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482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docx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

案例文本(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

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案例文本)

案例背景:

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事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的创建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的关键性问题。

与此同时,国家各种支农、惠农资金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和动力,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权限空间也得到扩大。

这些工作人员既是具体经济活动的实际运作者,又是经济活动的管理者,集权钱于一身,致使一些乡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暗想操作,牟取暴利,从统计数据来看,村级干部腐败、犯罪有上升趋势。

村干部职务犯罪逐年上升———如此趋势出现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经济欠发达的青海省,颇令人费解。

检察官分析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忽视廉政建设工作,惩罚力度弱,村干部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村级财务混乱监督缺失,都成了滋长村官腐败的“温床”。

青海广大农村地处偏僻,经济条件落后,对村干部的教育往往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已查处的案件看,一部分村干部因为不懂法,认为自己是农民身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有经济问题顶多是把自己撤了,不知道自己在协助乡(镇)政府从事有关行政管理工作时,便具有了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相当一部分人还认为,自己挣钱不多、管事不少,一年到头很辛苦,心理不平衡。

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这些村干部不是想着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依法从事经济活动,而是只想趁手中有权捞一些钱财,以求补偿,结果往往以身试法。

来自青海各地的检察长们披露的事实令人震惊:

一些村干部把当村官同捞钱、为亲朋好友谋利等同起来;个别村的村委会在土地补偿款上“抱团腐败”,作案手段简单直接,大有“我的地盘我做主”之势……

据化隆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多吉介绍,2006年至2008年3年间,该院共立案侦查各类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案件9起13人,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6起9人,分别占总立案数的66.7%和69.2%。

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西宁第七水厂在大通县上孙村修建加气站时征用了该村土地。

村干部李延虎与田玉生、孙吉昌、王有雄、李银业共同预谋后,以李延虎之名虚报耕地1.1亩,冒领补偿款49500元后私分。

2007年2月,在又一次的征地过程中,村干部田玉生、孙吉昌、王有雄、李银业4人经预谋,将已征用的应属村集体的土地,以田玉生之妻杨秀花的名义虚报,冒领征地补偿款15万余元后私分。

2007年3月,孙吉昌、王有雄、李银业、王占奎等人,将村民刘万奎多丈量的耕地补偿款14000元私分。

另一起典型案例发生在西宁市。

2006年8月,西宁市城北区马坊村村委会原主任石成斌利用职务之便,欺骗征地人员,将他人被征用土地的地上附着物进行重复丈量,骗得国家土地补偿款5万余元,据为己有。

2007年10月10日,石成斌被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

根据石成斌贪污的手段和特点,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检察院的办案人员深入被征土地的各村,就土地征用款的发放和领取情况,作进一步重点核查。

在马坊村核查土地征用补偿合同时,又查出石成斌于2007年2月在协助土地管理部门征地过程中,伙同村干部吕生琪、会计郭帮新贪污土地补偿款的犯罪事实。

该案提起公诉后,法院对3人均作了有罪判决。

史上最牛村书记:

我就是法规,我就是政府

梅有山,安徽省怀远县淝河乡红星村一孤寡老人,根据国家政策,他于2007年年头找村支书刘玉坤办农村五保,村支书拒发五保,逼的孤寡老人派出所里撞墙自尽...

 

案例正文

进化镇岳联村村民举报村干部腐败

我们所在的进化镇岳联村,近年来,虽然村容村貌有所改观,要建设所谓的文明生态村。

其实在搞村庄建设中,其资金来源是村委主要干部打着贫困村旗号向上级政府等、靠、要,而不是带领老百姓利用本村的优势办经济实体,壮大集体经济,为百姓谋福利,在创这些政绩工程的背后是一片黑暗。

在办理具体村级事务中,许多村民也颇有看法,在村委主要干部中暴露出种种腐败现象,列举如下:

一、贫困村不贫,冒名“贫困村”。

进化镇岳联村虽然所处地理位置偏僻,但村内许多人家受周围诸暨店口镇工业经济的影响,纷纷办起了各种个私加工小企业,有将近二、三十户,最大的企业可安置四十多名职工。

大量不办企业的农民还到附近店口镇中小型企业工作,月工资也在1000元以上,因此该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完全会超过贫困村的标准。

2004年,我村有一家陶土加工厂,面积约6亩左右,在村中进行所谓的公开投标拍卖,卖得人民币813000元,划入集体经济;原岳驻村大量良田,村干部擅自作主,暗中卖给附近的原方山村、小山头村农民建房,所得款项未经公示,百姓纳闷;另,村里每年有许多本村良田承租,也有一定的承包款收入等等。

按照上面的经济收入计算,我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已远远超过贫困村的标准。

二、对村民批地建房无原则性,欺上瞒下。

2006年5月,村内贴出告示:

有十多亩良田用于搞所谓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中有20多户报名要求批地建房,村委责令要在6月1日前上交押金每户3万元,否则作自动放弃处理。

上交后,村委就将每户押金3万元拖欠长达一年半之久,毫无答复,激起民愤。

在今年9月份,对批地上交押金的农户严厉恐吓:

如有谁向上级部门反映本村批地真相,以后将永远不予批地建房。

扬言,如要批地,只要再交人民币48000元,把村内原住房做一个“公正”,上级部门审批由村委搞定,就可以把土地批给谁。

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用地检查,村委曾经召集村民一班人到本村茶弯砍柴开荒,欲用荒地、山脚地顶替建房的良田,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山地哪可以耕种,分明是欺上瞒下行为。

据悉,村长在平时批地建房中,曾强行向村民索贿。

有一村民送了2条利群香烟,到第二天被退回,并不予批地。

另一村民则送了2条大中华加礼金,即批予地基,不管是否符合批地要求。

这件事,村民们都很明白,要说建房条件,这送利群香烟的远远比送中华香烟的符合的多得多。

三、对现任村长家庭经济有疑,望查。

现任村长自当村长后,家庭经济条件突然好转,家中雇佣了长工,购买了大面积集体土地,购置了高档轿车,新建了大面积厂房,一副财大气粗模样,许多村民为此心中纳闷……。

恳切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对其经济问题给予调查。

四、村干部经常利用公款以考察为由外出旅游,待核查。

平时村干部对村中事务不管不问,却经常打着贫困村的幌子向上级政府部门所谓的拨款办事。

然而村干部一班人却年年到全国各地以考察办公事为由进行公款旅游,民愤四起。

试问:

一批贫困村的干部能经常外出“考察”,这是用的谁的钱?

