着中外游客来延安过春节、参观革命旧址,使延安再次出现了一股“红色旅游”热潮。

  

(三)延安市红色旅游景点

1、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离开凤凰山后,于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所。

在这里曾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领导全党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

供参观的有中共七大会场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亦是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地方。

景点地址:

位于延安市西北2.5公里的杨家岭村

2、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

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景点地址: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路

3、延安清凉山

清凉山屹立于延安城北,隔延河与宝塔山、凤凰山鼎立相望。

山下有万佛洞为主的石刻文物,山上曾是解放日社、新华社、新广播电台等新闻机构所在地。

在建有“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

景点地址:

延安市宝塔区清凉山

4、延安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

这里原是陕北军伐的一个庄园,党中央到延安后中央社会部住在园内,遂改名为“枣园”,园内有几排窑洞和一些果树,房屋不多。

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彭德怀等领导人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当年中共中央经常在这里举行各种会议、宴会、舞会、接待等活动。

大生产运动期间,曾在这里举行过闻名全国的纺线比赛,每逢春节,毛泽东也在这里请群众吃饭。

枣园内林木花草繁茂,清新,幽雅,各个建筑物半隐半现地点缀其间,景色十分迷人。

景点地址:

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

5.黄帝陵景区轩辕庙

轩辕庙,也称黄帝庙,坐北朝南,最早建于汉代,占地约9.33公顷。

庙院长140米,宽84米。

主要建筑有庙门、诚心亭、碑亭和人文初祖殿。

景点地址:

位于陕西省宜川县东48公里处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经调查结果显示,延安红色旅游地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形态创新

目前,“革命圣地延安、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已成为延安发展旅游业的四个特色,但是这些特色之间缺乏相互融合,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旅游模式和形态创新意识不够,发展模式较为单一。

(二)品牌意识不强,缺乏特色服务

由于延安市的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仍然缺乏有突出特色的拳头产品,吸引力度不够,品牌意识弱、不重视长线投入、服务缺乏特色,难以持续发展。

(三)旅游管理水平低,经营效果欠佳

延安市旅游项目大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其管理者主要是以当地人为主,从经营效果看,对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产业带动性不强,综合效益不高,经营效果欠佳。

三、对延安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红色旅游在延安的兴起好些年的时间,但各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市民及外地游客对其并不是很了解。

对此我们应加强延安红色旅游的宣传与推广,开拓客源市场。

首先应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延安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宣传,提高知名度;其次要加强省际横向联合,逐步在国内主要旅游热点城市设立旅游办事机构,形成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促销攻势,建立稳定的客源市场网络。

宣传推广要围绕主题、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要适时推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招徕性强的旅游线路和旅游节事活动,并要主动与兄弟省市特别是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互动对接。

最后,要鼓励旅游企业在省外设立促销机构,或利用延安市各驻外机构,通过直接派员或委托、合作的方式,开拓旅游业务。

最后,红色旅游参观点要逐步降低门票收费价格乃至免费对公众开放,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2、由于景区周围摆设摊点过多,垃圾桶数量不够,且一些市民及游客素质不够高,随意丢弃废弃物,造成景区周围垃圾过多,加之环卫工人的保洁工作没有跟上,导致景区环境污染严重。

对此延安市应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政府应运用经济手段对环境问题进行间接控制,包括以下内容:

(1)征收资源环境税,针对景区周围摆摊设点过多的现象政府应该收取一定的费用,并且限制他们的数量;

(2)排污收费制度。

政府对污染环境的商家按其污染程度收取环境治理费用,使排污企业自身承担治理污染的成本;(3)押金制度。

政府通过预收消费者押金的方式,促使消费者把某些可能造成污染的固体废物退还到指定部门,然后领回押金,以此达到减少污染和废物利用的目的;(4)财政补贴。

政府对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鼓励商家采取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

(5)环境标志。

政府通过发放环境标志间接引导商家开发使用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工艺,生产环保产品。

(6)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延安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浩大繁杂的工程,需要全民齐心协力才能做到。

因此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首先应树立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就需要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甚至旅游企业经常性的向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和经济的损害,并及时宣传报道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典型事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公民的行为,并对破坏环境者进行法律制裁。

3、针对景区服务人员的态度欠佳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切实提高对开发红色旅游人才的认识,提高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促进从业人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要把旅游教育培训作为红色旅游基础工程来抓,进一步整合旅游教育培训力量,抓好旅游教育和人才培训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红色旅游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艺术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

同时,要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有志于从事红色旅游服务的人士加入到服务队伍中来,从而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人才和人力资源支撑。

4、延安红色旅游景区多以展览馆、纪念馆的形式向游客开放,这大大削减了游客对红色旅游的兴趣。

对此旅游部门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问题: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本身就是一项广义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一种高雅的文化享受,作为旅游客体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渗透着人类历史的结晶。

当今,随着人们对精神,科学文化需求的提高,以观赏大自然美景,游览珍贵历史文化瑰宝,获得生动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主的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时尚。

