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109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docx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电子教案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

一基本介绍

地理位置

安康市地处于祖国内陆腹地,陕西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通要冲,介于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

北与西安周至、户县、长安县以及商洛市的柞水、镇安县毗邻;西与汉中市的佛坪、洋县、西乡县接壤;南与重庆市的城口、巫溪县、四川省的万源县相连;东与湖北省的竹山、竹溪县、郧西、郧县相接。

安康处在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居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全市总面积23529.24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其中耕地面积199432公顷,林地16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55.4%,荒山荒地91691公顷,水域面积39861公顷。

地质地貌

安康市位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扬子准地台北缘,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

安康市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貌轮廓。

市辖区北部秦岭东梁海拔2965.4米为全市最高点,南部巴山的化龙山海拔2917.2米为南部最高点,汉江在白河出境处海拔170米为全市最低点,相对高差2700米以上。

安康市地貌受垂直地带性差异变化制约,分为山地、丘陵地、川道平坝地三种基本地貌类型,分别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2.58%、5.35%、2.07%。

这种高低悬殊的地理特征,形成气温差异带来动植物垂直不同分布和人类选择生存空间的不同分布。

自然气候

本市属于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区;主要特点是热量丰富,降雨充沛,冬季温和,春季升温快但波动大,夏季炎热,秋季降温急骤,雨热同步,四季分明,但降雨量年内年际间变率大。

全市自然气候以旱为主,旱涝交错,灾害频繁。

由于受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性明显,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温度降低,雨量增加,温度东部高于西部,降雨量西部高于东部,全市平均降雨量910毫米,东、北部700—900毫米,旬阳小河是少雨中心,西部和南部为900—1200毫米,任河西部是多雨区,全市年降雨量多集中在7—9月。

安康市的河流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是陕西省河流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52.27亿立方米,其中自来水为106.55亿立方米(含基流量17.54亿立方米),流经本市的客水为145.72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16.6亿立方米,地面总蒸发量110.09亿立方米,占年降水量和50.82%。

全市地表水质多属重碳酸型弱矿化水,按国家标准评价属清洁级,水质基本良好。

地下水质多属弱矿化重碳酸型,除城区和居民点较集中的水质差外,其余地方水质均适宜于生产、生活用水。

行政区域

2008年,安康市下辖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共1区9县。

 汉滨区 面积3652平方千米,人口106万。

邮政编码725000。

区人民政府驻五星街。

其中

(1)旬阳县面积3554平方千米,人口45万,旬阳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

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状若太极,被誉为“中华天然太极城”。

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319个村(居、社区),总人口45万人,是革命老区县,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双高普九县,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扩权试点县。

旬阳资源富集。

地处南北过渡的内陆山区河源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物、矿产、水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县内农作物29类385个品种,中药材496种,是国际型优质烤烟基地、全国著名优质蚕茧之乡、全国人工栽培黄姜第一大县,特色农副产品狮头柑、樱桃、核桃、柿子、拐枣、花椒、油桐等富有胜名。

县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39种,汞、锑、铅、锌、镁、铁、石灰石、白云石储量尤为丰富,汞锑矿为全国特大型矿床,铅锌矿远景储量200万吨以上,石灰石储量达亿吨,瓦板石达2500亿立方米,重晶石储量152万吨。

境内主要河流196条,水能蕴量80多万千瓦,规划建设电站12座,装机容量70万千瓦。

高山草甸、田园风光、溶洞瀑布、蜀河古镇、红军老祖等自然人文景观众多。

旬阳区位优势明显。

旬阳地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交汇地带,具有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

襄渝、西康铁路及316国道、102省道在旬阳交汇,境内铁路128公里,设站14个。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000公里,已基本实现乡乡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话”的“三通”目标。

随着西康高速公路的通车,十天高速公路、西康铁路复线及襄渝铁路复线的开工建设,汉江四级航线的开通,旬阳将成为陕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2)石泉县面积1525平方千米,人口18万,石泉县位于陕西南部,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地形轮廓呈”两山夹一川”之势。

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总人口18.2万人。

石泉建县历史悠久,在晋为长乐县,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25年)改称石泉,因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泉水清冽,径流不息”,颇具“清泉石上流”之韵。

石泉属亚热带边缘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14.6度,年均日照数1811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适宜各种农作物、经济作物生长和多种动物生息繁衍。

