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谱.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3299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解谱.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谱.docx

《解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谱.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解谱.docx

解谱

结构并不是太复杂的一个化合物。

照例先放上氢谱。

HNMR

      从氢谱可以先试着做一下简单归属。

      从高场开始,12是端位的NH2,10和11显然是两个亚甲基出的峰,14为与氧相连的甲基。

从耦合常数上来看,6和7应该是苯环上相邻两个氢,而2和9是另外两个孤立的氢。

      如果是初学者,可能大致就归类到这样。

而10和11,2和9以及6和7具体归属也许并不好作判断(事实上由于7为dd,9为d,可以通过计算耦合常数讲7与9进行确定,与此同时6与2也确定下来了,但10与11的归属有一定难度,从谱图来看,10的峰型比11略为宽,由于N的核四极矩影响,与N直接相邻的CH2一般会略宽一些,然后之后的实验否定了这个结果,下面我会细说),而最低场的活泼氢是NH的。

      而很多情况下并没有一些明显的证据可以单从HNMR准确判断所有峰的归属,尤其在做多维实验前,我的习惯是如果氢谱某些峰的归属处于模棱两可的情况时,先不做判断,因为随着实验的进行,一些确定因素会渐渐浮上水面。

HNMR参数

上面这张图是第一张氢谱图的右半部分,我所出的每一张核磁谱图都会有这一栏。

因为论坛图片显示大小的关系,我将它单独截下来做一个简单解释。

很多人并不会留意核磁参数的设置,其实适当的了解还是很有用的。

对于核磁操作人员来说,可以通过这些参数看出一些谱图“失败”的原因;而对于解谱人员来说,了解这些参数有利于做到对自己的谱图“心中有数”,并且可以DIY自己的实验,和核磁操作者更好地进行交流。

这里我将一些我觉得比较实用的参数用黄色标记,并做简单的解释。

PULPROG:

pulseprogram是实验的脉冲序列。

zg30是氢谱最常用到的脉冲序列,为30度激发。

TD:

采样点数。

这个值决定了FID的真实采样点。

值越大,点越多,在谱宽确定的情况下,会延长采样时间。

一般氢谱没有必要去改,默认的即可。

SI:

变换点数。

决定了傅里叶转换后的谱图点数。

和TD相对应,但只能是2的N次方。

是过程参数,一般大于TD的一半即可。

SWH:

谱宽。

绝大部分的氢谱出峰在-2ppm至18ppm之间,对应20ppm的谱宽。

对于400MHZ的核磁,即对应400x20=8000HZ的谱宽。

如果您的化合物结构比较特殊,对于谱图的呈现范围有特殊要求,可以提前和核磁操作人员联系。

他们一般会通过修改SWH和O1P来进行调整。

FIDRES:

谱图分辨率。

这个值一般会被忽略,但其实很重要。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核磁谱图分辨率为0.5Hz,但是你在文章中说你的某个峰耦合常数是0.32HZ,这显然就是错的。

因为谱图是由数据点构成,而两个最接近的点间隔都有0.5,你怎么会看到小于0.5的细微结构呢?

事实上,这张图给出的fidres是fid的分辨率,但是涉及到傅里叶转换后的频域谱图,SWH/SI应该是文献中给出的分辨率。

SOLVENT:

实验中用于溶解样品的氘代试剂。

NS:

重复扫描次数。

氢核灵敏度高,一般情况下扫1次结果就很好了。

如果你的样品很少或者溶解度很差,你可以要求核磁人员增加扫描次数,当然这需要付出额外的扫描时间。

谱图信噪比正比于扫描次数的1/2次方。

D1:

弛豫等待时间。

一般在做严格的定量谱图时这个值很重要,而通常的谱图默认即可。

SF:

在此核磁的磁场强度下,H1的共振频率为400MHZ,即所谓的400M核磁。

LB:

窗函数的重要参数。

这个值越大,信噪比越高,但分辨率差(大数值适用于灵敏度低但不注重分辨率的碳谱);这个值小,分辨率提升但信噪比变差。

对于普通氢谱而言,NS,SWH是解谱人员在实验前可以向核磁人员要求DIY的参数。

D1用于定量实验中,也不排除一些文献中规定了D1的取值。

单纯改脉冲激发角度一般没什么用,但有些文献喜欢强调这一值,也可以单独向操作者要求。

LB是处理参数,可以在得到谱图后自行进行调整。

celan:

