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3924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2讲 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docx

备战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2讲物质的分类巩固练习教师版

第2讲 物质的分类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洁净的空气B.水泥砂浆

C.液氮D.汽水

【解析】A.洁净的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水泥砂浆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液氮即液态氮气,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符合题意;D.汽水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2.下列物质中:

①高锰酸钾 ②盐 ③食醋 ④石灰水 ⑤不锈钢 ⑥深井水 ⑦自来水 ⑧冰 ⑨石蕊溶液 ⑩液态氢,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②③④⑤⑥⑦⑨__(填写序号)。

【解析】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

②盐是一类物质,不是一种物质;③④⑥⑦⑨都属于溶液,是混合物;⑤不锈钢是铁和其他金属单质或碳单质混合锻造而成的合金。

其中①⑧中都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3.下图为甲生成乙和丙的反应示意图,其中丙是呼吸作用产物之一,则( D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是有机物

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D.乙是一种单质

4.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则X是( C )

A.碱B.单质

C.化合物D.金属氧化物

【解析】由图可知X和氧化物是包含关系。

X包含氧化物,而氧化物属于化合物、纯净物,故选C。

5.下图物体的成分主要是有机物的是( D )

A.铁质文具盒B.铅笔芯

C.一元硬币D.橡皮

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A.蒸馏水 B.氖气 

C.硝酸钾D.氢氧化钡

【解析】蒸馏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氖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氢氧化钡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

7.下列物质是某食品配料中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B )

A.淀粉B.食盐

C.食用油D.白砂糖

【解析】A.淀粉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错;B.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故B正确;C.食用油中含有油脂,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错;D.白砂糖中含有蔗糖,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D错。

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A.CaOB.NaOH

C.KMnO4D.H2SO4

【解析】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氧元素,故属于氧化物;NaOH是由钠、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故不属于氧化物;KMnO4是由锰、钾、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故不属于氧化物;H2SO4是由氢、氧、硫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故不属于氧化物。

9.在化学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A )

A.酸B.碱C.盐D.氧化物

【解析】硫是单质;氢氧化钠是碱;硫化钠和亚硫酸钠是盐;水是氧化物,所以没有的物质类别是酸。

10.下表所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C )

选项

单质

氧化物

混合物

A

铝合金

氧化铜

稀盐酸

B

白磷

冰水混合物

C

氮气

干冰

空气

D

水银

硫酸钡

食盐水

11.构建“单质及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图是华雪同学在化学学习中构建的“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碳纳米管具有尺寸小、机械强度高,导电性好等特点。

在材料、催化、信息等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图中与碳纳米管对应的点是( A )

A.AB.BC.CD.D

【解析】碳纳米管只由碳元素组成,是纯净物,因此它是单质。

12.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

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B )

A.

B.

C.

D.

13.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

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C )

选项

氧化物

A

HNO3

Na2CO3

Cu(NO3)2

Fe3O4

B

HCl

NaOH

NaCl

C2H6O

C

H2SO4

KOH

NH4NO3

H2O

D

H2O2

Ca(OH)2

ZnSO4

O2

14.有C、H、O、Mg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C )

A.H2O、H2O2都属于氧化物

B.Mg(OH)2是一种难溶性碱

C.H2CO3是一种稳定性酸

D.Mg(HCO3)2、MgCO3都属于盐

【解析】H2O、H2O2两种物质都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Mg(OH)2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属于碱,该物质难溶于水,正确;H2CO3不稳定,在常温下就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错误;Mg(HCO3)2、MgCO3两种物质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正确。

15.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制备KMnO4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①2MnO2+O2+4KOH

2K2MnO4+2H2O

②2K2MnO4+2H2O

2KMnO4+2KOH+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K2MnO4中锰元素显+7价

B.KMnO4属于盐类物质

C.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制法中K2MnO4是主要原料

16.饮食关系着人们的健康,许多人喜欢吃油炸食品。

经检测,这些食品中含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NO)。

(1)丙烯酰胺属于__有机物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N∶O=__36∶5∶14∶16__。

