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2940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docx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可编辑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件

广发[2007]121号

广电总局关于发布《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

测量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总局直属有关单位:

由国家广电总局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中心组织修订、编写的3项工程建设标准已经通过审查,

现批准为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予以发布:

一、《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测量规范》,标准编号为GY5022-2007;

二、《广播电视微波通信铁塔及桅杆质量验收规范》,标准编号为GY5077-2007;

三、《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标准编号为GY/T5061-2007。

上述3项标准自2008年2月1日起实施,GYJ22-1985《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测

量规范》和GY/T5061-1998《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照明设计规范》同时废止。

上述行业标准的管理、解释和发行工作由国家广电总局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中心负责。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文件

建标标备便[2008]23号

关于同意《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

测量规范》等三项广电行业标准备案的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计划财务司:

你司“关于《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测量规范》等三项广电行业标准备案的函”收

悉。

经研究,同意该三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备案,备案号为:

《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测量规范》J775-2008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J776-2008

《广播电视微波通信铁塔及桅杆质量验收规范》J777-2008

该三项标准的备案公告,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二○○八年二月二十日

I前言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计建字[2006]46号文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对《广播电影电视工程

技术用房照明设计规范》GY/T5061-1998进行了修编。

修编后的《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

照明设计规范》在第2章术语中增加了绿色照明、照明功率密度值等术语;将第3、4、5章按照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形式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第6章照明节能和第8

章照明配电及控制。

经授权负责本规范具体解释的单位: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中心。

本规

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工程

建设标准定额管理中心。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13号

邮编:

电话:

(010)

传真:

(010)

邮箱:

bz@dsarft主编单位: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起草人:

陈秀琼、边清?

、庞蕴繁、吴晔华

II目次

1总则1

2术语1

3一般规定..3

4照明质量..3

4.1照度.3

4.2照度均匀度.3

4.3眩光限制3

4.4光源颜色4

4.5反射比..4

5技术用房一般照明标准值5

6照明节能..7

6.1充分利用自然光7

6.2照明功率密度值7

7光源及灯具9

7.1照明光源选择..9

7.2照明灯具及其电器附件选择..9

7.3照明节能评价.10

8照明配电及控制..................................................................10

8.1照明电压..10

8.2照明配电系统............................................................10

8.3照明控制................................................................10

用词和用语说明.10

条文说明.11

III1总则

1.0.1为了使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满足功能要求,达到合理的光度和色度,以保证

工作人员的视觉健康,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安全、维护管理方便,节约能源,实施绿

色照明,特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设计。

其中,电视

演播室、电影摄影棚的一般照明为不制作节目时的照明。

1.0.3本规范不适用于电视演播室、电影摄影棚内的灯光系统。

1.0.4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

准和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照明greenlights绿色照明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们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

并充分利用自然光。

2.0.2一般照明generallighting

为照亮整个场所而设置的均匀照明。

2.0.3视觉作业visualtask

在工作和活动中,对呈现在背景前的细部和目标的观察过程。

2.0.4参考平面referencesurface测量或规定照度的平面。

2.0.5作业面workingplane

在其表面上进行工作的平面。

2.0.6水平照度horizontalilluminance

水平面上一点的照度值。

2.0.7垂直照度verticalilluminance

垂直面上一点的照度值。

2.0.8平均照度averageilluminance

规定表面上的照度平均值。

2.0.9维持平均照度maintainedaverageilluminance

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不得低于此数值。

它是在照明装置必须进行维护的时刻,在规定表面上

的平均照度。

2.0.10照度均匀度uniformityratioofilluminance

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

2.0.11光损耗系数lightlossfactor

照明装置使用一定时期后,在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与新照明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平均照

度之比。

2.0.12灯具效率luminaireefficiency

灯具输出的有效光通量与灯具内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之比。

2.0.13眩光glare1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

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

2.0.14直接眩光directglare由视野中,特别是在靠近视线方向存在的发光体所产生的眩光。

2.0.15不舒适眩光discomfortglare产生不舒适感觉,但并不一定降低视觉对象的可见度的眩光。

2.0.16统一眩光值unifiedglarerating(UGR)它是度量处于视觉环境中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对人眼引起不舒适感主观反映的心理参量,其值

