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6174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docx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

广厦结构CAD15(钢结构部分)说明书

第一部分:

平面桁架和框排架CAD

平面桁架和框排架CAD概述

结构形式和杆件

本程序可计算平面任意形状的框、排架或者桁架结构。

杆件材料为钢或者混凝土。

杆件的截面形式除常见截面外,还包括角钢、方钢、圆管、箱形截面和格构式截面等多种截面形式。

支持多种变截面杆件,包括梯形梁杆,拱形梁杆和有支托的梁杆。

支座可设置在任意节点上,共有水平约束、竖直约束,双向约束(铰接)和刚接四种型式。

杆件间的约束可以是铰接也可以是刚接。

计算时考虑了吊车的不利布置。

下图为程序支持的常见的结构:

设计流程

基本流程如下:

新建工程名――总体信息――桁架选型――杆件变换――修改截面――设置计算长度――设置截面削弱――设置节点约束――输入杆件和节点荷载――数据检查――计算内力――打印计算结果和平面简图。

解题范围

内力计算采用广厦平面杆系计算程序,程序的解题范围:

总节点数(包括支座的约束点)≤200

杆件数                     ≤170

支座约束数                 ≤80

命令和简化命令

可以通过命令和菜单按钮两种方式指行一个功能,每个命令可以全命令名和简化命令名,简化命令存于与录入系统同目录的gsPkCAD.pgp,用户可以修改,重新进入录入系统时自动调入。

