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218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docx

当代文学答案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朱天文深受______影响,以《世纪末的华丽》渲染台北都市浮华绮靡的风情。

A.白先勇B.张爱玲

C.林海音D.梁实秋

2、______的诗作《诺日朗》取材于四川九寨沟瀑布的传说。

A.张学梦B.杨牧

C.杨炼D.徐敬亚

3、曾卓写于70年代初的《______》,是对自我形象的带有沉重时代感的刻画。

A.寂寞的小花

B.我期待,我寻求……

C.老水手的歌

D.悬岩边的树

4、贺敬之参加了著名歌剧《______》的创作。

A.江姐B.白毛女

C.红色娘子军D.伤逝

5、《______》是赵树理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A.小二黑结婚

B.“锻炼锻炼”

C.三里湾D.石不烂赶车

6、______的散文写得最多的是母亲和母女之情。

A.苏雪林B.谢冰莹C.罗兰D.琦君

7、______是海外作家中经历“文革”、表现“文革”的第一人。

A.欧阳子B.陈若曦

C.於梨华D.张晓风

8、______1957年发表《台湾姑娘》,受到注意。

A.王蒙B.林斤澜

C.邓友梅D.谢冰莹

9、莫言的小说《______》以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进北京这段历史为背景。

A.蛙B.红高梁家族

C.檀香刑D.生死疲劳

10、______以“大墙文学”——描绘监狱里的矛盾斗争生活——享誉文坛。

A.李国文B.方之

C.从维熙D.蒋子龙

11、茹志鹃的《______》描写一个羞涩腼腆却又坚毅的新媳妇。

A.春暖时节

B.新当选的团支书

C.静静的产院D.百合花

12、《祖国啊,祖国》是诗人______的作品。

A.舒婷B.江河

C.昌耀D.欧阳江河

13、______创作了长诗《太阳·七部书》。

A.流沙河B.唐湜

C.海子D.艾青

14、张灵甫是小说《______》中的主要反面人物。

A.红日B.红岩

C.红旗谱D.保卫延安

15、在《______》一诗中,公刘沉痛而激愤地记述了劳动者在风云变幻莫测的年代经受的灾难。

A.哎,大森林!

B.在这庄严的时刻

C.五月一日的夜晚D.读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16、黄永玉的《曾经有那个时候》记录下诗人在______的见闻和感受。

A.建国初期B.抗美援朝C.十年动乱D.新时期

17、诗人傅天琳的《______》等诗集歌唱花朵、蓝天、天真、母爱。

A.八月的果园B.心灵的碎片

C.在孩子和世界之间D.太阳和他的反光

18、1978年,诗人______才得以重新歌唱,写下《鱼化石》。

A.卞之琳B.公木C.梁南D.艾青

19、“______”是台湾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A.乡土文学

B.自由主义文学

C.留学生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20、贺敬之的《______》运用了信天游的民歌形式。

A.桂林山水歌B.三门峡歌C.回延安D.雷锋之歌

21、方方的成名作《______》是她写得最精彩的小说之一。

A.大篷车上B.风景C.白梦D.祖父在父亲心中

22、《红旗谱》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塑造了______这一农民英雄的形象。

A.周大勇B.江姐C.朱老忠D.梁生宝

23、自幼漂泊的经历和喜爱漫游的性格造就了郑愁予早期诗作的“______情怀”,

A.羁旅B.乡土C.荡子D.浪子

24、倪吾诚是王蒙小说《______》的主人公。

A.春之声B.杂色C.活动变人形D.如歌的行板

25、雷抒雁以______事件为题材的《小草在歌唱》,以磊落的自我批判精神,对这一事件做了严肃思考。

A.遇罗克B.张志新C.天安门D.蒋爱珍

26、______是《保卫延安》的思想基调。

A.集体主义B.革命英雄主义C.个人英雄主义D.个人主义

27、刘世吾是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A.改选B.沉默

C.被围困的农庄主席D.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28、魏天贵是张贤亮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A.男人的风格B.河的子孙C.龙种D.肖尔布拉克

