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616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是一个科学的信念。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现实性。

(2)科学性。

(3)祟高性。

[单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论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

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现阶段共产党人的理想,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这一理想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仍有其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共产主义理想指明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事业是向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运动。

离开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就说不清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离开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没有离开共产主义的大方向。

只要我们时时记住这个大方向,弄清这个总坐标,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我们的探索过程如何曲折,我们都不会迷失方向。

我们是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在面临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坚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我们能否顶住压力,坚守阵地,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一大批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先进分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不仅起着核心和骨干的作用,而且也将对更多的人起着引导作用。

现在,我们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当代大学生应该科学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埋想,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追求崇高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节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简答]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注意的问题。

(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单选]理想实现的过程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论述]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

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

因此,正确看待这种矛盾是很必要的。

一方面,要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有时不能正确地看待,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而把二者对立起来。

其中一种倾向就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

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全盘否定,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

毋庸讳言,我国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许多消极腐败和丑恶现象,对此不能视而不见。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我们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腐败等不良现象,但这些毕竟不是生活的主要方面,而且正是我们要努力克服的东西。

我们应该坚决地同这些现象做斗争,而不应因看到这些现象而忘记了社会的主流。

另一方面,要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在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

有的学生在开始走向社会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时间长了就不以为然,甚至自已也卷入其中,失去了自己的理想。

还有的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掉进拜金主义泥坑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

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

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

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

(1)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关系,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

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

  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

(2)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

第一,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

  第二,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有人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

******************************************************************************/

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单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一节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单选、简答]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爱国主义以爱故土山河、爱骨肉同胞、爱祖国的文化和爱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

(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

(3)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4)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5)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单选、简答]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简答]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

(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简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妄自尊大、故步自封的狭隘民族主义。

狭隘民族主义往往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认为自己一切都好,拒绝接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先进东西,盲目排外,闭关锁国。

殊不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在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二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认为中国一无是处,主张“全盘西化”,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

这种观点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利益和对外开放的初衷,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

[单选]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核心的作用。

[单选]在当今年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也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单选]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

[简答]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的表现。

(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

(2)树立爱国思想,增进国家团结、统一和安全。

(3)实践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

[单选、简答]培育爱国情感的表现。

(1)要在直觉上增强爱国情感的体验。

(2)要在理论上增强爱国情感的体验。

(3)要在实践中增强爱国情感的体验。

[单选,简答]实践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的表现。

(1)刻苦学习,掌握建设国家和保卫国家的过硬本领。

(2)端正思想,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3)躬行实践,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

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第一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单选]古往今来,人们对人生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和主张。

不同的理解和主张,构成了不同的人生观。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它贯穿人生历程的始终,持续激励和引导着个人不断前行。

[单选,简答]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的核心地位的表现。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作用。

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动的动力源泉,当人们意识到为什么活着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着人们为了既定的目标而奋发进取、努力拼搏。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单选、简答]用高尚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的原因。

(1)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

(2)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3)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第二节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单选、简答]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人生目的的影响。

(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论述]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

现实生活中,顺境和逆境对人的影响都有两重性,对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

在顺境中向目标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可以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优越的条件和舒适的环境又容易使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甚至得意忘形、“大意失荆州”。

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如同逆水行舟,阻力大、条件差、困难重重。

同样的目标,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功。

但是,逆境对人生也是一种磨炼,它可以使人更多地思考人生、磨砺意志,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

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

身处顺境并不等于一切顺利,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待时机成熟,顺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第三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简答、论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个体对他人、社会所做的贡献。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贡献越大,他实现的社会价值就越高。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个体的努力和奋斗,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和奋斗的过程,一般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人是社会的人,人进行的自我价值活动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越高,为他人和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他所能实现的自我价值就越高。

如果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利己活动,囿于自我的封闭圈,不为他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的自我价值是不可能实现的。

[单选、简答]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

(1)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2)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3)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第四节协调人生道路上若干关系

[单选]人与自然之间真正的纽带,或者说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就是生产劳动。

[单选、简答]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

(3)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4)注重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单选、简答]遵循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诚信原则。

(3)宽容原则。

(4)互助原则。

[单选、简答]掌握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

(1)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

(3)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

[单选、简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方面,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作用。

(2)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人还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断地调整和充实自我,使自我意识处于良性循环中。

(3)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社会的进步又必须依赖个人的劳动和创造。

第四章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单选]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简答]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2)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简答]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的主要表现。

(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单选]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

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简答]道德的社会作用的主要表现。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单选]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最终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

道德发展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第二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单选、简答]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1)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2)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3)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4)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5)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6)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简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简答、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2)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使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又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我们要把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逐步完善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提升人们的素质,从而促进国家治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单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简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原因。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

(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单选、简答]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及其基本内涵。

(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4)集体主义还要求发扬融入集体合力的丰富个性和自觉创造精神。

[单选、简答]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的层次。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2)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3)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单选、简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原因。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

(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简答、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

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正确的荣辱观。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全面论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现实针对性和历史指引性。

(3)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引领风尚。

[单选、简答]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1)以热爰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单选、简答]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1)重视荣辱.树立荣辱意识。

(2)明荣辨耻,掌握科学内涵。

(3)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第五章培养优良道德品质

第一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单选]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当代概括。

[单选、简答]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是要求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明礼诚信,是要求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

团结友善,是要求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