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501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2+物质组成的表示之元素与元素符号》同步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8.(4分)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C.单质是同种物质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D.单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9.(4分)(2014秋•内蒙古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生成化合物

B.凡含氧的化合物加热就能产生氧气

C.二氧化锰由氧气和锰组成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15.(4分)(2008•丰台区一模)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是地壳中氧、硅、铝、铁的质量分数.这里的氧、硅、铝、铁是指(  )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16.(4分)(2007•南京)据报道,一高校对南京某湖湖底淤泥的一项调查实验表明,底层沉积的淤泥中铅、镍、铬、锌等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了南京城市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这里提到的铅、镍、铬、锌是指(  )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17.(4分)(2008•烟台)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18.(4分)(2009•无锡)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19.(4分)(2009•大庆)“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同

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等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乙和丁都是化合物

20.(4分)(2008•眉山)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氧元素B.氧化物C.氧分子D.氧原子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10.(5分)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Cl    ,2Mg    ,Fe    .

11.(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磷元素    ,两个硫原子    ,n个铁原子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    、    .

12.(5分)从宏观角度分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    元素组成的,氧化铜是由    元素组成的,铁矿石、钢铁、铁锈中都含有    元素.从微观角度分析,①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如水是由    构成的,铜是由    构成的;

②分子都是由    构成的,如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的.

13.(5分)(2012秋•花溪区校级月考)含有:

①四氧化三铁,②水,③食盐水,④高锰酸钾,⑤铝丝,⑥洁净的空气,⑦液氧,⑧二氧化锰八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是(填序号,下同)    ;

属于化合物的是    ;

属于纯净物的是    ;

属于混合物的是    .

14.(5分)(2004•镇江)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    、    元素,可能含    元素.

21.(5分)(2009•揭东县模拟)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    (填“阴”或“阳”)离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    数关系密切;

(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

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数;

(4)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

    依次递增.

(5)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

【解答】解:

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分析】水是我们比较熟悉物质,通过对水的学习,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上两个方面认识水,从宏观上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从微观上,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聚集成水.

A、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A是错误的

B、从微观上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B是错的;

C、通电分解水时得到了氢气和氧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是正确的;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元素是宏观的概念,不能用来描述微观构成,D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元素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分子、原子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元素都属于宏观概念,只论种类而不讲个数;

分子、原子都是微观粒子,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分析】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

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的规定和理解,要依靠书本介绍的内容记忆来解答,在国际上,为了便于记忆、使用和交流,便统一规定用拉丁语单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再加一个小写字母以示区别,这就是”一大二小“规则.

A、希腊文,应是拉丁文,故A错;

B、英文,应是拉丁文,故B错;

C、拉丁文,符合规定,故C正确;

D、法文,应是拉丁文,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很简单,属于常识性内容,主要靠阅读课本加强记忆.

【分析】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是只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是只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氟元素的元素符号为F,一个字母应大写.

故选C

【点评】要记住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并会写.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说出元素名称和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

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

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进行解答本题.

A、氧是“气”字头,为非金属元素;

B、铜是“金”子旁,为金属元素;

C、氦虽是“气”字头,但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D、汞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常温下单质为液体,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符号说出元素名称和根据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分析】了解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概念: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含氧化合物指含有氧元素,可能含有三种以上元素.掌握氧气、氧化铜、高锰酸钾三种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构成.

A、主要氧化铜符合氧化物的概念,故A错误;

B、氧气为单质,非化合物,故B错误;

C、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氧化铜、高锰酸钾只含氧元素,无氧气分子,故C错误;

D、氧气、氧化铜、高锰酸钾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故选项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故选项正确;

C、纯净物是同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D、有些单质、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A、化合反应一定生成化合物,正确.

B、加热水不能生成氧气.

C、二氧化锰中含有的是氧元素和锰元素,没有氧气.

D、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的组成和反应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分析】图中表示的是地壳中氧、硅、铝、铁的元素的质量分数,这些元素大都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很少以单质的形态存在,而元素又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因而用元素表示确切.

