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1949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docx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

黄粉虫高效养殖技术

小规模黄粉虫养殖

黄粉虫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15℃-35℃,而生长发育最快是在30℃,当温度高于35℃时,生长发育速度下降。

黄粉虫较耐寒,老龄幼虫可耐受-4℃,而低龄幼虫在0℃时即大量冻死,8℃时则开始生长发育。

上述温度是指群体部的温度,一般来说群体部的温度往往高于室温度8℃一10℃。

如果室温度达30℃时,就要采取降温措施,同时减少群体的密度,以免温度过高而热死。

湿度也很重要:

黄粉虫不怕干燥,能在含水量低于10%的饲料中生存,但湿度太低时生长发育慢,体重减轻,饲料利用率低,所以最适宜的饲料含水量为10%——15%,室空气湿度为55%——75%,但当饲料含水量达18%或室空气湿度为85%时,黄粉虫不但生长发育减慢,而且容易生病。

选择优质黄粉虫良种,是提高成活率、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和产卵量、延长产卵期、促进高产、缩短繁殖周期、降低饲料消耗的关键和基础。

选种一般是选择幼虫作种虫。

优良的种幼虫生活能力强,不挑食,生长快,个体大,产卵多,饲料利用率高。

在初次选择虫种时,最好向有国家科技部门或农业部门授权育种的单位购买。

以后可学着自行培育虫种,每养2~3代更换1次虫种。

应注意:

(1)个体大,每千克重量为3500~4000条;

(2)形体健壮,虫体充实饱满,色泽金黄,体表发亮,腹面白色部分明显,大幼虫体长在2.5或3㎜以上。

(3)生活力强,爬行迅速,对光照反应快,喜欢黑暗。

把虫子放在手心上时,爬动迅速,遇到菜叶和瓜果皮会很快爬上去取食;

(4)营养全面。

要求从幼龄开始精心饲养管理,不断增加饲料和瓜、菜等,减少喂养密度,从而饲养出肥大健壮、生活力强的良种。

黄粉虫的主要饲料是麦麸子,也可辅以糠麸子等(玉米面等过细,不透气,不能做黄粉虫饲料),菜类主要是白菜,萝卜,甘兰等青叶菜都可以。

为了提纯复壮种群,加快繁殖生长,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葡萄糖粉、鱼粉等。

每0.5公斤黄粉虫在一代周期中可吃掉麦麸子1.5公斤,菜3公斤。

最后就是设备方面了:

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饲养房要透光、通风,冬季要有取暖保温。

饲养房的大小,可视其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

饲养黄粉虫的木盘制作抽屉状木盘为饲养盘,一般是长方形,规格是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8厘米。

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纤维板钉好。

筛盘,也是长方形,它要放在木盘中,规格是45厘米35厘米6厘米,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12目铁筛网用三合板条钉好。

制作饲养盘的木料最好是软杂木,而且没有异味。

为了防止虫往外爬,要在饲养盘的四框上边贴好塑料胶条。

摆放饲养盘木架根据饲养量和饲养盘数的多少,制作木架,用方木将木架连接起来固定好,防止歪斜或倾倒。

然后就可以按顺序把饲养盘排放上架。

筛盘、筛子用粗细几种铁筛网,12目大孔的可以筛虫卵。

30目中孔的可以筛虫粪。

60目的小孔筛网,可筛1-2龄幼虫。

饲养房部要求温度冬夏都要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

低于10摄氏度以下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30摄氏度以上虫体发热会烧死。

湿度要保持在60-70%之间,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如冬季不养可自然越冬。

夏季要通风。

室备有温度计、湿度计。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十分重要,它关系到黄粉虫繁殖的速度、虫体质量、经济效益等问题。

(一)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房。

如非进入室不可的人员,必须在门外用生石灰消毒。

(二)在黄粉虫的生活史中,四变态是重要的环节,掌握好每个环节变态的时间、形体、特征,就能把握养殖的技术。

(三)饲料要新鲜,糠麸不变质,青菜不腐烂。

(四)在幼虫期,每蜕一次皮,更换饲料,及时筛粪,添加新饲料。

在成虫期饲料底部有卵粒和虫粪,容易发霉,要及时换盘。

(五)为了加快繁殖生长,对幼虫,羽化后的成虫,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葡萄糖粉或维生素粉、鱼粉。