石泉资源富饶,居山则山藏百宝,处水则水蓄财源,生物、人力、矿产三大资源十分丰富,自然人文景观集南北风光、汇秦楚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蚕桑、黄姜、烤烟、茶叶等产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其中桑园十万亩,年产鲜茧2200吨,属陕西省蚕桑树基地县之一。

水力资源以汉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为主,可开发利用量43.4万千瓦,目前在汉江干流上已建有22.5万千瓦的石泉水电站,在汉江支流上建有筷子铺、胡家湾、鹅项颈3个小型水电站。

装机容量18万千瓦,投资14亿元人民币的喜河水电站已开工建设。

矿产资源主要以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砂、钒钛磁铁矿、铅锌矿、金矿为主,全县工业经济已初步形成丝绸、建材、水电、生物、化工五大支柱行业。

(3)汉阴县面积1347平方千米,人口29万,汉阴县位于陕南秦巴山区,与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石泉县、宁陕县和汉中市镇巴县毗邻.古称西城、安阳、汉宁、安康,唐至德2年(公元757年)始名汉阴至今,全县辖18个乡镇,179个行政村,版图面积1347平方公里,总人口29.2万人,境内山川秀丽,物阜民殷,人杰地灵,素有安康“鱼米之乡”美誉。

汉阴气候温和湿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海拔290—2128.2米。

境内河流纵横,均属长江水系,年径流量5.19亿立方米,

地下水储量9721.82万立方米,可供利用的水能资源10060.15万千瓦,水面3.1万亩,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汉阴自然资源丰富,以矿产、动植物资源最为突出。

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砂金、脉金,瓦板石、石灰岩、大理石、板石,花岗岩、石英砂,煤碳等19种,产地64处,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铁锈红瓦板岩之乡和黄金大县。

全县有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水田12万亩),人均基本农田达1.05亩;

(4)宁陕县面积3678平方千米,人口7万,宁陕县地处秦岭中段南麓,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有森林4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分别是全省、全国的3倍和6倍;林地面积分别占陕西省和安康市的12.9%和28.8%。

天然林保护区内有野生动物250余种,鸟类、鱼类、两栖爬行类动物繁杂多样,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白天鹅等20余种珍惜吉祥的野生动物和珍禽频频出现,可谓天然的动物园。

由于地处南北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地带,境内生物资源、植被类型十分丰富,现有种子植物136科591属1178种,有“自然生态大观园”之称。

生漆、木耳、板栗、山野菜、核桃等土特产年产量均在数百吨以上;有植物类中药材395种,矿物类中药材4种,党参、天麻、枣皮、茯苓等名贵中药材发展初具规模。

矿产资源储量可观,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有20余个矿种,以水晶、钼矿、石英、大理石等最为丰富。

生态旅游资源特别丰富,自然景观美妙多姿,奇异罕见;人文景观底蕴深厚,别具特色;森林植物景观古朴幽美,秀冠三秦。

全县有景区景点209处,其中自然景观158处,人文景观51处,古栈道遗址、旬阳坝溶洞群、七亩坪峡谷、平河梁林海、十八丈瀑布、城隍庙等风景名胜令人心旷神怡。

水资源优势明显,境内河流纵横,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120多条,年径流总量达14亿立方米以上。

是发展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地道名贵中药材的最佳地区。

近两年,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县、退耕还林示范县、农村中级电气化县、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县和国家绞股蓝种植示范基地。

(5)紫阳县面积2204平方千米,人口34万,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西面与四川省万源市毗邻,东南方向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全县辖25个乡镇,面积2204平方公里,人口35万。

紫阳素有茶乡、歌乡、桔乡之称,这里万山综错,河溪密布,汉江自西北至东南横贯全境,任河由西南向西北注入汉水,两条河水将全县分割为东南部大巴山区、西南部米仓山区、北部凤凰山区,加上蒿坪河川道,从而形成了紫阳“三山两水一川”的地貌特点。

由于北有秦岭阻隔,南有巴山屏障,形成了紫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无霜期为268天。

  紫阳历史悠久,文化积蕴厚重,新石器、商周、两汉都在这里留下了很多遗址。

同时,这里是世界著名的志留系弓笔石古生物化石裸露地带。

紫阳是全国唯一用道教名号命名的县份,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号紫阳真人)在这里修行而得名。

