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3136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docx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

北师大株洲附校小学部

三年级下学期《阅读与写作》教案

谢玉玉黄英华易菲

 

阅读与写作培训课时教案

课题

家乡的景物

授课时间

3月1日、3月8日

课时

4

教学目的

1、选择家乡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一写,也可以写其他地方的景物。

2、展开想象,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

3、写出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和小组的同学交流,选出写的好的习作,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教学内容

一、欣赏美文。

春在家乡

星期天的早晨起来,外面小雨淅沥。

春天来了,我们拿着小花伞去公园寻找春天。

小雨中人民公园的大门更显气派。

水磨石的台阶像一面镜子。

倒映出大理石的门柱。

门柱上镶金的“人民公园”四个大字,非常醒目,使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

我们跨进大门,顺着一条幽静的小路来到假山下。

人民公园的假山不大,但很奇。

你看那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石头,有的像一头雄师,昂首啸天;有的像一只羔羊,温顺可爱;有的仿佛天然的石墩,供游人休憩;有的又似一柄匕首直插苍天。

怪石中又隐约夹着一条小路,曲折地通向山顶。

绕过缓坡又可见石缝中的树木。

这时蹬上一块怪石,伸手抚摸树枝,只感到入手处的柔软而坚韧。

啊,春的消息挂上了树梢!

顺着山脊的另一条小路,我们走下了山坡。

眼前出现的是一片桃林。

远远望着,朦胧的雾气中桃枝已经泛红。

我快步走进林中。

啊,春的足迹已踏进了这片桃林。

枝头上嫩嫩的芽儿似刚出生的孩子。

露出一只只小脑袋观察春天,在这群“小宝宝”的带动下,桃枝在冬天呈现的黑褐色渐退,像复杂的姑娘般泛起了红潮。

我们在山上,在林中找到了春天,于是又去水上寻找。

人工湖畔,碧波荡漾,垂柳掩映。

有些柔嫩的柳条还婆娑着伸入了水中。

像顽皮的小姑娘的手臂,不时的撩起几点小水滴送到游人的脖颈里。

如此美景自然不能缺少游船。

这不正有几只小舟漂了过来。

大家争相跳上甲板,轻轻摇动桨儿,推开波浪,于是我们便置身于绿水中了。

这时不知谁哼起了一首优美的曲子“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接着又一个人跟着唱了起来“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不知什么时候小雨已经停了。

我们又兴高采烈地游览了动物区。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我们不得不在欢声笑语中整队回家了。

虽然这次春游到此结束了,可是这次春游留给我们将是此生不忘的春天美景。

我爱春天,更爱这春色中的故乡!

简评:

文章按游览的顺序记叙,语言优美,情景交融。

【知识链接】

怎么写景物?

首先,要观察景物。

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比如,要写初春的景物,你就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寻找春天的信息。

你来到公园里,看一看河水是什么样的,两岸的树木是什么样的,花草是什么样的。

这样看一看,想一想,写出来的内容就会真实、生动,这就是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内容,没有内容怎么写景物呢?

其次,不但要仔细地观察景物,还要借助观察的景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样有丰富生动的内容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景物。

这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才能具体、生动地描写。

有些景物,比如桂林山水,其特点很突出,只要你注意细致观察它们突出的地方,把它们与同类景物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鲜明的特征,自然就会写得真实、生动了。

比如,《桂林山水》一文的作者就是抓住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把它与大海和西湖比较,发现漓江水:

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作者把桂林的山与泰山和香山比较,发现桂林的山:

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三、交流评价,共同修改。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小组互阅交流。

五、优秀习作点评与欣赏。

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读读相关优秀习作。

教学后记

 

课题

环境

授课时间

3月15日、3月22日

课时

4

教学目的

把自己在关于环境的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写一篇短文,也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变化,还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发生的事。

 

 

 

 

 

 

 

 

 

 

 

 

教学内容

1、选择自己想要写的内容,进行构思。

2、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写好自己的习作,注意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3、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注意借鉴同学提出的建议,修改自己习作中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4、把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全班同学。