29、铁凝的《______》写一个十六岁中学生的率真,用自己的眼睛看生活,拒绝庸俗。

A.哦,香雪B.没有钮扣的红衬衫

C.玫瑰门D.大浴女

30、1958年在全国范围掀起了民歌创作的热潮,并出版了大量的新民歌集,其中《______》是精选的有代表性的本子。

A.新民歌B.大跃进C.红旗赞歌D.红旗歌谣

2、从1963年起,______抒情诗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诗体。

A.乡土B.爱情C.政治D.都市

3、粉碎“四人帮”后,老诗人______写下了《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等科学领域的报告文学。

A.徐迟B.绿原C.郑敏D.邵燕祥

6、王汶石的《______》是截取横断面的写法,作家追求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画面中揭示农村基层干部严克勤、刘明远的宽广内心世界和追赶生活的精神状态。

A.新结识的伙伴B.沙滩上

C.风雪之夜D.春节前后

7、______的成名作《总是难忘》把几个性格气质不尽相同的女孩子和几个教师的形象写得神采各异。

A.宗璞B.李玲修C.苏叶D.斯妤

8、诗人流沙河在《______》中,从现实历史的教训出发,剖析曾经控制我们千百万人的思想认识的局限。

A.太阳B.老人与海C.一个知识分子赞美你D.理想

9、白先勇迄今为止唯一的长篇小说是始创于1971年的《______》。

A.玉卿嫂B.游园惊梦C.金大奶奶D.孽子

10、______在《沉默的大多数》《思维的乐趣》等文章中强调独立的理性思考。

A.张承志B.张中行C.王小波D.余秋雨

11、______的《大木匠》有深厚的喜剧色彩。

A.王愿坚B.王汶石C.峻青D.刘真

12、钟理和的长篇小说《______》以较广阔的生活场景展示光复后台湾农村的社会风俗、道德伦理和经济形态,成为光复后台湾乡土文学的重要作品。

A.夹竹桃B.同姓之婚C.贫贱夫妻D.笠山农场

13、1958年,李季开始动笔写作长期酝酿的长诗《______》。

A.杨高传B.向昆仑C.王贵与李香香D.难忘的春天

14、______将中国社会文化以“酱缸”之言蔽之,指出它的腐蚀性、自私和丑陋,它对民族良心的窒息和摧残。

A.王鼎钧B.李敖C.柏杨D.龙应台

15、______在长诗《天狼星》中透露对“恶性西化”的嘲讽和批评,引发了他与洛夫之间的争论。

A.纪弦B.罗门C.余光中D.痖弦

16、吴伯箫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回忆______生活的作品。

A.塞外B.延安C.江南D.海滨

17、秦牧散文《“深情注视壁上人……”》表达了对______音容笑貌、光辉品质的缅怀。

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刘少奇

19、阮章竞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的写于建国前后的叙事诗《______》。

A.新塞外行B.乌兰察布C.漳河水D.西行剪影

20、李昂小说《______》从传统农业社会女性为生存被迫充当男性的性奴隶的境遇,对女性被压迫的社会现实提出尖锐的批判。

A.盲点B.杀夫C.暗夜D.迷园

21、冰心的散文《______》以诗意的笔触歌颂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A.一只木屐B.樱花赞C.小桔灯D.霞

23、林斤澜写云南边疆的作品《______》,对人物只作轮廓的勾勒,而着重构成一种独特的气氛,类似抒情散文的写法。

A.春雷B.新生C.赶摆D.惭愧

24、黄宗英的《大雁情》、柯岩的《美的追求者》、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等作品为______树碑立传。

