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316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docx.docx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复习资料docx

第一章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概述

明确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

整个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物流成本降低的过程。

物流成本含义:

(GB/T18354)中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还可定义为:

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分类:

宏观物流成本:

又可以称为社会物流成本。

社会物流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

微观物流成本:

货主企业物流成本:

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物流企业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

相关理论学说:

物流成本冰山说(西泽修,日本早稻田大学):

人们并没有掌握物流成本的总内容,提起物流成本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成本的主体部分。

成立原因:

1、会计核算制度没有考虑物流成本

2、物流成本计算范围太大

3、物流成本计算对象不明

4、选择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

“第三利润源”学说(西泽修,日本早稻田大学):

三个利润源:

第一利润源——劳动对象

第二利润源——劳动者

第三利润源——劳动工具

1、物流活动能够单独盈利,成为“利润中心”。

2、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给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盈利机会,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3、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国民经济总效益。

物流成本交替损益规律

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

2.物流功能之间的效益背反

物流成本管理系统基本内容:

物流成本核算层:

1.明确物流成本构成内容

2.对物流总成本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与归集核算

3.明确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

物流成本管理层:

物流成本性态分析:

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揭示物流服务成本水平的变动,进一步查明影响物流服务成本水平的各种因素。

物流成本绩效管理层:

这是指在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再进行物流收益评估和物流经济效益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物流系统分的变化或改革建立模拟模型,寻求最佳物流系统的设计。

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统:

在日常物流经营中的每一个作业环节,依据现代物流运营理论,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方法,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和物流管理水平,优化物流系统,来降低整个企业物流成本的一系列措施。

三种主要形式:

1.以物流成本的形成阶段作为成本控制对象

2.以物流服务的不同功能作为成本控制对象

3.以物流成本的不同项目作为成本控制对象

第二章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

社会物流成本含义:

社会物流成本是核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物流总成本,是不同性质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总和。

构成内容:

物流总成本=存货持有成本+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强调存货占压资金的利息(现代与传统的最大区别)

企业物流成本基本构成:

制造企业:

1供应物流成本:

n订货采购费(采购部门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等)

n运输费(外包运输费、运输车辆折旧、运输损耗、油料消耗以及运输人员工资等)

n验收入库费用(验收费用、入库作业费)

n仓储保管费(仓储人员工资、仓储设施折旧、合理损耗、仓库办公费用等)

储备资金利息

2生产物流成本:

n内部搬运费

n生产过程中物流设施的折旧

n占用生产资金(在制品和半成品)的利息支出

n半成品仓库的储存费用等

3销售物流成本:

n产成品储存费用(成品库人员工资、折旧、合理损耗、仓库费用等)

n产成品占压资金的利息支出

n销售过程中支付的外包运输费

n自营运输设施的折旧、油料消耗、运输人员工资

n销售配送费用(配送人员工资、配送车辆折旧和支出等)

n退货物流成本等

4回收废弃物流成本(特定企业:

制糖业、造纸业、印染业等)

n人工费

n材料费

n机器设备折旧费等

商品流通企业:

(1)人工费用

包括物流相关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福利费等;

(2)营运费用

如物流运营中的能源消耗、运杂费、折旧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等;

(3)财务费用

指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存货资金使用成本支出,如利息、手续费等;

(4)其他费用

如物流相关的税金、资产损耗、信息费等。

物流企业:

1.营业税及附加:

§应缴营业税=营业收入×适用营业税税率

§应缴城市维护建设费=营业税总额×适用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

§应缴教育费附加=营业税总额×适用教育费附加费率

2.经营费用(与企业的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

–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

–广告费

–营销人员人工费、差旅费

3.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管理人员人工费、差旅费

–修理费

–办公费

流通加工成本:

n设备费用

n材料费用

n劳务费用

n其他费用

包装成本:

占流通成本的10%

n材料费用

n机械费用

n技术费用

n辅助费用

n人工费用

第三章物流成本核算

存在问题: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明确、

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不统一、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不明确、

