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2311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39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x

某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概述………………………………………………………………

1.1工程概况………………………………………………………

1.2交通……………………………………………………………

1.3自然条件………………………………………………………

1.4建筑材料………………………………………………………

1.5施工供水、供电………………………………………………

第二章施工总进度………………………………………………………

2.1施工总进度计划(表)编制原则……………………………

2.2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形成………………………………………

2.3工期保障措施…………………………………………………

第三章施工总布置图……………………………………………………

3.1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3.2施工导流………………………………………………………

3.3施工区布置……………………………………………………

3.4其它附属设施布置……………………………………………

第四章施工用地计划……………………………………………………

第五章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5.1土石方开挖……………………………………………………

5.2坝体填筑工程…………………………………………………

5.3钢筋混凝土工程…………………………………………………

5.4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5.5砌体工程………………………………………………………

5.6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6.1施工组织机构…………………………………………………

6.2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管理机构…………………………………………………

7.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3施工安全措施…………………………………………………

7.4其它安全保证项目……………………………………………

第八章环境保护方案及文明施工措施………………………………………

8.1环境保护………………………………………………………

8.2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8.3临时设施拆除…………………………………………………

第九章雨季汛期施工技术措施………………………………………

9.1雨季施工管理目标………………………………………………………

9.2雨季施工准备工作……………………………………………

 

第一章概述

1.1工程概况

拟建的细水水库位于文山州广南县正西方向的珠琳镇阿哈村民委细水村境内,坝址位于细水村西北方向0.5km处。

总库容145.0万m³,正常库容109.9万m³,兴利库容94.3万m³,调洪库容35.1万m³,属小

(一)型水库。

其坝址以上径流面积5.17km2,多年平均产水量207万m³,p=75%年入库径流量161.3万m³,p95%年入库径流量115.9万m³,其中:

烟田灌溉供水量117.9万m³生活用水、大牲畜饮用水量3.9万m³:

生态用水量为20.7万m³。

本工程来水量已基本利用完。

本标段枢纽建筑物有:

拦河坝、输水兼导流隧洞、开敞式溢洪道及附属工程。

拦河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址处河床高程为1421.000m,拦河坝最大坝高30.5m,坝轴线长233m,坝顶宽5m,坝顶宝成1444.500m;输水兼导流隧洞总长168.590m;水库正常蓄水位1441.290m,正常库容109.9万m³,设计洪水位1443.060m(p=3.3%),校核洪水位1443.740m(p=0.33%),总库容145.0万m³,兴利库容94.3万m³,调洪库容35.1万m³,死水位1429.530m,相应死库容15.6万m³。

淤沙水位1426.230m,相应淤沙库容5.67万m³。

细水水库回水长度0.65km,细水水库工程正常蓄水位1441.29m,农村居民点迁移界线1442.68m;耕地征用界限1442.41m;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征地界限1441.29m。

库区淹没征用处理总面积214.48亩。

其中耕地面积131.34亩;林地65.58亩;交通运输用地1.26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34亩;其它土地13.96亩。

淹没乡村道路1.2km。

不存在学校、卫生所等企事业及特殊设施的淹没和搬迁。

1.2交通

本次投标的细水水库位于文山州广南县正西方向的珠琳镇阿哈村民委细水村境内,水库坝址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5′14″,北纬24°02′59″。

坝址位于细水村西北方向0.5km处。

水库距广南县城约45.0km,距州府所在地文山110km,距昆明470km,距丘(北)—广(南)公路,有简易公路从丘(北)—广(南)公路通至细水村,交通较为方便。

运往大坝枢纽的主要材料和设备全部通过永久和临时公路运至施工现场。

1.3自然条件

1.3.1水文气象

坝址以上径流面积5.17km2,河流长度3.62km,比降为48.9‰.细水水库径流区形状呈扇形,流域形状系数为0.394,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位于流域北部,海拔高程1699.0m,最低点位于水库坝址处,海拔1420.0m。

流域内植被较好,由灌木、乔木及草地覆盖,地形以山区为主,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和岩溶地貌。

广南县降雨分配不均,汛期一般始于5月中旬,10月下旬结束,由于季风的影响,变化较大,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11月-4月占20%。

全县多年平均气温16.7℃,多年平均无霜期306天;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1.3m/s;多年平均蒸发量167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降水量1040mm。