可按CIE统一眩光值公式计算。

2.0.17反射眩光glarebyreflection

由视野中的反射引起的眩光,特别是在靠近视线方向看见反射像所产生的眩光。

2.0.18光幕反射veilingreflection视觉对象的镜面反射,它使视觉对象的对比降低,以致部分地或全部地难以看清细部。

2.0.19显色性colourrendering照明光源对物体色表的影响,该影响是由于观察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它与参照光源下的色表

相比较而产生的。

2.0.20显色指数colourrenderingindex被测光源照明物体的心理物理色与参照光源照明同一色样的心理物理色符合程度的度量(应适

当考虑色适应状态)。

符号为R。

2.0.21特殊显色指数specialcolourrenderingindex被测光源照明CIE试验色样的心理物理色与参照光源照明同一色样的心理物理色符合程度的度

量(适当考虑色适应状态)。

符号为Ri。

2.0.22一般显色指数(平均显色指数)generalcolourrenderingindex对于规定的一组8种试验色样的CIE1974特殊显色指数的平均值,称一般显色指数(亦称平均

显色指数)。

符号为Ra。

2.0.23色温(颜色温度)colourtemperature

当某一种光源(热辐射光源)的色品与某一温度下的完全辐射体(黑体)的色品相同时,完全

辐射体(黑体)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符号为Tc,单位为开(K)。

2.0.24相关色温correlatedcolourtemperature

当某一种光源(气体放电光源)的色品与某一温度下的完全辐射体(黑体)的色品最接近时,

该完全辐射体(黑体)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

符号为Tcp,单位为开(K)。

2.0.25光通量维持率luminousfluxmaintenance灯在给定点燃时间后的光通量与其初始光通量之比。

2.0.26照明功率密度lightingpowerdensity(LPD)

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及灯用电器附件),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

)。

2.0.27灯具遮光角shieldingangleofluminaire光源最边缘一点和灯具出口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2.0.28视觉功效visualperformance

根据视觉作业的速度和精确度评价的视觉能力。

2.0.29反射比reflectance

在给定光谱成分,偏振状态和几何分布的入射辐射条件下,反射的辐射通量或光通量与入射通

量之比。

23一般规定3.0.1技术用房一般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应按30、50、75、100、150、200、300、500、750、1000lx

分级。

照度标准值可根据功能要求上下调整一级。

4照明质量

4.1照度

4.1.1本规范规定的照度标准值均为作业面或参考平面上的维持平均照度值。

各技术用房的维持平

均照度值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

4.1.2在照明设计时,应根据环境污染特征和灯具擦拭次数从表4.1.2中选定相应的光损耗系数。

表4.1.2光损耗系数

灯具最少擦拭次数

环境污染特征技术用房举例光损耗系数值

(次/年)

清洁导演室、中心机房、各控制室等20.8

一般电视演播室、电影摄影棚等20.7

4.2照度均匀度

4.2.1技术用房内作业面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而作业面邻近周围的照度均匀度

不应小于0.5。

4.3眩光限制

4.3.1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不应小于表4.3.1的规定。

表4.3.1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

光源平均亮度(kcd/?

)遮光角°光源平均亮度(kcd/?

)遮光角°

1~201050~50020

20~5015≥5003034.3.2技术用房的不舒适眩光应采用统一眩光值(UGR)评价。

统一眩光值(UGR)应按本规范第5

章表5.0.1~5.0.5的规定执行。

4.3.3技术用房一般照明可用下列方法防止或减少光幕反射和反射眩光:

1避免将灯具安装在视觉干扰区内;2采用压光或低光泽度的表面装饰材料;3限制灯具亮度;4照亮顶棚和墙表面,但避免出现光斑。

4.3.4设有监视屏的场所,如导演室等的照明,可在控制台上方设局部照明,以保证控制台上的照

度标准值,而在监视屏附近的照度可低于标准值。

同时,应防光幕反射。

4.4光源颜色

4.4.1光源色表可按其色温范围分三组,光源色表分组宜按表4.4.1确定。

表4.4.1光源色表分组

色表分组色表特征色温(K)