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之一,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

  紫阳境内生物资源得天独厚。

尤其是以茶叶、蚕桑、柑桔、杜仲、党参、厚朴、天麻、绞股蓝、山野菜等为主的生物资源,在全国久负盛名。

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现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23种。

其中瓦板岩的质量与储量堪称世界之最,被公认为是当代建筑材料之瑰宝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远销美、法、英、澳、日等国家,倍受外商青睐;毒重石矿为全国稀有的第二大矿床,储量450万吨,是生产钡盐系列产品的优质原料;锰矿储量760万吨,亟待开发;无烟煤、石煤等燃料矿产储量为3.6亿吨;以钛、铌、铁,为主的其他金属矿产和以玉石、石灰石、大理石、粘土岩为主的非金属矿储量也极为丰富。

水资源丰富。

境内大小河流104条。

水力蕴藏量约28万千瓦,可开发量16.7万千瓦。

可利用水域面积5.5万亩,是水产开发的理想之地。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秦巴山色、汉水风光、茶乡风情、擂鼓雄奇、任河漂流、瀛湖碧波、民俗民居、民歌茶艺,兼具南北风格,融汇秦楚神韵,让人留恋忘返。

  紫阳是全国迄今已发现的两大富硒区之一,这块土地上生长的动植物天然含硒。

紫阳县所生产的各种食品不仅天然富硒,而且无公害、无污染,既是功能食品,又是绿色食品。

紫阳富硒茶在唐朝曾作为贡茶供宫廷享用,在清代紫阳毛尖茶已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而享誉全国,2001年3月,紫阳县人民政府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了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

2002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紫阳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为国家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04年10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向全国发布公告,紫阳富硒茶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农产品;新近开发出来的秦巴硒菇,集美味、保健、药疗于一体,2002年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的科技鉴定,并在国家专利局取得专利证书,产品远销日本市场。

(6)岚皋县面积1851平方千米,人口17万。

岚皋,位于陕西南部的鄂、渝、陕三省交界处,北距安康市区71公里,西邻紫阳,东毗平利,南接重庆城口,全县总面积1956平方公里,人口17万。

境内以山地为主,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岚皋物华天宝,资源丰饶。

境内岚河、大道河、洞河三大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54.8万千瓦,可开发量达24万千瓦,建成和在建各型电站32座,总装机17.2万千瓦,年发电量4.5亿千瓦时,成为发展载能工业的强大能源支撑。

矿产主要有金、铜、铁、石英石、重晶石、瓦板岩等,其中钛铁矿总储量22亿吨。

魔芋、茶叶、生漆以及山野菜、中药材等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魔芋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魔芋标准化示范区,魔芋种植示范标准通过陕西省质量技术首家颁布,近年来产业化步伐加快,先后被列为“全国魔芋种植基地重点县”和“全国魔芋加工重点县”。

茶叶生产久盛不衰,清代乾隆年间就已作为贡品,现今打造的“南宫山富锌富硒茶”更是位居全省名优茶之列。

生漆早在明代就被称为“金漆”,属国际市场三大名漆之一。

(7)平利县面积2627平方千米,人口23万,茶业是平利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

优越的气候,远离工业污染的环境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平利茶深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

“女娲云雾”、“女娲银峰”系列绿茶品性高雅、清香诱人。

平利被确定为国家绞股蓝规范化种植基地县,绞股蓝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认证。

 平利是生态旅游的处女地。

女娲和八仙两大传统文化赋予生态旅游业以浑厚的文化内涵。

千家坪森林公园、八仙大草原、廖乾五故居、女娲山、西岱顶、佛殿山、古仙洞和琵琶岛茶艺村等旅游景点已成为人们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8)镇坪县面积1503平方千米,人口6万, 镇坪是一个绿色资源大县。

尤以生物、矿产、水能、旅游四大资源优势明显。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征,宜林宜牧草宜药生长。