A.工人B.农民C.解放军战士D.知识分子

25、散文《花城》写于1961年,______以诗意的笔触,绚丽的色彩,描绘了花光灯影、溢彩流芳的南国花城盛况。

A.杨朔B.秦牧C.冰心D.袁鹰

27、刘白羽的文集《______》描写了“大跃进”中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

A.为祖国而战B.红玛瑙集

C.早晨的太阳D.芳草集

28、______的长诗《幻美之旅》表现了一个对诗美有顽强、执著追求的诗人在追求过程中的挫折、不幸。

A.辛笛B.陈敬容C.唐祈D.唐湜

30、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诗歌普遍带有______的特征。

A.单纯B.热烈C.深沉D.真诚

11、______的组诗《天安门即事》采用图画构图的方法,写下1976年初天安门前悼念活动情景的素描。

A.杜运燮B.黄永玉C.舒婷D.鲁藜

12、解放前后边疆面貌和人民命运的强烈对比,促使______提笔写《南行记续篇》。

A.赵树理B.周立波C.艾芜D.沙汀

13、______的“三部曲”式的长篇小说结构宏大、场景壮阔,以其史诗风格成为台湾“大河小说”的源头。

A.吕赫若B.钟肇政C.张文环D.龙瑛宗

15、______的《川江号子》《雾中汉水》,把握了人民生活和情感中存在的历史负累的沉重的一面。

A.冯至B.蔡其矫C.苏金伞D.孙大雨

18、______发表了报告文学《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

A.李若冰B.柳青C.秦兆阳D.沙汀

19、______是第一个把白话文的价值具体地提示到大众之前的台湾作家。

A.张我军B.赖和C.杨逵D.吴浊流

21、《大风歌》的人物塑造大多比较成功,其中对______的刻画尤见功力。

A.刘邦B.项羽C.韩信D.吕后

23、______的成名作《总是难忘》把几个性格气质不尽相同的女孩子和几个教师的形象写得神采各异。

A.宗璞B.李玲修C.苏叶D.斯妤

26、朱帘秀是历史剧《______》中的人物。

A.蔡文姬B.胆剑篇C.文成公主D.关汉卿

3、梁晓声是以______代言人的身份走上文坛的。

A.农民B.教师C.企业家D.知青

5、1979年,骆耕野以他的《______》引起注意。

A.不满B.竹叶舟C.我加入抬工的行列D.车过秦岭

14、早在70年代的《______》中,洛夫已开始尝试以现代精神观照历史传统。

A.白玉苦瓜B.长恨歌C.乡愁D.第九日的底流

15、从《美食家》起,陆文夫更为自觉地表现______的地域文化。

A.苏州B.无锡C.常州D.南通

17、迟子建80年代中期的小说多采取______视角。

A.女性B.人民C.童年D.知识分子

18、索米娅是张承志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A.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B.黑骏马C.大坂D.金牧场

28、1959年之后的20多年间,贺敬之只有一册并不很厚的《______》。

A.中国的十月B.放歌集C.红柳集D.八一之歌

3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______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曾传颂一时。

A.贺敬之B.柯岩C.张志民D.李瑛

6、闻捷的《______》,反映新疆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民族解放后的生活新貌。

A.东风催动黄河浪B.复仇的火焰

C.河西走廊行D.天山牧歌

15、“文革”期间青年诗人的作品中,最早产生影响的是______的《我的最后的北京》。

A.北岛B.芒克C.多多D.郭路生

20、海子长诗《土地》中的“死亡老人”象征______。

A.圣洁B.人性C.欲望D.自我牺牲

25、周立波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______》获得斯大林文学资金。

A.暴风骤雨B.铁水奔流

C.山那面人家D.湘江一夜

5、杨朔写于1956年的《______》,可看作其散文由写事件向写意境转化的标志。

A.雪浪花B.香山红叶C.海市D.荔枝蜜

6、张天翼在解放以后创作了童话《______》。

A.大林和小林B.秃秃大王

C.宝葫芦的秘密D.金鸭帝国

2、史铁生的成名作《______》笔调苦涩而温馨。

A.我与地坛B.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C.命若琴弦D.礼拜日

13、______把长诗《赶车传》发展为近两万行的上下两卷共七部。

A.阿垅B.绿原C.田间D.牛汉

14、张炜的《______》由于过分执拗于道德评价而引起了一些争议。

A.古船B.柏慧C.九月寓言D.秋天的思索

1、“三个崛起”支持“______”并进而阐发其思想和美学内涵。

A.新格律诗B.第三代诗

C.新生代诗

D.朦胧诗

2、1949年第一次______上确立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绝对领导地位。

A.作家协会B.艺术工作者会议

C.文代会D.政治协商会议

3、1954年______写了《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上书中共中央,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A.周扬B.胡风C.舒芜D.冯雪峰