1.3.2工程地质

工程区位于云贵高原向桂东溶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区域总体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近呈阶梯状降低。

测区由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碎屑岩分布于测区北部库区一带,碳酸盐岩则分布于库区外围一带,地貌类型主要由构造侵蚀低中山地貌、侵蚀溶蚀低中山地貌和小岩溶盆地地貌组成。

测区冲沟较为发达,河网密度大,溪流多呈树枝状,谷坡陡缓不一。

水库溪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右江支流西洋江的旧漠河小支流,河谷主要呈基本对称和不对称的“u”型谷和“v”型宽谷。

溪沟两岸零星分布有阶地和台地,滑坡、崩塌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

1.4建筑材料

细水水库推荐坝型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料种和数量为:

粘土料3.66万m³,堆石料15.93万m³,砂、碎石和小块石料3.15万m³。

料场为可研阶段选定的料场。

心墙土料场位于水库南部丘广公路旁,料场距坝址区公路里程约6.2km;坝壳灰岩料料场位于水库南部,距坝址区公路约3.0km,交通较为方便。

1.5施工供水、供电

工程区附近有10kv输电线路经过,工程施工用电拟从附近经过的10kv线路搭接,需架设永久输电线路长约1.5km的施工供电专线即可至施工区总变压器,50kv变压器一台,然后再分配给各施工作业点即可,到各个生活区及施工点临时用电线路长约5.0km。

生活及生产用水可直接引用库水,输水管道线路长约0.2km,为防止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染,生活用水需做净化处理。

第二章施工总进度

2.1施工总进度计划(表)编制原则

(1)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确保工程施工能平顺地按进度计划进行,避免出现施工强度过载以及劳动力突变。

(2)区分各项工程的轻重缓急,将控制性项目,即大坝基础砼砌块石和冲砂孔砌筑施工排在前面。

作为保证措施,相应为其施工需要的料场、道路、风水、电系统及少量的生产用房准备工程须导前安排;

(3)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季节性强的特点,先排出在枯水期的项目,然后再排汛期可以施工的项目;

(4)确定一些调剂项目,作为保证重点,实现均衡的施工措施。

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24个月。

2.2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形成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形成程序:

以招标及合同文件工程量清单各项目的工程量和工程分期为基础→确定各项目的施工期限→确定各项目开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以横道图形成总进度计划。

本工程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件: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2.3工期保障措施

本工程施工的主要难度在于帷幕灌浆和坝体砌筑,我方采用较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方案,严格控制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提高保证率,就能解决本工程的施工难点问题。

2.3.1工期保障思路

优化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与进度;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及现场调度,及时调整现场资源,紧抓关键线路工期实现;保证现场人、财、物、机及技术的供给;建立激励的竞争机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设备。

2.3.2工期保障方案

本工程拟定为我单位直管项目,我单位对项目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咨询、指导、检查、监督、服务,确保工程按期实施。

2.3.3工期保障措施

2.3.3.1施工组织

(1)选派具有丰富管理与现场施工经验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与技术总工,由长期从事同类工程施工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2)合理安排,超前考虑,快速进场,迅速开展工作。

中标后迅速组建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伍、机械设备作到“三快”,即“进场快、准备工作快、开工快”,按“先施工后生活、先打开(工作面)再完善”的原则,齐头并进,保证工程顺利开工。

(3)做好工程动员,做到层层发动,深入人心,调动参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无私奉献。

2.3.3.2机械设备

(1)设备配置新型、施工能力强、数量充足,满足施工需要。

(2)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力量,确保机械完好率,提高机械使用率,搞好机械的配套使用,提高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

(3)零配件供应充足。

施工机具使用情况参见附件:

主要施工设备表

2.3.3.3现场技术与计划管理

(1)编制好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优施工方案,加强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实用性,运用网络技术、系统工程等新技术原理,使工程施工做到点线明确、轻重分明,资源配置合理。

(2)根据施工变化,及时调整施工计划,明确关键线路,确保关键线路上各项工程的施工工期按计划实现。

(3)搞好计划管理,合理地安排资金和人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安

排各种物资材料的采购工作,及时供给各阶段所需的材料。

(4)制定详细作业计划,做到日保旬、旬保月、月保季、季保年工期,实现施工总目标。

(5)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经验及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2.3.3.4现场生产管理

(1)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单机、单车、单项工程记件工资包干制度,超产的给予奖励,提高职工和机械的工作效率。

