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9112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授课时间,每个模块可适当增减2-4课时。

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

课时

发动机总论

理实一体

8

曲柄连杆机构

32

配气机构

34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36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16

润滑系

18

冷却系

具体要求见下表:

领域

内容

要求

建议课时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

1.了解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理解基本术语和主要技术参数;

2.掌握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理解四冲程汽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的异同;

4.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分类方式对汽车进行分类;

5.描述发动机各系统的基本组成、位置和作用。

一、教学设施条件

1、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室一间,配备大众AJR发动机拆装台架8台、常用工具车(带工具)4套、教学投影仪1台等。

配备可同时满足50位学生教学的合作学习桌椅,分小组开展教学活动。

2、教学资料。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发动机实训指导书》,配备教学相关的PPT课件、视频等资源库。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和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1、教学区分小组教学,每小组8-12名同学。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分析教材,完成工作,通过查阅资料学会相应仪器的使用,制定工作计划,而后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对工作进行评价。

整个过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和纪律维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4、实操采取合作或独立完成的形式开展,每一小组设立操作人员、评分人员、记录人员等,使教学活动能正常进行。

三、评价方法

1、采用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开展,每一个模块完成之后都进行一次评价,期中、期末进行阶段式评价。

2、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三种形式。

3、采取个人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形式进行操作,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评价。

4、期中、期末评价采取理论试卷的形式开展,各占总成绩的20%,过程成绩占总成绩的60%。

1.了解机体组各组成部分的构造与功用;

2.了解活塞连杆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掌握活塞变形的特征及预防措施,掌握气环的密封原理;

3.了解曲轴飞轮组各组成部分的功用,理解曲轴飞轮组各部分的构造,掌握曲轴的构造与检测;

4.正确使用基本的维修工具;

5.根据维修规范对部件进行正确的拆装与检测。

1.理解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理解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掌握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2.了解气门传动组各组成部分的构造,掌握各部分的技术要求;

3.掌握凸轮轴、挺柱、摇臂、推杆等构件的构造;

4.理解配气相位和对配气相位的要求,了解可变配气相位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5.叙述凸轮轴与曲轴的关系;

6.叙述不同传动方式的优点与缺点;

7.叙述正时带张紧轮的作用;

8.正确使用基本的维修工具;

9.根据维修规范对各部件进行正确的拆装与检测;

1.了解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2.掌握空气计量装置、节气门体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构造与原理

3.掌握电动汽油泵、汽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正确使用基本的维修工具;

6.根据维修规范对各部件及传感器进行正确的拆装与检测。

1.了解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室的类型;

2.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3.理解喷油泵、喷油器、输油泵、滤清器的检修方法;

掌握喷油泵、喷油器的维护和调试方法。

1.理解润滑系的作用和循环路线

2.叙述润滑系统的作用;

3.叙述润滑系统基本部件名称、作用及结构;

5.根据维修规范对油底壳、机油泵等进行正确的拆装。

1.叙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基本名称和作用;

2.叙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位置和结构;

3.叙述大循环与小循环的工作过程;

5.根据维修规范对散热器、水泵和节温器进行正确的拆装与检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全部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仿真软件开展教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社会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条件与设施

1、设施

汽车实训车间、汽车仿真软件虚拟实训室

2、设备

(1)大众桑塔纳AJR发动机拆装台架8台

(2)用于拆装使用的世达工具车4辆

(3)机油、轴瓦等其他易耗品

3、师资

本课程按工作任务开展,共有7个工作领域,由专业教师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六、考核标准

建立过程考评(项目考评)与总体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课程总成绩=总体考评成绩(40%)+项目考评成绩(60%),其中项目考评成绩为本课程各项目考评成绩为本课程各项目考评成绩的平均值。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电器系统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学习《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做准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电气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电器部件各总成的调整内容。

1.本课程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整个课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

2.本门课程是前期《汽车认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学习的后续课程,是学生就业的必备技能之一。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学与用的结合。

一方面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认识电器检测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电路识读、调试、设备维修等知识及相关的职业能力,并能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

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掌握常见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故障分析的知识。

3.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1.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常用的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

2.掌握汽车常用电气设备的拆装和检修方法。

3.掌握常见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4.能读懂汽车电路图,能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基本工作情况。

5.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汽车电气实训台架等。

1.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2.有积极进去、不断向上的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

3.培养优良的企业7S管理品质,提升职业素养。

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授课时间,每个领域可适当增加2-4课时。

学习领域

教学课时

电源系统

45

起动系统

30

点火系统

照明、信号、仪表、警报系

26

辅助电气设备

全车线路

15

具体内容如下表:

1、掌握各类常用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型号,蓄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技术状况的检查与维护蓄电池的常用充电方法,常见故障的诊断

2、理解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工作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

3、了解蓄电池的其他充电种类和方法,国外常见车型蓄电池的型号;

4、掌握常见硅整流发电机的基本结构、电压调节器的基本类型和电源系统的基本电路,发电机和调节器的正确使用和维修,电源系统的连线、故障诊断与排除;

5、理解硅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电压调节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6、了解硅整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检测、调试方法。

1、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室一间,配备大众电气实训台架6台、电气示教板5块、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及解码器、车用万用表、常用仪器、工量具等。

配备可同时满足50位学生教学的合作学习桌椅。

校本教材《汽车电气检修基础》每人一套,配备教学相关的PPT课件、视频等教学光盘。

如果有条件可配备一个图书橱,放置与维修相关的技术资料。

教学过程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注重过程考核,加强教学监控

1、采用小组教学,一般每组人数不超过12名同学。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分析教材,通过阅读手册,查阅资料学会相应仪器的使用,制定工作计划,而后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对工作进行评价。

