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92334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贷支持农业产业供应链调查.doc

关于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业

产业链金融支持状况的调查报告

省联社营口办事处:

随着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产业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紧密度越来越高,已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链各个环节对金融服务需求日益旺盛。

根据辽宁银监局《关于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模式调研的通知》要求,我联社对新形势下支持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盖州农业基本情况

盖州市总面积2,924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辖21个乡镇,6个办事处,285个行政村,其中,农业人口62万,农户18万户,耕地59万亩,海岸线长42公里。

盖州市2010年生产总值150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达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500元,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盖州市农、林、牧、副、渔各业兴旺发达,初步形成了水果、水产、畜牧、白色农业四大主导产业。

全市农业形成了东、南部以无公害果品生产为主体,以山野菜、柞蚕、珍禽、羊、牛、猪等种养业基地为代表的生态农业;中、西部以沈大高速公路绿化产业带为重点的高效特色农业生产,以葡萄、黑李子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生产,以工厂化养殖为标志的“海上营口”建设;北部以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为主,稻鱼、稻蟹混养等立体高效农业为代表。

盖州地区目前形成的农业产业链在设施农业种植储藏销售、生姜种植加工销售、近海养殖捕捞深加工上体现较为明显,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及产业辐射力,对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情况

1、设施农业种植储藏销售

08年省政府制定了辽宁省设施农业三年规划,目前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盖州联社始终牢固树立“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农业富民”经济发展战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扶持设施农业建设及相关储藏销售环节,使农民逐渐摆脱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束缚,走向靠设施、靠技术实现现代工厂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在我社一心为农、勤廉高效的贴心服务下,如今,设施农业在我市已是遍地开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的劲头儿越来越足,农业“大棚”已成为打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门的“金钥匙”。

九垅地、九寨、二台、团山、太阳升、归州、什字街更是成为中心点,辐射着整个盖州地区设施农业发展。

在我市,以“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早已成为农民认可的致富之路,但因其建设标准高,投入资金大,很多农民尽管清楚的知道“大棚”就是个“小金库”,却也只能望而兴叹。

为解决这一限制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近两年,在全面做好“支农“工作的同时,盖州联社始终把支持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信贷投放的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地满足设施农业建设的资金需求,有力助推了我市农业格局的大转变和农业经济的大发展。

截至4月末,我社设施农业贷款余额13368万元,支持农户7007户,大棚11140栋,面积12254亩,全年累计投放信贷资金5070元。

贷款方式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保证贷款为主,信贷质量相对较好,不良贷款控制在2%以下。

支持广大农户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我社积极支持企业、个人从事水果、蔬菜收购、加工、储藏、销售,使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到餐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伴随着如雨后春笋般的“大棚”一座座拔地而起,我市的设施农业虽数量可观却规模欠佳。

为使其化零为整,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我社信贷人员经常将其他县区和周边乡镇的农户依靠“大棚”致富的成功典型向农户作以宣传,积极指导农户组建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完整的产销模式,提高防范市场风险能力。

目前,我市已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233个。

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提供有效抵押担保措施的难题,我社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以对合作社社员贷款的方式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咱们合作社的设施农业建设先后三次贷款408万,两级农信社的领导几次亲临调研,信贷人员无数次上门服务,却没吃过咱的一顿饭,拿过咱一分钱。

”在东城办事处古台子村兴业果品蔬菜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勤加提起农信社,就忍不住的连声赞叹。

兴业果品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10月注册成立。

当时欲扩大生产规模新建一批大棚,但苦于资金不足,想贷款又提供不了抵押担保措施。

所在地东关信用社了解情况后,派专人对合作社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由于为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尚无先例,东关信用社负责人几次与联社领导联系沟通,研究分析并制定可行性方案。

经多方努力,在短短十几个工作日内,东关信用社以保证贷款的形式为合作社的41户社员发放了首批中长期农户贷款69万元。

有了农信社资金的有力支持,合作社当年建起冷棚126个,并于次年获利80余万元。

看到第一批“淘金者”浅尝丰收喜悦,更多的农户纷纷投身到设施农业生产之中。

合作社的设施农业规模也在农信社接二连三的资金扶持下不断扩大,占地面积由最初的267亩发展到660亩,注册会员增至81户。

如今,已成为全省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的古台子设施农业仍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年底实现了“千亩千棚”的产业规模,良好的发展态势使三年还款计划预计两年即可全部还清。

为使农户更加方便快捷的办理贷款手续,东关信用社信贷人员加班加点,甚至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挨家挨户上门做好贷款事项全程服务。

为了避免农户私自改变贷款用途形成经营风险甚至造成损失,信用社还派专人对借款农户进行跟进服务,随时掌握大棚建设进度和生产经营情况,使资金有的放矢,确保专款专用。

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不但富了古台子村的“大棚”生产户,也解决了全村300多人的就业问题,仅设施农业一项,全村人均打工收入即可达到六、七千元。

全村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闲人,冬季的“猫冬”现象也成为村里的历史。

就连拉牛车的古稀老人唐金忠,也在设施农业建设中充分体现出劳动价值。

去年冬季,他为合作社建大棚拉运建材,三个月时间就赚取了16000元。

捏着厚厚的钞票,唐金忠幸福对村里人宣称,这是他大半辈子以来所赚的最“大笔”收入。

盖州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建设呈蒸蒸日上之势,全市水果、蔬菜大棚9万余亩,形成了一条种植、加工、销售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全市年产值1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为农民朋友创出了一条致富“金光大道”。

