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822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doc

目录

序言………………………………………………………2

阅读与写作训练1………………………………………4

阅读与写作训练2………………………………………8

阅读与写作训练3………………………………………12

阅读与写作训练4………………………………………15

阅读与写作训练5………………………………………19

阅读与写作训练6………………………………………23

阅读与写作训练7………………………………………28

阅读与写作训练8………………………………………32

阅读与写作训练9………………………………………36

阅读与写作训练10………………………………………40

阅读与写作训练11………………………………………43

阅读与写作训练12………………………………………48

阅读与写作训练13………………………………………50

阅读与写作训练14………………………………………55

基础国学之弟子规………………………………………59

课外必背课外诗歌………………………………………83

靠自己的力

叶圣陶

阅读要多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

不可专等老师给讲解,也不可专等老师抄给字典辞典上的解释以及参考书上的文句。

直到自己实在没法解决,才去请教老师或其他的人。

因为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

再说,我们总有离开可以请教的人的时候,这时候阅读些什么,非专靠自己的力不可。

要靠自己的力阅读,不能不有所准备。

特别划一段时期,特别定一个课程来准备,不但不经济,而且很无聊。

也只须随时多用些心,不肯马虎,那就是为将来做了准备。

譬如查字典,如果为了作准备,专看字典,从第一页开头,一页一页顺次看下去,这绝非办法。

只须在需要查某一字的时候看得仔细,记得清楚,以后遇到这个字就是熟朋友了,这就是作了准备。

不但查字典如此,其他都如此。

应作的准备大概有以下几项:

(一)留心听人家的话。

写在书上是文字,说在口里就是话。

听话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声音的书”。

能够随时留心听话,对于阅读能力的长进大有帮助。

听清楚,不误会,固然第一要紧;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衡量,人家的话正确不正确,有没有罅(xià)漏,也是必要的事。

不然只是被动地听,那是很有流弊的。

至于人家用词的选择,语调的特点,表现方法的优劣,也须加以考虑。

他有长处,好在哪里?

他有短处,坏在哪里?

这些都得解答,

对于阅读极有用处。

(二)留心查字典。

一个字往往有几个意义,有些字还有几个读音。

翻开字典一看,随便取一个读音一个意义就算解决,那实在是没有学会查字典。

必须就读物里那个字的上下文通看,再把字典里那个字的释文来对勘,然后确定那个字何音何义。

这是第一步。

其次,字典里往往有些例句,许多例句聚在一块儿,那个字的用法(就是通行这么用)以及限制(不通行那么用)可以看出来了。

如果能找近似而不一样的字两相比较,辨明彼此的区别在哪里,应用上有什么不同,那自然更好了。

(三)留心查辞典。

一个辞也往往有几个意义,认真查辞典,该与前一节说的一样。

那个辞若是有关历史的,最好根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把那个时代的历史知识想一回。

那个辞若是个地名,最好把地图翻开来辨认一下。

那个辞若是涉及生物理化等科的,最好把自己的生物理化的知识温习一遍,辞典里说的或许很简略,就查各科的书把它考究个明白。

那个辞若是来自某书某文的典故或是有关某时某人的成语,如果方便,最好把某书某文的典故或是有关某时某人的话的原书找来看看。

那个辞若是一种制度的名称,一个专用在某种场合的术语,辞典里说的或许很简略,如果方便,最好找些相当的书来考究个详细。

以上说的无非要真个弄明白,不容含糊了事。

而且,这样将辞典作钥匙,随时翻检,阅读的范围就扩大了,阅读参考书的习惯也可以养成了。

(四)留心看参考书。

参考书范围很广,性质不一,未可一概而论。

可是也有可以说的。

一种参考书未必需要全部看完,但是既然与它接触了,它的体例总得弄清楚。

目录该通体看一遍,书上的序文,人家批评这书的文章,也该阅读。

这样,多接触一种参考书就如多结识一个朋友,以后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向它讨教,与它商量。

还有,参考书未必全由自己购备,往往要往图书馆借看。

那么,图书分类法是必要的知识。

某个图书馆用的什么分类法,其中卡片怎样安排,某一种书该在哪一类里找,必须认清搞熟,检查起来才方便。

此外如各家书店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目录,如果认得清,取得到,对于搜求参考书也有不少便利。

以上说的准备也可以换成积蓄两个字。

积蓄得越多,阅读能力越强。

阅读不仅是中学生的事,出了学校仍需要阅读。

人生一辈子阅读,其实是一辈子在积蓄中,同时一辈子在长进中。

训练一

趣味语文

世界上最短的信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不见此书出版。

于是就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

“?

