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789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docx

高考地理专题八《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教案

[课标要求]

1.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流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从自然和人文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

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规律。

难点:

结合中国的实际,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并总结自然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地质灾害

1.中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有            、            、         等。

2.       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      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请以该区为例分析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

⑵人文原因:

3.简要描述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

 [直击高考]

1.(04上海地理卷)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北京时间2019年10月8日11时50分,图示地点(34.4°N,73.6°E)发生里氏7.6级地震(下左图)。

该地强烈地震的发生是由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张裂加剧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减弱

C.非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挤压加剧    D.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速度加快

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         。

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          。

4.(05江苏文综卷)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

(1分)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    、    等。

 

5.(07江苏文综卷) 2019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

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①列举长征途经的云、贵、川接壤地带易发的地质灾害。

(写出两种即可)(2分) 

②简要回答防御上述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

(写出两项措施即可)(2分)

二、水文灾害

1.中国主要的水文灾害类型有        、           、          、          等。

2.         是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区,其中       、        、      地区受灾尤为频繁。

请以该区为例简要分析我国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

⑵人文原因:

3.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减轻该种灾害的发生。

[直击高考]

(07江苏地理卷)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2.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3.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4.(2019年山东)(10分)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读图12“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6分)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4分)

5. 读淮河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

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     海;一条向南通过       ,流入长江,最后汇入东海。

(2)淮河流域洪涝频发,简述其发生的原因。

(3)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

三、气象灾害

1.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有         、         、         、          、         等。

  

2.         是我国气象灾害多发区,其中多     、     的气象灾害,请以该区为例,分析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

⑵人为原因:

[直击高考]

(05广东大综卷)自然灾害会给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要深入开展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有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回答1~3题。

1.源于西太平洋洋面的台风,当中心移入南海,位于20°N,118°E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   )

A.北风     B.西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广东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面临的主要灾害是(   ) 

①热带气旋(台风)   ②寒潮    ③咸潮    ④赤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019年6月末至7月初,广东省出现罕见的大面积持续高温炎热天气,全省有45个县(市)的最高气温破历史同期记录。

造成此次异常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共同影响  B.大量使用汽车和制冷设备

C.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                      D.全球温室效应长期作用

4.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为我国        能源丰富区;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pH<5.6的地区,防治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2)甲、乙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    )

A.降水量悬殊较大                   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

C.热量条件差异大                   D.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不同

(3)简述丁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

(4)图中丙气象灾害名称是          ,发生在         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请简述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

5.(05上海地理卷)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联系2019年元旦前后上海市经历的一次寒潮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2019年12月28日—2019年1月3日)

(1)读“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过境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境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境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于_________一带。

(3)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单项选择)(    )

(4)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多项选择)(    )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频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羽绒服装热销

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过关测试]

1.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甲和丙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A.寒潮、酸雨              B.酸雨、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寒潮

(2)乙类地理现象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原因分别是 

A.纬度和海拔  B.纬度和土壤  C.纬度和地形  D.降水量和地形

2.右图为某流域管理单位由长年水文数据(1875-1975)所推算的洪水频率曲线。

但如以较近年代(1945~1975)的水文数据推算,则洪水频率有提高的现象。

回答问题。

(1)原百年一遇的洪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约为多少年(   )

A.70年    B.50年    C.20年   D.10年

(2)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较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约缩短了多少年(   )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3.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读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⑵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4.灾害发生时,积极合理的行动决定了个人的生存。

请回答下面问题。

⑴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

⑵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C.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D.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5.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9年9月4日17时,开县从南河到东河整个流域降特大暴雨。

到9月5日15时,降雨量达到327.3毫米。

最高洪峰经过县城,水位为172米,超过警戒水位5.6米。

次日凌晨,全县55个乡镇的1041个村全部受灾,全县受灾面积100%。

有关这次特大暴雨,气象专家介绍说,虽然此次强烈的大暴雨是十分罕见的,但西南地区在9月份出现暴雨过程并不属异常。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专家所说的“西南地区在9月份出现暴雨过程并不属异常”的原因。

[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

中国的生物灾害

2.学习目标

⑴了解我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和生物入侵情况及危害。

⑵知道我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基础知识

一、农作物病虫害

农作物病虫害

    分布

灾情

 

 

 

 

 

 

 

 

 

二、森林病虫害

三、鼠害

 

分布

本区农业特点

常见害鼠

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

 

 

 

四、生物入侵

通过阅读材料,知道有害生物入侵的严重危害,了解采取措施严防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意义。

 [试题精选]

1.阅读下图与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019年是2019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以来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失踪56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4万多人,倒塌房屋202万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77亿多元。

(2)2019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倡导的第17个“国际减灾日”,其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

材料二: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1)我国当前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旱涝灾害     C.台风     D.沙尘暴

(2)下列发生在2019年的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事件有(   )(多项选择)

A.7月22日,云南盐津发生5.1级地震

B.7月13日以来山西运城市9县区先后出现乙脑疫情

C.11月14日,添加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事件

D.8月10日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登陆

(3)在右图中,区域①与区域⑥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荒漠化与旱涝灾害   B.泥石流与霜冻   C.滑坡与风暴潮   D.旱灾与地震

(4)受风暴潮灾害影响的主要区域是图中的区域       (数字),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数字),泥石流最严重的区域是      (数字),以上地区造成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加剧的人为原因是                   。

  

答案:

1.

(1)B 

(2)A、D (3)A (4)⑦④③   地表植被遭到破坏

 18.读图甲“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

(1)~

(2)题。

(1)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比较稳定地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图乙中的      。

(2)当图乙中的天气系统持续稳定在该地区较长时间时,我国将出现(   )

A.南涝北旱现象 B.北涝南旱现象   C.东旱西涝现象    D.全国均涝现象

答案:

2.

(1)B  点拨:

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并且为7、8月份,为伏旱现象,影响该天气的系统为副热带高压西侧的高压脊,空气顺时针旋转向外运动,故正确答案为B。

(2)B  点拨:

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方时间长,则南方降水时间短,水量少,而北方降水量大,历时长,即发生北涝南旱现象。

3.阅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

(1)~(3)题。

地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主要 

灾害 

种类

干旱 

洪水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台风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龙卷风

酸雨 

雪灾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1)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它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  

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

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 

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2)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灾害,这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B.受西风影响降水过多

C.工业化程度高          D.跨纬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3)南亚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成因有(   )

①地势低平   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   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答案:

3.

(1)D 

(2)C (3)A  点拨:

各大洲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形成了各自的自然灾害。

欧洲冬季多雪,主要原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多低压气旋活动;由于工业化程度高,大气污染严重,酸雨灾害比较普遍。

北美洲也是工业发达的地区,大气污染严重,酸雨也严重。

南亚的孟加拉国,位于孟加拉湾沿岸,地势低平,加上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变化强烈,雨季时洪涝灾害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