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607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学目的:

通过“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这门课程的学习,指导大学生如何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做好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换,使大学生懂得要做和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和方法,掌握如何按照自己的规划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创业意识、就业技巧和综合素质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顺利就业。

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指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就业知识和技能。

主要参考书目

备注

课程教案(№:

一)

授课内容

职业的基本认识

课型

√□理论□实践

授课学时

2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ppt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掌握职业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就业和职业的区别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导入语、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

一、课程导入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分析

二、就业及其基本特征(就业、职业——两个名词解释,比较)。

(一)解释

1、什么是就业

就业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

把握四个方面:

其一劳动主体必须是从事社会劳动(从事家务劳动不是就业),其二有报酬和经济收入(如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不是就业),其三从事社会劳动必须是合法(如走私、贩毒、卖淫有非法收入,但不是就业),其四劳动主体符合法律规定(劳动法规定就业必须年满16岁,如文艺、体育等特殊工种除外)。

2、什么职业

职业在德语中乃是“天职”之意,它意味着个人毕生为之而不懈奋斗的目标。

因此,职业本身已经包含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内容,它是一种具有高尚性的事业。

职业体现了专业的分工,没有高度的分工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观念,职业化意味着专门从事某项事务。

它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要求劳动者对它的忠诚。

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生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

(二)比较

1、二者区别

就业——是劳动者获得一份合法的工作并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的活动,职业目标尚未确定,是初级的职业活动。

职业——是劳动者专门从事某项事务并终身为之奋斗,目标明确的精神追求,是高级的职业活动。

举例:

职业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

职业演员和一般文艺工作者等。

2、就业的基本特征

(1)社会性。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构成就业的基本要素。

两者相结合,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中。

生产关系就是社会关系,就业总是受到社会关系的推动和制约,总是同社会的现状与发展密切相关的。

(2)经济性。

对社会来讲,就业活动在宏观上要求尽可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劳动力资源。

对劳动者个人来讲,就业是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

就业活动的结果,要尽可能地满足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不断完善。

(3)计划性和合理性。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不是任意进行的,而是要按一定的计划和比例来进行。

其计划的方式由生产关系决定,结合的比例限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就业岗位的变换越来越频繁。

这种变动在现代社会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不同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相结合的劳动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有着不同的要求。

要提高结合的效益,就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并使劳动者尽可能地稳定在一定就业岗位上,从而发展成职业的追求。

作业/思考题:

思考职业对个人生活的作用。

教学后记:

二)

收集职业的类别和了解就业形势

□理论√□实践

分组讨论+课堂指导

使学生掌握就业形势的基本情况,熟悉职业的类别。

二、把学生分组,以小组形式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当前就业形势和职业类别。

三)

大学生就业制度及就业市场

使学生简要了解我国劳动人事制度及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改革进程,熟悉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及特点。

1、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

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轨迹

二、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近几年,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由于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国家机关精简机构等原因,使原有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的接收能力降低,而新增长的就业点,如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由于政策措施尚不配套,接纳能力有限。

为此,国家更加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政府多次下达文件对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重要意见,强调高等学校毕业生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重要力量。

合理配臵使用大学毕业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就业工作管理体制

按现行管理体制划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主要分为三块:

一定数量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少数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高等学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高等学校。

按照现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毕业生就业采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行分级负责、相互调剂的办法,已经形成了职责明确,条块结合的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

教育部作为全国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职责是:

制定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章和宏观政策;

组织研究并指导实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管理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活动以及毕业生就业市场;

汇总、审核、下达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方案,指导和编制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方案;

组织国家急需、应予保证的行业、部门和地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实施;

检查、监督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全过程工作;

向社会公布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年度就业状况;

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其他工作。

2、社会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分类管理体制

(1)政府机关按公务员的要求录用毕业生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关于政府机关从事公务人员管理的法律化、正规化和标准化的诸种规范性和规定性的总和,是一套完善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核、职务任免、升降、培训、工资保险福利、申诉控告、退休以及公务员管理和监督与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体系。

我国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它包括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也包括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务、社团事务管理等管理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人员,都要按照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面向社会实行公平考试。

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同社会其他人员一样,必须具备报考的基本条件,诸如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修养、较强的业务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等,考试的科目一般为综合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有的还要增加申论和专业考试。

在初试合格后,再进行面试和考查等环节。

(2)企事业单位按照新的劳动人事管理办法录用毕业生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和推行事业单位社会化的要求,理顺政事关系,逐步使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的人事管理制度脱钩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

根据事业单位不同人员的特点,将对管理人员建立职员制度,对专业技术人员健全职务聘任制度,对工勤人员实行技术等级考核,对行政领导人员采取直接聘任、招标聘任、选举聘任等多种形式,逐步推行聘用制度,用契约的形式确定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关系。

在国有企业单位,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政府与企业的人事管理关系。

不再按照行政级别确定企业管理人员的待遇,进一步打破企业中各类人员的身份界限,为企业人员竞争上岗创造条件,实现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上能下。

在独资、合资、民营企业单位的技术人员,采取人事代理制度,这些企业招聘毕业生一般都要到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代理手续。

企业聘用后,人才交流中心负责对其档案、技术职称评审等方面的管理以及职业流动中的有关手续转移等工作。

企事业单位招聘毕业生的条件一般都是有法人独自确定,通过双向选择的方法来落实。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毕业生的条件设定、考核方式选择等方面越来越理性化和规范花,为毕业生就业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及特点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形成和发展的。

按其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种市场交相辉映,形成了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所谓有形市场指的是:

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为大学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就业洽谈和招聘活动。

(1)毕业生所在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它是针对本校毕业生的特点,邀请与其密切相关的用人单位参加,主要是为本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市场。

(2)分科类就业市场,主要是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从用人单位和学校两方面考虑,从市场细化的角度出发,把理、工、农、医、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分别集中起来,与相应的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3)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它是由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举办的为区域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如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区域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区域市场、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区域市场、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区域市场、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区域市场等等,这些区域市场辐射性很强,对周围省市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4)行业性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为本系统、本行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就业市场。

(5)层次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分别举办研究生就业市场,本科生就业市场,专科生就业市场。

1、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什么?