——雨果。

”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只有:

“!

——编辑室。

”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于读者见面了。

这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

阅读积累

制作地球仪

今天,我们班刚发了“寒假小制作”的奖状,我还得了第一名哩!

乐滋滋的我不由得想起了第一次做小制作的情景……  

  那是放假前,老师说:

“这次我们班举行一次小制作比赛,到时看谁做得最好,可以得第一名?

”回到家,我就开始构思做什么东西好。

我东翻西找,一下子看见摆在书橱里的地球仪,于是,我灵机一动,“对,我就用校外兴趣小组学的泥塑技术做一只地球仪,也好让它带着同学们领略一番世界各地的美景。

”  

  一不做,二不休,接下来,我先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团黄泥,用力把它摔成正方形,接着我又用刻刀把四个棱角削圆滑,再把它放到面板上挤、按了一番,尽力把它弄圆。

然后我又捏了一小块黄泥给它做了一个小碗形的底座,再跑到厨房抽屉找出一根铁钉,用力插在地球仪上把它固定住。

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一个托盘里,端到阳台的阴凉处,等它晾干。

  

  大约过了三四天,我发现它已经完全干了,于是我用铅笔在它脸上轻轻地描出陆地、山川和海洋,然后又分别把它涂成黄、绿、蓝相互交错的颜色,眨眼之间,一个逼真的地球仪就诞生了。

 

阅读训练

(一)

请将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最后洒上一点儿红辣椒粉,用筷子拌匀。

()回家后,我首先将黄瓜清洗干净,接着把它放到案板上切成小方块儿,装入大盘中。

()然后切点儿葱花、姜末和蒜末放入盘中,再洒上盐和味精,倒上醋,滴上几滴酱油和麻油。

()我忍不住夹上一块儿,放入口中,啊!

香喷喷、脆生生、凉冰冰,吃下去,心里好爽快。

()凉拌黄瓜做好了,盘中的黄瓜绿中透着黄,黄中带着红,不要说吃上一口,就是看看那颜色,闻闻那清香味儿,也叫人胃口大开。

(二)我的心意

明天是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我用什么表示祝贺呢?

我想画个彩蛋送给老师。

我在家里挑选了一个又大表面又光滑的鸡蛋,让妈妈帮忙,用针头把蛋清、蛋黄吸出来。

然后找来水彩笔,在蛋壳上画一幅水彩画。

远处是群山起伏,近处有一条小溪。

水中有小鱼游动,岸边还有山石、树木、花草,好看极了。

我把彩蛋送给教我图画的赵老师。

她教会了我画画。

我感谢老师的培养。

我祝老师节日快乐!

1、填空。

(1)短文写了“我”在____________节前,画了____________送给老师,感谢____________的培养。

(2)这幅山水画,远处____________,近处____________。

水中有____________,岸边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好看极了。

2、“我”制作小礼物的顺序是怎样的?

在()里填上“先”、“再”、“然后”。

()用针头把蛋清、蛋黄吸出来

()挑选一个又大,表面又光滑的鸡蛋

()找来水彩笔,在蛋壳上画一幅水彩画

3、短文中划“______”的句子,是“我”自己问自己的,你能学着他的样子问一问吗?

(1)妈妈的生日快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天是星期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用“∽∽∽”划出短文中表示祝贺的话。

(2)想想“我”把彩蛋送给赵老师时会怎么说,写下来。

赵老师,这个彩蛋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些情况,你会怎么说祝贺的话?

(1)奶奶过生日,我对她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一”建军节,我对解放军叔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训练:

一张贺卡--------把顺序写清楚

(一)习作要求:

9月10日是教师节,人们都向老师表示祝贺。

你能动手做一张贺卡,在教师节时送给你最喜欢的老师吗?