2、生姜种植加工销售情况

素有“生姜第一镇”的徐屯镇生姜生产已有60余年的历史。

徐屯镇生产的生姜块大、肉厚、口感好而受省内外客商的青睐。

二00五年被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批准为无公害食品,并注册为“辰丰牌”生姜。

二00八年又被列入第六批国家级生姜生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全镇生姜种植面积5000余亩,年生产量达4000万斤,产值近3亿元。

为帮助农户做大做强这一农业特色产业链,我社积极投放信贷资金,为农民朋友发展生姜种植、加工、销售保驾护航,截止4月末,徐屯信用社生姜种植业贷款余额1165万元,占全社贷款总额近35%,全年累计发放生姜贷款452万元,受益农户达475户。

徐屯镇龙湾村地处大清河边沿,共有农户379户,家庭人口1404人,由于地势平坦,水土适合种植经济作物,这个村种植生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由庭院种植已发展到大面积种植,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

富裕起来的农民想的更宽、看的更远,他们成立了种植生姜协会,为了把这个产业做强做大,生姜协会积极帮助姜农开展、种植、管理,收获方面的技术指导。

王贤生作为该村的一名姜农,现年41岁,种植生姜8亩,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家庭年收入6万余元,但他不满足于现状,2010年欲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面积5亩,但资金不足,无法实施。

在得知信用社积极扶持姜农生产这一情况后,他到信用社申请信贷资金,仅仅2个工作日,徐屯信用社就完成了向其发放十星级文明户“金卡”贷款5万元的全部手续,保证了他扩大生姜种植规模的资金需求。

经过他们夫妻辛勤劳作,2010鲜姜总产量达10万余斤,扣除费用11万元,净利9万余元,完全有能力及时还清贷款。

他表示,明年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他告诉大家:

“信用社给我的金卡贷款真是给我的生活镀上了一层金色”。

徐屯镇依据本地独有地理资源和人力技术资源,制定了生姜园区规划和开发蓝图,规划分三个功能区即生产区、储备区和精深加工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徐屯镇的生姜生产与开发已具备了大发展和精深加工的必要条件,信用社将积极投放信贷资金,推动生姜特色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3、近海养殖捕捞深加工情况

盖州海岸线长达42公里,水质优良,有着天然的近海养殖优势,并且是全国海蜇生产和出口基地,出口量占全省的80%,占全国的60%。

海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一路攀升,沿海企业、农户借助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近海养殖、海蜇捕捞及深加工。

对此,我们抓住海产品养殖、捕捞、加工的有利时机,积极支持企业、农户发展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使沿海地区农户收入不断增加,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盖州市西海村村民田福贵,多年来一直从事海蜇收购加工销售生意,去年到了海蜇捕捞季节,该户欲扩大加工生产规模,向信用社申请贷款,信用社仅用2天就为其发放贷款12万元,保证了该户的生产经营需求,该户加工海蜇销售后净利润达5万余元。

盖州市七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座落于盖州市西海办事处西河口村。

该企业从2002年起一直从事海水养殖及加工经营。

拥有固定资产790万元,注册资金100万元,厂房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以孵化海参为主,该企业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

为了帮助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我社近两年向其投放信贷资金800万元,保证了该企业的资金需求,在自身养殖海参的同时收购周边农户养殖的海参进行加工销售,使其成为了营口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存在的问题

1、抵押担保难

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根本在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而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根本原因是“抵押担保难”,现有的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不能满足或者不能全额满足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而多数农户只有居住的住宅房屋,不能提供有效的资产抵押。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最突出问题也是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人,使信用社不能全力对其进行信贷支持。

目前我联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主要体现在对社员的个人贷款上,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保证贷款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社信贷支持农业产业链的力度。

2、农户抗风险能力较弱、信用环境差,使得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

产业链的根基在农户,而农户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一是农户从事的种植业、养殖业受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影响较大,而农户个体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导致信用社形成大量不良贷款;二是部分地区信用环境差,农户还款意识不强,贷款后不愿还款。

3、农业保险险种少,不能有效降低农业风险。

目前保险公司对农业贷款保险的险种较少,仅有人身意外险和抵押物财产保险两种,不能有效降低信贷风险及防范农户经营风险。

四、意见及建议

1、成立担保公司解决抵押担保问题

如有关部门牵头,各专业协会、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出资成立各行业风险担保基金,对缺少资金想贷款,又提供不出有效的抵押、担保的种植户、养殖户、专业合作社等提供担保,担保额度可在基金额的基础上放大10倍,也可以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可有效解决种植户、养殖户、专业合作社等无有效抵押、担保问题,使农业产业链的根基稳固。

2、协调地方政府打造良好信用环境

一是建议地方政府以身作责,协调各个部门打造出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人人遵守信用、信守承诺。

种植户、养殖户的信用度提高了,信贷人员也敢放贷了,信用社也可相应提高信用贷款额度,这样即使农户受益,同时信用社也从中得到收益;二是希望政府在落实国家支持“三农”政策的同时,给予农户信贷贴息政策,减轻他们的负担。

这样农业产业链的链条产能顺畅的发展下去。

3、协调保险公司增加贷款保险险种

建议协调保险公司出台、增加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品种,给种植户、养殖户上保险,增加种植户、养殖户抵抗自然灾害、疾病、瘟疫以及市场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种植户、养殖户损失,降低信贷风险。

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