欣赏美文。

几年后的家乡

人们意识到了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把家乡改造成了一块“风水宝地”。

以前随处所见的白色垃圾没有了,街道两旁绿树成阴,显得那样干净、整洁。

人们都用布袋或竹篮去买菜,塑料袋已经禁止使用了。

臭水沟变成了一条条清澈的小溪,可爱的小鱼在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

人们住的高楼四周红花绿草,一打开窗户,就能闻到花草和泥土的芬芳,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非常舒服。

小区里也有了音乐喷泉,到了晚上,随着音乐的起伏喷泉忽高忽低,孩子们在欢乐的玩耍……

我想,家乡一定会变得这样美。

简评: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未来家乡的美丽画面,语句通顺,用词优美,表达了自己美好的心愿。

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交流评价,共同修改。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小组互阅交流。

优秀习作点评与欣赏。

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读读相关优秀习作。

教学后记

 

课题

真实的自己

授课时间

3月29日、4月5日

课时

4

教学目的

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根据自己的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

 

 

 

 

 

  

 

 

教学内容

1、搜集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认真读一读,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想一想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写自己的特点,写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3、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熟悉自己的人听一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4、把写好的习作加个题目。

欣赏美文。

我,一个知书达礼,成熟独立的小女孩。

我在学校认认真真,可到了家里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马虎”了。

有一次,妈妈让我帮她往菜里放盐,可我连看都没看,就把半袋子盐都给倒进了菜里,吃完以后,家里人喝了3瓶水才好受些呢!

这就是我,一个有些迷糊但是很可爱的我。

我还有一个超大的毛病,那就是脑子里经常弹出奇怪的想法。

就拿那次来说吧。

那天,妈妈给我买了瓶可乐,爸爸给我买了瓶橙汁。

我就想:

可乐和橙汁混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滋味呢?

我就偷偷的把橙汁和可乐混到一起了。

晚上,爸爸妈妈喝的时候,奇怪的说:

“这饮料怎么变味了呢?

”看他们奇怪的表情,我偷偷的捂着嘴跑到一边去乐了。

虽然我的坏习惯堆积如山,可我的优点也如同长江一般无休止。

比如说:

懂事、听话、守纪律…….

如果你想听,那就赶快来找我吧!

欢迎。

简评:

本文用具体的事例表现出小作者的特点,有点糊涂好奇心很重但很听话的小女孩。

所选事例非常有特点,能充分体现自己的特点。

结尾很好,吸引别人的注意。

但用词太过单调,应多选写生动的词语。

【知识链接】

通过写人物的神态写人

神态,指神情态度。

人物的神态描写就是把人物在某时、某地,面对某一事件、物体时的神情态度,用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来。

通过神态描写,读者能由表及里地了解到人物的心情、思想活动和性格、品质等。

那么,描写人物的神态应该掌握哪些要点呢?

  

(1)神态描写一定要准确,要有所选择。

  首先要注意神态产生的前提,要考虑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还要考虑到神态是不稳定的。

因此,我们必须依赖细致深入的观察,动笔前要看准,落笔时才不至于出现偏差。

  通常,人的内心情感多多少少是可以从神态中看出来的。

比如,怒目圆睁,说明此人正怒火满腔;眉开眼笑,说明此人心花正怒放;愁眉不展,说明此人正愁肠百转。

但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人的眼神。

比如:

有的人看人时目光躲躲闪闪,说明此人不够大方或者心中有不能直说的隐情等。

  人的心理素质是不同的。

有些人心理承受能力比一般人强,控制能力也比较强,轻易不露声色,而有些人则比较脆弱,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差,遇事就情绪激动,什么都摆在脸上。

因此,作文时,我们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看准了下笔,这样写出来的神态描写才不至于与实际产生偏差。

  其次,写神态时一定要根据表达的目的来选择材料,和外貌描写一样,神态描写也不能为描写而描写,而要有的放矢,抓住最值得写的比如那些最能反映出人物内心活动、性格特点、思想状况的神态来写。

  

(2)要善于捕捉瞬间的、细微的神态变化。

描写越细腻越好,越能反映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状态。

比如,同样是哭的表情,有人遇悲大恸,有人则默默垂泪。

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性格或心理素质。

  (3)在描写神态时,不能把神态和心理状况、言语举止等割裂开来。

因此,神态描写一定要和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结合起来使用,相互穿插,神态才能写得活龙活现,有声有色。

