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231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docx

高一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题真题10

福建省莆田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必修2)

命题人:

王明霞关小琼审核人:

黄喜彬金中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课内知识考查(14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送子涉淇,。

,子无良媒。

《诗经·氓》

(2),。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映带左右,,列坐其次。

《兰亭集序》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赤壁赋》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6分)

(1)始适还家门()

(2)正襟危坐()

(3)击空明兮溯流光()(4)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5)偭规矩而改错()(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12分)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

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

“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

”坦曰:

“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

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

”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

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

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

“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

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

复卒,乃从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

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

坦谕县人弟①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

由是知名,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

赤县尉为台所按②,京兆尹密救之,帝遣中人就释。

坦白中丞请中覆③,中人走以闻,帝曰:

“吾固宜先命有司。

”遂下诏,乃释。

数月迁中丞。

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④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⑤待罪。

帝谕坦曰:

“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

”坦曰:

“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

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帝曰:

“朕既受之,奈何?

”坦曰:

“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帝纳之

——节选自《新唐书》

【注释】①弟,只管②按,审查③中覆,审察核实④格诏,违反诏令⑤白衣,平民,这里指被免去官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盍:

何不,为什么不

B.自是遇加厚     遇:

对待,待遇

C.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劳:

辛劳

D.朕已许原     原:

原谅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以归于人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①诸将闻而惭②来而记之者已少

C.①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①以明陛下之德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卢坦胆识过人的一组是()(2分)

①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

②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

③乃从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

④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

⑤坦白中丞请中覆。

⑥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6.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

(3分)

译:

                      

(2)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

(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4分)

秋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范成大

朱门巧夕①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②。

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③福渡河星。

[注]①巧夕:

农历七月七日夜。

传说这一夜牛郎织女相会,民间有在此夜乞巧的风俗,以乞求心灵手巧,预卜未来命运。

②扃:

门。

③徼:

通“邀”。

7.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七言绝句,简要分析,诗中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举一种即可)?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A.宝玉、宝琴、岫烟、鸳鸯四人同天生日,众姐妹们很高兴设宴饮酒做诗。

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

豆官说有姐妹花,香菱以夫妻蕙回应,豆官笑话香菱想夫婿了,两个人扭滚在地上,香菱的新裙子被弄脏了,宝玉就叫人拿了晴雯的一模一样的裙子来换。

(《红楼梦》)

B.一日宝玉去找黛玉,正值黛玉歇午觉,黛玉的丫头雪雁便骗他说黛玉即将回苏州。

宝玉一听,如头上打一个焦雷,马上给吓傻了。

黛玉听说宝玉如此,吓得大咳大吐,忙打发雪雁来怡红院。

宝玉见到雪雁后才哭出声来,又说除了林妹妹不准他人姓林,还将一只西洋自行船模具藏被子里,后来在太医疗治下和雪雁的服侍下才慢慢好转。

(《红楼梦》)

C.庆元宵贾府开夜宴,又有酒,又有戏,又有“女先儿”说书助兴,最后还有贾蓉带着小厮们放烟花。

林黛玉禀气柔弱,不禁毕驳之声,贾母搂着她;王夫人搂着宝玉;薛姨妈要搂湘云,湘云不要;凤姐撒娇说没有人搂,反倒被尤氏戏谑了一番。

贾府放的烟花有大花炮,也有满天星、九龙入云之类的小爆竹。

(《红楼梦》)

D.正月初八晚上,公馆里的年轻人请长辈们看放烟花,觉新等人在移动的船上放烟花,各色烟花照亮了夜空,银花飞舞,变化多端,也照亮湖滨,闪着奇异的颜色。

还有淑英吹笛子,觉新拉胡琴,觉民唱起流行歌曲,大家和着唱,欢乐至极。

(《家》)

E.有一天,觉慧到花园去玩,无意间发现丫头倩儿烧纸钱,一堆给鸣凤,另一堆是给活着的婉儿,因为婉儿上轿的时候交代说自己迟早也是要死的,请倩儿在给鸣凤烧纸的时候也给她烧点,就当作她是个死了的人。

觉慧听了以后非常伤心,踉跄地走开了。

(《家》)

9.简答题。

(l00字左右)(5分)

(清明节这日,宝玉在花园里闲逛,伤感自己病了几日,竟把杏花辜负了。

)正胡思间,忽见一股火光从山石那边发出,将雀儿惊飞。

宝玉吃了一惊,又听外边有人喊道:

“藕官你要死!

