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旅游感想.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0208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安红色旅游感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延安红色旅游感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延安红色旅游感想.doc

《延安红色旅游感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安红色旅游感想.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延安红色旅游感想.doc

“走入圣地”实践感想

步入大学,高考前那个一心渴求进入名校的梦想实现了,可随之而来的空虚寂寞让我感慨万千,所以大学期间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我选择在陕西延安这片开国圣地度过,期待着能感受到当年那群热血青年追求梦想追求真理了精神,为自己找到一片宁静的天空。

首先,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收获了特别多,一个古旧的老城给我的震撼,团队的成员的友谊,总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几天的一幕一幕现在回忆起来还有一丝甜甜的味道。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令人兴奋的一点就是能够走出校园,接触到社会的形形色色。

社会是一个学习的大舞台,踏在社会的土地上,可谓“俯仰皆学问”,用一句俗语:

“抓一把泥土都是文化。

”一位外国学者说过:

“善于学习的人,只要得到一个学习的机会,他的进步肯定是突飞猛进的。

”,现在我开始真正明白这次活动的意义。

它让我从那些人和事中感受到一种稚气,一种朴实,一种善良;同时让我深切的体验了一种劳动,一种心得,一种珍惜。

我们应该懂得感受每次生活所给予的,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前期查阅资料时我了解到,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

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

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

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

“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

怀着崇敬敬仰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

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给我留下最深映像的莫过于枣园,曾有多位革命领导人在这里居住工作过。

踏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漫步在领袖曾经走过的小路上,迎面吹来几许凉风,充满了泥土的清香。

我们参观了中央书记处会议室、作战研究室、休息室和机要办公室等历史遗迹,这些曾凝聚一代伟人思想的地方,依然肃穆可敬;如同院子里那一棵棵绿莹莹的枣树,苍翠欲滴,意蕴绵长。

绿荫深处,那一排排、一座座带着围院的窑洞,曾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高层领导的居所。

凝视这些简陋的木门、窗棂、简单的家具和空荡的藤椅,仿佛那些峥嵘岁月就在眼前。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

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

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

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一些西方消极思想开始泛滥,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不断的腐蚀着我们的心灵,这次延安之行让我真正了解到什么是安贫乐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

活动中我们还参观了黄河壶口瀑布、秦始皇陵以及华清池等。

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

观秦始皇兵马俑,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

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

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

告别延安,扪心自问,我们在学习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经历的磨练,与烈士们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刻地体会到延安精神的实际内涵,决心要把延安精神落实到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之中,要振奋精神,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坚持做到“爱国”、“为民”、“俭朴”、“务实”的延安精神,将延安精神融入到学习知识,壮大中国航空事业的奋斗历程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