因此,强烈要求上级有关部门对本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彻查、审计,并张榜公布。

就在前几天,村长就带着一帮人推倒本村一村民自建围墙后,村长、村支书不及时处理,自己却到山西太原和河南等地忙公务(他们自己说的),谁知道他们去干什么,你们说呢?

试问:

一名村干部此时此刻能否对村里老百姓的正事不管不问,却自己去外出“公务”,这样的村干部怎么能为民办事呢?

五、村干部置村民健康于不顾,滥施承包权。

村委对村民身体健康于不顾,滥用承包权力。

水库是全村村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村中池塘靠水库之水换新,而村干部居然置村民生活与身体健康于不顾,将我村唯一水库承包给村长外甥养鱼之用,还贴出告示,不让村民作休闲之用。

长此以往,将造成水库水质严重污染,广大村民为之十分担忧。

六、村干部居然让贫困村的村民出资自砌沟渠石坎,毫无规划。

既然村长认定本村为贫困村,向上级政府部门还争取到大量资金搞村庄规划建设,那就应该对村庄沟渠、道路等主要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设,这样才能让村子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而村长并没这样做,而是让村民对唯一一条水库出水的主要沟渠自己出钱自砌石坎,最终弄得这条沟渠宽窄不一、高低不平、出水不畅、污染严重。

村民还用五孔水泥板盖住建围墙、车库等建筑。

上述情况严重扰乱了我村村民安定生活,严重背离了党中央十七大主要精神。

强烈企盼上级有关部门迅速彻查,追究相关责任人。

讨论问题:

村级干部待遇问题

村级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

村干部职务权限问题

群众传统思想观念及政策、法律意识缺失问题

村级干部带动经济发展能力问题

村级企业监管问题

土地出让、工程承包的运作问题

下拨款项、资金发放的监管问题

村务公开问题

村级干部职务犯罪的定性和惩治问题

村级干部的奖惩机制问题

上级部门监督意识缺失问题

【教学计划】

一、适宜对象:

各类班次。

二、案例教学方式:

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

三、教学目的

认识村级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领群众致富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

认识村级干部职务腐败的危害

理解村级干部腐败的原因及有效遏止的对策

认识应该如何运用公共权力

四、案例选择

进化镇岳联村村民举报村干部腐败。

五、课前准备

1、准备案例材料,不预设问题。

2、准备使用教学的工具:

纸、笔。

3、教室的布置:

提前布置。

六、教学实施

1、全班共分四个小组:

村干部组村民组县政府组专家组

2、过程设计:

(1)座位设计:

摆成正方形。

上席为政府组,下席拆迁户组,左席专家组,右席民众组

(2)问题产生方式:

现场产生

(3)讨论方式:

对抗式

3、实施步骤

分四个阶段,8环节,120分钟。

第一个阶段:

3环节

第一个环节(10分钟):

背景介绍,导入案例。

第二个环节(20分钟):

各小组熟悉案情,集体讨论,选出发言代表;

第三个环节(20分钟):

四个小组代表发言,每组时间不超过5分钟,发言顺序为:

村民组、村干部组、县政府组、专家组。

村民组陈述对村干部不满意之处,村干部组对村民举报事实作辩解。

第二个阶段:

2环节

第四个环节(10分钟)村民组和村干部组辩论。

第五个环节(10分钟)针对以上两组的发言,县政府组发表感想,专家组做出客观评价。

第三个阶段:

2环节

第六个环节(10分钟)退出角色,讨论如何遏止基层腐败。

第七个环节(20分钟)四组依次发言,每组不超过5分钟。

第五个阶段:

1环节

第八个环节(20分钟):

案例教学总结。

包括点评、知识介绍,小结。

七、点评要点

村官、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村级财务建章立制。

加强对村社财务的监督

落实政务、村务双公开制度

将土地补偿款纳入财务统一管理,实行征地款专户管理制度。

定期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

对群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对村民的告知义务,及时公示。

构筑政府与有关部门多方参与的预防体系,加强廉政监督。

完善农村民主制度,加强对村委会的民主监督

提高村民法制监督意识

八、知识背景

1、公共权力的特征及运用公共权力应遵循的原则

特征:

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是全体社会成员,不是每个人或某部分人;公共权力是社会的基本权利,公共权力来源于社会成员,存在于社会关系中,作用于社会,维持一定的社会基本秩序,它是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的综合,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关键的影响;公共权力运用的根本目标是维护和追求全社会的公众利益。

公共权力应遵循的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

2、党员的宗旨观、党性意识。

3、村级干部的权限、考核、能力要求、工资待遇等相关知识。

4、财务、资金监管等知识。

5、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6、上级政府对村级组织的指导、监管。

7、健全预防基层腐败的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从上到下的监督机制。

二是健全村干部选举制度,杜绝贿选。

三是建立健全村干部监督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