A、地壳中的元素很少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的,像氧、硅、铝、铁主要存在于化合物里;

故A不正确;

B、原子是一微观概念,且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元素,元素是宏观概念,用原子表示质量分数不确切;

故B不正确;

C、地壳中的元素很少以单质的形态存在,主要存在于化合物;

故C不正确;

D、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元素,元素是宏观概念,用元素表示地壳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最确切.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图表描述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和利用图表查找解题的信息及解题能力.

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分析】A、O4和O2混合是不同的分子相互混合,所以为混合物;

B、一个O4分子是不可能还含有其它分子的;

C、O4和O2为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的性质是不同的;

D、O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化合物.

A、O4和O2为不同的两种物质,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故A正确;

B、一个O4分子是不可能还含有其它分子的,则“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说法错误,故B错误;

C、O4和O2为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的性质是不同的,则“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说法错误,故C错误;

D、O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化合物,故D错误.

【点评】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及其技巧;

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其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20,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通过归纳,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

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选项A,C,D正确,

故选:

B.

【点评】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分析】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A、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

B、甲是化合物,所以其中黄色元素的化合价不是零;

丁是单质,丁中黄色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丁是单质.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种类、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分类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分析】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宏观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

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氧”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A.

Cl 氯元素、一个氯原子 ,2Mg 2个镁原子 ,Fe 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 .

【分析】元素符号有两个意义:

一个是表示这种元素,而另一个是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而元素符号前面加相应的数字只表示一种意义:

一个原子.而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元素符号表示三个意义:

这种元素、一个原子、这种物质.

氯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

氯元素、一个氯原子.2Mg表示一个意义:

2个镁原子.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所以铁的元素符号表示三个意义:

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

故答案为:

氯元素、一个氯原子;

2个镁原子;

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

【点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金属、固体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这些物质它们的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因为这三种物质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化学式.

磷元素 P ,两个硫原子 2S ,n个铁原子 nFe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 O 、 C .

【分析】欲正确解答本题需知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及书写元素符号应注意的问题和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氧元素和碳元素.

P、2S、nFe、O、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意义的认识,以及书写元素符号的方法和一些常见物质的元素符号的记忆情况.

12.(5分)从宏观角度分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 氧 元素组成的,氧化铜是由 铜元素和氧元素 元素组成的,铁矿石、钢铁、铁锈中都含有 铁 元素.从微观角度分析,①物质都是由 微粒 构成的,如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铜是由 铜原子 构成的;

②分子都是由 原子 构成的,如二氧化碳分子由 碳原子和氧原子 构成的.

【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作答.

从宏观角度分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

氧,铜元素和氧元素,铁.

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微粒水分子,铜原子;

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

【点评】小结:

宏观,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微观,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四氧化三铁,②水,③食盐水,④高锰酸钾,⑤铝丝,⑥洁净的空气,⑦液氧,⑧二氧化锰八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是(填序号,下同) ⑤⑦ ;

属于化合物的是 ①②④⑧ ;

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②④⑤⑦⑧ ;

属于混合物的是 ③⑥ .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铝丝、液氧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

⑤⑦.

四氧化三铁、水、高锰酸钾、二氧化锰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填:

①②④⑧

四氧化三铁、水、高锰酸钾、铝丝、液氧、二氧化锰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填:

①②④⑤⑦⑧.

食盐水、洁净的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

③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问题.

14.(5分)(2004•镇江)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 碳 、 氢 元素,可能含 氧 元素.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因为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C、H、O三种元素,所以反应物中也应该有这三种元素,又知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可判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碳、氢,氧.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 阳 (填“阴”或“阳”)离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 最外层电子 数关系密切;

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电子层 数;

 原子的质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 依次递增.

 .

【分析】

(1)原子得到电子后,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微粒带负电称为阴离子;

失电子后,核外电子数小于质子数,微粒带正电,称为阳离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化学性质稳定称为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小于4易失电子,大于4易得电子;

(3)比较图中同一周期内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出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相同处;

(4)比较同周期中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出依次递增的数值;

(5)氯离子(Cl﹣)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即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

(1)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质子数不变仍为11,电子数变成2+8=10,质子数比电子数多1,粒子带正电,为阳离子;

故答:

阳;

(2)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

(3)图中所列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都分为三层,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