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交流评价,共同修改。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小组互阅交流。

优秀习作点评与欣赏。

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读读相关优秀习作。

教学后记

 

课题

学本领

授课时间

4月12日、4月19日

课时

4

教学目的

写一写自己在学本领的过程中的趣事或体会,写的时候把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内容

1、回忆自己有哪些本领,想一想自己要写的是学会了什么本领。

2、和同桌说一说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想一想怎样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清楚的告诉别人。

3、写一写自己学习本领过程中的趣事或体会,把自己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

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4、给文章加个题目,可以用,“我学会了……”也可以自己拟定题目。

欣赏美文。

我学会了按摩

我和妈妈在浴池洗澡的时候,曾多次看见几个阿姨给顾客作按摩。

我心想:

如果我学会了这一招,就能给家人做了。

我认认真真地看着阿姨的每个动作,从上到下,我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就连我的手都跟着比划。

刷牙的时候我看着,洗头的时候我还看着,就连走了,也要看上几眼。

回家以后,我拿着被褥当人,学着阿姨的模样,按起来。

妈妈看见了,说:

“这孩子,还在专心致志地学,而且学得还有摸有样。

”听了这句话,我的心里甭提多美了。

课余时间我几乎都在学按摩,并且,我的进步还不小呢!

爸爸让我给他按,我非常紧张,心怦怦直跳。

因为我是第一次按,在按的过程中,我又积累了不少经验。

爸爸也竖起大拇指道:

“我们家的按摩师够专业!

”过了几天,我想:

如果用脚踩按摩,那会怎样呢?

于是,我又拿爸爸做了一次试验。

开始和以前一样,又捶、又按、又揉,后来,我使出踩的功夫,一下一下、小心翼翼。

最后,爸爸竟舒服得睡着了。

从此,我就帮家人做按摩。

嗨,学做什么都要经过练习,才能成功。

不过,按摩给我带来了快乐,也给家人带来了快乐。

简评;小作者留心观察生活,找到了此次习作的一个新切入点。

能把从看按摩、练按摩、到实践、再到真正学会的过程写具体。

而且能表达出自己如何学的认真,练的刻苦。

细节描写多,夹杂了人物的心理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知识链接】

如何把作文写具体?

作文一定要写具体做到“言之有物”不能空空一片,这样的作文,才能在读者眼前再次展现出你所写的人,你所叙的事,你所描绘的景,才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何把作文写具体呢?

同学们要在作文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叙述得清楚、明白。

作文首先要让别人看懂,读了半天读不懂的文章。

怎能感染读者呢?

要想让读者看明白、叙述很重要,就要做到清楚,明白。

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叙述父亲送我上车时是这样叙述的“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短短的几句话,把干了什么,如何分工,遇到什么事,怎样解决叙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我们有些同学,叙述起来不是含糊不清,就是缺东少西,读者如何能看懂呢?

(二)要交待清要素。

只有交待清要素,读者才对所讲的事情有个完整的印象,只有交待清要素,才能展现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我们学过的课文,在交待要素方面,又明确,又巧妙,是我们学习的很好范例。

例如《背影》直接点出“那年冬天”的时间要素;《散步》却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泡。

”巧妙地利用环境和景物描写,交待出时间要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要对所叙述的内容进行具体描写。

叙述只是告诉读者“我写的是什么”只有通过把叙述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描写。

才能在读者眼前形成具体的彩色影像,才能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例如,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一文中叙述了农村海边的夜景时有“天空、圆月、沙地、西瓜、看瓜少年”只这些叙述,不但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能形成色彩鲜明的清晰画面,紧接着,作者对所叙述的内容进行了具体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不仅知道了海边农村有哪些东西,还在眼前出现了它们的色彩和形象“天空是深蓝的”、“圆月是金黄的”西瓜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少年是勇敢的”“猹是凶猛狡猾的”。

这样海边农村夜晚的美景和少年闰土勇敢,机敏可爱的形象才会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的眼前。

描写又分为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我们可以在作文中根据需要,灵活运用,通过描写,再现当时的场景,在读者眼前出现清晰的画面。

(四)要多问自己几个“到底怎么样”我们不少同学,在作文中常常用“好看极了”、“美丽极了”、“难过极了”等字眼,给人以非常模糊的印象,为了使印象变得清晰起来,同学们可以不断问自己“到底怎么样?