(2)开展劳动竞赛和立功创模活动。

抓住施工有利时机,适时组织单位与单位、项目与项目、班组与班组之间,以“创优、高产、低耗、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对口赛,不断掀起施工高潮,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3)加强施工调度工作,减少各工序间的衔接时间,充分利用各工作面,避免出现窝工。

(4)对重点和难点早下手,重点抓,争分夺秒,尽快实施、突破。

(5)加强各部门协作配合,理顺上下关系,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6)充分考虑冬、雨季施工的困难,合理安排生产。

2.3.3.5进度控制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业主、监理人对工期的要求,适时根据工程进展,调配资源配置,实现目标。

对关键工序,关键项目强化跟踪指导,跟踪监测。

(2)比较施工与计划完成的投资差距,分析原因,找出导致差距

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

(3)对分项、分部工程编制每旬、每月、每季、每年的施工形象进度计划,及时掌握实际每旬、每月、每季、每年所达到的施工进度,采取相应的对策。

(4)及时掌握各单项进度指标,与施工总进度确定的指标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采取调整工序,增加投入等与之相适应的措施,确保单项进度指标的实现。

(5)明确关键线路,狠抓关键工序,根据工程的变化,实施动态管理,适时调整,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线路分层次,关键工序保关键点、关键点保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保总工期。

2.3.3.6资金保证

(1)管理利用好工程资金,保证各项施工正常进行。

(2)确保流动资金的投入,为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工程资金专款专用。

2.3.3.7理顺关系

(1)尊重及依靠业主、监理人,虚心接受监理单位的指导、监督,尊重设计单位,主动协作配合。

(2)与建设方相互沟通,相互谅解,互相配合,通力合作。

(3)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第三章施工总布置图

施工总体平面布置是施工方案在现场空间上的体现,它反映着已建工程和拟建工程之间,以及各种临时建筑设施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

3.1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1、实用性:

与整体布局结合考虑,布置有利于施工和现场管理。

为了方便管理和施工,施工区内的临时设施尽量集中布置,污水集中处理。

2、合理性:

即临时工程、施工交通工程布置合理,相互影响小,能满足本工程施工所在地区的交通要求。

3、经济性:

即在满足施工条件下,要布置紧凑并适用本工程,尽可能减少施工用地,尽量少占农田,减少征地和拆迁量。

3.2施工导流

3.2.1导流标准及导流方案的选择:

本枢纽工程为四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相应导流建筑物为5级。

因工程规模小,工程量不大,选择导流标准为五年一遇洪水重现期。

相应此标准的施工分期洪水流量如下表所示:

表3-1水库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P=20%)

月份2345~9101112~次年1月11~次年3月10~次年4月

Qp(m3/s)0.730.22029.624035.63.470.635.1753.8

导流方案选择如下:

第一阶段水流自左岸导流明渠向下游泄水。

第二阶段水流由河道经溢流坝预过流坝段的直角梯形断面渠道泄水。

第三阶段洪水由左岸导流明渠经冲砂孔渲泄。

3.2.2导流明渠的设计及施工

导流明渠在左岸边坡开挖而成,用于渲泄工程第一阶段施工中的洪水和第三阶段将洪水引进排砂孔渲泄。

渠道进水口布置在上游围堰附近设计高程处,出口约在设计高程处,底坡1∶500。

渠道采用矩形断面,底宽2.0m,边墙高1.2m,设计水深1.0m,渠道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饰。

3.2.3围堰设计及施工

上游围堰位于距大坝约400m的位置,主要是作为造成第一、三阶段干地施工,和为坝前壅水至导流明渠进口处的临时挡水建筑物。

经布置,围堰最大高度2.0m,顶宽1.0m,底宽2.0m,堰顶高程按设计要求,坝前设计水深1.0m。

围堰采用袋状粘土局部修饰,用土从料场取料,载重汽车运至施工现场,人工装袋后,水中填筑就位。

施工完成后,用1.0m3挖掘机配合人工拆除围堰。

3.2.4坝体导流断面设计根据相关的水文资料,某水库枢纽工程在第二阶段的施工主要受施工洪水的制约。

为了保证大坝左、右岸主体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工期都不会受到影响,设计科学合理的导洪断面渲泄施工洪水非常重要。

