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2277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综合检测Word版含答案

2019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

综合检测Word版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导学号56420046)

我们所说的姓氏,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

姓,代表了氏族血统,最早来源于氏族的图腾。

氏族在交往中通过展示氏族图腾的徽记来表明其身份,区别不同的氏族和方位,氏族徽记就是姓的最早雏形。

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种产物,表示功勋和地位。

一般认为中国人是先有姓,后有氏。

事实上,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关系也在互相转变。

在夏朝之前,氏为大氏族、部落、国家、氏族联盟的称呼,这时姓是氏的分支。

比如:

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期,伏羲氏的后代姓风,是中国第一个姓。

夏朝时,氏的本意发生了变化,氏可以代表姓族中重要的分支。

周武王灭商后,重新确立了姓、氏的关系:

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辨贵贱,随时更移。

由于分封制分出的诸侯都有自己的氏,而姓不变,导致先秦时保留下来的姓仅仅在三十个左右,而保留下来的氏却有近千个。

到秦并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政权,姓、氏也混而为一,汉朝以后姓和氏也就不再进行严格区分了。

考察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少以及分布的集中程度如何,可以用同姓率这个量来表示。

一个地区的同姓率就是在这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这个值的大小能大致反映一个地区姓氏多样性的状况。

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说明姓氏的多样性好。

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同姓率最低的地区。

这是因为在南北宋时期,特别是在南宋,由于蒙古人入侵,人们向南迁移,以躲避战争,逃至长江受到阻隔,而长江流域又很适合人类生活,便定居下来,与原有的居民混居在一起;同时,长江以南的人也经常会往北方迁移,最终导致这些地区的人口比较混杂,姓氏的多样性比较好。

相反,在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姓氏比较单一,又和外界比较隔绝,导致这些地区的同姓率很大。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并不总是有较高的同姓率。

甘肃的嘉峪关等就是例外。

嘉峪关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城市,历史上周边民族不断进入,外来人口很多,姓氏也很多。

因此,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不同地区之间也可以定义同姓率。

两个地区的同姓率就是两个地区各取一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

显然,两个地区姓氏分布越接近,同姓率就越大。

因此,地区间的同姓率能衡量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的相似性。

对同姓率做简单变换就能得到衡量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的姓氏距离,也可以叫遗传距离。

一般来说,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越远,遗传距离越大。

这是因为空间的隔离使得人们不能充分混杂,姓氏分布的差异就越大。

通过计算两个地区的遗传距离,我们再次印证了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现象。

东北三省和山东虽然隔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但是他们的遗传距离却是最小的。

事实上,清朝中晚期以后,大约有两千万人从山东、河南等地迁移到了东北地区。

所以,研究不同地区间的同姓率能发现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事件。

(选自《百科知识》)

1.下列对“姓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氏中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

姓,代表民族血统,来源于氏族徽记。

氏,始终是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B.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关系也在相互转变。

在夏朝之前,姓是氏的分支,夏朝时,氏就成了姓的分支。

C.周朝建立后,重新明确了姓氏关系:

姓明婚姻,氏辨贵贱。

由此可知在当时,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姓同氏不同者,不可通婚。

D.到秦汉以后,由于中央集权取代了分封制,这时用来区分不同封地诸侯的“氏”,也就失去了它的历史价值而与代表血缘关系的姓渐渐混为一谈了。

解析A项,“始终”的说法不正确。

见原文第1段。

答案A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同姓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寡,它是一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

B.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比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说明该地区姓氏分布的多样性好。

C.不同地区的同姓率有高有低,比如甘肃嘉峪关地区的同姓率较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同姓率较高,这和这些地区的文化历史有着密切关系。

D.研究两个地区的同姓率,如果这两个地区的同姓率比较接近就说明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小,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小。

解析D项,不是两个地区的同姓率而是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

另外,根据原文第7段信息可得出结论“两个地区同姓率越大,那么这两个地区的姓氏分布差异就越小,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小”。

原文中的“同姓率越大”与选项表述的“同姓率比较接近”不能完全等同。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代,伏羲氏的后代姓风,是中国第一个姓,这说明在夏朝之前,姓是氏的分支。

B.秦并六国之前,帝王分封诸侯,姓是他们的血统,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氏。

由此可见,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C.遗传距离是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是反映不同地区的姓氏分布相似性的主要参数,一般来说,空间距离越大,遗传距离越大。

D.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而两个地区之间的同姓率是研究人口迁移的手段之一,不能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

解析D项,“不能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错,根据文意,不同地区之间的同姓率是能够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

答案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2017·全国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

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

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

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

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

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

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

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

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

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

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

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

”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

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

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

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

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

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

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

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

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散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

B项,“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理解错误,于文无据。

答案B

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

(5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文本中的窗子,既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可以是铁纱窗,或者是玻璃窗;又是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的象征。

有的人坐在窗子里面,有的人行走在窗子外面,而一扇窗子隔绝出来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参考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的能力。