论坛上曾有过不少朋友的帖子提问过NMR实验参数的意义问题,tcxuefeng朋友是个有心人,他将brukerNMR的实验参数做了注释,这对NMR图谱分析者是有用的,感兴趣者不妨粘贴下来。

DEPT135

      由于之后还要针对这个化合物做各种二维实验,因此碳谱的归属是必须要做的。

与氢谱想比,由于C13的丰度小,以及碳本身的旋磁比仅为H核的1/4,因此做碳谱需要比氢谱花更多的时间。

很多氢谱扫描一次信噪比已经很好,但相同浓度的碳谱要得到同样的信噪比却需要数千次的扫描——即意味着数千倍的时间,因此很多合成人员的碳谱都被安排在晚上过夜。

而事实上,很多情况下在得到氢谱的数据后,如果需要加做碳谱往往只是解谱人员对某些基团的不确定,当这些基团不是季碳的时候,有一种碳谱能够在1/3的时间内得到比普通碳谱更好的结果——DEPT!

      DEPT是DistortionEnhancementbyPolarizationTransfer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

其碳信号增强原理与大名鼎鼎的INEPT相似,但是较后者有更多的优点,原理我就不多说了,在氢谱不能给出满意答案不得不求助于碳谱的信息时,我会习惯先做一个DEPT135!

      上图即是这一结构的DEPT135的谱图,我们可以看到有正和负两种相位,这正是DEPT135的奇妙之处!

它能够让CH3和CH信号为正,CH2信号为负,而不与氢相连的季碳不出信号!

(即所谓的奇正偶负)由于普通碳谱对氢去耦后不像氢谱能观察到相邻基团的耦合信息,对于碳谱的解读很多时候只能靠数碳的个数和看化学位移来大致判断,当化合物结构很复杂时,对于碳的归属往往让人一筹莫展。

但DEPT135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帮我们把这些信号分类:

去除掉季碳信号;将碳信号按照正负排列;更别说还能大幅度减少实验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几乎只瞄了一眼这图我们就可以清晰认出,43和30ppm的两个负峰为亚甲基的碳,55.8ppm的那个峰为与氧相连的甲基碳,低场的4个峰为环上的4个CH。

      不过对于解谱人员有一点需要了解的是,拿到手的谱图相位有可能是反的。

因为在输入相位校正命令的时候软件自动将最高的峰定义为正,有时候当CH2的信号最强时,往往会被校正为正峰。

对于软件而言,正负只是相对的。

如果出现了谱图中碳信号与预想中正负完全相反时,可以要求核磁人员将信号校正过来。

      此外,DEPT谱还有另外两种常见的形式,分别是DEPT45和DEPT90。

与DEPT135一样,所有DEPT实验都没有季碳信号。

(这里要注意,与碳谱不同,理论上氘代溶剂DEPT应该不出峰。

但是实际上有时候能够在DEPT谱上看到较弱的溶剂信号。

这一信号可以对应碳谱的溶剂出峰位置予以排除)但是,区别在于DEPT45中所有CH,CH2,CH3均为正峰,而DEPT90中我们理论上仅能看到CH信号。

在DEPT家族中,DEPT135给出的信息显然最多,因此一般做135即可。

而与另外两种实验结果线性组合可以给出CH,CH2,CH3三种信号的三个独立子谱。

为了让帖子更为完整,今天补充做了DEPT90和DEPT45的谱图如下,方便大家与DEPT135进行区别。

可以看到,在DEPT90的谱图上还是可以看到残留的季碳信号的,这是由于90度H脉冲与实际值偏差导致,可以通过调节仪器的P3时间来优化谱图。

DEPT90

DEPT45

C13CPD

    即普通的碳谱。

CPD的意思是组合脉冲去耦的意思(CompositePulseDecoupled)这种碳谱由于对氢去耦,因此出的碳都是单峰而观察不到H对C的裂分。

由于CH的一键耦合常数很大,如果没有CPD,峰和峰之间相互重叠很严重,将严重影响解谱。

此外,弛豫等待期对氢去耦能产生NOE效应从而增强碳信号,因此C13CPD是最常规的碳谱。

在之前DEPT135的帮助下,我们很快能判断新出的4个碳信号为季碳上面的C。

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可能可以认为最低场153ppm的为与氧直接相连的季碳,但是还是那句话,在有后续谱图的前提下,我们暂不做分析。