(二)习作指导:

最好一边做贺卡,一边小声说。

如:

教师节到了,我要做张……我先找了……然后画上了……最后写上了……等。

做完后完整地说一遍,再写下来。

(三)习作例文:

一张贺卡

记得以前,我对电脑一点也不熟悉,像陌生人一样,每次走到爸爸的电脑旁都不敢碰它,怕把爸爸的电脑搞坏。

自从读了三年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有关电脑的知识。

  

这不,“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老师让我们每人做一张贺卡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

我想制作一张精美的电子贺卡送给我最亲爱的妈妈。

   

星期一的信息技术课,我打开电脑,先点“程序”,再找“电子幻灯片”。

找到之后,我在幻灯片上画了一个中国结,然后写上“祝妈妈节日快乐,永远年轻!

”最后插入边框,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就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张精美的贺卡很快就做好了。

于是,我又通过发邮件的方式将它送给了妈妈。

我想:

当妈妈收到我这份特殊的礼物时,一定会很高兴,更会对我刮目相看的。

      

妈妈收到我做的贺卡,高兴地说:

“我的宝贝真能干,我不会的东西你却会了。

”听了妈妈的夸奖,我真高兴。

以后我还要认真上信息技术课,学习更多的知识。

                   

(四)学生习作:

训练二

趣味语文

王勇智斗财主

王勇聪明而且勇敢。

他专爱和有钱有势的人作对。

一个财主为了报复他,故意雇他做长工。

一天,财主和他老婆下棋,把王勇叫到跟前说:

“咱们赌个输赢。

你猜这盘棋谁赢?

猜对了,赏你一个元宝;猜错了,打你20皮鞭。

王勇随即写了“你赢她输”四个字。

财主故意输给了老婆,得意洋洋地要打王勇20皮鞭。

王勇念道:

“你赢她?

输!

”财主无话可说。

第二盘,财主赢了老婆。

王勇又把这4个字读了一遍:

“你赢,她输。

”财主又没打成王勇,倒赔了元宝。

阅读积累

怎样写好对话

1、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对话

写人物的对话,并不是信手写来,听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

而是应该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写,这样读文章的人才能清楚地知道,这段对话到底想说什么。

示例: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

“没看见,我没看见。

列宁说:

“那一定是飞去了或者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男孩子看看列宁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坚定地说。

这段对话写的是列宁和小男孩谈论“丢失”的灰雀的事。

围绕这个中心内容,在不足二百字的短文里,采用人物间的对话形式,交待了故事的内容,把故事的情节一层进一层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反映了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2、要注意对话的形式

在小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对话形式,归纳起来,共有四种,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一种对话形式:

甲:

“……”

乙:

“……”

第二种对话形式:

“……”甲。

“……”乙。

第三种对话形式:

“……”甲。

“……”乙,“……”

第四种对话形式:

“……”

“……”

写对话,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适当地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说话的语气,这样能对话的内容更加鲜明、生动、突出。

阅读训练:

(一)

给下面的对话加上恰当的标点。

小女孩走到柜台前对售货员说阿姨我要买块巧克力

买什么牌子的售货员阿姨问

选得好这个牌子的巧克力就是好吃阿姨收了钱,递给小女孩一块金帝巧克力

(二)墨鱼不是鱼

鲨鱼是大海里的霸王。

他发出命令:

所有的鱼儿,在他生日那天,都得为它送礼祝寿。

鲨鱼的命令谁敢违抗呢?

到时候,鱼儿们一个个乖乖地来了,恭恭敬敬上礼物。

查查名册,鲨鱼发现墨鱼没有来,十分恼怒。

他马上把墨鱼找来,杀气腾腾地说:

“你为什么不来送礼?

墨鱼顶了他一句:

“我又不是鱼,当然不来送礼!

鲨鱼气得跳起来:

“你叫墨鱼,怎么不是鱼?