增添文化含量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价值取向。

因此对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的文化特征,人文景观的文化特征,都必须予以保护、延续和发展;对于那些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的珍贵文物古迹应当重点保护;各项旅游服务如导游、道路、交通、产品都应显示其文化品味,切忌城市化,商业化的浓重气息来损伤各种景观的原有文化内涵与特色。

充分利用延安旅游资源特点,巧妙组合红色、绿色、彩色相结合和瞻仰访习、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相结合的多种复合型旅游产品。

5、树立品牌意识,突出产品特色。

特色和品牌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要把延安打造成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当务之急是要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精品红色旅游产品,以此提高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要尽快完成延安市新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使目前已开放的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鲁艺旧址等15个红色旅游景区(点)达到国家AA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红军长征之路主题公园、延安历史名人雕塑园等10个旅游景区(点),使延安市旅游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红色旅游产品的整体规模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6、实现生态农业旅游与红色旅游并重发展,红色旅游是延安最大的特色,生态农业旅游也是延安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

要进一步寻求生态农业旅游与红色旅游的有机契合点,借红色旅游的辐射能力,带动沿线或相关景区的开发,尤其是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是红色旅游重要的延伸和发展。

因此,在经营理念上必须要实现“红绿结合”,使当地旅游资源整体联动,促进本地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调查后的收获与体会

一是通过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进一步坚定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自己要不断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通过对延安市旅游行业的调查,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自己调查了解事物的水平,锻炼了自己分析判断事物和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三是通过旅游和调查,放松了心情,陶冶了情操。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我不仅了解到:

延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相对集中,红色文化体系是该景区资源的主要特征,另外,革命历史事件及遗址遗迹等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多年来,延安市政府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对延安景区不断进行维修完善,并对其内涵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和发掘。

现有基础设施状况主要表现在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齐全,周边环境卫生设施不完善,对景区环境、历史名城形象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是遵义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正确选择,但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制约着延安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依赖于健全的机制,依赖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赖于全体公民的共同行动,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

延安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虽任重道远,但前途无限光明,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文化效益的统一,延安的红色旅游业必将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虽然本次调查活动我都做了相应的准备,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1.时间仓促,准备不够充分。

短短几天时间内想要出色地完成本次调查活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收集一些资料,初步地了解当地的情况。

2.调查形式过于单一,调查对象过于狭小,宣传力度微弱,影响力较小。

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能广泛动员其他人的参与,以多种形式进行采访调查,这样才能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与信赖度。

3.在做调查结果分析时,由于理论知识不足和社会经验缺乏,我们只能片面地分析得出结论,且不能更好地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对策。

五、参考文献

[1]康琪.延安发展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对策[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13-16.

[2]党星,杨晓华.延安红色旅游开发的新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01:

247-248.

[3]耿改智.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的困境分析[J].特区经济,2010,03:

159-161.

[4]程莉娜,付东华,丁雪峰,彭琴.延安红色旅游及其创新开发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5,12:

85-87.

六、附录:

问卷调查表及问卷结果统计

关于延安红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调查问卷

尊敬的游客:

您好!

我是西安工业大学的学生。

了解延安红色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优势,开展此问卷调查。

我们将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形成真实反映调查情况的报告,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安红色旅游,以便能更好地拉动延安经济。

感谢您的配合!

1.您了解延安的红色旅游吗?

A了解B一般C不了解

2.您觉得延安红色旅游景区周围环境如何?

A很好B一般C 很差

3. 您觉得延安红色旅游景区服务态度如何?

A很好B一般C 很差

4.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多以展览馆、纪念馆的形式向游客开放,您认为这种游览方式:

 

A过于单调    B.还可以接受  C很不错 

5.您更希望红色景点举办什么活动:

 

A放映抗战电影 B举办历史歌舞剧 C举办艺术文化节 D其他____________ 

6.您认为红色旅游景观有什么样的优势来吸引游客:

A历史的纪念意义B风景优美C门票各种收费价格低D其他_________

7.您认为此景区发展红色旅游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可多选):

A旅游资源单调B纪念品缺乏吸引力C服务质量差

D服务设施差E缺乏自己可参与的活动

8.您认为延安“红色之旅”还需要改进的环节

A旅游饭店B旅游景区C旅游交通D旅游购物E旅行社

9.如何让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的更好?

A加大宣传力度B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出精化旅游路线C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建设D其他_________

10.如果您没有体验过红色旅游,您是否想进行?

A非常想去 B比较想去 C不太想去D一般E完全不想去

关于延安红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调查的数据统计表问卷容量:

100

选项(比例)

题号

A

B

C

D

E

1

27

27%

41

41%

32

32%

2

19

19%

55

55%

26

26%

3

30

30%

59

59%

11

11%

4

48

48%

39

39%

13

13%

5

29

29%

14

14%

49

49%

8

8%

6

67

67%

13

13%

11

11%

9

9%

7

14

14%

15

15%

34

34%

20

20%

17

17%

8

13

13%

44

44%

23

23%

9

9%

11

11%

9

30

30%

44

44%

12

12%

11

11%

10

12

12%

35

35%

30

30%

17

17%

6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