姑且将谱图的碳指认进行到上图所标示的结果为止。

    针对普通碳谱而言,我觉得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由于这一脉冲仅对氢核去耦,因此一些有自旋的核并不在去耦之内。

因此在碳谱中如果看到很明显的裂分结构,要注意F,P,D这些元素的存在。

如图中特征的溶剂峰,即为D对C耦合所造成(根据2In+1规则,D的spin为1,甲基由3个D组成,因此形成2x1x3+1的7重峰型),而F,P这类丰度较高的1/2核将造成和H相类似的裂分峰型。

    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季碳峰的峰高较低。

一般而言,C13CPD不能和氢谱一样定量。

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碳谱去耦过程中引入的NOE效应对不同的级数碳影响不同,针对季碳这一增强可以忽略不计;二是碳的弛豫恢复时间分布很广且很长,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对于甲基而言可能激发5秒后已经恢复到平衡位置,而对于季碳可能才恢复了1/10。

造成的结果就是可能第一次扫描大家信号都出1,但是第二次扫描因为短时间内恢复程度不同,甲基信号可能变成2,而季碳才1.1,而随着碳谱扫描次数的增加,这一差距愈发明显。

针对这一情况,有类似的反转门控去耦脉冲可用于碳谱定量及门控去耦碳谱可用于保留NOE增强下H对C裂分情况的观察。

后面有机会我会把这两种谱图放上来。

但是这一现象也给我们一个启示,通常而言季碳或者芳香环上的碳在同样扫描条件下峰高较低;而一些类似的C如长链烷烃中间的CH2也可以通过普通的C13CPD部分定量。

CNMR参数

碳谱的参数和氢谱差不多,这里就不一一叙述。

不过有几个比较特殊的参数我用黄色标记了。

NS:

由于碳的灵敏度差,Bruker默认的扫描次数为1024,一些样品量少的碳谱往往会扫数万次。

不过这个样品因为浓度很高,为了节省扫描时间,16次就已经有了很好的结果了。

因此在扫碳谱的时候,浓度提高比增加扫描次数好的多。

SWH:

碳的信号范围一般在-20-220ppm。

由于碳的激发频率在400MHZ核磁上为100M,因此谱宽换算成HZ为240x100=24000HZ。

这一数值可以根据特殊样品,要求核磁操作人员进行调整。

D1:

相对于氢谱而言,碳的弛豫等待时间更为重要一些,但一般也就限于定量碳谱。

原因上面已经提到,要考虑弛豫恢复时间。

不过针对一般的碳谱,这个数值不需要做太大改动。

SF:

由于碳13的旋磁比约为H核的1/4,因此碳的激发频率在400MHZ核磁上约为100MHZ。

LB:

由于碳的谱宽范围广,并且通常不用观察耦合裂分,因此相对于氢谱,碳的分辨率要求比较低;而与氢相比,碳的信噪比要求比较高。

因此,可以通过调高LB值,达到理想的效果。

不过这一数值可以在做完核磁谱图后再做调整。

总之,与氢谱相比,碳谱的NS,SWH,D1可以根据化合物特殊性质,要求核磁操作人员在扫描前进行修改。

H-CHSQC

      在得到了氢谱和碳谱信息之后,如何将他们关联起来成了一个主要的问题:

较碳谱而言,氢谱能给出相邻核之间的耦合值,因此在归属上能够给出更明确的信息;而与氢谱比较,碳谱因为谱宽分布大的多,因此当氢谱中由于化学位移相近而严重重叠时,往往能够在碳谱一维得到很好的区分。

而有一种实验能够将两者完美的关联在一起,令人兴奋的是,这一实验是成功率最高的二维实验之一,同时他所需要的时间极短,往往在5-10分钟内就能得到很好的结果。

如此实用的一个实验,没有理由不记住它的名字:

HSQC

      上图即是这一化合物的HSQC谱图。

作为本帖出现的第一个二维谱图,HSQC开了个好头:

如图所示,它的结果是明确和令人愉悦的。

横的一维称作F2维又叫直接维,从下面的坐标范围可以清楚的看到,它描述的是氢维度的信息,顶部的氢谱明确了H各个峰的位置(顶部谱图是单独做了氢谱后载入的,单纯的HSQC实验给出的投影往往没有这么好);而纵向的维度称为F1维又叫间接维,它描述的是碳谱的信息。

由于这一维度并不是由采样直接获得,因此分辨率一般较差(与提高F2维分辨率相比,间接维的分辨率提升需要付出更多的实验时间)。

好在碳谱不差分辨率。

正如图中所看到的那样,图中的信号往横和纵两个方向可以分别在氢谱和碳谱上找到对应的峰,而碳和与之直接相连的氢也就因此关联了起来。

正如红色线段所标示的那样,H14和C14的关系出现在了它最应该出现的位置。

而再花上不到1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将所有H和C“绑定”在了一起。

      这里我想插一句的是,在很多教材上,有一个与之相类似的实验HMQC。

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HSQC是HMQC的某种进化,两者在解谱上面没有任何区别。

一般而言,当你的仪器性能比较正常的时候,HSQC比HMQC的分辨率要好一些。

但HMQC的优势在于它的脉冲序列更为简单:

因此如果核磁谱仪非常老,或者脉冲角度不太准的时候,HMQC的图也许好一些;但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你看文献上面是HMQC实验而核磁操作人员给你出的是HSQC的谱图,并没有什么问题。

      讲到这里,大家也许会奇怪。

既然HSQC能够同时给出H谱和C谱的信息,那理论上它的实验时间至少应该和C谱相当,为什么它所花费的采样时间却远低于碳谱呢?

其实,这才是HSQC的魅力所在!

已知H的旋磁比是C13的4倍,由于核磁信噪比正比于旋磁比的5/2次方,而这一实验从激发到采样都只和H有关,那么从理论上这一增强即是32倍——这还是相当可观的。

这一技术被称作反向检测,被广泛应用在许多二维实验中,今后会大量遇到,尤其是在一些比C丰度更小,旋磁比更低的核(如N15)上,HSQC实验能使在短时间内对N核的检测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这一部分我将在之后细说。

      再讲两个HSQC的实用应用。

    由于HSQC采用的反向检测技术使碳维信息的给出时间大为缩短,因此当想在短时间初略观察碳(非季碳)时,HSQC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我曾经尝试过利用软件将HSQC在F1维的投影单独抽取出来以碳谱形式呈现,效果也是不错的!

    另外,关于活泼氢的判断,教科书往往把重水交换作为一个主要内容。

其实,相对于重水交换取出样品加入重水再充分交换匀场做样而言,我更习惯直接在氢谱后排个HSQC了事,而很多时候这样没准更快。

因为HSQC给出的是HC直接相关的信息,当有一个H信号没有与之相关的C相连时,结合它的峰型和出峰位置,基本可以做出是活泼氢的判断。

H-CHSQC(edit)

      这一HSQC与前面所介绍的相比,能够给出更多的信息:

CH及CH3类型的碳氢一键相关,图中出现的点为“正”;CH2类型的相关,则给出“负”的相关信号,正负信号由两种不同的颜色在谱图上区分(如上图中的黑色和红色)。

这一规律同DEPT135相当类似,但也有同样的问题——相位是可以校正的,所以如果发现颜色与预期相反,要求操作人员把峰矫正回来就是了。

      事实上,这一谱图可以取代传统的H-CHSQC,甚至可以部分取代DEPT135的作用。

如果在做完氢谱之后再给我5分钟的话,我会顺手做个edit的HSQC。

同核J分辨谱

      J-分辨谱在早期曾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谱图,它能够很好地区分由于化学位移相近而相互重叠的峰,并将它们的耦合信息在另一个维度加以放大。

如上图所示,横向F2维表征了氢谱的出峰位置,而纵向F1维却给出了相应峰在邻核耦合下的裂分情况——很显然,这一裂分比单看氢谱要明显的多,以至于我们可以通过右侧放大的“刻度尺”直接读出相应耦合值。

为了便于观察,我将6.6-7.6ppm的谱图单独放大如下:

      从氢谱来看,H-6与H-7J3耦合,耦合常数8.8Hz;H-9与H-7的J4耦合,耦合常数2.4Hz,因此H-6,H-9为d峰,H-7为dd峰。

然而通过J-分辨谱,我们观察到了单纯通过氢谱所无法观察到的H-6与H-9J5耦合的存在,耦合常数0.8Hz!

