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430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捕蛇者说送东阳马生序口技》比较阅读用讲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2分) 

彻:

齿: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

B.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之不能尽其材

C.若毒之乎 

皆若空游无所依

D.殚其地之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分) 

(1)俶尔远逝 

译 

(2)斗折蛇行 

译文:

(3)犯寒暑 

4、填空、简答。

(1)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1分)

(2)甲文段运用 

的写法,写潭中游鱼的形态;

乙文段运用对比、烘托手法,使 

和 

形成强烈反差。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岁赋其二( 

(2)几死者数矣( 

) 

(3)更若役(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3、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

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

(4分)

4、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

”而曰:

“然。

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

“何为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小子⑤识之, 

” 

(选自《礼记·

檀弓》)

注释:

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

②[子路]孔子的学生。

③[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

④[吾舅]我的公公。

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

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

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

(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

1、选文作者是 

(人名)。

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

3、选文从 

、 

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3将哀而生之乎( 

)②殚其地之出( 

③犯寒暑( 

) 

④又安敢毒耶( 

2、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

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4、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5分)

原句:

蒋氏 

乡邻 

作用: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 

③又安敢毒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选出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第一段,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

B.“安敢毒耶”回应前文,说明整个大段叙述都是对“若毒之乎”的回答。

C.蒋氏自述的这段话,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D.“说”这种文体比较注重文采,如选段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4、蒋氏的自诉,自始至终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具体分析一处“对比”,并说明其作用。

1.选择加点字注音和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而乡邻之生日蹙(cù

)蹙:

窘迫。

B.谨食之,时而献焉(sì

)食:

C.曩与吾祖居者(nǎng)曩:

从前D.蒋氏大戚(qī)戚:

悲伤

2.文中“殚其地之出”的“殚”的意思是 

,“则久已病矣”的“病”的意思是 

3.“向吾不为斯役”一句中的“斯役”指的是 

(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4.把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号呼而转徙 

(2)以尽吾齿 

5.

(1)依据选文内容,把下列选项按对比的内容两两组合,将它们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蒋氏以捕蛇独存 

B.乡邻之旦旦有是C.乡邻鸡犬不宁

D.乡邻非死则徙 

E.蒋氏弛然而卧 

F.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

)( 

(2)以上三组对比是围绕选文的哪一句话展开的?

6.“余”问蒋氏:

“若毒之乎?

……”蒋氏在叙述了60年来乡邻们和自己的遭遇后说: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感毒耶”从这句话来看,蒋氏是否怨恨捕蛇这差事?

为什么?

(用自己的话回答)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是进也忧,退也忧 

人不知而不愠

C.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D.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理解文段内容,按要求填空。

(1)本段文字引述的是蒋氏悲痛的哭述,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句话是:

(2)蒋氏把自己跟乡邻的遭遇作了两次对比,请用一句话(尽可能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对比的结果。

9.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

极言赋敛之苦。

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

而/乡邻之生/日蹙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

(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

10.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

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请用一句话回答(不超过10字)。

8.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只要标一处)

(1)虽鸡狗不得安宁焉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1)谨食之,时而献焉( 

(2)以尽吾齿( 

(3)则熙熙而乐( 

(4)今虽死乎此( 

2、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吾恂恂而起

其真无马耶 

面山而居

岂若若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又安敢毒耶 

桓侯故使人问之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这段文字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 

”作对比(用原文语句回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其( 

谨( 

之( 

齿(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3.“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一年里冒死亡威胁的只有两次 

B一年里冒死亡威胁的大概两次 

C.一年里犯死罪的人只有两个。

D.一年里冒死亡威胁的人只有两个。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参考答案:

一、1、

(1)腊:

把肉晾干 

(2)俟:

等待,含有“希望”之意 

(3)于:

2、赋敛之毒甚是蛇 

3、D 

4、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

二、 

16.D 

17.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18.苛捐杂税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评分标准]:

第16题3分。

第17题3分。

第18题3分。

三、8.彻:

笔直照射齿:

年龄 

9.B 

l0.

(1)忽然游到远处去了 

(2)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3)冒着严寒酷暑 

11.

(1)唐柳宗元 

(2)动静结合 

“赋敛之毒”和异蛇之毒

四、(共12分)18.

(1)每年 

(2)几乎、多次 

(3)更换 

(4)冒着 

(2分。

答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

意思对即可。

)19.(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或晚多了、活得长了等),又怎么敢怨恨呢?