1、采用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开展,每一个任务完成之后都进行一次评价,期中、期末进行阶段式评价。

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三种形式。

4、期中、期末评价采取理论试卷的形式开展,各占总成绩的15%,过程成绩占总成绩的70%。

1、掌握起动机的组成,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常见起动电路和具有保护功能的起动电路、起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2、理解直流串激式电动机的基本工作特性和减速起动机的基本工作情况;

3、了解起动机的分类、型号和起动机性能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4、启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掌握传统点火系的基本组成,传统点火系的电路和各组成元件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电感储能电子点火系的组成、电路,信号发生器的类型和结构,各组成元件之间的线路连接;

3、掌握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的功能及组成,各种点火系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点火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4、掌握示波器和正时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5、理解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传统点火系各组成元件的有关工作特性,影响点火性能的因素;

6、理解电感储能电子点火系的基本工作原理,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的基本原理,点火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7、理解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的基本工作原理;

8、了解点火系主要组成元件的型号和性能检测方法。

照明、信号、仪表、警报系统

1、掌握照明、信号、仪表、警报装置的组成、基本电路、工作原理,正确使用、维护和故障诊断新方法;

2、掌握前照灯、电喇叭的结构、检测与调整;

3、了解其他信号、仪表、警报装置的结构和调整。

1、掌握风窗刮水器的结构、线路,暖风、除霜设备的结构、线路等;

2、了解空调系统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控制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全车电路

1、掌握汽车电路图的符号、电线、插接器等的表示方法;

2、熟记国家标准规定的汽车电路图的画法;

3、识读系统电路;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仿真软件开展教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社会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条件与设施

电器实训室、汽车仿真软件微机室、多媒体教室。

(1)电器实训台6台;

(2)电器实训示教板5块;

(3)电气零部件;

(4)解码器、车用万用表、常用仪器、工量具等

(5)其他易耗品

本课程按工作领域开展,共有6个工作领域,每个工作领域相对独立,可由1-2名专业教师按任务开展教学。

七、考核标准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理论考核采用笔试的形式,考核内容侧重于汽车电气各检修作业的操作规范、工量具的使用、维修资料的使用、作业安全、7S管理等。

理论考核占本门课程考核比例的30%。

实操考核采用项目考核累计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规定项目的规范操作,考核内容侧重于安全、环保、7S理念及规范操作的考核。

实操考核占本门课程考核的比例为70%。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操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项目

评分标准

扣分说明

得分

准备工作

(10分)

1.没有整理工具扣2分

2.没有按要求穿着扣5分

3.没有按要求请求工作扣3分

故障检修

(70分)

1.没有观察现象扣5分

2.检修过程中未使用手册扣10分

3.保险丝或继电器检查不正确扣5-10分

4.试灯或万用表使用不正确扣10分

5.插头插、拨不正确扣10分

6.检测步骤不合理扣5-10分

7.故障点未找到或报告不正确扣20分

故障修理(15分)

1.检测完成未说出故障点扣5分

2.维修方法不正确扣10分

整理整顿

(5分)

1.操作完成没有报告扣2分

2.操作完成没有整理工位扣3分

安全规范

涉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操作整个项目不得分

时间

规定时间15分钟,没有完成者停止操作

总分

各学习领域的实操考核点

领域1

知识考核点

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型号、正确使用方法;

蓄电池的其他充电种类和方法;

发电机的基本结构;

电源系统的连线、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力考核点

部件的认识;

检修的操作;

电源系统电路图

素质考核点

1、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3、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考核方式

理论试卷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权重

31%

领域2

起动系统

起动机的结构、位置;

起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起动机开关操作;

起动系统的电路图

1、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工作责任心、工作作风;

3、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4、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实践操作

16.7%

领域3

点火系统各部件的名称、位置;

点火系统各部件的类型和特点

点火系统开关操作;

点火系统各部件的检查与更换

20.8%

领域4

照明、信号、仪表、警报装置的组成、作用及系统电路;

该系统故障的原因;

照明、信号、仪表、警报装置的检查与更换

团队合作;

5S要求;

14%

领域5

风窗刮水器的结构、线路;

暖风、除霜设备的结构。

空调系统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控制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辅助电气设备的操作。

7%

领域6

汽车电路图的符号、电线、插接器等的表示方法;

汽车电路图的画法;

全车电路的检修

10.5%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倪依纯主编

2.参考:

《汽车电气设备拆装与维修》,机械工业出版社,蒋志伟主编

3.参考:

《汽车电器与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春明主编

4.参考: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李春明,魏崴主编李春明,魏崴主编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定位:

本课程建立在《汽车认识》之上,后续课程为《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在汽车检修过程中,能胜任汽车底盘的检修的专业技能,既要掌握汽车底盘基本结构、基本原理、维护和检修、常见故障的诊断技术,同时具有汽车底盘系统诊断检修必须的设备使用能力、信息查询能力、计划制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汽车底盘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底盘各总成的调整内容。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汽车底盘的基本知识和汽车底盘维修的基本技能。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底盘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讲授现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底盘的维护与修理;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知识。

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功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具有汽车底盘拆装、故障诊断与排除、零件损耗分析与检验分类、合理维护与修理的基本能技;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掌握汽车底盘维修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各类分项工作的工作流程有一个基本了解,能够承担汽车底盘维修作业、维修方案制定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掌握常见汽车底盘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底盘的使用、维护及故障分析的知识。

3.了解汽车底盘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1.清楚汽车底盘的工作原理,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工作情况。

2.掌握汽车常用汽车底盘的拆装和检修方法。

3.掌握常见汽车底盘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4.能正确使用汽车底盘维修中常用的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

社会目标:

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授课时间,每个模块可适当增加2-4课时。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绪论

2

传动系概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