文本中,“你”“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视角,称呼“你”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

作者既关注窗外,又无法真正走出窗子,在“你”与“我”不同的人称中,体现出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参考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2017·全国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

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

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

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

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

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

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

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

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

(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注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

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

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

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

B.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C.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B项,“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不正确,2003年也比上一年有所减少。

答案B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

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

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

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A项,与材料一“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显不同,服务于公众的形式与材料二“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不一致,因此该项错误。

D项,“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与材料二原文“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不符。

E项,与材料三“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相对照,不正确。

答案BC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该题答案在材料一部分,可根据原文加以整理,由“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可得出“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生丰富的科研成果”。

由“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

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可以归纳出“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育出科研团队”。

参考答案

(1)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

(2)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育出科研团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导学号56420047)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

“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

”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

“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

“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

“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

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

“公意乃尔,朕复何望!

”护儿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儿曰:

“陛下今何在?

”左右曰:

“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

“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

“此亦岂异人意也!

”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解析解答文言文断句题,要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句首发语词、句间停顿词和句末语气词,一是句中充当谓语的动词和形容词。

如本题,通过通读可知整个句子大意,一是少时常见战争,立有功名之志;一是平陈之役有功。

其次根据虚词“所”“及”,名词“护儿”“宇文忻”“淮南”“白土村”“疆埸”“军旅”“广陵”“役”等就基本可以判断断句所在。

答案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解析A项,“字”,古代男子成人(20岁),不便直呼其名。

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后因称字为表字,所以A项正确。

B项,“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所以B项正确。

C项,“嗣”本义是诸侯传位给嫡长子。

嫡长子与最年长的儿子有时候并不是一致的。

所以C项说法错误。

D项,“阙”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指皇帝居处,借指朝廷,也可代指京城、宫殿。

所以D项正确。

答案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

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

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

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

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解析“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说法错误,宇文化及杀害来护儿时,炀帝已经怒气消解,之所以没有设法保护他,是因为炀帝自己也已经被抓。

答案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解析

(1)关键词:

“军旅”,战事;“咨怨”,叹息怨恨;“游幸”,外出巡游。

(2)关键词:

“凶逆”,凶恶悖逆之人;“王室”,朝廷;“泉壤”,黄泉。

参考答案

(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

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参考译文来护儿,字崇善,还未记事的时候就成了孤儿,由伯母吴氏抚养。

吴氏照顾抚养,给予他许多慈母般的训诲。

来护儿年纪虽小,但聪明出众,刚开始读《诗经》,放下书感叹道:

“大丈夫在世,应当为国家消灭贼寇,以取得功名!

”众人对他的话感到惊奇,认为他志向豪壮。

等到长大成人,雄才大略超乎常人,志气英伟高远。

恰逢周朝的军队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的白土村,正处于两国交兵的战场,经常见到军队,来护儿常常慨叹,有建立功名的志向。

到了隋文帝开皇初年,宇文忻等人镇守广陵。

平定陈国之战,来护儿立有战功,晋官位上开府,赏赐缣帛一千段。

仁寿初年,来护儿改任瀛州刺史,因善于治政而闻名,多次受到文帝的勉励。

炀帝继位,来护儿被召入朝,当地百姓拽住他的车恋恋不舍,以致许多日仍不能出境,到朝中上书请求将来护儿留下来的人,前后有几百人。

炀帝对他说:

“当初国家没安定的时候,卿是有名的将领,如今天下安定了,卿又成为很好的刺史,可以说是双美兼而有之了。

”大业六年,炀帝车驾巡幸江都,对来护儿说:

“穿着华丽的衣服白天巡游,是古人看重的,卿如今就是这样。

”就赏赐给来护儿缣二千段以及牛和酒,让他去拜谒先人之墓,宴请乡里的父老乡亲。

让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聚集到他的宅院中,畅饮一日,朝野人士都为来护儿感到荣耀。

大业十二年,炀帝巡幸江都,来护儿劝谏说:

“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

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希望陛下驻圣驾于洛阳,根据时节休养生息。

陛下如今巡幸江都,那里是我衣锦还乡之地,我深受恩宠,不敢只为自己打算。

”炀帝听后,神色严厉地站了起来,好多日子不让来护儿晋见。

后来,炀帝怒气消解,才令人领来护儿入见,说:

“公竟然有这样的意思,朕还有什么指望?

”来护儿于是不敢再说话。

当宇文化及发动叛乱时,十分忌恨来护儿。

这一天早晨来护儿将要去上朝,被抓了起来。

来护儿问道:

“陛下如今在哪里?

”身边的人回答说:

“今天被抓了起来。

”来护儿叹息说:

“我身为大臣,担负着国家的重任,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于是就被杀害了。

来护儿重信用,讲交情,淡泊财利,不经营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谋略特别多,每次观览兵法,就说:

“这难道也是异于他人的想法?

”善于安抚士兵,赏罚处置严明,所以都能够为他效死尽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2017·全国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4~15题。

(导学号56420048)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