墨鱼平静地说:

“虽然我的名字叫墨鱼,也和鱼一样用鳃呼吸,但是鱼有脊椎,我却没有;鱼用鳍游泳,而我靠头部下的漏斗喷水推动自己前进。

我和鱼不是同类。

鲨鱼冷笑一声:

“哼,你不都是鱼是什么?

墨鱼说:

“海里的牡蛎,河中的蛤蚌,陆上的蜗牛,他们才是我的亲戚。

鲨鱼凶狠地追问说:

“牡蛎他们身上都有坚硬的贝壳,你为什么没有?

墨鱼从容地说:

“我能快速游戏,用不着那笨重的贝壳来保护自己。

我们的祖先原来也有贝壳,以后慢慢退化了,变成外套膜里支持身体的‘主心骨’。

“哼,不是鱼我也不能饶你!

你不送礼,我就把你当点心吃了!

”说着,鲨鱼恶狠狠地扑了过来。

“嗤”的一下,墨鱼喷出墨汁似的黑水,飞快地向大海深处游去。

鲨鱼什么也看不清了,只好在那里干瞪眼。

1、读一读原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说()地说()地说

()地说()地说()地说

3、从童话人物的态度和语言中感受人物的美丑是我们读书的方法。

你瞧鲨鱼说话的态度:

冷笑一声、凶狠地……再读读它说的话“你为什么不来送礼”“你叫墨鱼,怎么不是鱼?

”读完这篇童话,鲨鱼的(),墨鱼的(),就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4、想像一下,其他的鱼儿看到气急败坏的鲨鱼,会说什么呢?

选一两句写在下面,注意冒号和引号的正确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训练:

客厅里真热闹——练习写一段对话

(一)习作要求:

节假日期间,家里的客厅总是热热闹闹的。

请你通过想像,写一段对话。

(二)习作指导:

客厅里,白天会有哪些人?

他们会围绕哪一个话题进行对话?

夜深人静时,客厅里只剩下了沙发、茶几等摆设,它们之间会有交流吗?

也可发挥想像写一写呀!

(三)习作例文:

客厅里的对话

晚饭后,哥哥扶着奶奶来到客厅,见小明正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就对他说:

“快起来,把沙发让给奶奶坐。

”小明不耐烦地说:

“那不还有椅子吗?

”“你……”哥哥刚要瞪眼,奶奶赶忙劝阻:

“还有呢!

由着他,我坐椅子就行了。

”这时,听到动静的妈妈从厨房走了出来,大声喝道:

“小明……”这一声吓得小明吐了一下舌头,赶紧站起身来把沙发让给奶奶。

简评:

写几个人之间的对话,一要注意层次清楚,二是要注意人物的特征。

这段对话,写的是妈妈和哥哥让小明给奶奶让座的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哥哥懂事、性子急。

弟弟光想自己,又怕妈妈。

奶奶溺爱小孙子。

妈妈很严厉。

人物的性格特点,流露于字里行间。

(四)习作训练:

训练三

趣味语文

分析字形,悟聪明的含义

同学们都想成为一名聪明的孩子,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愿望实现呢?

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聪”这个字的字形结婚:

左边耳字旁,提醒你要学会用耳朵听;右上是点和撇,像不像你的大眼睛,你可要用它仔细地看周围的事物,你的目光会越来越敏锐:

右半部的中间是“口”字,启示你要敢说,并且逐步达到会说、善说;右下是个“心”字,告诉我们,凡事要用心,才能干成功。

以上四点很重要,但要持之以恒,坚持去做,才能取得效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想,“聪明”的“明”怎么写?

前面一个“日”,后面一个“月”,而“日”就可表示“天”,“日”、“月”连在一起,可以这样想: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时间久了,始终坚持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说、用心想,养成了习惯,你就会越来越聪明了。

阅读训练:

(一)礼花

“砰、砰、砰”,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束束礼花飞上了夜空,我赶忙仰头一看,啊,真美呀!