4、______在《世纪末回顾:

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中认为“五四”时期废文言、倡白话犯了“语言学本质上的错误”。

A.李泽厚B.郑敏C.刘梦溪D.王元化

6、《______》取材于当时广为宣传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

A.千万不要忘记B.霓虹灯下的哨兵

C.远方青年D.年轻的一代

25、______在《致大海》《雪与山谷》等诗中,显示了他对于思想独创性的执著追求。

A.穆旦B.郭小川C.邵燕祥D.流沙河

36、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和林白的许多中短篇小说构成______文本。

A.隐喻性B.歧义性C.互文性D.象征性

37、张洁小说《______》是“文革”后第一篇写婚外情的作品。

A.含羞草B.七巧板C.方舟D.爱,是不能忘记的

39、印家厚是池莉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A.烦恼人生B.太阳出世C.不谈爱情D.来来往往

41、冯骥才小说引起较大争议的是《______》。

A.啊!

B.感谢生活C.三寸金莲

D.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42、1977年,刘心武因发表《______》而名声大噪。

A.班主任B.公共汽车咏叹调

C.如意D.立体交叉桥

43、田晓霞是路遥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A.人生B.姐姐

C.平凡的世界D.在困难的日子里

问答题

31、请概括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小说创作的特点(4分)

第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小说是作家厚积薄发的产物。

第二,打破禁区、拓宽题材领域成为作家的共同追求。

第三,人道主义成为这一时期小说的内在旋律。

32、分析刘世吾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4分)

刘世吾是有严重官僚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想作风的领导干部。

他们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思想行为已成为生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他们有工作能力,对生活也有某种爱好,精神状态也并不总是消极疲塌,甚至有时对事业,对斗争也流露某种真诚的积极的热望。

但最为可怕的是,他们已经有意无意地为他们的错误找到一种根据,使错误的东西凭借着某种正确的原则而继续推行。

33、请分析《红旗谱》中严志和性格的复杂性。

(4分)

严志和的性格与朱老忠形成鲜明的对照。

他是一个善良、朴实的农民,有时表现出逆来顺受的软弱,他只希图能得到一个最低条件的温饱生活。

他经历了反复的思想斗争,甚至也有过动摇,但是终于在党的教育和朱老忠的帮助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严志和性格的复杂性,反映了旧社会农民的局限性和受压迫地位所产生的反抗性错综复杂的交织。

35、请分析周立波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4分)

周立波善于从平凡的农村日常生活中取材,选取乡土气息浓郁的生活细节,选择运用有表现力的湖南地方方言土语,并用略带幽默情趣的笔调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构成一种秀丽隽永的艺术风格。

36、概括“新辞赋体”的特点(4分)

郭小川为了表现开阔热烈的情思,运用长句作为诗体的基本句式。

这些诗的句子虽较长,但组织得严密整齐,重视行与行、段与段之间的大体上的对称。

抒情方式上,采用铺张渲染、反复咏叹的方法,来达到雄浑、热烈、色彩浓郁的艺术效果。

人们曾称这种诗体为“新辞赋体”。

37、请分析余华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创作特点。

和余华第二阶段小说不同的是,这两部小说减弱了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放弃了暴力和血淋淋场面的刻意展示,关注人物命运,重视故事情节,人物从物化状态向心灵状态转化,不再是作者笔下的道具而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

苦难成为人生的一种常态,成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生活景观。

两部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和许三观就是从这种苦难中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38、请分析柳青《创业史》的写作手法。

(4分)

《创业史》在结构上吸取了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的某些手法,以情节结构取代故事结构。

正文部分由几个空间场面组接构成。

小说十分重视人物心理活动和心理历程的提示,这种心理空间的开拓,加深了人物性格的塑造。

39、请分析莫言小说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4分)

