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92737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按照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通知要求,现将乌海市2008年人事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和2009年工作思路简要汇报如下。

        一、2008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事人才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是人才流入区建设实现新突破。

首先是政策基础不断夯实。

提请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才流入区建设的意见》,制定出台了《乌海市“三支一扶”大学生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各旗县市区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和使用的政策,为加快人才流入区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

第二是资金保障不断增强。

市和旗县两级每年都按照财政收入的2‰安排人才开发基金,市本级拨出专款150万元做为人才开发基金,用于培养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各旗县市区也逐步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

2008年,开鲁县拨出100万元专款做为人才开发基金,并于年初拨付60万元对20名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

第三是提出并组织实施“1245”人才工程。

为确保人才流入区建设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我们提出并组织实施了“1245”人才工程(即从2008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每年储备100名优秀人才、引进200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选聘40名大学生“村官”、招募50名“三支一扶”大学生)。

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及其人才交流机构依托重点项目,为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人才666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40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44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14人)。

市人事局组织市内25家重点企业参加了自治区政府在北京举办的高层次人才交流会,为霍煤集团招聘了4名高层次管理人才,还有32名硕士研究生与企业签定了意向性协议;选聘了60名大学生“村官”和85名“三支一扶”大学生,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科区、左中建立了对大学生和服务单位的定期走访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发区为大学生每月增发生活补贴300元,确保了生活待遇的落实。

第四是积极实施柔性引才战略。

建立了乌海市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2名博士进站工作,并落实相关待遇;指导乌海市农科院、金酶化工、清谷新禾等单位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筹建工作;充分发挥外专局职能,引进13名外国专家为全市重点项目和重点行业提供人才智力服务。

        二是人才储备工作实现新突破。

人才储备工作是“1245”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市各级人事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人才储备工作初见成效。

首先是创新选拔程序。

市人事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储备人才岗位,并严格按照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专业能力测试和公示等程序,为市直选拔了20名储备人才。

各旗县市区也参照市直选拔储备人才的程序,确定了本地的储备人才。

其次是创新储备方式。

改变以往人才“虚”储为“实”储,采取储用结合的办法,储备人才分别与人事部门和服务单位签约后上岗工作,确保了储备人才岗位的落实。

第三是创新储备政策。

市、旗两级都明确规定了储备人才的生活补贴标准,并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

同时,还明确规定了储备人才进编的条件和程序,有效解除了储备人才的后顾之忧,增强了人才储备工作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三是人事系统管理体制实现新突破。

为加强对旗县市区人事人才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强化对机关各科室和所属各单位业务工作的管理,2008年,市人事局对各旗县市区人事人才工作和机关各科室、所属各单位的业务工作实行了目标化考核,分别制定了考核办法和实施方案。

从平时监控、半年督查和年终考核的情况看,建立目标化管理考核体系以来,全市人事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了新突破,人事人才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有了新提高,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上了新水平。

        

(二)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人事人才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一是促进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加大选聘高校毕业生进入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力度,全年共有130余名高校毕业生通过考录进入公务员队伍,600余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聘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有效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坚持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为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各类人才求职提供帮助与服务,全年共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60余次,推荐13000余人实现就业,其中,有近2000名高校毕业生通过人才招聘会到各类企业工作;不断拓宽人事公共服务领域,深入开展人才派遣服务,为15家重点企业派遣职员1960余人,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充分发挥人事人才网站在人才交流业务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大中专毕业生网上求职和用人单位网上招聘。

        二是事业单位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稳慎推进。

市和旗县都成立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召开了专门工作会议,确定了“积极探索、稳慎实施”和“先入轨、后规范”的工作原则;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派员赴咸阳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乌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获自治区批准。

各旗县市区都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上报审核备案;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进人行为,不断加大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考录力度,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协调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组织事业单位公开考录55次,考录人员843人,新进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签定了聘用合同。

        三是公务员依法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按照自治区要求上报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向国家和自治区推荐各类优秀专家学者奖项12人次,选拔“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50人,选拔我市首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74人;落实专家学者相关待遇,组织27名专家赴云南休假考察;继续完善并严格执行职称评审公示制度,按照自治区要求开展各类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积极开展农牧民职称和非公经济职称评审工作,共为1134名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和470名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了各级各类职称。

        四是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管理有条不紊。

会同组织、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津、补贴发放工作,严格执行文件规定,强化审批关口;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市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过渡性津贴补贴的意见,并强化了其落实过程中的指导与协调,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五是人事人才培训工作全面展开。