主要的全命令名和简化命令名

简化命令名

全命令名

功能介绍

U

Undo

Undo撤销,返回至上一次操作内容

R

Redo

Redo重做,恢复上一次放弃

Z

Zoom

显示控制

ZA

ZoomA

显示全图

P

Pan

实时平移

Pr

PreView

打印预览

ZD

ZoomD

实时缩放

W

ZoomW

窗选放大

ZP

ZoomP

先前视图

X2

ZoomX2

缩小一些

X1

ZoomX1

放大一些

E

Erase

删除

Ro

Rotate

旋转

Mi

Mirror

镜像复制对象

M

Move

移动

C

Copy

复制对象

O

Offset

偏移

St

Stretch

拉伸

T

Trim

裁剪

Ex

Extend

延伸

Br

Break

打断

Ch

Chamfer

倒角

Fi

Fillet

圆角

Sc

Scale

放大对象

O

Open

打开文件

N

New

新建文件

S

Save

保存此文件

Sa

SaveAs

保存此文件为另一指定的文件名

Cl

Close

关闭文件

DWG

DwgOut

当前图形生成dwg图形输出

F

Find

寻找构件

Dt

Dist

测量两点/构件之间的距离

Bm

BarMenu

切换到杆件编辑菜单

BLm

BarLoadMenu

切换到杆件荷载编辑菜单

NLm

NodeLoadMenu

切换到节点荷载编辑菜单

Crm

CraneMenu

切换到吊车编辑菜单

SkM

SketchMenu

平面简图编辑菜单

SRm

ShowResult

切换到计算结果菜单

Chk

CheckData

进行数据检查

TS

CharSize

设定字高缩放比例

GR

Grid

修改格栅间距

Ucs

Ucs

定义局部坐标系

DeU

DelUcs

删除局部坐标系

Sys

SysInfoSet

系统信息设置

Os

OsnapSet

捕捉点设置

Li

Limits

图形界限设置

Po

Polar

极轴追踪

Tu

Truss

桁架选型

Fm

Frame

框架选型

TfB

TransformBar

杆件变换

Bar

Bar

两点建杆

LB

LineBar

轴线建杆

DB

DistBar

距离建杆

DelB

DelBar

删除杆件

Beam

Beam

指定梁

Col

Col

指定柱

MB

ModBar

修改截面

CaL

CalcLen

计算长度

Ws

WeakSect

截面削弱

Bj

BarBound

杆端铰接

Nc

NodeConstraint

设置节点约束

ABL

AddBarLoad

增加杆件荷载

DBL

DelBarLoad

删除杆件荷载

MBL

ModBarLoad

修改杆件荷载

UDV

UniDV

当前杆件荷载为竖向均布恒载

ULV

UniLV

当前杆件荷载为竖向均布活载

UDH

UniDH

当前杆件荷载为水平均布恒载

ULH

UniLH

当前杆件荷载为水平均布活载

CDV

ConDV

当前杆件荷载为竖向集中恒载

CLV

ConLV

当前杆件荷载为竖向集中活载

CDH

ConDH

当前杆件荷载为水平集中恒载

CLH

ConLH

当前杆件荷载为水平集中活载

TDV

TrapeDV

当前杆件荷载为竖向分布恒载

TLV

TrapeLV

当前杆件荷载为竖向分布活载

TDH

TrapeDH

当前杆件荷载为水平分布恒载

TLH

TrapeLH

当前杆件荷载为水平分布活载

MD

MDLoad

当前杆件荷载为集中恒弯矩

ML

MLLoad

当前杆件荷载为集中活弯矩

WL

WLeft

当前杆件荷载为左风荷载

WR

WRight

当前杆件荷载为右风荷载

ANL

AddNodeLoad

增加节点荷载

DNL

DelNodeLoad

删除节点荷载

MNL

ModNodeLoad

修改节点荷载

NCDV

NVConDead

当前节点荷载为竖直集中恒载

NCDH

NHConDead

当前节点荷载为水平集中恒载

NMD

NMDead

当前节点荷载为弯矩恒载

NCLV

NVConLive

当前节点荷载为竖直集中活载

NCLH

NHConLive

当前节点荷载为水平集中活载

NML

NMLive

当前节点荷载为弯矩活载

Cr

Crane

输入、修改吊车信息

DCr

DelCrane

删除吊车

CF

CalcForce

计算内力

快速入门

工程介绍

新建工程名hj.pk,平面桁架如下图:

总体信息

选择“总体信息”,弹出如下对话框设置总体信息。

桁架选型

点按“平面编辑─杆件编辑─桁架选型”,弹出如下对话框。

按图中所示输入数据,确认后。

指定插入点<退出>:

               把确定的桁架拖到靠近绘图窗口左下角位置,点按鼠标左键确定位置,绘图窗口出现:

杆件变换

点按“平面编辑─杆件编辑─杆件变换”。

选择要变换的杆件<退出>:

                   窗选所有上弦杆件

选择要变换的杆件<结束>:

                   回车结束选择

选择变换方式(1对话框选择,2斜线,3圆弧,4椭圆弧,5抛物线,6悬链线)<1>:

回车弹出如下对话框选择斜线变换方式

确认后。

选择要变换的点<退出>:

                     单选点①

选择相对于变换点的距离<1000>:

1200         输入1200mm,回车,确定最终变换到的位置②

选择要变换的点<退出>:

                     回车,退出,绘图窗口出现:

修改截面

点按“平面编辑─杆件编辑─修改截面”,再点按在参数窗口弹出如下对话框选择33截面类型。

点按“从截面库中选取截面尺寸”弹出如下列表框,选择“2L125×80×7”。

按[确定]关闭截面输入对话框。

选择要修改的杆件<退出>:

              窗选所有上弦杆和下弦杆,回车,退出,绘图窗口出现下图,其中上弦杆和下弦杆的截面尺寸被设置成了2L125×80×7

(截面尺寸图)

点按“参数窗口右下角的按钮”弹出如下列表框,选择“2L80×5”。

选择要修改的杆件<退出>:

            交选除截面尺寸图显示的①号杆外的所有腹杆,回车,退出,绘图窗口出现的结果见截面尺寸图,其中除①号杆外的所有腹杆的截面尺寸被设置成了2L80×5:

点按在参数窗口弹出如下对话框选择28截面类型。

点按“从截面库中选取截面尺寸”弹出如下列表框,选择“(十)L56×5”。

按[确定]关闭截面输入对话框。

选择要修改的杆件<退出>:

            交选截面尺寸图显示的①号杆,回车,退出,绘图窗口出现的结果见截面尺寸图,①号杆截面尺寸被设置成了(十)L56×5

设置计算长度

点按“平面编辑─杆件编辑─计算长度”

1平面内计算长度,2平面外计算长度,3混凝土柱计算长度系数<1>:

2  回车选择设置平面外计算长度状态

平面外计算长度/单选杆长<0>:

         单选杆①,计算长度的确省值为杆①长度

平面外计算长度/单选杆长<1507>:

            单选杆②,计算长度的确省值为杆①和②长度

平面外计算长度/单选杆长<3014>:

            回车,确认

选择要输入计算长度的杆件或[P修改计算长度]<退出>:

单选上弦杆件①和②

同理设置其它上弦杆件计算长度,绘图窗口出现:

设置截面削弱

点按“平面编辑─杆件编辑─截面削弱”,设置净截面与毛截面比例0.95

截面削弱比例(0~1,1表示不削弱)<1>:

0.95     输入削弱比例0.95

选择要输入截面削弱比例的杆件或[P削弱比例]<退出>:

窗选上弦和下弦杆件,绘图窗口出现:

设置节点约束

点按“平面编辑─杆件编辑─节点约束”,设置①②节点铰接。

D删除约束,H水平约束,V竖直约束,J铰接,G刚接:

 回车选择设置节点铰接

选择要添加约束的节点或[P节点约束类型]<退出>:

    窗选①节点

选择要添加约束的节点或[P节点约束类型]<退出>:

     窗选②节点,绘图窗口出现:

输入荷载

点按“平面编辑─杆件荷载编辑─加杆荷载”,构件自重CAD自动计算,所加荷载为标准值。

1)在上弦杆上布置板传来的恒载和活载。

点按“竖向均布恒载”,再点按参数窗口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q=10kN/m。

选择要加载的杆件或[P修改杆件荷载]<退出>:

  窗选上弦杆件,绘图窗口出现:

点按“竖向均布活载”,再点按参数窗口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q=6.3kN/m。

选择要加载的杆件或[P修改杆件荷载]<退出>:

   窗选上弦杆件,绘图窗口出现:

2)在上弦杆上布置左风和右风载。

点按“左风荷载”,再点按参数窗口弹出如下对话框。

按图中所示输入数据,确认后。

选择要加载的杆件或[P修改杆件荷载]<退出>:

   窗选上弦杆件,绘图窗口出现:

点按“右风荷载”,再点按参数窗口弹出如下对话框。

按图中所示输入数据,确认后。

选择要加载的杆件或[P修改杆件荷载]<退出>:

   窗选上弦杆件,绘图窗口出现:

数据检查

点按“数据检查”。

计算内力

点按“计算内力”。

查看计算结果

点按“计算书─计算结果”,查看计算结果。

批量生成DWG

在当前工程目录下生成如下Dwg文件:

hj编号.dwg─────节点和杆件编号Dwg文件

hj尺寸.dwg─────杆件尺寸Dwg文件

hj杆件荷载.dwg───杆件荷载Dwg文件(说明中显示总体信息)

hj节点荷载.dwg───节点荷载Dwg文件

hj吊车荷载.dwg───吊车荷载Dwg文件

hj杆件和节点边界条件.dwg───杆件和节点边界条件Dwg文件

hj杆件验算.dwg───杆件验算Dwg文件

hj杆件验算内力和支座反力.dwg───杆件验算内力和支座反力Dwg文件

hj杆件跨中挠度.dwg───杆件跨中挠度Dwg文件

详细功能           

总体信息

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总体信息.。

a)    安全等级

输入整数1~3,输出结构重要性系数。

安全等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 

1

1.1

2

1.0

3

0.95

b)    抗震等级

输入整数0~5抗震等级等于5时表示非抗震,等于0时表示特一级。

c)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输入0.3~1。

用于挠度计算的内力组合为:

    恒载+活载*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d)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6度

7度

7.5度

8度

8.5度

9度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04

0.08

0.12

0.16

0.24

0.32

e)    特征周期

输入特征周期,按下面公式算出的地震影响系数。

图中:

 

——地震影响系数;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

——阻尼调整系数;

——衰减系数;

——特征周期;

——结构自振周期。

f)    基本风压,风振系数,风高度变化系数,风体型系数

影响风荷载的计算。

式中:

 

——风荷载标准值

——高度z处的风振动系数

——风荷载体型系数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

——基本风压。

输入杆件

桁架选型

菜单位置:

平面编辑─杆件编辑─桁架选型

功   能:

输入矩形、三角形、弓形和弧形桁架

命   令:

Truss

弹出如下对话框:

指定插入点<退出>:

                        把确定的桁架拖到靠近绘图窗口左下角位置,点按鼠标左键确定位置

输入结构形状:

矩形、三角形、弓形和弧形,“对称布置”按钮可形成半三角形、半弓形和半弧形。

输入腹杆型式:

0人字式上,1人字式下,2单向斜上,3单向斜下,4交叉腹杆和5交叉打断腹杆。

如果是矩形,尚要输入

a)    网格数;

b)    每格长;

c)    桁架高;

如果是三角形,尚要输入

a)    网格数;

b)    每格长;

c)    桁架高;

如果是弓形,尚要输入

a)    网格数;

b)    每格长;

c)    桁架高;

如果是弧形,尚要输入

a)    每格长;

b)    内跨高;

c)    内跨长;

d)    内外弧间距。

框架选型

菜单位置:

平面编辑─杆件编辑─框架选型

功   能:

输入框架

命   令:

Frame

点击“框架选型”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间距,方法有表格输入法和直接输入法,直接输入法中相同的间距可采用“间距*跨数”输入。

指定插入点<退出>:

                        把确定的桁架拖到靠近绘图窗口左下角位置,点按鼠标左键确定位置

可通过间距的正负号来实现轴网任一交点可做为其定位点,靠定位点右、上方的间距为正,左、下方为负。

在轴网输入对话框中,鼠标右键点按表格输入法中的行号弹出行编辑菜单。

右键点按表格弹出表格内容编辑菜单。

杆件变换

菜单位置:

平面编辑─杆件编辑─杆件变换

功   能:

将一组杆件变换到指定的六种变换轨迹上

命   令:

Transformbar

选择要变换的杆件<退出>:

                   单选、窗选或交选杆件

选择要变换的杆件<结束>:

                   回车结束选择

选择变换方式(1对话框选择,2斜线,3圆弧,4椭圆弧,5抛物线,6悬链线)<1>:

回车弹出对话框选变换方式,当直接选择变换方式时将命令方式输入各参数

以下介绍5种变换方式:

1)     斜线变换

选择要变换的点<退出>:

                     单选1点

选择相对于变换点的距离<1000>:

2000         输入2000mm,回车,根据选择的1点、输入的距离(可负)和变换方向确定最终变换到的位置

选择要变换的点<退出>:

                     可继续输入多个变换点,回车退出

2)     圆弧变换

选择要变换的点<退出>:

                     单选1点

选择相对于变换点的距离<1000>:

2000         输入2000mm,回车,根据选择的1点、输入的距离(可负)和变换方向确定最终变换到的位置

选择要变换的点<退出>:

                     可继续输入多个变换点,回车退出

有如下5种圆弧变换:

a)    变换最左端点和最右端点相切确定圆弧:

变换基点是被选择的杆件集合的最左端点,圆弧线通过该基点并与杆件集合最左端点和最右端点的连线相切。

切点是杆件集合的最右端点;

b)    变换最右端点和最左端点相切确定圆弧:

变换基点是被选择的杆件集合的最右端点,圆弧线通过该基点并与杆件集合最左端点和最右端点的连线相切。

切点是杆件集合的最左端点;

c)    1个变换点、杆件最左端点和杆件最右端点确定圆弧:

1个变换点为除杆件集合最左或最右端点以外的点;

d)    2个变换点(其中一个点是最左或最右端点)和没有变换的杆件最左或右端点确定圆弧:

输入2个变换点;

e)    3个变换点确定圆弧输入3个变换点。

确定的圆弧角度小于等于180度。

3)     椭圆变换

选择相对于左右端的中点的距离<1000>:

2000   输入2000mm,回车,根据左右端的中点、输入的距离(可负)和变换方向确定最终变换到的位置

4)     抛物线变换

选择要变换的点<退出>:

                     单选1点

选择相对于变换点的距离<1000>:

2000         输入2000mm,回车,根据选择的1点、输入的距离(可负)和变换方向确定最终变换到的位置

选择要变换的点<退出>:

                     单选第2点

选择相对于变换点的距离<1000>:

2000         输入2000mm,回车,根据选择的第2点、输入的距离(可负)和变换方向确定最终变换到的位置

选择要变换的点<退出>:

                     单选第3点

选择相对于变换点的距离<1000>:

2000       输入2000mm,回车,根据选择的第3点、输入的距离(可负)和变换方向确定最终变换到的位置,三点确定抛物线

5)     悬链线变换

输入合适的系数后关闭对话框即可确定悬链线。

形成的悬链线的最底点是选择杆件集合的中点。

按指定方向变换有2种方法:

在上述对话框中输入角度和以下方式输入角度(可以选择杆件或直线确定方向)。

选择要变换的杆件<退出>:

                   单选、窗选或交选杆件

选择要变换的杆件<结束>:

                   回车结束选择

选择变换方式(1对话框选择,2斜线,3圆弧,4椭圆弧,5抛物线,6悬链线)<1>:

2输入2,回车,直接选择变换方式,命令方式输入各参数

变换方向/选择与变换方向垂直的杆件或直线(-360~360)<90.00>:

 选择垂直杆件

两点建杆

菜单位置:

平面编辑─杆件编辑─两点建杆

功   能:

选择两点,在两点间建立杆件

命   令:

Bar

1)     布置两端铰接杆件(缺省为布置铰接杆件)

指定第1点或[G杆件刚接/U不打断相交杆件]<退出> 指定杆件的起点

指定第2点<取消>:

                              指定杆件的终点

2)     布置两端刚接杆件

指定第1点或[G杆件刚接/U不打断相交杆件]<退出>g输入j,回车切换到布置两端刚接杆件状态

指定第1点或[J杆件铰接/U不打断相交杆件]<退出> 指定杆件的起点

指定第2点<取消>:

                              指定杆件的终点

3)     打断相交杆件(缺省为打断相交杆件)

4)     不打断相交杆件

指定第1点或[G杆件刚接/U不打断相交杆件]<退出>u输入u,回车切换到不打断相交杆件状态

指定第1点或[G杆件刚接/B打断相交杆件]<退出>

轴线建杆

菜单位置:

平面编辑─杆件编辑─轴线建杆

功   能:

沿轴网线建立杆件

命   令:

LineBar

选择要布置杆件的轴线<退出>:

              单选、窗选或交选轴线

距离建杆

菜单位置:

平面编辑距离建杆

功   能:

根据杆件的左右端距离来创建杆件

命   令:

DistBar

1)一条杆件和离端点的距离确定杆件

       选择杆件左右端<退出>:

                 选择杆件上端

离右/上端距离(mm)<1500>:

2000        输入距离上端2000mm,回车,确定了第1端点,<>中的1500为所选杆件半长

选择杆件左右端<取消>:

              选择1点(不在杆件上),第1端点沿与所选杆件垂直方向的交点间布置新的杆件

 

2)两条杆件和离端点的距离确定杆件

选择杆件左右端<退出>:

                 选择第1条杆件上端

离右/上端距离(mm)<1500>:

2500        输入距离上端2500mm,回车,确定了第1端点,<>中的1500为所选杆件半长

选择杆件左右端<取消>:

              选择第2条杆件下端

离右/上端距离(mm)<1500>:

2000        输入距离下端2000mm,回车,确定了第1端点,在确定的两点间布置杆件,<>中的1500为所选杆件半长

3)一条杆件和伸出长度确定杆件

选择杆件左右端<退出>:

                 选择杆件上端

离右/上端距离(mm)<1500>:

2000        输入距离上端2000mm,回车,确定了第1端点,<>中的1500为所选杆件半长

选择杆件左右端<取消>:

              选择一点,第1端点沿与所选杆件垂直方向的无交点,出现下面命令提示

杆件伸出长度(mm)<1000>:

1500         回车,第1端点沿与所选杆件垂直方向的布置1500(mm)长的杆件

删除杆件

菜单位置:

平面编辑删除杆件

功   能:

删除删除杆件

命   令:

DelBar

选择要删除的杆件<退出>:

                  单选、窗选或交选杆件

指定梁

菜单位置:

平面编辑─杆件编辑─指定梁

功   能:

指定杆件为梁

命   令:

Beam

对桁架选型,输入的杆件缺省为柱;

对框架选型,输入的水平杆件缺省为梁、竖直杆件缺省为柱;

对两点建杆、轴线建杆和距离建杆,输入的杆件缺省为柱。

柱为压拉弯构件,梁为受弯构件。

选择要设置为梁的杆件<退出>:

              单选、窗选或交选杆件

指定柱

菜单位置:

平面编辑─杆件编辑─指定柱

功   能:

指定杆件为柱

命   令:

Column

对桁架选型,输入的杆件缺省为柱;

对框架选型,输入的水平杆件缺省为梁、竖直杆件缺省为柱;

对两点建杆、轴线建杆和距离建杆,输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