每天都要喂鲜菜。

(六)饲养人员每天都要察看各虫期情况,如发现病虫、死虫应及时清除,防止病菌感染。

小七在这里只能为您简单介绍,具体您可以到农视网搜一下相关的视频,对照学习。

总体来讲黄粉虫养殖还是比较省事、简单的。

黄粉虫的繁殖

1、选种

  作为繁殖用的黄粉虫,必须是个体大、体质健壮的个体,这样雌虫的产卵量才比较多,后代成活率高。

选种分为3步。

(1)选择粗壮的幼虫

  从老熟的幼虫中选择个体大、发育一致、行动活跃、体质健壮、体色金黄发亮的个体留种,单独饲养。

老熟幼虫逐渐化蛹时,应及时把蛹挑选出来,避免幼虫咬食蛹体。

(2)选择肥大的蛹

  幼虫化蛹后,从中选择健康肥壮的蛹。

选蛹时要用手轻轻挑选,轻拿轻放,防止蛹受伤。

选定的蛹放入蛹箱羽化。

蛹箱的大小、结构与孵化箱相同。

先在蛹箱底的胶合板上铺一白纸,然后把蛹放在纸上,每箱放8000~12000只,在箱底均匀地铺放一层,不要堆积,以免互相挤压,上面再平盖一纸。

将蛹箱送入种虫室的箱架上,调节室的气温和湿度,将蛹羽化温度控制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为70%,经7天左右蛹就可羽化为成虫。

(3)选择健壮的成虫

  蛹羽化为成虫后,除去小的和伤残的个体,选择体质健壮、个体大的成虫转入种虫箱养殖。

由于同一蛹箱的蛹羽化成虫时间不一致,一般挑选成虫要经过2~3天,每天分2~3次揭开覆盖蛹的纸,把攀爬在纸上的成虫轻轻抖入种虫箱,每箱放成虫约6000只。

2、种虫的饲养管理

  先在种虫箱下垫一块木板或胶合板,在板上铺一与箱等同大小的白纸,撒上一层厚1厘米的精饲料供成虫产卵;或者把种虫箱直接放在铺有1厘米厚精饲料的孵化箱,供种虫把卵产在精饲料。

箱底铁丝网上放些颗粒饲料和切碎的菜叶碎片,最后把成虫放入种虫箱。

把种虫箱放在种虫室的箱架上分层叠放,可叠3~4层。

关好种虫室的纱门、纱窗,放下窗帘遮光,转入繁殖管理。

(1)温度、湿度、光照控制

  控制种虫室温度在25~32℃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

夏、秋季高温季节注意开窗通风降温、降湿;冬季关好门窗,做好保温、增温、增湿工作。

通过在火炉上放水壶散发水蒸气或在地面泼水等措施增温增湿。

室长期保持在黑暗或弱光状态。

(2)投喂

  刚进入种虫箱中的成虫,以种虫箱原放入的精饲料为食,身体颜色由刚羽化时的白色逐渐变为黄黑色,活动能力也由弱变强。

4~6天后,成虫开始交配、产卵,并逐渐进入繁殖高峰期,此时成虫需要大量的营养以维持生殖的正常进行。

因此,要每天分2次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精饲料,同时投喂一些晾干水分的嫩菜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投喂量以保证成虫不缺饵为准。