”把“到底怎么样?

”写出来了,内容也就具体了。

例如:

一位同学写花坛是这样写的“花坛中有鸡冠花,美人蕉,一串红和牵牛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老师讲他具体写出来,每样花“到底怎么美丽?

”这位同学经过思索,修改,成为“花坛中有鸡冠花,高高的,直直的,深红色,重重叠叠,真像雄鸡头上了鸡冠,那美人蕉,绿色的大叶子、火红的花朵,就像一双绿色的手掌高擎着一支燃烧的火炬;一串红是由几十朵鲜红的小花组成,活像一根细细的竹棒上串着无数个鲜红的小蜡烛;那牵牛花,爬满了半面墙,犹如绿色的绸缎上点缀着一颗颗紫红色的宝石,整个花坛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同学们比较一下,回答出了“到底怎么样之后,是否比前面的具体了呢?

(五)适当地运用联想,也有助于把事物写具体。

在叙述和描写中,适当地利用联想,也有助于把事物写具体,例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写春雨是这样写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作者恰当地运用联想,把春雨的细密,明亮,轻盈的特点很具体地写了出来,我们学过的书中,有许许多多恰当地利用联想写具体的例子,同学们不妨在读书时认真体会,加以学习和应用。

这样,一方面能提高我们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把作文写具体。

(六)写好细节,把内容写具体。

文章中,往往有最动情的一瞬间,有最能表现中心的小章节,把这部分写细,不但有助于很好地展现中心,表达感情,更有助于把内容写具体,写好细节的例子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我们应认真地体会其作用,写法,并努力把它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帮助我们把内容写具体。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对雪地捕鸟是这样写的“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椿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一处细节,作者通过“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几个动词的描写展示了捕鸟的过程,让读者仿佛看到并学会了这过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

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交流评价,共同修改。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小组互阅交流。

优秀习作点评与欣赏。

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读读相关优秀习作。

教学后记

 

课题

父母的爱

授课时间

4月26日、5月3日

课时

4

教学目的

用一、两件事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内容

1、回想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上的发言,确定自己想要写的内容。

2、回顾本组课文或课外阅读中接触过的相关文章,想一想这些文章在内容和形式给自己的启发,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3、用一、两件事写一写自己的父母或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及有新鲜感的语句。

4、把写好的习作读给父母听,请父母提出修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欣赏美文。

妈妈的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块宝……”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就想起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不在家,只有妈妈一个人照顾我,晚上我发烧到39度多了,妈妈用了很多办法,都不能退烧,妈妈没有办法了只好背着我下楼去医院看病。

到了医院,一听到“打针”这两个字,我顿时来了精神,从妈妈的肩膀上跳到地上,撒腿就跑,我心里怕极了打针。

妈妈看见我跑了,赶紧追出来,我跑到楼下,不知该往哪跑了,正在我犹豫的时候,有一双温暖的手从背后抱住了我,是妈妈,她紧紧地搂住了我,轻轻地拍着我,不知不觉,我就睡着了,在睡梦中,我感觉大夫给我打了针,可是我一点都没觉的疼,因为我感觉到了妈妈深深的爱。

简评:

本文对心理活动描写细致,真实感人,使人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知识链接】

怎么写出真情实感?

1、动用多种感观,多一份生活体验。

为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除我们亲身经历的以外,大家还应用心去看、去听、去想……搜集更加丰富多彩的材料,在作文时才会得心应手。

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料专门整理在一个小本子上或做成卡片,还可以在微机里建立写作资料库,以备随时调用。

2、参与社会实践,多一点真情体验。

写文章找不着自己的感觉,也就是连自己写这篇文章的目的都不明确,怎么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只有真正地将自己融合在某种情境之中,才能有效地流露真情。

多一些对生活的热爱,你会对生活中的一切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写文章时,你的真情实感便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为此,同学们可以在学校、家长的帮助和组织下,参加一些积极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树立我要做合格小公民的主人翁意识,为自己写作积累更多更好的素材。