生物资源丰富,是一个天然绿色宝库,南北植物交汇,名贵稀有树种多,其中珙桐被称为250万年前的活化石,森林覆盖率83%。

有天然草场面积43.1万亩,可利用面积38万亩,牧草种类达79种。

中药材种类多,分布广,属全国四大药带之一,素有“巴山药乡”的美誉。

有各类中药材420余种,宜药面积40.4万亩。

史载“无农不药,无地不药”,为陕西省中药材现代化科技示范县;地道中药材以葛根、杜仲、黄连、玄参等为主,以镇坪制药厂为主的加工企业,年产值5000余万元,主导产品葛根素占全国同类产品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林麝人工训化、活体取香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

镇坪县

镇坪农业科技享誉省内外。

中高山杂交玉米良种繁育推广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无污染、纯天然的五味子、猕猴桃、板栗、竹笋、特色腊肉等绿色保健食品量大质优,县美味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乡肴”牌腊肉系列产品,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零”的突破。

  

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

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34种。

以煤、瓦板石、花岗石、大理石、铜、铅、锌为主,其中金红石是西北地区储量最大、品位较高的矿种之一,开发潜力大。

水能资源丰富。

水能理论蕴藏量3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5.4万千瓦。

(9)白河县面积1450平方千米,人口21万。

白河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受相对高差大的山地地貌影响,垂直性气候特征明显。

平均气温为12.2℃-16.5℃,平均日照数1753.8小时,平均降水量787.4mm,无霜期为234-261天。

因海拔高度,植被覆盖程度不同,故气垂直差异显著。

谚云“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是本县气候随地域变化的写照。

“春寒、伏旱、秋阴雨”是本县的气候特点,伏旱、秋阴雨也是本县灾害性天气。

白河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矿产。

金、银、铜、铁、铅、锌等23处矿藏散落于山水之间。

卡子镇圣母山、里端沟以及四新乡黑虎垭蕴藏着丰富的硫铁矿,含硫量在7.4—40%。

其中,圣母山硫铁矿储量为101万吨,里端沟储量为172万吨。

在西营、西沟、大双、冷水、双河、麻虎等地,分布大量的石灰石,它是制造水泥、烧制石灰、制造电石、轻质碳酸钙的主要原料,目前县内两家水泥厂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这里。

其中麻虎境内的石灰石质优量大,极易开采。

白河县地理纬度和地貌特征,形成了白河亚热带和暖温带植被群落。

亚热带植物成分中的桔柑、油茶树、无花果、枇杷、油桐、棕榈、芭蕉、山茶花、夹竹桃、银杏、香樟等,在全县各地生长良好。

暖温带成分树种核桃、椿树、漆树、桦树、柿树、杉、桑、木瓜等,在全县前、中、后山均可普遍见到,近年来的退耕还林中木瓜、竹、杜仲被广泛推广种植,特别是由木瓜树果实纯酿的木瓜酒是白河县一大特产。

  中山区农作物出产玉米、洋芋、小麦、燕麦、荞麦。

多数地域为一年一熟。

林特产品有木材、生漆、中药材。

低山河谷区农作物产玉米、小麦、红薯、水稻、豆类,林特产品有油桐、龙须草、柿子、木耳等。

作物一年两熟。

近几年,由于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烤烟、黄姜等经济作物在全县中低山河谷区得到普遍种植。

 

2008年安康市行政区划一览表

汉滨区  辖3个街道、20个镇、23个乡

江北街道   新城街道   老城街道

恒口镇   大同镇   梅子铺镇 五里镇   建民镇   河西镇   关庙镇     张滩镇   叶坪镇   中原镇沈坝镇   大河镇   吉河镇   瀛湖镇   双龙镇   流水镇   大竹园镇   石转镇   洪山镇   茨沟镇运溪乡   花园乡   富强乡   早阳乡   前进乡   共进乡   县河乡     迎风乡   关家乡   石梯乡坝河乡   南溪乡   玉岚乡   双溪乡   新坝乡   香山乡   晏坝乡     田坝乡   牛蹄乡   谭坝乡东镇乡   沙坝乡   荆河乡