【解析】

(1)丙烯酰胺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N∶O=(12×3)∶(1×5)∶14∶16=36∶5∶14∶16。

17.食盐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健康平衡盐,适量食用可维持人体Na+、K+等重要离子的平衡。

如图是某品牌健康平衡盐的部分说明。

在物质分类上,氯化钠和氯化钾都属于____盐__(选填“酸”“碱”或“盐”),因为__氯化钠和氯化钾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Cl-)__。

产品名称:

健康平衡盐

净含量:

300克

产品标准号:

Q/ZIY000IS

成分含量:

氯化钠(65~95)g/100g

氯化钾(以K计)(3~18)g/100g

【解析】盐是一类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

)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1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方法。

将氯化钾、氮气、氢氧化钾、硝酸、三氧化硫五种物质分类,填在对应的位置上(写化学式)。

【解析】根据各物质的概念进行分类:

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19.2019年5月,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该发动机用甲烷作燃料。

(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__有机物__。

(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__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

20.利用结构图对一些化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如图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试回答:

(1)若图中A、B、C代表酸、碱、盐三类物质,则大圈可代表__化合物(或纯净物)__。

(2)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__凝固(或液化、凝华)__(写出一个名称即可)。

【解析】

(1)酸、碱、盐三类物质都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所以若图中A、B、C代表酸、碱、盐三类物质,则大圈可代表化合物或纯净物;

(2)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应该都是吸热变化,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

则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凝固、液化、凝华。

21.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中含氮化合物的化学式__NH3__。

(2)甲、乙、丙与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丁__。

(3)反应生成的丁由__2__种元素组成,是__化合物__(选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解析】

(1)结合模型分析,只有甲属于含氮化合物,每个分子中含有一个N原子和3个H原子,故化学式为NH3;

(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结合模型分析,只有丁属于氧化物;(3)结合模型,丁是含有O和H两种元素的纯净物,故应选择化合物。

1.学校常用福尔马林(40%的甲醛溶液)来浸制标本。

已知甲醛的化学式是CH2O,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甲醛是一种化合物

B.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福尔马林是一种有机物

D.相对分子质量为30

2.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按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

下列物质分类的标准与其结果不对应的是( B )

A.依据单质是否由金属元素组成将其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B.依据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C.依据化合物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是否全部是氢离子可以判断是否是酸

D.依据含氧化合物是否由两种元素组成可以判断是否是氧化物

3.下表是生活中常见4种饮料及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这些饮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表述错误的是( B )

名 称

主要成分

雪碧

碳水化合物、水

苏打水(弱碱性)

碳酸氢钠、水

盐汽水

氯化钠、水

柠檬汁

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

A.雪碧是一种混合物

B.4种饮料中,苏打水呈弱碱性,碳酸氢钠是一种碱

C.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喝盐汽水能补充适量的盐

D.柠檬汁中含有多种有机物

4.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

A.氧化物:

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

B.碱:

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

煤、食盐水、冰水混合物

D.合成材料:

羊毛、塑料、合成橡胶

【解析】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生石灰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都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火碱是氢氧化钠,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火碱和熟石灰都是碱,而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是盐,故B错误;煤和食盐水中都含有不同种物质,则为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只是冰、水状态不同,故C错误;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而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D错误。

5.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它的化学式为ZnGa2O4(或ZnO·Ga2O3)。

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

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上述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D.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

6.“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

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代表非金属单质汞

B.此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

C.“

”和“

”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7.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二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 )

A.该反应的生成物乙属于单质

B.该反应中的反应物不可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8.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A )

A.

B.

C.

D.