以培育公务员精神为核心,大力抓好公务员培训,全市共举办公务员培训班151期,培训公务员13100余人次;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全市共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课培训班79期,培训9400余人次;探索新形势下人事人才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举办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训班1期,培训实用人才骨干50人;围绕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探索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方法,举办3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培训150余人;注重提升人事干部素质,全市共举办各类人事干部培训班13期,培训人事干部590余人次。

        六是人事考试工作成效显著。

全面完成各级各类人事考试任务,成功组织了选聘大学生“村官”、单独造册人员过渡等5次国家和自治区级的考试,参考人员8056人次。

        七是军转安置和困难企业军转解困工作成绩突出。

积极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推动安置计划的落实;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按时足额发放企业下岗军转干部生活补贴;认真做好军转干部信访工作,年内未发生企业军转干部上访事件。

        二、2009年工作初步打算

        2009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区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和乌海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人才流入区建设

        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才流入区建设的意见》,认真组织实施《乌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有关人才储备、人才引进的政策性文件,继续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流入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突出保企业、保投入、保增收、保民生”的目标,全面制定和实施人才引进、智力引进项目。

继续组织实施好“1245”人才工程,加大人才流入区建设工作在目标化考核中的权重,促进人才流入区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加强对“三支一扶”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与服务,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单位进编等方面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抓好落实。

积极拓宽安置渠道,做好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生命力。

适当时候举办“三支一扶”大学生培训班,积极协调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先进事迹。

        加强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指导,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资助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继续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的筹建工作,针对企业需求引进博士进站工作,实现人事人才工作真正为“保企业”服务。

        

(二)强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加大选聘大学生“村官”、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等工作的力度,计划接收大学生200人;扩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范围,采取面向社会公开考录的方式,为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900人;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计划培训300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加强人才市场的管理和服务,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公益性公共服务领域,深刻理解促就业就是保增收、保民生的重大涵义,继续大力做好人才交流工作,在坚持每月集中组织人才交流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就业服务领域,主动深入企业开展用工需求调查,进入驻市高校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并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和毕业生专业特点召开专项人才交流会,全年计划推荐2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充分发挥网络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及时了解周边地区企业用工需求情况,采取切实措施吸引他们到本地招聘大中专毕业生,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研究解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三)着力抓好各类人才培训

        一是开展好公务员四类培训。

办好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对新考录的公务员进行初任培训,提高其适应职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抓好更新知识培训,全年计划完成3000人的培训任务;开展公务员任职培训,全年计划完成200人次的培训任务;搞好专门业务培训,指导各行政机关开展好公务员专门业务培训,提高公务员的业务工作能力。

二是搞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举办1期乌海市优秀人才、321人才培训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开展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课培训,全年计划完成8000人培训任务。

三是推进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训。

指导各旗县市区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培训网络,拓宽培训渠道,建立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举办1—2期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骨干培训班,提高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的实用新技术水平。

四是开展企业经营人才培训。

围绕“保企业、保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为企业提供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新路子,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举办1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

同时,建立企业人才培训联系制度,推进企业自主培训,以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卫星远程培训站为依托,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人事人才培训服务。

五是大力开展人事干部培训。

按照人事部“十一五”人事干部培训规划、人事厅“人事干部培训工程”要求,继续开展好人事干部培训工作。

全年拟举办1—2期人事干部骨干培训班,培训100人。

同时,结合加强信息宣传、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依法行政等内容,开展相应的专业培训活动。

        (四)努力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稳慎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指导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制定出台《岗位设置细化标准》,并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开展岗位设置工作,使岗位管理成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进人行为的督导检查,规范事业单位进人行为,完善公开招聘制度,规范公开招聘程序,增强招聘工作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争取在制度建设上实现突破;继续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聘用合同制度,搞好人员聘用制度与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衔接,规范聘用合同的签订。

        (五)倾力打造人才评价培养机制

        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严格职称评审程序,严明职称工作纪律,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严肃查处职称申报、评审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职称评审的客观公正;积极探索解决“职称终身制难题”的办法,在严把入口的同时,畅通出口;着力做好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推荐工作,增强各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壮大人才队伍规模、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的同时,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人事考试的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不断净化考试环境,促进人事考试工作的健康开展。

        与此同时,全面加强公务员依法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和人事信息化建设等项工作,全力促进人事人才工作再上新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