(3)防逃、防敌害

  饲养种成虫期间,要经常检查种虫箱和种虫室纱门、纱窗的情况,防止成虫外逃;室外水沟要长期保持有水,出入注意关好纱门、纱窗,防止蚂蚁、老鼠、苍蝇等进入室。

(4)防药害

  在成虫室不能使用化学药物灭蚊灭蝇,否则也会杀死黄粉虫成虫、卵及幼虫。

喷洒过杀虫农药的青饲料不能投喂成虫。

(5)收卵

  种虫进入种虫箱后,在气温25~32℃的条件下,经过4~6天便可陆续交配产卵,种虫把卵产在铁丝网下面的饲料中,由蛹羽化为成虫后的10~30天,产卵处于高峰期。

产卵后要及时把卵块取出孵化,一般在产卵开始后4~5天收1次卵,以后每隔3~4天收卵1次,直接把种虫箱放入另一个铺有精饲料的孵化箱即可。

采用接卵纸的,把纸上的精饲料连同卵块一起放入孵化箱孵化,重新在胶合板上放置白纸、饲料,让未产完卵的雌虫能继续产卵。

虫卵在温度为25~32℃条件下,经过6~8天,便孵化出若虫。

(6)换种

  一般雌虫的寿命为90~120天。

但种成虫产卵40天后,繁殖高峰期已过,后期的产卵量大大减少。

为提高种虫室和种虫箱的利用率,增加幼虫的产量,最好将产卵达40天的全箱种成虫淘汰,换养新成虫。

淘汰的种成虫可作为饵料喂鱼。

用盆养黄粉虫技术

盆养黄粉虫,可采用旧脸盆等饲养用具,要求这些用具无破洞、壁光滑。

若壁不光滑,可贴一圈胶带,围成一个光滑带,防止虫子外逃。

另外,需要60目的筛子一个。

  取得虫种后,先经过精心筛选,选择个大、活力强、色泽鲜亮的个体,普通脸盆可养幼虫0.3~0.6公斤。

  在盆中放入饲料,如麦麸、玉米粉等,然后放入幼虫虫种,饲料量为虫重的10%~20%。

经3~5天,虫子将饲料吃完后,将虫粪用60目的筛子筛出。

继续投喂饲料,并适当加喂一些蔬菜及瓜皮等水分含量高的饲料。

  幼虫化蛹时,及时将蛹挑出存放。

经8~15天,蛹羽化变为成虫。

在盆的底部铺一纸,然后在纸上铺一层约1厘米厚的精细饲料,将羽化后的成虫放在饲料上。

温度为25℃时,成虫羽化约6天后开始交配产卵。

黄粉虫为群居性昆虫,交配产卵必须有一定的种群密度,每平方米养1500~3000只。

成虫产卵期需投喂较好的精饲料,除用混合饲料加复合维生素外,另加适量水分含量高的饲料。

  成虫产卵时将产卵器伸至饲料下面,将卵产于纸上面,经3~5天卵纸上就粘满了虫卵,应该更换新卵纸。

取出的卵纸按相同的日期放在一个盆中,待其孵化。

温度为24℃~34℃时,经6~9天即可孵化。

刚孵化的幼虫十分细软,尽量不要用手触动,以免使其受到伤害。

  将初孵化的幼虫集中放在一起饲养,幼虫经过15~20天,盆中饲料基本吃完,即可第一次筛除虫粪。

筛虫粪用60目的筛子,以后每3~5天筛除一次虫粪,同时投喂1次饲料,饲料投入量以3~5天能被幼虫食尽为准。

  投喂菜叶或瓜果皮等应在筛虫粪的前一天,投喂量以1个晚上能被幼虫食尽为度,也可在投喂菜叶、瓜果皮前将虫粪筛出,第二天尽快将未食尽的菜叶、瓜果皮挑出。

黄粉虫病虫害的防治

如何防治黄粉虫干枯病   

(1)病因:

发病原因主要是空气干燥,气温偏高,饲料含水量过低,使黄粉虫体严重缺水而发病。

一般在冬天用煤炉加温时,或者在炎夏连续数日高温(超过39℃)无雨时易于出现此类症状。

   

(2)症状:

先从头尾部发生干枯,再慢慢发展到整体干枯僵硬而死。

幼虫与蛹患干枯病后,根据虫体变质与否,又可分为“黄枯”与“黑枯”两种表现。

“黄枯”是死虫体色发黄而未变质的枯死;“黑枯”是死虫体色发黑已经变质的枯死。

   (3)防治:

在酷暑高温的夏季,应将饲养盒放至凉爽通风的场所,或打开门窗通风,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水降温,防止此病的发生。

在冬季用煤炉加温时,要经常用温湿度表测量饲养室的空气湿度,一旦低于55%,就要向地上洒水增湿,或加大饲料中的水分,或多给青饲料,预防此病的发生。

   (4)对干枯发黑而死的黄粉虫,要及时挑出扔掉,防止健康虫吞吃生病。

如何防止蚂蚁危害黄粉虫

一、清水隔离法

  用箱、盆等用具饲养黄粉虫时,把支撑箱、盆的4条短腿各放入1个能盛水的容器,再把容器加满清水。

只要容器保持一定的水面,蚂蚁就不会侵染黄粉虫。

  二、生石灰驱避法

  可在养殖黄粉虫的缸、池、盆等器具四周,每平方米均匀撒施2-3公斤生石灰,并保持生石灰的环形宽度20-30厘米,利用生石灰的腐蚀性,对蚂蚁有驱避作用,并且蚂蚁触及生石灰后,体表会粘上生石灰而感到不适,使蚂蚁不敢去袭击黄粉虫。

  三、毒饵诱杀法

  取硼砂50克、白糖400克、水800克,充分溶解后,分装在小器皿,并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蚂蚁闻到白糖味时,极喜欢前来吸吮白糖液,而导致中毒死亡。

黄粉虫在夏季为何容易死亡

在理论上来说,黄粉虫生长最快的温度是35℃。

但此温度是否适宜也是相对的。

在夏季,若是喂养密度过高,即使温度不超过35℃,由于虫子在活动时彼此之间摩擦生热,往往会升到很高的温度。

当超过38℃时,就会发生死亡现象。

因此,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养殖密度不要太高。

要经常用手或温度计插人养虫盒中进行测试,一旦有烫手感觉,马上要采取减低密度、通风换气的方法进行降温。

如何防治黄粉虫鼠害

对于黄粉虫来说,老鼠可以说是最难防治的天敌。

老鼠既能爬高,又会钻洞,无孔不入。

进入饲养室后,会在房顶做窝,伺机侵入食盒中吞食黄粉虫或麦麸,而且食量大,危害严重。

因此,养殖户要特别注意观察,以免老鼠侵入饲养室,造成损失。

  防治方法:

1、室墙壁角落要硬化,不留孔洞缝隙,出入的门要严密,以免老鼠入。

门、窗和饲养盆加封铁窗纱,经常打扫饲养室,清除污物垃圾等,使老鼠无藏身之地。

2、一旦发现可用人工捕杀,或用鼠夹和药物毒杀。

因灭鼠灵毒性大,国家禁止使用。

现在有一种慢性的数天后发挥药效的“大卫”牌鼠药,可用来灭鼠。

也可在饲养室养一只猫来驱鼠。

若老鼠实在难防,就要以充足的饲料来防鼠。

据我们的观察,若麦麸等饲料充足,老鼠一般只吃粮食,不吃黄粉虫。

若没有麦麸,则侵害黄粉虫。

高效的黄粉虫春季养殖技术

春季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增大,空气湿润,白昼温度相差较大,和冬季形成一定的落差,而养殖黄粉虫的最关键的地方也就是温度和湿度,因此在春季是一定要注意调节管理模式,以便让黄粉虫更快的适应环境。

就整体的管理方式来看,分为以下几点:

①保持温度在22℃以上,白天气温高时开窗通风,晚上注意加温。

②春季为“疾病”多发季节,注意防,勤消毒,可用石灰粉撒地面消毒。

③春季野菜开始萌生,采集野菜喂黄粉虫,以节省饲料成本。

④“谷雨”过后,空气尝试,饲料容易霉变,要经常检查。

  成虫管理在黄粉虫整个养殖过程中是最简单的,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只需平时有充足的饲料喂养即可。

话虽如此,但是成虫管理不好,会影响到产卵率或产出的卵成活率低,因此我们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①饲料不要太湿,比夏季的稍干,以攥不成团为宜。