3、勤于练笔交流,多一些独到见解。

平时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及时整理出来,待写作文时,便可以到这个“百宝箱”里找宝,选择一件合适的“宝贝”作为习作训练的内容,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你的。

4、勤于读写积累,多一些写作源泉。

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说得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强调了多读书的重要性,即多读书也能帮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每学一篇文章,老师都要讲到一些精彩的语句、含义深刻的语句,在弄懂含义的基础上,争取铭记在心,待写作文需要时,就像变戏法似的,一句一句从头脑中提取出来,应用到习作中去,使自己的作文增添几分亮色。

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交流评价,共同修改。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小组互阅交流。

优秀习作点评与欣赏。

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读读相关优秀习作。

教学后记

 

课题

奇思妙想——未来的世界

授课时间

5月10日、5月17日

课时

4

教学目的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和最想写的事物,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展开想象,写一写这件事物具有哪些新特点,给人们提供了哪些便利。

 

 

 

 

 

  

 

 

教学内容

1、认真阅读习作中提到的种种示例,打开思路。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和最想写的事物,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展开想象,想一想这件事物具有哪些新特点,给人们提供了哪些便利。

3、和同学交流,彼此启发,把自己想好的写下来。

4、写好后,多读几遍,然后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欣赏美文。

“可心”衣

现在的衣服,要么穿一段时间就变旧了,要么就是过时了,跟不上潮流,不喜欢了,总是不尽如人意又浪费钱财。

所以我设计了一种“可心”服装,顾名思义,让所有人都称心如意。

这种服装在制作材料里融入了智能芯片,衣领上设计了很多装饰用的纽扣,可别小看了它们,它们的用处可大了!

红色纽扣可以让你任意调节衣服的色彩;黄色纽扣的功能是改变衣服的制作材料;蓝色纽扣帮助你调试出服装的款式,如果程序中的设计仍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你只需要按两次蓝纽扣,领口的微型话筒就会接受到你说出的理想款式,智能芯片将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出所需样式,直至你满意为止。

除了这些特殊功能,相信绿色、粉色纽扣的功能更让你欣喜。

它们可使衣服自动清洗、自动调节大小,看来不会再有人为洗衣服、频繁更换衣服而烦恼,懒人们更是沾沾自喜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您外出旅行,带上“可心”衣就足够了,旅行包再也不必“大”而“多”,多省劲儿!

拥有一件,终生“无忧”,这样的衣服还能让您满意吗?

注意:

因数量有限,预购从速啊!

简评:

针对衣服的不如人意的缺点,设想了衣服应具有让每个人都称心如意的功能,解决了人们的烦恼,想法奇妙。

分别介绍衣服的特殊功能,有详有略,层次清楚。

结尾结合广告形式衬托出对发明的得意,新颖幽默。

【知识链接】

怎么写想象?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奇异景象是作者的想象。

这些想象奇特而大胆,而读者仍然觉得合情合理。

为什么呢?

因为作者亲眼目睹了穷苦孩子的悲惨遭遇,深深地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

在文章中,想象与现实有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穷孩子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作者想象小女孩在神志不清时见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并和奶奶一起飞走,就显得自然而合理了。

那么,怎样做到想象合理、丰富呢?

1.再现。

侧重于写景状物或叙事的想象作文,可以搜寻脑海中对相关事物的印象,加以再现。

2.移植。

有时候,想象可以进行嫁接、移植,把优美的景色移为一处,或把有趣的现象归为一物,或把美好的品质浓缩在一人之身。

即,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中的特定形象,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移植想象。

只有善于把想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巧妙地设计人物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

3.幻想。

幻想是更为大胆的想象。

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充满幻想。

在他的笔下花鸟虫鱼,家具、玩具乃至墙壁都有生命,都赋予了人的感情。

小学生对于未知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幻想。

教师要鼓励学生幻想。

对于未知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学生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因为,任何限制都显得多余。

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交流评价,共同修改。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小组互阅交流。

优秀习作点评与欣赏。

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读读相关优秀习作。

教学后记

 

课题

最想写的

授课时间

5月24日、5月31日

课时

4

教学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