2、毕业生就业的管理体制是怎样的?

3、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包括哪些?

其特点是什么?

四)

社会职业与职业理想

使学生掌握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以及社会职业的发展趋势与职业流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与职业的分类

一、社会职业

1、职业的涵义。

在第一章我们已经介绍了“就业”与“职业”的涵义并作了比较。

(提问)。

2、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3、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的活动和行为。

二、职业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1、职业分类

社会分工是职业分类的依据。

各国国情不同,划分职业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国外职业分类一般有三种类型:

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

按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

依据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或“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较为普遍。

2、我国职业分类现已公布的有两种类型:

一是1982年3月公布,供第三次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

该《标准》依据在业人口本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

二是1984年发布,1985年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

这项标准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1999年5月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中国职业归为八个大类,共一千八百三十八个职业。

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得职业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职业在不断地分化、重组。

传统的职业面临消亡,过时的职业自动消失,有的改头换面变了称呼,新的职业层出不穷的产生。

3、职业分类的基本特征

概括职业分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产业性,行业性,职业性,组群性,时空性。

三、社会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职业的发展趋势是:

职业分类在数量上由少到多,新职业出现的频率逐渐加快;

职业分工由简单到精细;

职业活动的内容不断弃旧更新;

职业的专业增强,并出现综合化的多元化趋势;

第三产业的职业数量大量增加。

四、职业流动

1、职业流动的表现形式

职业流动与职务变动、区域流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从不同的角度看,职业流动的表现形式为水平流动和上下流动(垂直流动),代际流动,一生流动,结构性流动和个别流动。

2、职业流动的原因和特点

职业流动的原因:

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促成职业流动的根本原因;

就业制度是促成职业流动的保障条件;

就业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职业流动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利益驱动;

人际关系冲突也是促使个体职业流动的原因之一;

职业能力水平对职业流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职业流动的特点:

与人力资本投入成反比;

与年龄成反比;

男性多于女性;

区域性差别;

现代社会职业流动与家庭背景的相关因素较少;

自由与控制。

五、职业理想的涵义与特征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其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事业上获取成就的追求和向往。

职业理想的特征:

社会性,时代性,阶级性,发展性,个体差异性。

职业理想的影响因素

个人的职业理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说,主要受三方面的因素影响最大:

受社会理想的影响;

受人生理想的影响;

受生活理想的影响。

1、什么是职业?

有哪些特征?

2、了解社会职业分类对择业有何意义?

3、什么是职业流动?

职业流动的形式和特点有哪些?

4、正确职业理想的标准是什么?

五)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和主要内容。

一、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2、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成才的有效办法。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该遵守四个准则:

1、择己所爱;

2、择己所长;

3、择世所需;

4、择己所利。

三、职业生涯五道坎:

第一道坎,“青黄不接阶段”,第二道坎,“职业塑造阶段”,第三道坎,“职业锁定阶段”,第四道坎,“事业开拓阶段”,第五道坎,“事业平稳阶段”。

职业生涯目标规划时间表

(1)首先制定出未来发展目标

(2)十年计划

(3)五年计划

(4)三年计划

(5)明年计划

(6)下月计划,下周计划乃至明日计划。

四、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主要内容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

职业生涯设计的六步走:

1、评估自我。

评估自我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如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以及周围人对你的评价;

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特长、气质、性格、能力、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等进行全面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

我应该干什么?

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评估自我时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代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达到设计高度适宜。

2、确立目标和职业定位。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确立目标就是“职业方向定位”,请记住它是“最重要的环节”,它是你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它具有灯塔和航标的作用。

职业目标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确立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关键是要确立好目标。

任何人的职业目标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制约,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利益的职业都是正确的,因此,大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时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有现实的可行性。

目标又分短期和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短期目标则一般是近期素质能力的提高等。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

职业定位应注意:

①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

②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③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

④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3、正确进行职业分析。

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

职业区域可能是城市,也可能是农村,可能是经济发达的特区,也可能是经济一般或贫困落后地区。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职业区域的具体特点,比如该地区的特殊政策、环境特征;

职业角色的发展与职业所在的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时,不能仅看重单位的大小、名气,而要对该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行业的非正式团体规范等;

不同的职业岗位对求业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职业生涯规划时,除了解所需要的非职业素质要求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除了解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特殊职业能力。

4、环境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

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5、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

在确立了职业目标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没有行动,目标无从实现,因此,要指导大学参与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

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的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内容。

如组织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大学生校园创业活动等都是职业训练很好的形式。

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邀请成功的校友、校外知名人士等回校与大学生座谈交流经验;

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形式,让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

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开展职业意向测评,开展职业兴趣分析测评等。

高校要指导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更早更多地了解职业,掌握职业技能,以便更好的开展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

6、评估与反馈。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在高科技信息时代,变化更是永恒的主题。

由于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

因此,毕业生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从而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

如何简单地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六)

4课时

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学会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制定初步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和查阅资料,制定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理论□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