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1967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docx

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版本word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环评有关法律法规

㈠环评法律法规规定⒈环评定义:

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⒉规划环评:

环评法规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区域、流域、海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环评,编写该规划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对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在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评,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⒊建设项目环评:

环评法:

分类管理:

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轻度环境影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影响很小,不需环评,填环评登记表。

㈡环评分类1按对象:

规划、建设项目2.按环境要素:

大气、地表水等3.按时间:

现状、预测、后评价。

㈢环评遵循的技术原则⒈与项目特点结合⒉符合政策:

产业、环保、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资源综合利用⒊符合规划、区划:

流域区域、城市发展总体⒋符合法规⒌符合清洁生产原则⒍符合总量控制要求⒎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⒏正确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⒐选择适当的预测评价技术方法⒑环境敏感目标得到有效保护,不利环境影响最小化⒒替代方案和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

第二节建设项目环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

㈠建设项目环评基本内容⒈大纲⒉现状调查与评价⒊影响预测⒋评价

㈡工作程序⒈工作程序⒉工作等级

第三节环评常用术语

第二章工程分析

第一节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㈠工程分析的作用⒈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⒉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⒊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⒋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㈡工程分析的方法⒈类比法⒉物料衡算法⑴总物料平衡衡算⑵各装置的物料平衡⑶有毒有害物料平衡⑷有毒有害元素的物料平衡。

目的:

计算污染物的源强,分析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确定对环境的影响,便于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置措施的提出,也为环保设施提供依据。

⒊资料复用法

㈢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⒈工程概况:

⑴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性质、工程总投资、厂区平面布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⑵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燃料指标参数⑶项目组成、⒉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生产工艺简述及流程图。

如造纸,全厂水平衡、碱回收工艺流程、生产车间水平衡、碱回收车间蒸发与燃烧工段物料平衡、苛化与石灰回收工段的物料平衡、蒸汽平衡⒊污染源强分析与核算:

污染物排放种类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噪声。

⑴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按建设过程、运营过程,一些项目对服务期满后核算,污染物达标排放按最大负荷核算①新建项目,两本帐:

排放量=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消减量②技改扩建项目,“三本帐”:

排放量=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缩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⑵物料平衡与水平衡水Q(取水量)+A(物料带入水量)=H(耗水量)+P(排水量)+L(漏水量),工业取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重复用水量C:

项目内部循环使用和循序使用总水量;耗水量H=Q1(产品含水)+Q2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Q3(洗涤用水、直接冷却水、工艺用水)+Q4锅炉运转消耗水量+Q5水处理用水量+Q6生活用水量。

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国家规定指标和项目特征污染物t/a①满足达标排放要求②符合其它相关环保要求③技术上可行⑷无组织排放源统计:

无排气筒或低于15m排放源。

确定方法①物料衡算法②类比法③反推法⑸非正常排污①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排污②其它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运行时的排污⒋清洁生产水平分析⒌环保措施方案分析⑴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技术经济可行性⑵污染物达标排放可靠性⑶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在总投资中的比例⑷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⒍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⑴分析厂区与保护目标卫生防护距离、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①项目与保护目标方位关系②距离③保护目标的内容与性质⑵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合理性⑶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第二节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㈠基本内容:

⒈工程概况:

介绍工程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工程项目组成及施工布置⒉施工规划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⒋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⒌替代方案

㈡技术要点:

⒈工程组成完全⑴对外交通⑵施工道路⑶料场⑷工业场地⑸施工营地⑹弃土弃渣场:

包括设置点位、每个场的弃土弃渣量、弃土弃渣方式、占地类型与数量、事后复垦或进行生态恢复的计划⒉重点工程明确:

例如高速公路⑴隧道⑵大桥、特大桥⑶高填方路段⑷深挖方路段⑸互通立交桥⑹服务区⑺取土场⑻弃土场⒊全过程分析⑴选址选线期⑵设计方案⑶建设期(施工期)⑷运营期⑸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设备退役、渣场封闭)⒋污染源分析⑴锅炉⑵车辆扬尘:

一般采用类比法计算⑶生活污水排放量人均用水量×用水人数×80%⑷工业场地废水排放量⑸固体废物⑹生活垃圾⑺土石方平衡⑻矿井废水量

第三节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㈠源项分析步骤⒈划分各功能单元⒉筛选危险物质,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因子⒊事故源项分析和最大可信事故筛选⒋估算各功能单元最大可信事故泄漏量和泄漏率