Ⅰ暖3300

Ⅱ中间3300~5300

Ⅲ冷5300

4.4.2长时间工作的房间,照明光源的一般显色指数(Ra)不宜小于80(化妆室光源的一般显色

指数应与演播室或摄影棚一致),且一般显色指数最小允许值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

4.5反射比

4.5.1长时间工作的房间,其表面反射比宜按表4.5.1选取。

表4.5.1工作房间表面反射比

表面名称反射比

顶棚0.6~0.9

墙面0.3~0.8

地面0.1~0.5

作业面0.2~0.645技术用房一般照明标准值

5.0.1广播中心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0.1的规定。

表5.0.1广播中心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标准值

照度标准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

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lx)UGRRa

大、中、小文艺录音室谱架面3002280

广播剧录音室、语言录音室、效果配音室、播音员备稿

0.75m水平面3002280

室、直播室、新闻编辑厅(室)

播出控制室、总控制室控制台台面3002280

大、中、小文艺录音控制室、广播剧录音控制室、语言

控制台台面3002280

录音控制室、配音控制室、直播控制室

广播制播网主机房0.75m水平面3002280

数字媒体机房0.75m水平面3002280

微波机房、调频机房、卫星接收机房、节目传送机房1.5m机柜垂直面3002280

播出调度室、广播剧效果室、电缆终端室0.75m水平面3002280

外出录音准备室、广告业务接待室、审听室、文录辅助

0.75m水平面3002280

设备室

排练厅地面3002280

候录厅地面2002280

磁带库1.5m垂直面300?

80

录音设备存放室、仪器存放室0.75m水平面150?

80

设备维修室、试验室、仪器仪表室0.75m水平面3002280

注:

谱架面高度约1.2m,倾斜度约45°。

5.0.2电视中心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0.2的规定。

表5.0.2电视中心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标准值

照度标准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

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lx)UGRRa

总控制室、播出控制室控制台台面3002280

导演室、调音室、调光控制室、多功能厅控制室、文艺

控制台台面3002280

录音控制室、语言录音控制室、配音控制室

电视制播网主机房、数字媒体机房、新闻制播网机房

0.75m水平面3002280

中心机房、播出机房、调光器室、微波机房、节目传送

1.5m机柜垂直面3002280

机房、卫星接收机房、总控机房

非线编数字中心0.75m水平面3002280

字幕美工、美工绘景0.75m水平面50019905续表5.0.2

计算机绘图室、动画室0.75m水平面3002280

多媒体室、电视剧配音室0.75m水平面3002280

电缆终端室、节目传送室、广告设备室0.75m水平面3002280

布光设计室0.75m水平面3002280

外出工作准备室、审看室、放映室、教学实验准备室

0.75m水平面3002280

多功能厅0.75m水平面3002280

排练厅地面3002280

演员休息厅(室)、候播厅(室)地面2002280

摄像机存放室、布景存放室、灯具库0.75m水平面200?

80

一般活动区

3002280

0.75m水平面

化妆室

化妆台

1000?

≥85

1.1m高处垂直面

电视演播室一般照明0.75m水平面300?

80

设备维修室、试验室、仪器仪表室0.75m水平面3002280

5.0.3电影制片厂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0.3的规定。

表5.0.3电影制片厂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标准值

照度标准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

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lx)UGRRa

电影机房0.75m水平面3002280

电视媒体制作机房、电视制作区0.75m水平面3002280

控制室(声、光、电)控制台台面3002280

一般区

150?

80

放映室0.75m水平面

放映区75?

80

一般活动区

3002280

0.75m水平面

化妆室

化妆台

1000?

≥85

1.1m高处垂直面

美工室0.75m水平面5001990

编写室、审稿室、剪辑室0.75m水平面3002280

排练厅地面3002280

演员休息厅地面2002280

服装间0.75m水平面200?

80

审看室0.75m水平面3002280

洗印室0.75m水平面300?

806续表5.0.3

灯具库、道具库0.75m水平面300?

80

摄影棚一般照明0.75m水平面300?

80

设备维修室、试验室、仪器仪表室0.75m水平面3002280

5.0.4广播电视发射塔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广播电视发射塔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标准值

照度标准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

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lx)UGRRa

广播发射机房、电视发射机房、调频发射机房、微波机房

1.5m机柜垂直面3002280

各发射机控制室、节目调度控制室0.75m水平面3002280

器材库1.0m水平面150?

