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729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

大学路第二小学

 

2014——2015学年上期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平台。

试题以课本内容为基本依据,涉及到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思考过程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采取想一想,填一填、画一画、判断、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进行重点考查。

显示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灵活性,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二、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试题难易适中,试题紧扣课标和课本,内容涵盖了课本所有内容,并且以灵活的题型出现,并考察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但要求学生会做题,还注重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本次二年级有320人参加考试,预测学生的平均分在90分左右,可是学生实际成绩比预测成绩稍有些差距,学生的实际平均分为分。

一些题目较为灵活,如第二题第7小题,学生对算理理解困难失分较多;第三题第3小题用圆折一折,看成什么角,题目新颖灵活,学生不能理解;第五题第3小题画图表示“3×4”。

主要失分在根据100加减法算理填空,线段的长度,用圆折角,列竖式计算和解决问题这些方面,有的学生对知识掌握不扎实,有的是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还有就是计算失误较严重。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期末整体平均成绩比期中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

从5个班的平均成绩来看,5个班成绩比较均匀,悬殊不大。

从这个图来看,学生的优秀人数太少,85分以下以及不及格人数偏多。

以后教学中仍然要注重培优补差工作。

三、答题情况分析

1、亮点

本次试题,从题型和考查能力体现了课改的要求。

注重孩子思维过程和动手能力的考查,不仅知道问题答案,还要知道为什么。

学生在本次考试中第一题口算题正确率比较高,说明学生对表内乘法掌握的不错。

孩子们的试卷书写的都比较干净整洁。

2、主要问题:

错例1:

第二大题第4小题

考察内容:

长度单位,认识米和厘米。

考察能力:

米和厘米在生活中的运用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3分,平均分2.93分,答对人数237人,占74.06%。

错误原因:

生活经验不丰富,不清楚米和厘米的用处和基本长度。

教学时教师没有给孩子们更多的生活例子,没有充分感知

错例2:

第二大题第7小题

考察内容:

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

考察能力:

对计算算理的理解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4分,平均分3.05分,答对人数150人,占46.88%。

错误原因:

说算理一直是个难点,孩子们会列竖式计算,但是说算理,学生就觉得很困难,难理解。

而且以写的形式,他们就更不容易理解。

错例3:

第二题第8小题

考察内容: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考察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4分,平均分3.5分,答对人数198人,占61.88%。

错误原因:

乘减的式子列错的比较多,让学生思考补充成“4个3”时,学生对于减2理解的不好。

因为图中没有这个“2”,所以很多孩子想不到2从哪里来,都是减1。

错例4:

第三题第2小题

考察内容:

测量线段的长

考察能力:

观察力,判断力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1分,平均分0.65分,答对人数215人,占67.18%。

错误原因:

大部分错选的是B、5厘米。

同学们也都知道没有从“0”刻度量起,有的同学应该是在数数字:

2、3、4、5、6,有5个数字所以是5厘米。

还有的同学应该是用6-1=5,所以是5厘米。

错例5:

第三大题第3小题

考察内容:

初步认识角

考察能力:

观察力,理解力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2分,平均分1.68分,答对人数44人,占67.69%。

错误原因:

孩子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尤其第2个()学生想象不出来再折一次的样子。

另外题目较灵活,学生不能知识联系实际。

错例5:

第四大题以及卷子中的相关计算

考察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

考察能力:

笔算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做题习惯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16分,平均分14.75分,答对人数36人,占55.38%。

错误原因:

进位加,和退位减时,还是忘记进“1”和退“1”。

计算时马虎大意。

个别孩子两步计算的题还没有掌握方法。

错例5:

第6大题第3题

考察内容:

乘法

考察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4分,平均分2.58,答对人数203人,占63.44%。

错误原因:

主要是在观察图时没有数清楚小红旗间隔数,而不是小红旗的个数。

错例:

第六大题第4小题

考察内容:

乘加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

考察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6分,平均分3.28,答对人数185人,占57.81%。

错误原因:

学生主要是观察不仔细,没有看清楚是三份套餐而不是一份,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读题能力的培养。

少部分学生对结果不会分析。

四、我的思考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更加感受到了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巩固,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在讲题时不仅注重答案,更注重孩子的思维过程,明白其中的道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努力方向

1、平时培养学生多读题、会读题、认真读题,领会题目的要求后,联系所学的知识点正确解答。

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学会读题目,在读懂题目的意思后,分析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独立解答及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3、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针对性辅导。

对优生要拔高要求,对学困生要多鼓励、多辅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从学生的答题错误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率。

  5、培养学生认真的良好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