㈡泄漏量计算⒈泄露设备分析⒉泄露物质性质分析⒊泄漏量计算⑴液体泄露速度柏努利方程QL=CdAρ

⑵气体泄露速度QG=YCdAP

⑶两相流泄露假定液相、气相均匀,且互相平衡QLG=CdA

⑷泄露液体蒸发①闪蒸量估算Q1=F.WT/t1②热量蒸发Q2=Λs×(T0-Tb)/H

③质量蒸发液体蒸发总量Q3=a×p×M/(R×T0)×U(2-n)/(2+n×r(4+n)/(2+n)④y液体蒸发总量Wp=Q1t1+Q2t2+Q3t3

㈢最大可信事故概率计算:

含义:

所有可预测的概率不为零,危害最严重的事故概率(不一定概率最大),常用事件树分析法(一种逻辑演绎法,初因事件导致事件后果,定性与定量评价系统特性)确定。

四种泄露事故:

易燃易爆气体、毒性气体、可燃液体、毒性液体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1、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⑴收集资料法(优点:

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缺点:

二手资料)⑵现场调查法(优点:

一手资料。

缺点:

工作量大,占较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⑶遥感方法(优点:

整体了解一个区域,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

缺点:

只判读已有航空或卫星相片)

2、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⑴地理位置。

附地理位置图⑵地质一般概要说明当地的地质状况,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

评价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时,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塌陷、地面沉陷,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

⑶地形地貌一般情况,简要说明,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教详叙述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地形图。

⑷气候与气象⑸地面水环境如果不进行地面水单项影响评价,可概要说明地面水状况⑹地下水环境⑺土壤与水土流失当需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同时要附土壤分布图。

⑻动植物与生态

3、社会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⑴社会经济①人口②工业与能源③农业与土地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附土地利用图。

④交通运输⑵文物与景观景观指具有一定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现象。

⑶人群健康状况

第二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大气污染源调查⑴大气污染源①定义:

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和活动②无组织排放:

凡不经过排气筒或通过15m高度一下排气筒的排放③高架源的有效源高:

烟囱的几何高度与烟云抬升高度之和⑵大气污染源分类①按几何形状分:

点、线、面、体源②按排放时间分:

连续、瞬时、间歇源③按排放形式分:

有组织、无组织④按几何高度分:

地面源、高架源⑶污染因子筛选与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①首先选择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②其次应选择特征污染物③同时应考虑在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⑷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①现场实测②物料衡算法③经验估计法⑸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核心是核定源强、排放量及相关参数。

一级评价项目①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厂、装置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②按厂或装置统计各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③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改扩建工程排放量、改扩建后工程缩减量④除调查主要污染物正常的排放量外,对于毒性较大物质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⑤将污染源按点源和面源进行统计。

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

对与范围较大的城区和工业区,一般把源高低于30m,源强小于0.04t/h的污染源列为面源。

⑥点源调查统计内容包括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几何高度及出口内径、出口烟气温度、烟气出口速度、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毒性较大污染物非正常排放量、排放工况。

⑦统计评价区面源时,首先进行网格化,单元可取1KMX1KM⑧对排放颗粒物的主要点源,还应调查颗粒物的密度和粒径分布。

⑨原料、固废等堆放厂产生的扬尘可按面源处理。

二级适当从简,三级调查③⑤⑥⑦⑧

2、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⑴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的基本内容:

①气候区划分及其主要气候参数。

②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

③大气扩散参数④大气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特征,重点是逆温特征和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对于2、3级评价,至少应包括风玫瑰和联合频率。

(大气边界层:

由于受下垫面的影响湍流化的底层大气,通常为距地面1-2km以下高度的大气层。

)⑵常规气象资料调查内容①常规地面气象资料:

地面温度、露点温度、降雨量、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等②高空气象资料:

包括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各层的风向、风速、气温及相应的观测时间③气象资料的使用:

根据气象台站距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距离及二者在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条件的差异确定。

1、2级项目,台站在评价区域内,且和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基本一致,可直接使用;3级可直接使用距离最近台站资料。

1级获取最少3年,2、3级获取至少最近1年资料。

⑶相关性分析:

采用分量回归法,1、2级项目相关系数不宜小于0.45和0.35.⑷气象资料调查分析方法:

ⅰ风场:

①风对大气污染物输送扩散的作用:

整体输送、冲淡稀释;在大气边界层,风切变还影响湍流强度及性质,对扩散产生间接作用;其它气象因子,都是通过风及湍流影响空气污染。

②风频:

表征下风向受污染的几率。

风频最大的风向,为主导风向。

研究风频,应说明主导风风频和静风频率。

③风玫瑰图:

16个方位风频连结而成的图。

④风廓线图: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U2=U1(Z2/Z1)PP:

风速高度指数,与大气稳定度和地形有关(如:

D稳定度城市0.25,乡村0.17,A—0.10,0.07,B—0.15,0.07,C—0.20,0.10,E、F—0.30,0.25)⑤局地风场:

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和时间尺度比较小的地方性风。

主要有:

海陆风:

海陆热量差异形成。

山谷风:

夜晚冷重山坡空气沿山坡向谷底流动,在山谷形成山谷流入平原的气流,形成“山风”、“下坡风”、和“出山风”,白天相反,形成“谷风”、“上坡风”、和“进山风”。

过山气流:

迎风坡流线密集,背风坡产生气流下泄和尾流混合,产生“背风波”(逆温层结天气条件出现)“背风涡”、“下洗”等现象。

污染源的排放口不能设置在背风涡中,尽量避免设置在下洗区或有可能把污染物带至下洗区的区域。

城市热岛环流。

⑥大气湍流:

空气的无规则运动,相对于层流,具随机性。

湍流扩散是空气污染局地扩散的主要过程,是污染物降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效果是混合。

分类:

分连续点源扩散和相对扩散。

湍流扩散理论:

统计理论(应用较广)、梯度输送理论和相似理论ⅱ温度:

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

①温廓线:

温度随高度变化。

②逆温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是非常稳定气层,大气污染事件常出现在逆温层。

应注意其强度(每升高100m气温的增加)、厚度、频率、种类等。

ⅲ大气稳定度①定义:

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是大气对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加速、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种热力学性质。

②确定方法:

干绝热法(rd法)、理查孙法(Ri法)、帕斯圭尔法(pasquill)等③帕斯桂尔法(pasquill):

用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太阳高度角、云量和风速判断,是适合我国常用方法。

稳定度分6类:

强不稳定A、不稳定B、弱不稳定C、中性D、较稳定E、和稳定F。

有云量和太阳高度角(h0=arcsin「sinФsinД+cosФcosД(15t+Л-300)」查太阳辐射等级,再与地面风速查稳定度。

如云量大于8,辐射等级为0,稳定度为D,风速大于等于6m/s,稳定度也为D。

定性说,夜间大气稳定度一般为D、E、F,阴天或大风时为D,A一般出现在白天、晴天和风速小于2m/s,F一般在夜间、晴天和V小于3m/s.ⅳ联合频率:

指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构成的组合频率,即统计不同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出现几率。

ⅴ大气扩散参数:

①表征大气湍流强弱,扩散能力标志,与距下风距离、大气稳定度和取样时间有关。

②确定和测量方法:

示踪剂法、平衡球法(常用)、照相法等。

③计算公式:

A有风时(U10≥1.5m/s),采样时间为0.5h,σy=γ1Xα1,σz=γ2Xα2(α1、α2、γ1、γ2为横向、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系数,X为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

评价区为平原地区农村或城市远郊区时,A、B、C级,直接查;D、E、F级,向不稳方提半级。

工业区、城区、或丘陵区,A、B级,直查;C、D、E、F级,提一级查。

B大于0.5h取样时间:

铅直参数不变,横向为σyτ2=σyτ1(σ2/σ1)qC小风(0.5≤U10<1.5和静风(U10<0.5的选取σx=σy=γ01T,σz=γ02T(T为烟团运行时间)ⅵ混合层高度①指边界层中存在的湍流特征不连续界面以下的大气层,高度从地面至第一层稳定层底。

一般为不稳定层结,铅直稀释强。

②Holzworth法定高度:

任一时间地面温度(如最高地面温度)和干绝热递减率γd绘制的直线与北京07时探空曲线的交点(或切点),即混合层高度(日混合层最大高度)γd=0.0098℃/m③计算法。

当为A、B、C、D稳定度时,h=asU10/f;为E、F类时:

h=bs(U10/f)1/2,,f=2Ωsinø(bs>as)⑸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①概念:

熏烟状态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件②

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⑴监测布点①监测点位数量设置:

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

1级监测点不少于10个,2级不少于6个;3级已有例行,可不安排,fao则布置1~3个。

②设置目的方法:

扇形布点(以污染源为中心,沿烟羽走向呈45°~90°扇形内布设,为模式验证,测扩散参数),网络布点(分成若干等面积方形网络,为弄清多而分散污染源)功能布点(按工业区、生活区等分成若干功能区,为弄清母些特定区域污染影响)同心圆布点(以污染源为中心画若干同心圆,从圆心向各方位以22.5°画出射线,与圆周交点为监测点,为弄清各风向方位污染)。

对项目环评,应设在受影响大区、环境敏感区、关心点,考虑均匀性和清洁参照点,监测布点图应附常年风向玫瑰图。

③设置标准化:

监测点周围10~15m不应有污染源,应避开干扰地带;应开阔,距离为建筑物高度的2~2.5倍,距乔木带10~20m;自由收集270°气流;夹角不大于30°。

交通尾气监测:

行车道外0.5~1m,外沿100m各设一个,采样进气口朝向行车道;两台间距大流量>2m,小1m左右。

⑵监测时间和频次:

①周期和频次:

1级不少于2期(夏、冬),每期有季节代表性7天,每天6次;2级取一期不利(必要时2期),每期5天,每天4次;3级必要时1期②数据有效性:

SO2,NO2,NOx,1h平均45分采样,每日18h,每月12个,每年144个;TSP、PM10、Pb,1h45分钟,每日12h,每月5个,每年60个。

⑶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①平均值的统计方法:

日、月、年、季的算数平均值:

Cj=1/n∑nCij②超标倍数=(C—C0)/C0◎②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不符合技术规范不计入总数,未检出点位计入)④单项质量指数:

Ii=Ci÷Coi,Ii≥1为超标。

第三节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㈠环境水文与水动力特征⒈水循环、径流形成与水体污染⑴水循环⑵径流形成,产流、会流⑶表示方法和度量①流量Q:

单位时间通过断面水量,m3/s②径流总量W=QT,T时段通过河流断面总水量m3③径流深Y(mm)=QT/1000F,径流总量平铺在全流域面积上的水层厚度④径流模数M=1000Q/F,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L/s㎞2⑤径流系数α=Y/P某时段径流深与降雨深的比⑷水文现象的变化:

年、年内、空间变化⒉河流水文、水力学特征⑴河道水流形态分类:

恒定,非恒定;均匀,非均匀;渐变流、急变流;急流、临界流、缓流(弗洛德数Fr大于、等于、小于1)①恒定均匀流②非恒定流⑵设计年最枯时段流量⑶河流断面流速计算⑷河流水体混合⒊湖泊、水库的环境水文特征⑴概述①蓄水量变化②动力特征③水温④水量⒋河口与近海水文与水动力特征⑴特点①河口(感潮河段):

入海河流受潮汐作用的段。

②海湾:

海洋凸入陆地部分,分闭塞型、开敞型③陆架浅水区:

位于大陆架上200m以下,海底坡度不大的沿岸海域。

④江河的淡水径流:

河口盐水楔、部分混合、充分混合⑤潮汐与潮流⑵河口海湾的基本水流形态。

㈡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⒈调查范围:

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较显著的地面水区域⒈污染物排入水体可能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⒉下游附近有敏感区,延长到敏感区上游边界⒉调查时间⑴根据水文资料确定丰、平、枯水期和季节月份⑵调查水期按等级①河流、河口、湖泊一级,一般调查一个水文年(潮汐年)的丰、平、枯水期,时间不够,至少调查平、枯②二级,一般调查平、枯,时间不够,调查枯水期③三级,一般可只在枯水期调查⑶调查范围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差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调查丰水期,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⑷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⒊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⑴按评价等级和规模确定⑵感潮河口按等级和河流规模⑶湖泊水库按等级规模确定⑷降雨调查⒋污染源调查⑴点源调查①原则②内容a特点b数据c用排水状况d废水、污水处理状况⑵非点源调查①原则:

搜集资料,一般不实测②内容a工业类b其他⑶污染源采样分析方法⑷污染源资料的整理与分析⒌选择水质调查参数⑴常规水质因子⑵特殊水质因子⑶其它方面的因子⒍河流水质采样⑴取样断面的布设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附件水域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④水质急剧变化处⑤重点水工构筑物⑥水文站附件⑦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⑵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①断面上取样垂线的确定:

主要依据河宽,小河:

在取样断面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大、中河,河宽小于50m,据岸边1/3水面宽处共设2条;河宽>50m,设三条,主流线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特大河(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松花江、海河)垂线适当增加,拟设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②垂线上取样点的确定,依据水深,H>5m,水面下0.5m及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H1~5m,只在水面下0.5m取一个样;H<1m,距水面、河底都不小于0.3m;三级评价小河,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水面下0.5m,距河底不小于0.3m⑶取样方式:

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级:

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时,每条垂线取混合样,其他断面取一个混合样。

三级:

原则只区断面混合样⑷河流取样次数①每个水期调查一次,每次3~4天,至少有一天取样分析~,其他测量取样②不预测水温时,只在采样时测;预测时,每隔6h测一次日均水温③一般每天每个水质因子只取一个样;水质变化很大时,采用每间隔一定时间采样一次⒎河口水质的取样⑴取样断面布设原则:

当排污口建于河口感潮段时,其上游根据感潮段实际,下游布设原则与河流同。

⑵河口取样次数①每期一次,每次2d,在大、小潮期;每潮期,均应分别采集同一天的高低潮水样②预测水温,4~6h测一次求日均水温⒏湖泊、水库水质取样⑴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方法、数目①大中型湖泊水库Q<50000m3/d,一级1~2.5㎞2,二级1.5~3.5,三级2~4;Q>50000,一级3~6,二、三级4~7②小型湖泊水库Q<50000,一级0.5~1.5,二、三级1~2;Q>50000,各级0.5~1.5⑵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

型,H<10m时,水面下0.5m,距底不小于0.5m;H≥10m,水面下0.5m及斜温层以下,距底0.5m以上各取一个样。

型:

H<10m,水面下0.5,距底≮0.5;H≥10m,水面下0.5和水深10m并距底≮0.5m各设一点⑶取样方式:

小型H<10m,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H≥10m,只取一个混合样。

大中型:

各取样位置不同深度水样均不混合⑷湖泊水库取样次数①每期调查一次,每次3~4天,至少分析1天②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6h一次,并适当检测藻类9水质调查取样需注意的特殊情况:

⑴闸坝河流⑵河网地区⒑水样的采保存、分析⑴河、湖、库⑵河口:

盐度<3‰,按河、湖、库,≥3‰按海湾⒒现有水质资料的搜集整理

㈢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⒈评价方法⑴一般水质因子标准指数Sij=Cij(实测值)/Csi(标准限值)⑵特殊水质因子①溶解氧DO,DOj(实测值)≥DOs(标准值),SDOJ=(DOf-DOj)/(DOf-DOS);DOj<DOf,SDOJ=10-9DOj/DOsDOf:

某水温、气压条件饱和溶解氧浓度=468/(31.6+T),T为水温②PH,当PH≤7,SPHj=(7-PHj)/(7-PHsd);PH>7,SPHj=(PHj-7)/(PHsu-7)⒉实测统计代表值获取的方法⑴极值法:

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少,水质浓度变幅大⑵均值法:

监测数据多,浓度变幅小⑶内梅罗法:

有一定的监测数据,浓度变幅大C=

第四节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㈠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㈡环境噪声现状评价量。

环境噪声评价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较高声级的突发噪声评价增加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机场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WECPNL)噪声源的评价量有倍频带声压级、总声压级、A声级或声功率级⒈A声级和最大A声级。

声级计设计了滤波器,叫A计权网络,测得声压级为A计权声级,简称A声级,以LpA或LA表示,单位为Db,为噪声评价基本值⒉等效连续A声级:

某时段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噪声大小,单位dB(A)⒊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WECPNL),用于评价航空噪声,一日WECPNL=EPNL(N次飞行能量平均值)+10㏑(N1+3N2+10N3)-39.4,N1-7~19时、N2-19~22、N3-22~7时飞行次数

㈢环境噪声现测量。

⒈环境噪声测量标准方法⒉噪声源噪声的测量⑴类比测量⑵引用已有数据⒊环境噪声测量要求⑴测量量a环境噪声:

LAEQ,LEQ最大A声级及持续时间b噪声源:

倍频带声压级、总声压级、A声级、线性声级、声功率级、A声功率级、c特殊噪声源,测量频率特性和A声级。

d脉冲噪声同时测量A声级及脉冲周期⑵测量时段a声源正常工况.b昼、夜测量,起伏大增加次数⑶记录内容:

㈣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方法⒈⒉⒊

㈤典型工程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方法⒈工矿企业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方法⑴车间:

重点85dB(A)以上源分布及分析。

⑵厂区:

网格法(10~50m,大型厂区50~100m划正方形网格)⑶厂界噪声:

厂界外1m处间隔50~100m,大型100~300m⒉公路、铁路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

测量等效连续A声级⒊飞机场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

第五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㈠生态环境现状调查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