莫言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那里多有借鉴,把幻觉和现实糅合在一起,叙事带有叙事人强烈的主观感受,同时打破情节之间的线性关系,造成电影“蒙太奇”式的时空交错的效果。

在叙述上虽然总体给人恣肆汪洋一泻千里之感,但有时也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之嫌;语言上常常有出人意料的精彩之笔,但有时也有缺乏锤炼不够节制之处。

40、请分析《青春之歌》主要的不足之处。

(4分)

小说的主要不足是第二版中增加了林道静“同工农相结合”的部分。

它忽视了30年代革命知识分子成长的特点,破坏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并游离于全书之外。

另外,为了强调林道静与家庭决裂的阶级因素,安排了其生母为佃农的孙女,为其生父霸占并遗弃等情节,以表明其血管中有着佃农的血液。

这种血统论观念是50年代唯成分论的表现。

31、概括1978年以后李瑛诗作的发展与变化(4分)

1978年以后,李瑛有意识地加强自己诗作的思想力量和感情深度,一方面继续发挥那种清新动人的富于生活实感的描绘方式和想象方式,另一方面又使对这些生活现象的描述,带有象征色彩,并加强诗歌抒情的哲理内涵。

32、请分析《人生》主人公高加林的典型性。

(4分)

路遥小说《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在恋爱对象和生活环境选择中遇到的曲折、矛盾、痛苦,典型地表现了80年代初一部分有才华、有抱负的农村青年的人生际遇和心理状态。

他渴望施展自己的才能,改变自己的前途,但当时的社会体制阻碍着这种希望的实现。

他压抑内心痛苦对具有传统美德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的背弃,不仅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反而失掉了一切。

33、请分析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

(4分)

小说《青春之歌》的中心是林道静的成长。

作者通过她的人生道路揭示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共同特点:

他们接受革命常常是从个人遭遇和理论认识开始的;他们从民族矛盾进而认识到阶级矛盾,从求民族解放到求阶级解放;从个人奋斗到参加集体的阶级斗争;从对劳动人民自上而下的人道主义同情到同呼吸共命运的阶级感情。

林道静这一形象正是作者自身的体验和上述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产物。

36、请分析张贤亮小说中劳动者形象的特点。

(4分)

张贤亮的一些小说中,落难的知识分子在极度困厄中总会遇到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都相当“原始”的劳动者的呵护、关爱。

这些劳动者以其古朴、坚韧、达观影响着落难的知识分子,成为主人公实行自我救赎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39、请分析冯骥才“怪世奇谈”中体现的文化反思。

(4分)

三部小说中写到的许多事,从今天的角度看,是丑事、恶事、荒唐事,然而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竟成了美事、善事、正经事,这就揭示了文化对人的束缚和制约。

《神鞭》指向“正统意识和祖宗至上”的文化劣根,《三寸金莲》指向比文化劣根更具有自我束缚力的“文化魅力”,《阴阳八卦》指向传统认知方式。

40、请概括周立波《山乡巨变》的艺术结构与艺术风格。

(4分)

在艺术结构上,《山乡巨变》以写人物为纲,集中一定的篇幅写一两个人物,在刻画人物中叙述故事,加之作者对农民的熟悉和娴熟的技巧,因而塑造了一批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山乡巨变》对江南山乡水墨画式的描写,对人物思想行为的细腻入微的刻画,对生活细节的富有情趣的表现,形成了作品特有的风格。

31、请分析于坚诗作的特点(4分)

于坚的诗是“直观”式写作,不加想象,不予夸张,不作隐喻,事物就是事物,不代表什么,不体现什么。

另一个特点是用口语写诗,关注“日常生活”,放弃感情色彩。

32、请分析林道静与余永泽决裂的原因。

(4分)

是时代潮流推动林道静和余永泽的决裂。

善良、有正义感的林道静在和革命青年接触后,必然卷入民族救亡的大潮,这与只为个人幸福打算的余永泽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从不甘“寄人篱下”,至看出余永泽的自私、平庸、琐碎,再到二人政治上的分歧,是林道静对余永泽的感情逐渐淡化的过程,是林道静逐渐克服自己对于爱情的软弱的过程,也是林道静向革命靠拢思想初步转变的过程。