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

缺乏懂得物流知识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人员。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会计:

1.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

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分开,对每项物流业务,基层编制一式两份记账凭证,一与原始凭证交财务,一留基层。

优点:

--信息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

--两套体系独立进行,对现行的成本计算干扰不大

缺点:

--工作量大,易引起核算人员不满

--基层人员财务核算知识缺乏,影响准确性

2.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

在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增设“物流成本”科目,并按物流领域、物流功能分别设置二级、三级明细账,按费用形态设置专栏。

优点:

--信息全面、系统、连续

--减少工作量

缺点:

--数据共享时,体系调整大

--如人员素质不高,难以保证真实性和正确性

--管理成本与产品成本结合,再结合物流成本的难度很大

3.物流成本二级帐户(或辅助账户)核算形式

在不影响当前财务会计核算流程的前提下,在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下设置物流成本二级帐户,进行独立的物流成本二级核算统计。

(1)基本思路

一级科目→二级科目(或辅助账户)→三级帐户→专栏

①根据二级科目,登记并进行帐外计算

②各种成本归入二级科目,分类汇总得总成本

优点:

--账外计算,不需调整现行帐表体系

--资料全面、系统

--计算方法简单,易掌握

按物流成本的支付形式、产品、客户、地区等设置辅助帐户进行归集

统计:

从财会核算的全部成本费用项目中抽取包含物流成本的项目,汇总(矩阵表)

会计与统计结合:

具体做法:

1.设置物流成本辅助帐户(根据自身要求)

按领域设置明细帐户→按功能设置三级帐户→按费用支付形式设置专栏

2.登记相关的物流成本辅助帐户

对已有反映但分散的物流成本,在按会计制度正常核算的同时,据此凭证登记相关的物流成本辅助帐户,进行帐外物流成本核算。

3.对未包括但应计入的费用,通过统计计算,并单独设置台帐(各不相同)

4.月末,根据辅助帐户和台帐信息,合计编制报告

优点:

--帐外计算,不需调整现行帐表系统

--资料全面

--方法简单,易于采用

缺点:

--不如会计方式信息准确

--比统计方式复杂

隐形物流成本核算:

那些并不是企业实际发生的、而在物流管理决策中应该考虑的机会成本被称为隐性物流成本。

§库存隐性物流成本

库存隐性物流成本=库存平均余额×(贬值比率+利息比率+过时比率)

§缺货成本:

4种(包括原材料短缺)

类型:

(1)延期交货

(2)失去某次销售机会(3)永远失去某些客户

(1)某次缺货成本的计算:

分析类型,计算相关利润损失

(2)平均一次缺货成本的计算

市场调查,确定比例→计算各自缺货成本→加权平均

第四章物流作业成本分析

理解基本原理(4步)

n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

n确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

n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

n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基本思路(6步):

取得物流成本信息→作业及成本分摊→选定成本标的→将作业归属到成本标的→分析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

了解对传统核算方法的优越性

传统的成本计算:

单一尺度

“平均每个产品的物流成本”为基准

成本随个数增加

作业成本法:

反映物流作业的变化

多品种、少批量、多频率物流需求

分析物流成本增加的原因

责任成本、绩效考核、物流定价

实现“物流产品有价化”

–四个层次的作业(举例),

n单位水准作业:

对每个单位产出执行的作业活动成本与产出成比例

能源成本、共用材料成本

n批别水准作业:

该批产品所有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成本与产品批数成比例

调整准备成本、材料移动成本、采购成本、检查成本

n产品水准作业:

服务于各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与产品的品种成比例

流程规划成本、产品规格说明成本、工程改变成本、产品改进成本

n维持水准作业:

为维持工厂生产全部生产产品的共同成本

厂房管理成本、建筑物和土地成本、电力和照明成本

成本动因:

每个物流成本标的消耗各作业中心成本的动因,或期末将每个作业中心成本总额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的依据。

n成本动因的选择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

1)成本动因的计量性以及计量成本的合理性。

2)成本动因与作业中心消耗资源的相关程度。

n相关程度确定方法:

n经验法

n数量法:

回归分析

常见成本动因:

n直接人工工时

n托盘数量

n订单数量

n货物的货值等

获得方式:

会计资料、日常工作中计量

–成本累计模式(了解)

第五章物流成本性态分析

定义: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分类:

1.变动成本:

发生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近似成正比例增减变化的成本

特点:

n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n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如运输过程中的直接材料消耗,工作量法计算的折旧额,流通加工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消耗,按包装量、装卸搬运量计算工资的包装人工费用、装卸搬运人工费用。

2.固定成本:

成本总额保持稳定,与业务量的变化无关

特点:

n总额不变性

n单位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如员工工资、按直线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其他与业务量无关的成本费用

3.混合成本:

介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与其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如公用业务费、员工工资(加班)

混合成本分解方法:

1.定性分析方法

根据各个成本账户的性质、合同中关于支付费用的规定、生产过程中各种成本的技术测定等来具体分析。

(1)帐户分析法:

(会计分析法)

根据各个成本项目及明细项目的账户性质,通过经验判断

优点:

简单明了,结果能清楚反映具体成本项目,实用价值较高

缺点:

工作量大,成本性态的确定较粗

(2)合同确认法:

根据合同中关于支付费用的具体规定来确定

优点:

成本性态分析比较准确

缺点:

应用范围小

(3)技术测定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消耗量的技术测定和计算来划分

优点:

划分比较准确

缺点:

工作量较大

2.历史成本分析方法

根据混合成本在过去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与业务量的历史数据,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加以分解,来确定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平均值

(1)高低点法:

(两点法)

根据企业一定期间历史数据中的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之差以及他们对应的混合成本之差,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进而分解。

y=a+bx

固定成本a=最高业务量成本-最高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

=最低业务量成本-最低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

⏹优点:

简单易行,计算迅速

⏹缺点:

不太准确

(2)散布图法(布点图法、目测画线法)

将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数据标注在业务量和成本构成的坐标图上,形成若干分散点,然后根据目测画一条尽可能接近所有坐标点的直线

⏹优点:

比高低点法准确

⏹缺点:

方程式的质量取决于分析者的主观判断的质量,有时误差较大

(3)回归直线法(最小平方法)

根据最小平方原理,从大量历史数据中计算出最能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回归直线方程

⏹优点:

更加精确

⏹缺点:

计算过程繁琐,适于计算机

本量分析

见《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复习资料(本量分析)》

弹性预算:

基本原理:

弹性预算的基本原理:

把成本费用按成本习性分为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两大部分。

由于固定费用在其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一般不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动,因此在按照实际业务量对预算进行调整时,只需调整变动费用即可。

nY=a+bX

式中:

a—固定费用总额(元);

b—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业务量);

X—计划业务量。

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的特点(不同于调整法):

基础和起点(现有预算/零预算)

成本——效益分析(对新的业务进行,现有的不用/全部进行)

着眼点(预算金额的增减/业务活动本身)

对新增业务的处理(将新业务割裂开来孤立处理/新旧业务都看成整体的一部分)

第六章物流责任成本与财务绩效评估

步骤:

1.确定评估工作组织机构

2.制定评估工作方案

3.收集与整理基础资料和数据

4.评估计分

5.编制报告

6.评估工作总结

原则:

1.成本与服务协调原则

2.动态性原则

3.例外性原则

物流责任成本管理分类:

物流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事前编制责任预算或责任成本预算。

事中进行日常控制和核算。

事后进行业绩考核。

⏹企业物流责任中心通常可分为三大类:

物流成本(费用)中心、物流利润中心和物流投资中心。

下图为某物流公司的物流责任中心的划分:

财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四类财务比率,指标(意义、得自哪个报表)