      不过随着核磁技术的发展,cosy,tocsy等实验在指认H与H耦合关系中渐渐取代了J分辨谱的地位。

如上面提到的H-6和H-9的J5耦合关系,同样可以在之后的tocsy实验以及对称化处理的cosy谱图中看到。

celan语:

这个同核J分辨谱的帖子图文并茂很精彩。

LZ通过实例展示了用同核J分辨谱观察常规1HNMR不易看到的<0.8Hz的耦合(当然<0.8Hz的耦合可以用更简单的技术来观察)。

可贵的是LZ一语道破了同核J分辨谱目前的地位,当很多人还没用过甚至还不知道同核J分辨谱时,比其更好的技术已经出现并成为NMR仪器上的脉冲序列。

这应该感谢波谱学家的贡献,这也是化学家的幸运。

感谢LZ对本版的厚爱!

谢谢!

异核J分辨谱

      异核J分辨谱与同核的解谱方式相同,只不过其F2维是C信号,而F1维给出的是H对C的耦合常数。

同样的,为了照顾到所有碳的信号,图中的信号被不合理地放大了,因此显得难以分辨。

这里我截取153ppm处C-8在F1维上的剖面图如下

      由于采样时间较短,F1维误差较大,具体值我就不测量了,后面介绍的J-HMBC谱将给出更为精确的C-H耦合常数。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上图初略看到C-8受到H-6,H-9及H-7耦合而呈现的裂分情况。

H-NHSQC

      H-NHSQC给出的是H与N一键相关的信息。

解谱方式参照H-CHSQC。

      这一实验的魅力在于,利用反向检测技术,将不灵敏核N15的信息转移到灵敏核H1,极大地缩短了N信号出峰的时间:

通常而言N15谱所需要的样品浓度非常之高,而普通样品的N15谱花费数天甚至数星期都是很有可能的,但本实验只用了不到1h就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由于N元素在有机物尤其是生物大分子中大量出现,这一实验在结构指认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里插一句,也许大家会想到既然N15在自然界的丰度如此之低(0.366%),为何不直接采集N14(99.634%)的核磁信号呢?

事实上这是核磁科学家的无奈之举。

我们知道,自旋数不为0的核能够被核磁检测出来,然而只有自旋数为1/2的核才能被当做点电荷处理,而其他非0自旋核在磁场中都不得不考虑一种称为核四极矩的电场不均匀效应。

幸运的是,对于有些核而言,核四极矩并不会对信号由太大干扰(如我之后将介绍的氘谱),但对于绝大多数核,核四极矩将严重影响谱线的线型,而N14正是这些核的典型:

大部分情况下,N14的核磁信号将会展宽到无法被观察到。

因此,科学家不得不转向丰度低的多的N15来寻求N元素的信息。

H-NHMBC

      同大家所熟知的H-CHMBC一样,H-NHMBC给出的是H-N远程耦合的信息。

为了便于分析,我将谱图的信号部分单独放大。

      同HSQC相同之处在于H-NHMBC给出的同样是N15和H1之间的相关信息,谱图中每一个点所对应的F2维H及F1维N在结构上有相关性;但同HSQC的不同之处在于,HMBC给出的是H-N远程耦合的信息,H-N一键相关的信号在谱图上常以耦合形式出现(如图中N1所对应的在10-11ppm围绕H1对称出现的点)或干脆消失(如结构中端位的NH2)。

但这里要消除的一个关于HMBC的误区是,很多人都认为信号的强度与耦合经历的键数成反比:

J2耦合信号强于J3,而J3强于J4,以此类推......然而事实是,C/N-H的耦合常数并不完全取决于传递键的个数(通常而言,J2耦合X-Y-X角大,耦合值大,J3耦合值受所成二面角的影响,而J4,J5耦合值常常相等);而不同耦合值在HMBC中信号的强弱还受到脉冲序列中一个设定参数(CNST13)的影响。

