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617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ocx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限时45分钟)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及难度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2(中)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3(中)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4(中)、5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6、7、8(中)、9、14(难)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3(中)、14(难)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0、11、12(中)、13(中)

一、选择题

1.(2015南宁模拟)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打击暴力恐怖违法犯罪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公民举报涉恐涉暴违法犯罪线索,2014年9月13日,广西颁布《公民举报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线索奖励办法》。

这表明(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发扬民主有利于加强专政职能 ④打击犯罪活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要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C 本题考查国家性质。

此题通过调动人民群众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积极性,可见国家性质,故①正确。

通过鼓励公民举报,从而打击违法犯罪,可见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故③正确。

此题没有涉及民主的广泛性,排除②。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排除④。

2.漫画《皆大欢喜》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②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得以体现 ③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④公民享有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A 漫画表明对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故①正确。

通过对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可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故②正确。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排除③。

④在漫画中不能体现,排除。

3.自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后,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西、福建等29个省(市)明确出台了农民工子女异地高考的具体方案。

此举(  )

①扩大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②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切实保障了公民受教育的平等权 ④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D 本题考查我国人民民主的相关知识。

材料中的举措是为了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但没有扩大这一权利,选择③,排除①;方案使农民工子女异地高考有了制度保障,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没有体现广泛性,排除②;方案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育方面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④当选。

4.(2014淄博二模)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谣言也得以迅速传播。

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  )

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 ②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③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 ④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A 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

防止网络谣言,公民必须提高自身素养,自觉抵制网络谣言,故①正确。

政府要加强管理,维护网络秩序,故②正确。

对于积极的、健康的网络信息,不应该限制,排除③。

此题没有涉及民主管理,排除④。

5.2014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等法规正式实施。

这些法律正式实施后,公民的合法权益又多了一层法律保障。

这表明(  )

A.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

C.公民的一切权利都应得到保护

D.法律是为全体公民服务的

解析:

A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通过完善法律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可见人民民主具有法律保障,故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答案为A。

B材料无体现。

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排除C。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排除D。

6.所谓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

晒客族的一个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

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网络是一片无拘无束的天空

B.是正确的,因为公民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

C.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D.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解析:

C 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权利与义务不可分离,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材料中的观点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因而首先可以排除A、B两项;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D项原因解释错误。

7.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我国法律对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提出的条件是(  )

①必须在中国居住满两年 ②年满十八周岁 ③没有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 ④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析:

D 本题考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年满十八周岁,并且没有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故答案为D。

①④不符合题意。

8.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未予作答。

王某较起真来,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履行职责。

法院判决王某胜诉。

这反映了(  )

①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 ②公民享有质询权 ③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④公民享有申诉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C 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

王某要求市环保局公开相关信息,属于行使公民的知情权,③正确;“法院判决王某胜诉”,体现了①;王某就环保局的失职行为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是行使公民的控告权,不是行使申诉权,故排除④;质询权属于人大代表的权利,故排除②。

9.“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

”这是某市政府工作人员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

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

这表明(  )

A.公民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接受人大代表监督

D.公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

解析:

B 本题考查我国公民的权利。

政府干部任用前进行公示,是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监督的表现,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民主管理、民主选举的内容,A、D两项不合题意;材料也没有涉及国家权力机关及人大代表,C项与题意不符。

10.2014年9月26日,汕头金平区发生群体事件,事件中,多名党政干部和民警不同程度受伤。

随后,26名涉嫌违法犯罪人员被刑拘。

这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启示是(  )

①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采取多种途径行使政治自由 ④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析:

C 本题考查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

群众表达诉求要依法有序,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故答案为C。

此题没有体现人们政治地位的差异,排除②。

材料强调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排除③。

11.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进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然而,也存在着某些人利用网络散布谣言、侵犯他人隐私等问题。

为此,作为公民应该(  )

①充分利用网络表达意愿 ②充分利用网络实现自身权益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④坚持理性表达,有序参与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D 本题考查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材料中涉及公民利用网络表达意愿和部分人在利用网络表达意愿时存在违法行为两个方面,因此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理性表达,有序参与,①②不符合题意,而③④符合题意。

12.漫画《如此上访》给公民的启示是(  )

①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②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③要依法参与民主决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④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C 漫画中上访者提出无理要求,若不答应就同归于尽的做法没有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不属于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是错误的,②④说法正确;①说法不合题意,漫画中的公民不是不“勇于使用”,而是不善于合理使用;漫画属于监督权的行使,不是民主决策,③不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圆满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调动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材料一 下面是张丽同学参与的政治活动

活动1

参与广州市交通拥堵治理方案听证会,并对政府提出建议

活动2

参与广州市社会法制调研活动,就相关法律落实情况向人大等有关部门反映

活动3

在学校举办关注南海问题专题讲座,了解我国南海争端

材料二 成为汽车强国是产业梦,成为“有车一族”是家庭梦,青年学生也有自己的梦。

青年学生的个人梦想无论多么色彩斑斓,都只有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之中才能实现。

(1)张丽同学的政治参与活动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知识?

(2)请运用政治参与原则的知识,探讨为什么个人梦想的实现必须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相联系。

解析:

(1)问,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

通过政治参与活动,可见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同时体现了公民的监督权和政治自由。

通过材料中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可见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

(2)问,考查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必须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结合,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答案:

(1)①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可以通过相应途径,参与政治活动。

②公民依法行使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③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④公民政治参与坚持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①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9月2日,监察部副部长于春生做客网站在线访谈,以“办好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打造执纪监督平台”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鼠标直通中纪委,一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影响力不断扩大。

现中纪委监察部官网实名注册的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留言4万多条;日均举报量达到800余件。

材料二 2014年9月19日,湖北省举报、辟谣、打谣平台正式开通。

这是管理部门与新闻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建立的打击谣言媒体平台。

该平台依托省网络举报中心和荆楚网建设,联合省内多家媒体开通“辟谣频道”,在省直主要新闻媒体开设“澄清谣言”“真相调查”类专题专栏,压缩网络违法有害信息的存在空间,维护公民权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家性质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纪委开展网络反腐的重要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防止谣言的蔓延。

解析:

(1)问考查国家性质。

网络反腐,可以立足国家性质、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以及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来分析。

(2)问,考查国家性质与公民权利。

立足国家角度,应该履行专政职能,打击违法犯罪。

立足公民应该遵循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

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开展网络反腐,体现了保障人民民主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职能。

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通过建立网络反腐平台,尊重公民的合法权利。

③公民具有监督权,网络反腐平台的建立,尊重了公民的监督权。

④网络反腐平台的建立,可以激发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以及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2)①加强专政职能,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②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表达政治自由的同时,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④国家应该落实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