汉阴县   辖11个镇、6个乡

城关镇    涧池镇    平凉镇   蒲溪镇   旋涡镇    汉阳镇    双乳镇   永宁乡   铁佛寺镇

龙垭镇    观音河乡  田禾乡   酒店镇   双河口镇  石条街乡  铜钱乡   上七镇   双坪乡

石泉县   辖8个镇、7个乡

城关镇   池河镇   饶峰镇   两河镇   迎丰镇   后柳镇   喜河镇   熨斗镇

中池乡   银龙乡   银桥乡   曾溪乡   红卫乡   中坝乡   长阳乡

宁陕县   辖11个镇、3个乡

城关镇     汤坪镇    筒车湾镇    江口回族镇   广货街镇    龙王镇    金川镇   皇冠镇

四亩田镇   旬阳坝镇  太山庙镇    丰富乡       梅子乡      新场乡

紫阳县   辖15个镇、10个乡

城关镇   向阳镇   焕古镇   蒿坪镇   双安镇   汉王镇   金川镇   红春镇   东木乡   燎原镇毛坝镇   联合乡   麻坪镇   瓦庙镇   高摊镇   广城乡   绕溪乡   高桥镇   芭蕉乡   双桥镇

洄水镇   斑桃镇   界岭乡   洞河乡   苗河乡

岚皋县   辖8个镇、9个乡

城关镇    民主镇   石门镇   佐龙镇   大道镇   滔河镇   花里镇   官元镇

孟石岭乡  堰门乡   蔺河乡   四季乡   溢河乡   铁炉乡   漳河乡   晓道乡   横溪乡

平利县   辖9个镇、3个乡

城关镇   长安镇   兴隆镇   老县镇   大贵镇   三阳镇   洛河镇   广佛镇   八仙镇

西河乡   正阳乡   女娲山乡

镇坪县   辖4个镇、6个乡

城关镇   曾家镇   牛头店镇   钟宝镇   洪石乡   白家乡   上竹乡  小曙河乡   曙坪乡   华坪乡

旬阳县   辖14个镇、14个乡

城关镇    棕溪镇    关口镇   蜀河镇   双河镇   桐木镇   赵湾镇   麻坪镇   甘溪镇   白柳镇段家河镇  吕河镇    神河镇   赤岩镇   构元乡   兰滩乡   仙河乡   庙坪乡   红军乡   公馆乡小河乡    仁河口乡  张坪乡   桂花乡  石门乡   金寨乡   沙阳乡   铜钱关乡

白河县   辖9个镇、6个乡

城关镇   中厂镇    构朳镇   卡子镇   茅坪镇   宋家镇   西营镇   仓上镇   冷水镇

四新乡   桃园乡    双河乡   大双乡   小双乡   麻虎乡

经济状况

据初步核算和省统计局评估认定,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27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增速首次高于全省水平1.4个百分点。

分产业统计,第一产业65.5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95.16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114.20亿元,增长17.2%。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3:

32.5:

40.2调整为23.9:

34.6:

41.5,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比重有所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人均生产总值10341元,增长14.8%。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09年安康市国土地资源局数据,截止2008年:

耕地面积5,690,561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7.13%;

园地面积652,104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96%。

园地中果园77,443亩,桑园272,354亩,茶园175,291亩,其它127,016亩。

林地面积25,567,530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76.95%。

牧草地面积1,002,406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3.02%。

其他农用地面积313,773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0.94%。

行政辖区

合计

1、耕地

2、园地

3、林地

4、牧草地

5、其它农用地

小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安康市

33,226,373

5,690,561

652,104

25,567,530

1,002,406

313,773

汉滨区

5,012,441

1,460,756

127,594

3,154,215

190,073

79,803

汉阴县

1,891,208

505,719

15,479

1,265,040

62,966

42,003

石泉县

2,032,848

307,767

79,732

1,585,902

42,331

17,117

宁陕县

5,349,145

73,626

556

5,232,417

36,748

5,798

紫阳县

3,031,776

911,426

114,667

1,815,531

150,584

39,569

岚皋县

2,765,449

364,273

24,567

2,251,583

117,208

7,818

平利县

3,871,476

423,267

99,775

3,159,970

173,578

14,886

镇坪县

2,214,122

145,579

5,801

2,027,163

32,339

3,239

旬阳县

5,011,140

1,087,967

71,111

3,634,457

180,238

37,367

白河县

2,046,770

410,183

112,821

1,441,252

16,342

66,173

根据安康市统计局2010年提供最新数据,截止2009年,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如下:

产品名称

种植面积

产量

粮食

公顷

277,997

4,169,955

884,575

夏粮

公顷

116,707

1,750,605

297,011

#小麦

公顷

51,111

766,665

130,301

秋粮

公顷

161,2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