(2分。

“虽”、“安”、“毒”等关键词,译错2个扣1分。

20.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

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

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

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

(4分,每点1分。

如简单摘录原文,即使意思全对,也只能得2分。

21.

(1)苛政猛于虎也。

(2分,缺“也”不扣分。

语言表达不同,意思对得1分。

(2)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

意思相近即可,“目的”(躲避苛政),不避“危险”(猛虎伤人)各1分。

字数不同,意思对得1分;

字数相同,意思对,但结构完全不同,得1分。

五、(7分)(4分) 

柳宗元 

《小石潭记》或《黔之驴》 

5.(2分)说这些活(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6.(3分)外形 

毒性 

药性

六、19.①使……活下去②用完③冒着④怨恨 

20.D 

21.①假如我以前不干捕蛇这件差事,那么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②回来之后,就很有味地吃着地里长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

22.第一组:

蒋氏:

吾以捕蛇独存乡邻:

非死则徙而 

第二组:

弛然而卧乡邻:

岁鸡狗不得宁焉 

第三组:

盖一岁犯死者二焉乡邻: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作用:

①强调捕蛇者的不幸比不上缴纳赋税的不幸。

②突出乡邻在沉重赋税下的痛苦遭遇。

③衬托赋敛之毒。

④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七、19.使……生(存)一天天 

怨恨(3分,每词1分)20.(假使)从前我不当这个差,就早已困苦不堪了。

(共3分,意思对即可,错漏字词,改变句意酌情扣分)21.C(3分) 

22.共3分,选段中有三处对比:

①乡邻“十室九空”与蒋氏“以捕蛇独存”形成对比;

②悍吏扰民鸡犬不宁的情形与蒋氏“驰然而卧”、“熙熙而乐”形成对比;

③乡邻“旦旦有是”与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形成对比。

(考生答出任意一处对比,给2分)作用:

突出(衬托)了“赋”的不幸甚于“役”或突出(衬托)了“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答出其中一种作用给1分)。

八、1.B 

2.尽 

困苦不堪 

3..捕蛇 

4..1(被苛税所迫)哭喊着辗转迁移。

2来过完我的岁月。

5.

(1)AD 

BF 

CE 

(2)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吾赋不幸之甚也。

6.蒋氏并不怨恨捕蛇这件差事,因为他认为:

即使现在死在捕蛇上,比起乡邻的死已经晚多了,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7.C 

8.1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2第一次:

乡邻非死即徙,十室九空,自己却“以捕蛇独存”。

第二次:

乡邻们鸡犬不宁,自己则“弛然而卧”“熙熙而乐”。

9.D 

10.苛政猛于虎也(或:

赋敛之毒甚于蛇)

九、8.

(1)虽鸡狗/不得宁焉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9.

(1)小心(谨慎) 

(2)年龄(岁月)(3)快乐的样子 

(4)即使 

10.B 

11.驰然而卧(熙熙而乐)

十、1.那 

小心的 

它(代蛇) 

年龄(岁月、日子)2.(献蛇)回来就可以很有味的吃着那土地上生产的东西 

3.A 

4.B

4.问答题

(1)

(1)文章开头从哪几方面写

(2)为什么要写蛇之“毒”?

(3)如此之毒(危险),永州的人为什么还要争着去做?

(4)蒋氏的家况如何?

说明什么?

作者的反映如何?

蛇之异?

【甲】蒋氏大戚,汪然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   

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地著:

定居一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

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夫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廪:

米仓。

),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君将哀而生之乎 

▲ 

(2)又安敢毒耶( 

(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4)备水旱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15.甲乙两文都封建社会的官员针对当时社会现状写的文章,他们的写作目的各是什么?

他们的写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甲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

相似处:

16. 

仔细阅读乙文,谈谈乙文的作者如何使当时的统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3.(4分)

(1)使……活下去

(2)怨恨 

(3)两次、两顿 

(4)防备 

(答对一个给1分)

14.(4分)

(1)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向”、“病” 

译错一个扣1分)

(2)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

(“虽然”、“池”译错扣1分)

15. 

(1分)甲文: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1分)乙文:

希望统治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

(1分)相似处:

希望统治者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维护国家统治。

作者从反面指出其危害:

认为百姓生活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

(即百姓不能安居乐业。

)(1分);

当百姓饥寒交迫时,就顾不上廉耻了,什么事都会干。

(即百姓不能遵纪守法) 

论贵粟疏翻译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

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

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

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

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

饥寒到了身上,就顾不上廉耻了。

人之常情是:

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

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

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