受坝体排水检查廊道和冲砂孔位置的影响。

过洪断面设计为直角梯形,经水力计算,下底宽7.0m,上底宽14.0m,当水深为5.2m,i=1/500时,过流量为Q=260m3/s。

因此在第一施工阶段,务必在坝体中部施工至设计高程时,预留底宽为7.0m的一段作为导流用,同时在左、右坝段两个工区内,沿垂直于坝轴线的方向将坝体一部分砌筑至设计高程,以自然形成一导流明渠,这样既保证了主体工程在汛期能正常施工,又满足了洪水季节排泄洪水的需要。

3.2.5基坑排水选用电动单级污水泵抽排基坑及工作面内的渗水、降水及施工用水,经估算及工程类比,大坝基坑抽水量约为1.0m3/h。

3.3施工区布置

施工区主要参照招标文件给出地形数据及现场实际情况布置,选址是要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各类气候条件及会影响施工的各类因素。

施工总布置图参见附件:

工程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

3.4其它附属设施布置

3.4.1施工供水

为保证施工期有足够的施工及生活用水,在坝顶左右两岸附近各设置一个面积为5×10m的施工用水池(内设沉淀池)。

施工期两岸供水系统可通过JDY-350型抽水水泵,直接从河道或导流明渠中抽水至两岸施工用水池,其水质和水量均能满足施工期施工要求,生活用水经过简单的过滤消毒处理后即可饮用。

3.4.2施工供电

工程区附近有10kv输电线路经过,工程施工用电拟从附近经过的10kv线路搭接,需架设永久输电线路长约1.5km的施工供电专线即可至施工区总变压器,50kv变压器一台,然后再分配给各施工作业点即可,到各个生活区及施工点临时用电线路长约5.0km。

3.4.3施工交通

本次投标的细水水库位于文山州广南县正西方向的珠琳镇阿哈村民委细水村境内,水库坝址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5′14″,北纬24°02′59″。

坝址位于细水村西北方向0.5km处。

水库距广南县城约45.0km,距州府所在地文山110km,距昆明470km,距丘(北)—广(南)公路,有简易公路从丘(北)—广(南)公路通至细水村,交通较为方便。

运往大坝枢纽的主要材料和设备全部通过永久和临时公路运至施工现场。

3.4.4弃渣堆料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将大坝基础土石方开挖后的弃渣堆放在上游围堰以下库区左岸的开阔地带,并尽量减少弃渣对库区的环境影响。

水库蓄水后,弃渣堆料场即被淹没。

3.4.5施工照明

夜间施工照明布设有临时照明设施,其照明强度符合国标和技术条款中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施工用地计划

本工程施工用地即指永久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的用地情况。

永久建筑即大坝及其附属设施,临时建筑物用地即临时管理用房等,坝上游一部分临时占地在库区形成后将被淹没,坝下游一部分临时占地还可恢复成耕地。

临时建筑物用地情况见附件:

第五章主要施工工艺

本枢纽主体工程的施工是针对拦河坝基础开挖、坝体填筑、砌体砌筑工程、输水导流隧洞、开敞式溢流洪道及附属工程而言。

旨在于对土石方开挖、心墙砌筑、坝体砌筑、砌体砌筑和金属结构安装等工程,拟定相应施工方法组织现场施工,以便保证主体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能够符合招标及合同文件第二卷相应的技术条款及其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的要求。

工程开工前,依据业主提供的现场坐标各水准点资料,用GTS602/CP型拓普康全站仪和S3型水准仪对所提供的高级控制点进行互检,在确认各点的坐标和高程,与所提供的成果表中的数据以及有关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相符合后,在施工区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增设平面控制网点和水准网点。

5.1土石方开挖

大坝边坡和基础土石方开挖石方总量相对较大,其开挖采用风钻钻孔,人工装药预裂爆破,小炮分层爆破,两岸边坡自上而下分梯段开挖的方法,临近水平建基面预留岩体保护层。

土石方采用WY-160型挖掘机挖土,T-180型推土机集料。

土石弃渣用挖掘机和ZL-50型装载机装渣,5T载重汽车运至业主和监理人指定的堆料场。

对于边坡的整修、齿槽和盲沟的开挖以及机械无法操作的部位的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

对开挖出露的软弱岩层和构造破碎带区域,按施工图纸和监理人批示进行处理,并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及时排除坡底积水,保护边坡的稳定。