总体而言,J3耦合较J2耦合在HMBC中的信号有时会更强一些,而J2有时并不出现,J4,J5无法区分。

      本实验中的N1与H2的J2信号在谱图中很明显,而N12与H10的J3耦合信号要远强于其余H11的J2耦合,这导致我一度在信号归属中将H10与H11的归属标反(结合前面H谱分析中关于N14核四极矩引起谱线增宽的判断,这一决定让我着实犹豫了很久),但最终在之后明确的证据下我还是选择了目前的标法,这一点我之后会细谈。

H同核去耦谱

      与C13CPD对氢的全去耦不同,H同核去耦谱通过照射某个很窄频率的H信号,起到将原先耦合的复杂峰变得单纯化的作用。

为了便于讨论,我将上图6.4-7.6ppm的谱图放大。

      通过之前的H谱及J-分辨谱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范围内的4个峰从做往右依次是H6,H2,H9以及H7。

其中H7与H6的J3耦合较大(8.8Hz),从而使H6呈现d峰;H9与H7较小的J4耦合(2.4Hz)使H9呈现d峰;H7同时受到H6和H9的耦合形成如图所示的dd峰。

而同核去耦通过照射某个H,使得此H核在短时间内在两种自旋状态中快速变化,以至于相邻的核无法观察到其所处自旋状态,因此达到去耦的目的。

      图中红色箭头标示的是照射的H核位置。

谱一为普通H谱;谱二通过照射H6,去除了H6对H7的J3耦合,使dd峰型的H7变为d峰;谱三对于H9的照射同样去除了H9对H7的耦合作用。

这一结果相对于二维谱快速而直接,对于简化谱图和指认结构耦合关系有一定的作用。

不过缺点在于照射的峰必须独立,否则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

总体而言,实用性不是太大。

F去耦氢谱

      与H同核去耦谱相比,F去耦氢谱显得更为实用一些。

      由于之前的化合物没有F核,因此在杂核实验中我会临时选用一些新的化合物。

熟悉核磁的人都知道,除了H1核外,F19,P31都是较为灵敏的1/2核。

尤其是F19,其在自然界100%的丰度以及极为接近H1的旋磁比,使得其在核磁中如H谱一样容易得到,但同时带来了一个问题:

F对于H谱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而与H核的相互耦合不同,F对于H的耦合常数即使相隔多键仍然很大,这就导致了含氟化合物的谱图十分复杂,而当有多个F原子时,即使简单的结构也变得难以辨认。

如本例的结构,在未对F去耦前较难对H进行归属,但去耦之后H之间的耦合关系一目了然。

常见杂核谱(FNMR,PNMR,SiNMR)

      F19,P31以及Si29均为在核磁中做的比较多的杂核。

与H1及C13一样,这类核在核磁共振检测中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均为1/2核,因此谱图线型好,便于分析。

通常杂核谱都对H核去耦而去除了H的耦合信息(类比于C13CPD),而通过化学位移来判断结构。

由于我们的“单一化合物”并没有这三种核,因此我临时做了三张其他化合物的谱图来做一个简单说明。

氟谱(FNMR)

 

      F19的核磁灵敏度与H1核相近,一般出峰范围在100—负300ppm之间,通常用CF3Cl来标定0点,也可以用CF3COOH的-78.5ppm来做标定。

通常可以做F谱来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F元素。

磷谱(PNMR)

      P31的灵敏度强于C13但弱于F,但一般在较短的扫描时间内也能得到较为满意的谱图。

谱图出峰集中在230—负200ppm范围,通常用H3PO4标定0点。

硅谱(SiNMR)

      Si29灵敏度与C13接近,但是由于其旋磁比为负因此弛豫期间对H照射产生的NOE效应并不利于信号增强(甚至还会减弱)。

核磁管玻璃中的Si信号通常会对谱图产生干扰,因此需要核磁人员小心地进行基线处理扣除背景信号。

Si谱的出峰集中在100—负400,和大部分氢谱一样,TMS作为0点的标定。

      总体而言,这三种1/2核是核磁常做的3种杂核,通常可以利用核磁来做一个快速的判断。

而N15由于灵敏度太低通常需要同位素标记或富集后长时间扫描得到,之前提及的反向检测技术(见H-NHSQC/HMBC)在应对周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