【解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纯净物包含化合物,不是并列关系,所以A错误;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氧化合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所以化合物包含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所以B正确;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二者是并列关系,所以C正确;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二者是交叉关系,所以D正确。

9.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

2Al+4BaO

3Ba↑+Ba(AlO2)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反应物铝是金属,能被磁体吸引

B.生成物Ba(AlO2)2属于氧化物

C.反应物和生成物各含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D.该反应在高温下生成的气体Ba是非金属单质

10.水质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处理剂。

高铁酸钾是暗紫色粉末,溶于水中生成紫红色溶液。

下列有关高铁酸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B )

A.高铁酸钾是一种氧化物

B.高铁酸钾溶于水形成的紫红色溶液是混合物

C.高铁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酸 

D.高铁酸钾中含有单质铁

11.“价—类”二维图可以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如图中的a、b、c、d、e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b和氧气反应生成c

B.c和水反应生成d

C.e可能难溶于水

D.由a得到e至少要经过三步反应

【解析】A.b、c均为含碳的氧化物,b中碳元素显+2价,所以b点表示的是一氧化碳,c中碳元素显+4价,所以c点所示的是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选项说法正确;B.c点所示的是二氧化碳,d点所示物质是一种酸,其中碳元素显+4价,所以该物质是碳酸,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选项说法正确;

C.e点所示物质是一种盐,其中碳元素显+4价,即是碳酸盐,碳酸盐中的碳酸钙、碳酸钡等难溶于水,选项说法正确;D.a是碳单质,e点所示物质是一种碳酸盐,从a到e两步即可实现,即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碱反应即可得到碳酸盐,选项说法错误。

12.我国研发的“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1)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这种物质属于____有机物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Bi2Te3中碲(Te)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Bi2Te3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__+3__。

【解析】

(1)有机物是一类含碳的化合物,根据纤维素的化学式可知纤维素是有机物; 

(2)根据题意,Bi2Te3中Te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Bi的化合价为x,列式2x+(-2)×3=0,得x=+3。

13.18世纪前后,人们把元素等同于一种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物质,即单质。

“燃素说”和“燃烧的氧化学说”一度成为科学家争论的焦点。

材料一:

172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

燃素也是一种元素,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

如金属含有燃素,金属燃烧时金属释放燃素后成为金属灰(实际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灰与燃素结合又会重新变回金属。

材料二:

1766年,卡文迪许制得氢气并认为它是燃素;1773年,舍勒研究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一种他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1784年前,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96年,普里斯特利制得可在“脱燃素气”中燃烧的“可燃空气”,也把它当作燃素。

材料三:

1777年,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可燃物中不存在燃素;1801年,克鲁克香克证明了普里斯特利所谓的“可燃空气”是一氧化碳,从而结束了“燃素说”与“燃烧的氧化学说”之争。

(1)用你所学的燃烧条件分析,材料二中的“火空气”是__氧气__。

(2)材料三中的“可燃空气”一氧化碳属于纯净物中的__化合物__,所以不可能是燃素。

(3)“燃素说”自提出后就引起争议。

下列是当时科学家分析的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不合理的是__ADE__(可多选)。

选项

事实或现象

用“燃素说”解释

A

金属成分比金属灰简单

因为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

B

加热金属灰通入氢气,金属灰变回金属

因为氢气是燃素

C

木炭与金属灰一起加热变回金属

因为木炭富含燃素 

D

铜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

因为金属铜中含有燃素,加热后有燃素逸出

E

燃素(氢气)与脱燃素气(氧气)结合成为水

因为水是一种元素 

【解析】

(1)分析材料二,可燃物燃烧需要一种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其中氧气为单质且可以支持燃烧,故“火空气”是氧气。

(2)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属于化合物。

(3)A.金属成分比金属灰简单,因为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该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金属燃烧过程中有氧气参与,故A错误;B.由题意可知,金属灰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会与氢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氢气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故B正确;C.木炭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因为木炭具有还原性,木炭中富含燃素,故C正确;D.金属铜加热,会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而金属铜是单质,铜中不含有燃素,故D错误;E.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故E错误。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A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