5.2、坝体填筑施工

5.2.1回填施工程序

主坝填筑应从上下游低于心墙基础的低凹部位首先开始,待填筑到心墙高程后,坝体填筑以心墙先上,其它填筑料紧随其后,平起上升。

5.2.2坝料填筑施工工艺及方法

5.2.2.1填筑作业面的划分

5.2.2.1.1划分填筑单元的目的

为了使大坝填筑各个工序尽量连续施工,需在填筑作业时划分成若干个工作面或

作业单元,以提高坝面上各类施工机械的使用效率,提高上坝强度。

5.2.2.1.2工作面填筑单元的划分

每个单元面积的大小,依施工设备的品种、型号和数量而定。

单元太小,会给车辆卸料、洒水及碾压造成困难;单元太大,单元数则减少,会给单元的循环造成困难

(1)上库主坝心墙区最大面积在2000m2以内,考虑心墙部位预留通道等因素影响,心墙区面积更小,根据类似工程,心墙区每个单元面积约1000~3000m2,因此,本工程粘土心墙部位按照一~二个单元进行划分,划分作业单元后形成进料摊铺、碾压、质量验收流水循环施工作业。

(2)根据填筑规划,堆石体每个单元面积约4000~8000m2,以平行坝轴线划分条带填筑作业大区,各作业大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填筑单元。

(3)反滤料各条带填筑区作为一个作业大区组织施工。

5.2.2.1.3填筑单元的循环

作业面划分后,形成作业区流水循环、区内单元流水循环、单元内工序流水循环施工。

单元循环的原则是:

第一个单元铺料平料,第二个单元洒水碾压,第三个单元质量检查验收,以此循环往复,形成流水作业。

5.2.2.2坝料运输及卸料

5.2.2.2.1上坝料运输

(1)心墙料、堆石料:

20t自卸汽车运输;

(2)反滤料、过渡料:

采用4t以下的农用车运输,必要时农用车车尾焊一上大下小呈喇叭口状的滑槽,确保卸料时不超出料宽1.5m的范围;

(3)上坝料的运输车辆均设置标识牌,以区分不同的料区,如运输上游I区料的挂上“上游I区料”的标识牌等。

5.2.2.2.2坝料卸料

(1)心墙料采用进占法卸料。

即自卸汽车在碾压检测合格的土层上卸料,摊铺时采用推土机配合汽车边卸边推,汽车在已摊铺好的松土层上行走,碾压,这既有利于心墙土料的防雨,也利用了汽车的压实功能,有利于提高干密度,也避免了重车直接在已压实土料面上反复行驶,造成剪切或超压等现象。

(2)反滤料、过渡料、采用后退法卸料。

即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间隔料堆,再用反铲平料。

这种卸料方式可避免填筑料的分离或粗颗粒集中。

因与心墙邻近的反滤料、过渡料宽度仅为1.5m,卸料时应按1.5m宽、40cm厚,以及每车的装料量计算出卸料堆间距,以此间距卸料成堆。

(3)堆石料采用后退法卸料。

采用挖机进行平料。

平料时,在工作面两侧及前进方向,每20m放置一个标有刻度的移动标志杆,挖机操作手控制铺料厚度。

标志杆安排专人负责挪动,当挖机平料前进时,及时向前挪动,并指挥挖机平料。

平料过程中一旦发现超径块石则用反铲从铺料层中挖除,运到坝体上下游护坡块石区或采用破碎锥破碎,再与填料混合填入坝体中。

5.2.2.3铺料

根据下发的技术要求,大坝各物料每层松铺层厚:

粘土、反滤料、过渡料不大于40cm,粗砂碎石垫层为28cm,堆石料不大于80cm,全强风化料不大于65cm。

5.2.2.4施工供水及坝料洒水

5.2.2.4.1上坝填筑料中途加水

主坝上坝填筑料中途加水站布置于主坝上游围堰上,距离主坝很近,水源直接取于主坝上游围堰封堵后的明渠中,方便取水及余水排泄。

大坝施工期多为晴天,车辆行驶导致灰尘迷漫,应经常、定时用洒水车对施工运输道路进行洒水,压制灰尘。

5.4.2.4.2堆石料、过渡料洒水

堆石坝料、过渡料洒水是影响堆石坝填筑质量控制的主要问题之一,拟采用料场喷水、坝外加水和坝面补水相结合的方案,加水量根据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