怎么弄些纸钱进来烧?

我回奶奶们去,仔细你的肉!

”宝玉听了,益发疑惑起来……

请问藕官为何私自烧纸,宝玉又是如何帮藕官遮掩下来?

10.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曰:

“卫君①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注释】①卫君:

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

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

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

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路对孔子为政首先正名分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迂腐的。

B.孔子的“正名”就是要把混淆的等级关系和名实不符的情况纠正过来,实际上就是维护统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C.孔子认为“名不正”最终会造成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引起社会的混乱,所以,他把“正名”看作为政的第一步。

D.孔子觉得子路虽然言语粗野,但是他能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因而耐心对他解释了“正名”的重要性,体现了他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

(2)结合上面语段,简要分析下面文段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3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三、现代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坐对一山青

郭枫

①我真愿永远这样静静地坐着。

静静地、静静地,坐对一山青。

②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

采集风景的人们到哪儿去了?

竟把这一片宁静的山水,独留给我。

这样最好,在冥坐中,我才能摄得两眼青青的山色!

我,愿望只有一个:

我爱这座山。

我不是没有见过那些耸峙的高峰的,匍匐在千仞绝壁之下,人啊!

便挣扎在无望的卑微里。

因此,我爱这座山,爱就爱这份平凡。

它安稳地矗立在水之湄,不以巍峨震慑我,不以奇奥炫惑我,在金色的阳光下,却自有一份庄严在。

九月的阳光,像一脉透明的灵泉,把长空洗得好蓝好辽阔。

满山林木,也沐着阳光的爽朗,绿得纯净、绿得年轻、绿得好耀眼!

在无边无际的亮蓝上抹下一大丛浓绿,除了自然,任谁的彩笔也无法把风景画得这么令人惊心啊!

看这座山吧,每一片林子,每一块绿坡,甚至每一张高举的叶片上,都展示着最放纵的生命。

不必解释也不能解释,我只能喃喃地独语:

这是神!

③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

可是,别以为这么容易就认识了山,山有一千个面貌,每个面貌都含蕴着奇异的风采。

看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山岚已悄然升起,空濛濛的一片白,才涨上了山腰忽而又沿着山脊流淌向幽谷,俏丽的丝丝缕缕,徜徉在峰巅林梢。

可不是么?

雾掩云遮,风情千种,这座山一下子就妩媚得像三月的新娘。

让人怎么也难相信,它本来拙朴的样子,也有如此细腻的情韵?

但是,对这突如其来的景象,且别迷离!

烟云的浓浓淡淡且别管,阳光的明明暗暗且别管,峦峰的隐隐现现且别管,在这织梦的时刻,我知道,我需要的是一份醉意的朦胧。

沉醉吧!

沉醉吧!

在纯然的沉醉中,才能撷一束山之梦。

④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

整整一个下午,我就这么静对着山,山也静对着我。

我心如镜,山谷空灵,寄我的遐思如云。

而如云的遐思并非幻梦,山,热情着哪!

慷慨着哪!

一山的清韵饮我,一山的秀色餐我,要说幸福有许多种,就是再细的心也分析不清我的满足。

我陶然醺然终至于暝然,恍惚中,我满心都是山

⑤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

是的,得打开窗子,让心灵开放。

我要是不开放我的,山怎么会开放山的?

我要是不认识我,我怎么会认识山?