②根据湿度的大小增减喂菜的次数。

湿度大时一般喂菜叶的间隔期为5天左右,湿度小时一般喂菜叶的间隔期为2天。

③湿度过大时产的卵不能成活,容易霉变,在不能通风的情况下,提高温度,会相应的减少湿度。

④产出的卵要放在加温炉旁,需放在架子的上五层。

  幼虫的管理:

①要减小饲养密度,饲料要干燥,经常翻晒。

②霉变的饲料不能喂,菜叶饲喂要视温度来定,间隔期和成虫一样。

③对死亡的幼虫咬及时挑出,因春天死虫大部分是因为湿度过大造成的。

④白天天气温度高要开窗通风。

⑤老龄幼虫更应该注意干湿度的变化。

黄粉虫引种注意事项

 引种就是将外地的品种直接引进或通过简单的选择、驯化应用于生产。

黄粉虫引种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一、引种时首先要确定引种目标,明确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和对引种的要求;也必须了解原产地的生产条件,以及拟引进种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价值,便于在引种后采取适当措施,尽量满足引进种对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二、初次引进数量要少,经过试验,逐步扩大;也可以适当从几个地区引种,进行比较鉴定,确定适宜种群。

  三、初次引种后,出现少量个体死亡,是正常的现象,一般在2%-5%左右,经过繁殖一个世代以后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饲养黄粉虫的注意事项

黄粉虫是含高蛋白质昆虫,可作为黄鳝的活饵。

饲养黄粉虫的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一、炎热的夏季,气温较高,水分容易蒸发,可在地面上洒匀适量的清水(井水或自来水)以降低温度,调节湿度。

  二、梅雨季节,湿度较大,饲料容易霉烂,要适时开窗通风。

  三、冬季天气寒冷,要关闭门窗,在室要生火加温,确保室温度适宜。

  四、黄粉虫的收存处理。

为了再生产,要留足种虫,其余的幼虫、蛹和成虫一律可作为活饵料或干饲料投喂。

幼虫从孵出到化蛹3个月左右,均可直接投喂黄鳝,多余的可以烘干保存备用。

养殖黄粉虫的注意事项和技术改进

注意事项1.饲料要新鲜,不霉不烂。

2.冬季麦麸放在外面,应提前取回,待与室温相同时再喂虫。

3.计算好养虫时间、数量,使林蛙各期都有充足适龄的黄粉虫。

4.注意消毒防病,门口经常用生石灰消毒,室喷1ppm漂白粉。

5.冬季用温度控制黄粉虫生长,夏季用减少饲料控制生长,以调节虫龄适合林蛙食用。

技术改进1.过去饲养盘放在架上,现改为摞放。

2.过去产卵筛下套一稍大的饲养盘,现改为四框高仅1-2厘米的托盘,既省木料又轻便。

3.木盘高度由8厘米改为10厘米,夏季隔一盘摞一盘,两盘上下间距离10厘米,每天不用移盘,手伸入盘空间喂虫,节省很多劳力。

4.种植高蛋白黄粉虫专用青饲料“饲草王”,青草含蛋白质4%左右,种1亩地年收4次达2万公斤。

可养1500—2500公斤幼虫,增加喂菜量,减少麦麸量,可大量降低养虫成本,由于“饲草王”营养成分高而全,又能加速黄粉虫的繁殖。

5.黄粉虫幼虫达到老熟阶段,体色变谈、食量减少,爬到表层不爱活动,等待蜕皮化蛹,此时可把老熟幼虫搂出,单放一盘中羽化,使化蛹时间集中,减少挑蛹用工,减少麻烦又降低成本。

6.蛹羽化成虫时,把蛹放在一个比筛盘小的纸板上,纸板放在筛盘中稍稍垫起。

羽化成虫有避光趋暗习性,都自动爬出纸板而集中到下层筛盘中,减去挑成虫麻烦。

7.夏季高温多湿蛹易大量死亡,可将幼虫蜕的皮混于蛹中,减少厚度,可减少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