“红连星”在夜空里绽开了花,映得夜空一片火红。

随着一阵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无数串乘着降落伞的小火花挂满了天空,轻飘飘,慢悠悠,就像在天际挂满了节日的彩灯。

“轰隆隆”,又是一声巨响,又一串礼花升腾起来了,它们在彩灯群里穿梭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1、观察的方法很多。

上面这篇小文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善于()

2、文中的礼花各式各样,听,“()”,那是“红连星”在夜空里绽放工了花。

“()”,噢,乘着降落伞的小火花挂满了天空。

“()”原来是“庆祝胜利”在空中升腾。

多有意思呀!

读着文章,想像当时的情景,我们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石榴

春天到了,石榴花开了。

它的花朵是桔红色的,花蕊淡黄,头上有些薄薄的瓣,还时不时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夏末,有些石榴花的肚子越来越大,不久就和鸡蛋一样大了。

几个星期过去了,石榴花的花瓣花的花瓣渐渐地落了,石榴们都咧开嘴笑了,一排排红色的牙齿多么整齐。

秋天来了,石榴熟了,摘下来尝尝,嘿!

又酸又甜地,真好吃。

冬天,西北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就哗啦啦地落下来了。

1、读文章,根据问题摘录语句,抄在横线上。

小作者看到了什么?

2、小作者品尝石榴,什么感觉?

3、小作者听到了什么声音?

习作训练

(一)习作要求:

请你联系生活中的观察所得,把下面的这段话扩充具体。

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具体。

春天到了,小河的冰融化了,地上的小草绿了,树上的花开了,小鸟在枝头不停地叫,春天真美呀!

(二)习作指导:

先读读上面的原文,看看写了哪些景物?

从中找准扩充点,如河水、小草、花及鸟的叫声。

再从生活中获取材料,仔细观察春天到来时,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再从生活中获取材料,仔细观察春天到来时,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

用耳听河水流动时发出的声音;用眼看小草的颜色;用鼻子嗅花的香味等。

最后在文中记下自己的所见、所听、所嗅、所感,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景物特点更突出。

(三)习作例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听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节选自朱自清的《春》

(四)学生习作:

训练四

趣味小故事

字迹潦草的教训

字要端正,笔划要清楚,这是写字的基本要求。

如果字迹潦草,不仅难以辨认,有时还会出差错,闹笑话。

这方面,著名文学家茅盾爷爷读书时曾有过一次教训。

1913年夏天,茅盾中学毕业,报考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他自己觉得考得不错,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

想不到发榜时竟没有沈德鸿(茅盾本名)的名字,茅盾非常失望。

但不久,他却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入学通知,通知书上写的是沈德鸣三个字。

茅盾赶忙跑到报名处去查报名单,发现自己在填报名单时,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个“鸣”字了。

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从此,他写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从不草率,直至80多岁高龄写回忆录,还用毛笔正楷书写,字迹清楚俊秀。

阅读积累

1、描写小伙伴容貌的词

目光炯炯细皮嫩肉伶牙俐齿白白净净红扑扑的脸蛋高挑的个儿

2、描写小伙伴神情的词

破涕为笑专心致志兴致勃勃神采奕奕急得直跺脚乐得笑弯了腰

3、描写小伙伴动作的词

手舞足蹈跃跃欲试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冥思苦想生龙活虎

4、描写小伙伴性格、品质的词

活泼开朗性格直率勤奋刻苦沉默寡言人小志大持之以恒拾金不昧

5、俗语

好朋友赛过亲兄弟。

牡丹花虽好,还得绿叶衬。

时常批评你的人不一定是对头,时常恭维你的人不一定是朋友。

阅读训练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皮肤上可以看到几根明显的青筋。

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这并没什么稀奇,可这双手却使我羡慕。

  平时,这双手没歇过,不停地为全家人服务:

买菜,煮饭,洗洗缝缝、拖洗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儿她全包了。

妈妈的手不仅勤劳,还很灵巧。

一块布,经她剪裁就成了式样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她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一团线,经她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

秋季的一天,妈妈正为我织一件毛衣,我在一旁细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过去,那样的欢快,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熟练、准确。

我简直看呆了。

  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

我喜欢妈妈的这双手。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双手(    )的裙子 (    )地板(    )房间

2、用直线画出描写妈妈的手勤劳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妈妈的手灵巧的语句。

3、妈妈的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