以前,我曾有过山居的岁月,也曾有过寻山的旅游,那些矗立在记忆中的山峦,峥嵘雄伟,深邃幽秘,我惊奇,我赞叹。

可是,却从来没能让我的心灵激动得有这种惊悸的喜悦!

唉!

喜悦不要多,一粒喜悦的种子就能结出满树的回忆;山不须高,一回灵性的了悟就能耐人终生追寻。

别说时间短暂,短暂里也有永恒。

淡紫的暮色掩来了,大地将要退隐于玄秘的幽光里。

但今晚,虽黝黑如荒古,我也能看见这座山傲然挺立——它在我的生命里已铸下永恒的像。

⑥山之外还有山,我知道。

山山不同,我就爱这一座。

多美啊!

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把心灵开放,坐对一山青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坐对一山青”意味深长,面山而坐,眼中是青山,心中是山青,以“青”表达“对山”的感受,用词新颖准确,又暗含文章的中心。

B.文章丰富细腻地描写了“对山”的心理感受:

对山越久,收获越多,越感幸福、沉醉,越发爱山,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心理历程。

C.文章的第⑤⑥段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我记忆里的山峦,峥嵘雄伟,深邃幽秘,让我惊奇、赞叹,而且山外有山,但我还是更爱眼前这一座,美景处处皆是,应珍惜眼前的拥有。

D.本文与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有异曲同工之美,境界相似。

“描写景物”与“抒发胸臆”完美结合,情景交融

12.文中多次出现“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一句,请说说它的妙处。

(4分)

13.作者说“山山不同,我就爱这一座”,简要分析他爱这座山的理由。

(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3分)

14.《兰亭集序》中“或因寄所托”中的“因”字,意为“随着,依着”,请另外写出一个带有“因”字的成语,且该“因”字与上述意义相同。

(1分)

15.“暴虎冯河”这个成语出自《论语》,请说出它的意义。

(2分)

五、作文(40分)

罗丹说: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的校园里处处有美的身影,有宣传栏前璀璨的紫荆花树和不败的马缨丹花坛、郑樵塑像身后高贵的象牙红树、莆中楼前水池里高洁的睡莲、实验楼南边火红的枫叶、林润故居边的淡雅的夜来香,还有简朴的蘑菇亭、古雅的文魁亭、洁白的花廊、幽静的荔枝林,还有谦恭的孔子塑像、睿雅的林兰英塑像等等,都能触发我们无限的遐思,引出我们深沉的感悟,从而更加地热爱生活。

那么请以莆田一中校园一景为创作灵感来源作一篇文章

要求:

(1)运用描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题目自拟。

(3)字数不少于700字。

 

福建省莆田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答题卷

语文(必修2)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1.⑴,。

(《诗经·氓》)⑵,。

(《归园田居》)

⑶,。

(《兰亭集序》)

⑷,。

(《赤壁赋》)

2.

(1)适()

(2)危()(3)溯()

(4)名()(5)错()(6)一()

3.()4.()5.()

6.①

7.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8.()

9.

10.

(1)()

(2)

三、现代文阅读(11分)

11.()

12.

13.

四、语言文字运用(3分)

14.

15.

 

福建省莆田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必修2)参考答案

1.(8分)

(1)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又有清流激湍,引以为流觞曲水(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

(1)适:

出嫁

(2)危:

端正(3)溯:

逆流而上

(4)名:

命名(5)错:

通“措”,措施(6)把……看做一样.(6分)

3.C(劳:

功劳)(2分)

4.选B都是表顺承(A①给;②被C①表示所用之物或凭借之物;②表示原因D①代、助词,的;②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分)

5.B(②句简述大将军的履历,属于委婉劝谏③句跟随李复的丧事去东都,都不能表现“胆识过人”。

)(2分)

6.

(1)凡是当官廉洁的,即使是高官也没有丰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是搜刮下民来得到钱财。

(畜、致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卢坦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郡府不批准。

(诣、申各1分,句子通顺1分)

7.