60

设备维修室、试验室、仪器仪表室0.75m水平面3002280

5.0.5中、短波发射台和收音台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中、短波发射台和收音台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标准值

照度标准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

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lx)UGRRa

发射机房、机房大厅1.5m机柜垂直面3002280

控制室0.75m水平面3002280

发射机冷却室地面150?

80

金工室0.75m水平面3002280

设备维修室、试验室、仪器仪表室0.75m水平面3002280

6照明节能

6.1充分利用自然光

6.1.1广播电影电视技术用房应充分利用自然光。

6.2照明功率密度值

6.2.1广播电视中心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大于表6.2.1的规定。

当房间的照度值高于或低于本表规

定的对应照度值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

7表6.2.1广播电视中心照明功率密度值

照明功率密度值对应照度值

场所

(W/?

)(lx)

文艺录音室18300

总控制室、播出控制室13300

电视剧配音室、广播剧录音室、语言录音室、播音员备稿室、广播直播

13300

室、编辑室、新闻编辑厅

多功能厅18300

导演室、调音室、调光控制室、多功能厅控制室、文艺录音控制室、语

13300

言录音控制室、配音控制室、广播剧录音控制室、广播直播控制室

中心机房、播出机房、调光器室、微波机房、调频机房、卫星接收、总

13300

控播出机房、调频机房

排练厅15300

字幕美工、美工绘景18500

磁带库13300

数字媒体库房、仪器存放室8150

电视演播室一般照明13300

设备维修室、试验室、仪器仪表室13300

6.2.2电影制片厂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大于表6.2.2的规定。

当房间的照度值高于或低于本表规定

的对应照度值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

表6.2.2电影制片厂照明功率密度值

照明功率密度值对应照度值

场所

(W/?

)(lx)

美工室18500

控制室(声、光、电)13300

剪辑室、编写室、审稿室13300

电影机房13300

洗印室13300

灯具库、道具库13300

电影摄影棚一般照明13300

设备维修室、试验室、仪器仪表室13300

6.2.3电视发射塔、中短波发射台、收音台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大于表6.2.3的规定。

当房间的照

度值高于或低于本表规定的对应照度值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

8表6.2.3电视发射塔、中短波发射台、收音台照明功率密度值

照明功率密度值对应照度值

场所

(W/?

)(lx)

广播发射机房、电视发射机房、调频发射机房、微波机房13300

各发射机控制室13300

金工室13300

器材库8150

发射机冷却室8150

设备维修室、试验室、仪器仪表室133007光源及灯具7.1照明光源选择

7.1.1选用的光源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7.1.2技术用房的一般照明宜采用高效的荧光灯和其他节能照明光源。

7.1.3有声学要求的房间,应避免光源对音频产生的电磁干扰,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灯用电器附件

应采取电磁屏蔽措施。

7.1.4高度较高的大、中文艺录音室宜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其灯用电器附件应采取电磁屏蔽措施。

7.1.5电视演播室、电影摄影棚的一般照明宜采用能快速启动和快速再启动的高效节能光源。

7.1.6电视台、电影制片厂的化妆室、字幕美工、美工绘景室照明光源的色温、一般显色指数应与

电视演播室、电影摄影棚的色温、一般显色指数一致。

7.2照明灯具及其电器附件选择

7.2.1选用的照明灯具及其电器附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7.2.2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的条件下,应选用高效灯具,并不低于表7.2.2-1、表7.2.2-2

的规定。

表7.2.2-1荧光灯灯具的效率

保护罩(玻璃或塑料)

灯具出光口形式开敞式

格栅

透明磨砂、棱镜

灯具效率75%65%55%60%9表7.2.2-2高强度气体放电灯(泛光灯)灯具的效率

灯具出光口形式开敞式格栅或透光罩

灯具效率75%60%

7.3照明节能评价7.3.1本规范采用技术用房一般照明的照明功率密度(简称LPD)作为照明节能的评价指标。

技术

用房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应符合第6章的规定。

8照明配电及控制

8.1照明电压

8.1.1一般照明光源的电源电压应采用交流220V。

1500W及以上的高强气体放电灯的电源电压宜采

用交流380V。

8.1.2照明灯具的端电压不宜超过其额定电压的±5%,远离变电所的面积较小工作场所难以满足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