▪财务比率

–偿债能力比率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营运能力比率企业经营运行能力资产负债表

–获利能力比率企业获利能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3张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杜邦分析法:

⏹核心指标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营业净利率×资金周转率×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

=

=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营业额*营业额/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平衡记分卡法:

特点:

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绩效评价系统联系起来,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

▪4个方面

第七章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

日常控制5原则:

1.经济原则

n节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

2.全面原则

n全过程控制

n全方位控制

n全员控制

3.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n职责与权力匹配

n定期评估,调动积极性、主动性

4.目标控制原则

n既定目标作为经济指标的基础

5.重点控制原则

n关键性差异

应用控制内容:

按控制对象:

4种、主要有2种

以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为控制对象

以包装、运输、储存、装卸、配送等物流功能作为控制对象

还可以按照各责任中心、各成本发生项目等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

掌握控制措施

1、按成本形成过程(5个环节)

投资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供应阶段、生产物流过程、销售阶段

2、按功能(运输、仓储、配送、包装)

第八章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分析

影响社会物流成本的因素:

1.产品附加值影响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

2.生产增值与物流增值的比率

3.GDP构成也影响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

4.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和公共基础设施决定了物流成本的下降空间

5.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我国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落后、观念落后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发展不平衡

3.技术落后、装备陈旧、效率低下

4.物流各环节未能有效衔接

5.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

6.物流管理方面人才短缺

7.关于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比较落后

8.国内快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9.价格战劳民伤财

发展建议:

政府、企业

n政府

n企业

n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

n发展第三方物流

n物流企业准确市场定位,避免盲目竞争

n物流企业强强联合,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九章供应链成本管理

供应链成本构成:

直接成本、作业成本、交易成本

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持有成本、订单处理成本、缺货成本等

交易成本——事前交易成本(信息费用、交易谈判费用、签约费用)

事后交易成本(监督履约费用、交易变更成本)

交易成本定义:

市场交易费用,供应链合作伙伴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和维持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所发生的成本。

–约束机制:

▪目标成本法:

供应链的目标成本体系将建立一种价格传递机制(将销售价格传递给外部供应商),将市场的竞争压力传递给供应商,从而决定了供应商的销售价格,也为供应商的成本管理重点指明了方向。

目标成本法的价格传递机制是针对具体产品和零部件层次而言的,因此产品包含的每一组件的供应路径都暗示着一条潜在的目标成本链条。

▪改善成本法:

在工作中不满足现状,积极地寻找问题,不断地向现有的绩效水平发起挑战,并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

–合作机制:

合作与沟通,信息共享,通过成本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实现目标成本能力的技术。

▪研发阶段:

FPQ、ICI、CCM

FPQ:

性价比权衡取舍,是指购货商愿意与供应商沟通、协调,放宽之前所要求的部件性能和质量水平,对组件的功能、成本和质量重新平衡的一种方法,使得供应商更易于实现部件水平的目标成本,从而获得满意的利润水平。

ICI:

跨组织成本调查,是指供应链企业设计团队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共同研究成本降低新方法的活动。

CCM:

同时成本管理,在产品构思阶段就让供应商参与进来。

生产阶段:

价值工程是作用于产品生产阶段最主要的成本合作机制。

价值工程:

作用于产品生产阶段的最主要的成本合作机制,又被称为价值管理或价值分析

价值=功能/成本V=F/C

实施步骤:

1.选择对象

2.收集信息情报

3.功能成本分析

4.方案创新

体系总结:

作业成本法是供应链成本的核算基础,在产品开发阶段和产品生产阶段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

通过跨组织成本约束机制将最终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贯穿于整条供应链当中,促使企业的成本管理达到必要的水平,实现成本降低的目标;同时,通过运用跨组织成本合作机制提高成员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从本质上将购物商和供应商的成本管理活动结合起来,提高成员企业成本降低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各成本管理方法的优势,实现优化供应链总成本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