(1)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朱门”和“田舍”、“沸欢声”和“静掩扃”的对比,表现了农家“巧夕”的平静。

或反衬手法,以朱门过节的“沸欢声”反衬农家节日的朴素平静。

②用典,借用牛郎织女的传说,暗指农家耕织的男女尽如牛郎织女一样勤劳能干。

(2分)

歌颂了农家勤俭朴素的生活,表达诗人对朴素平静的农村生活的羡慕。

(2分)

8.A、B(A项里与宝玉等人同生日不是鸳鸯,而是平儿;换的是袭人的裙子。

B项里是紫鹃,而非雪雁。

)(5分)

9.藕官与唱戏搭档菂官(药官)两人之间情谊深厚,如假凤虚凰,菂官死后,藕官很伤心,就在清明节祭奠她。

(2分)宝玉不忍她被责,就撒谎说是林妹妹叫她烧烂字纸,(1分)被揭穿后改说自己做梦见杏花神叫他要让生人替他烧纸钱,还吓唬婆子说她冲了神,那婆子连忙反倒央告宝玉息事。

(2分)

10.

(1)D(子路指责老师迂腐,并不虚心,孔子对他说对不知道的事要存疑,就是教育他要虚心。

)(3分)

(2)体现孔子以礼治国(正名)的政治思想。

(1分)他认为要通过“正名”,恢复社会的等级秩序,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名实相符(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国家才能太平,社会才能稳定。

(2分)

11.C(蕴涵的哲理是:

放开心灵,才能认识世界,感受美,感受人生的乐趣幸福。

12.是全文的抒情线索,抒发对山的喜爱之情和从山身上所获得的深刻感受;(2分)构成排比段落,使得文章层次清晰,有条理。

(2分)

13.这座山是平凡的、多姿的、慷慨的(或热情的),让他宁静、陶醉。

(2分);面对这山,我有了灵性的了悟:

开放心灵,才能进入与自然交融的境界。

(2分)

14.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15.空手打虎,徒步涉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译文】 

卢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

做官当河南县尉。

当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叫来卢坦站在堂下,说:

“某家儿子与恶人交往,丧失了全部财产,你怎么不调查此事呢?

”卢坦说:

“凡是当官廉洁的,即使是高官也没有丰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是搜刮下民来得到钱财。

如果他们的子孙善于守住钱财,这是上天使不道义的家富足,不如放纵他们的子孙做不道义的事,把钱财归还给人民。

”杜黄裳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从此对待他更加优厚。

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

监军(朝廷所派监督军队的官)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次据理拒绝他。

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大将等人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怎么办,卢坦笑着说:

“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一同任官呢?

”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感谢

李复去世,卢坦于是跟随办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后来任寿字县令。

河南郡征收赋税期限已到,县里百姓诉说机上丝绸织品没织完,卢坦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郡府不批准。

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

卢坦因此而知名,多次升官,后任刑部郎中,兼任侍御史,主管多种事务。

赤县县尉被朝廷官署审查,京兆尹秘密救他,皇帝派宦官去释放这个县尉。

卢坦告诉中丞(御史中丞)请求审察核实手续,宦官跑回来告知皇帝,皇帝说:

“我本来应该先命令主管官员。

”皇帝于是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尉。

过了几个月,卢坦提升为丞。

起初,几个道(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道)罢免调回的长官,拿本道的钱作为进献皇帝的物品,皇帝于是发布赦免命令一律禁止这种行为,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反诏令进献钱财,卢坦弹劾他们的罪状,柳晟、阎济美免去官职等待治罪。

皇帝告诉卢坦说:

“这两个人进献的是家财,我已经答应原谅他们,我不能失信。

”卢坦说:

“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

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

”皇帝说:

“我已经接受了钱财,怎么办?

”卢坦说:

“把钱财拿出来归还给主管官员,来显示陛下的道德。

”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