34、请分析小说《孽子》的深层寓意。

(4分)

白先勇的小说《孽子》涉及敏感的同性恋内容,表现一群“青春鸟”不被承认、不受尊重的生活,透露出作者对人性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孽子》的表层含义中还潜藏着丰厚的深层寓意,它并不单是描写青少年问题,全书的大架构是中国的父权中心社会以及父子关系。

父象征着中心、权力、尊严、秩序和传统,子意味着边缘、失落、反抗、被统治和异端,因此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家庭的,也是社会、政治和文化的。

35、请分析古龙武侠小说的主要成就。

(4分)

从1960年起,古龙先后创作了百余部武侠小说,主要有《楚留香》系列、《多情剑客无情剑》《天涯·明月·刀》等。

契合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古龙小说将大量现代意识和手法融入传统小说类型,文体上追求快节奏、口语化;以推理方式带动情节发展;总体文化氛围、价值观念和人物性格心理也常常逸出传统,显示出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36、请分析小说《亚细亚的孤儿》的主要成就。

(4分)

吴浊流在殖民统治终结前夜秘密写作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是台湾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这部志在为现代台湾历史作证的小说,通过主人公胡太明的挫折与奋斗,表现了台湾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和他们逐渐摆脱因远离祖国和异族统治而引发的“孤儿意识”,自觉投入抗日斗争的必然选择。

小说人物众多,展示了从台湾到大陆的广阔社会生活场景;人物的性格经历也折射着现代台湾的命运。

31、请对比杨朔与秦牧散文风格的不同之处。

(4分)

杨朔散文情感的成分多,重在从生活中提炼诗意,结构严谨,布局精巧,注意文字的锤炼。

秦牧散文理性的分子重,旨在探索事理的幽微,结构自然,夹叙夹议,娓娓而谈。

他们的散文各有所长,既有佳作,亦有败笔。

35、请分析《家变》中父子冲突的象征意义。

(4分)

《家变》是王文兴的代表作品,讲述主人公范晔与父亲矛盾冲突的故事。

范晔所受的西式教育使他无法容忍传统的家庭关系,成为家中的经济支柱后,开始厌恶父亲的贫穷无能,终于导致父亲离家出走。

小说以“家庭”作为文化传统的象征,清晰地折射出台湾部分知识分子在西化风潮中对文化传统的叛逆。

32、请概括汪曾祺80年代小说的特点。

(4分)

首先是执著于人性美、人情美的书写。

其次,风俗作为一种地域色彩很浓的文化现象,在汪曾祺小说中获得了本体价值。

第三,小说中融会了儒道互补儒内道外的哲学意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存意识,其人物大多重入世,重实践,重世俗,又不为功名利禄左右,追求自由放达的人生。

第四,他以散文笔法写小说。

34、请分析巴金“随想录”的主要成就。

(4分)

首先是它的“真”,不论是反省自己,或是针砭时弊,总是把自己摆进去,体现出一种无情的自剖精神。

其次是它剖析的深刻性与尖锐性。

再次是文笔的娴熟,不事雕饰,如出天然。

37、请概括话剧《野人》的主题思想与创作技巧。

(4分)

《野人》是高行健创作的话剧,以生态学家考察野人为主线,通过生态学家的意识流动,把现代人与原始人,都市生活与山区生活,穿插连缀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多声部的复调式剧作。

它广泛地触及我国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生态平衡问题。

剧作不注重人物刻画,也没有连贯的情节,借助歌舞、形体造型和灯光、音响等手段,造成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生活的艺术效果。

38、请分析《龙须沟》《茶馆》这两部话剧的特点。

(4分)

这两部话剧有下列特点:

用人物命运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浓郁的北京风情。

性格化的人物。

悲喜剧的艺术风格。

纵横交织的艺术结构。

40、请分析杨朔散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